盘驱动器.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2909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1293.9

申请日:

2004.07.16

公开号:

CN1577516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1.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1B7/00

主分类号:

G11B7/00

申请人:

索尼株式会社

发明人:

长田靖夫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3.07.16 JP 275318/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蒋旭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驱动器,所述盘驱动器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主轴马达;安装在主轴马达的马达轴上并且适于在主轴马达的作用下围绕马达轴的轴线转动的盘台;在安装于盘台上的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可移动地支撑的光拾取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的安装板;设置在光拾取装置上并且适于在光拾取装置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被引导的被引导部分;以及形成在盘台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限制沟槽以在盘台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安装板整体形成有用于限制盘台在马达轴的轴向上移动的被插在盘台的限制沟槽中限制部分以及用于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引导光拾取装置的与光拾取装置的被引导部分接合的引导部分。因此,可使盘驱动器的结构得到简化以及可减少部件的数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盘驱动器包括:
基座;
安装在基座上的主轴马达;
固定在主轴马达的马达轴上并且适于在主轴马达的作用下围绕马达轴的轴线转动的盘台;
在安装于盘台上的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可移动地支撑的光拾取装置;
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的安装板;
设置在光拾取装置上并且适于在光拾取装置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被引导的被引导部分;以及
形成在盘台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在盘台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限制沟槽;
所述安装板整体形成有:用于限制盘台在马达轴的轴向上移动的被插在盘台的限制沟槽中的限制部分,以及用于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引导光拾取装置的、与光拾取装置的被引导部分接合的引导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限制部分包括在与沿着安装板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凹槽开口的开口边缘,开口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一个弧形部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弧形部分具有180度或者更大的中心角。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由磁性材料形成,被引导的部分设有用于在马达轴的轴向上产生吸力以吸引所述引导部分的磁体。

说明书

盘驱动器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驱动器,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制造被安装在基座上并且整体形成有各个功能部分的安装板来简化结构以及减少部件数量的盘驱动器。
能够记录或者再现信息信号到/从诸如光盘和磁光盘的盘状记录媒体的盘驱动器设有光拾取装置。光拾取装置适于在安装于盘台上的记录媒体的径向上移动并且将激光引导到记录媒体上。
这样一种光拾取装置例如作为底座单元的一部分被提供。基座单元具有壳体,壳体包括开口于一侧的盒状基座和用于封闭基座开口的安装板。包括光拾取装置和盘台的所需部件被安装在壳体中。
需要引导机构以使光拾取装置沿着记录媒体的径向移动。例如,这样一个引导机构包括两个平行的引导轴(例如见日本专利未审定公开No.平9-198686)。这两个引导轴滑动地插过设置于光拾取装置的移动基座上的两个被引导部分(轴承部分),从而光拾取装置在被两个引导轴引导时沿着记录媒体的径向移动。
另一方面,用于将记录媒体安装于其上的盘台被固定在主轴马达的马达轴上并且利用主轴马达使其围绕马达轴的轴线转动。主轴马达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相对于定子围绕马达轴的轴线转动。
一般地,盘驱动器包括用于防止由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或者掉落产生的冲击等而使得主轴马达的转子和定子断开的断开防止机构。
图38示出了在一种常规盘驱动器中的断开防止机构。如图38中所示,马达轴c被固定在主轴马达a的转子b上,并且盘台d被固定在马达轴c上。定子f的定子板g设置在基座e上,并且利用安装螺丝i使断开防止元件h被安装在定子板g上。
但是,在这种常规盘驱动器中,需要两个专用的引导轴作为用于引导光拾取装置的引导机构。这样,部件的数量较大,并且机构复杂,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另外,在组装基座单元中,在安装两个引导轴和断开防止元件h后需要将安装板安装在基座e上。相反,在对基座单元维护时,首先从基座e上拆下安装板,接着拆卸引导轴和断开防止元件h。这样,所需的工时数量增加,造成一种麻烦的工作。
如果断开防止元件h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那么可降低制造成本。但在大的振动或者冲击的状态下,断开防止元件h可能遭受破坏以对断开防止机构的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结构以及减少部件数量的盘驱动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盘驱动器,所述盘驱动器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主轴马达;安装在主轴马达的马达轴上并且适于在主轴马达的作用下围绕马达轴的轴线转动的盘台;在安装于盘台上的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可移动地支撑的光拾取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的安装板;设置在光拾取装置上并且适于在光拾取装置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被引导的被引导部分;以及形成在盘台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限制沟槽以在盘台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安装板整体形成有用于限制盘台在马达轴的轴向上移动的被插在盘台的限制沟槽中的限制部分以及用于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引导光拾取装置的与光拾取装置的被引导部分接合的引导部分。
对于这种结构,安装板用作盘台和主轴马达的断开防止机构和光拾取装置的引导机构。
因此,无需提供任何用于防止盘台断开的专用元件以及任何用于引导光拾取装置的专用元件,因此可使盘驱动器的结构得到简化以及可减少部件的数量。
另外,无需任何用于将上述专用元件安装到基座上的步骤。因此,盘驱动器的部件的组装所用的工时数量可被减少,从而提高组装的工作性能和维护性能。
最好,限制部分包括在垂直于沿着安装板的厚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凹槽开口的开口边缘,开口边缘地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一个拱形部分。因此,在安装板相对于基座安装或者拆卸中,安装板可沿着凹槽的开口方向移动。这样,安装板可相对于基座被容易地安装或者拆卸。
最好,弧形部分具有180度或者更大的中心角。因此,限制盘台在其断开方向上移动的作用力可被分散,从而利用限制部分可改善限制作用力。
最好,安装板由磁性材料形成,被引导的部分设有用于在马达轴的轴向上产生吸力的磁体。因此,磁体被相对吸引到安装板的被引导部分上,从而光拾取装置可在聚焦方向上不发生振荡的稳定状态下沿着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移动。因此,能够防止信息信号的记录错误和再现错误的发生。
附图的简要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盘驱动器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盖和内盖与基座面板分离的状态;
图2是在盖与基座面板分离的状态下的盘驱动器的透视图;
图3是盖的示意性底部平面图;
图4是表示记录媒体安装部分、转动元件和凸轮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每一个转动元件和凸轮元件之间关系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凸轮元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基座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表示基座单元的一部分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9是表示光拾取装置的被引导部分和安装板的引导部分之间关系的放大截面图;
图10是表示盘台和主轴马达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在将安装板安装到下壳体上的工序中安装板的限制部分将被插入到盘台的限制沟槽中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1中所示的状态后安装板的延伸部分与光拾取装置的被引导部分接合的状态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2中所示的状态后安装板被定位在下壳体上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
图14是表示引导元件和驱动齿轮的放大透视图;
图15是表示凸轮滑块的放大透视图;
图16是凸轮滑块的放大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支撑臂和夹紧滑轮的放大透视图;
图18是表示支撑臂被支撑在引导元件上以及凸轮滑块和驱动单元与引导元件分离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
图19是沿着图17中的线XIX-XIX得到的放大的横截面图;
图20是表示夹紧滑轮和盘台的放大截面图;
图21是处于初始状态的盘驱动器的透视图;
图22是表示盘状记录媒体被插在夹紧滑轮和盘台之间的状态的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23是表示在进行定中心操作之前的初始状态的平面图;
图24是对应于图23的放大截面图;
图25是表示盖已经移动到打开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6是在盘安装表面上的记录媒体的可安装位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7是表示在记录媒体被安装在盘安装表面上时盖已经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8是表示定中心操作刚启动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9是表示定中心操作被启动并且盘定中心元件的滑销被插入到凸轮元件的凸轮沟槽的下水平部分中的状态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30是表示记录媒体的定中心已经完成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1是表示滑销插入到凸轮沟槽的倾斜部分中并且利用盘定中心元件提升记录媒体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32是表示当利用盘定中心元件提升记录媒体时盘定中心元件的转动受到限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3是表示滑销被插入到凸轮沟槽的上水平部分中以将记录媒体提升到夹紧位置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34是表示记录媒体的定中心已经完成并且盖被拆下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5是表示在记录媒体的定中心完成后基座单元已经从单元容纳部分被拉动并且盖被拆下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6是表示夹紧操作被执行的状态的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37是表示夹紧操作已经完成状态的局部剖视的侧视图;以及
图38是表示设置在一种常规的盘驱动器中的断开防止机构的放大的侧视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标记1通常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盘驱动器。盘驱动器1是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盘状记录媒体(在下文中将简称为“盘”)100中或从盘100中再现所述信息信号的装置。盘驱动器1由盖2、基座3、以及设在基座3上的各种必需部件和机构(见图1和图2)构成。
盖2由透明材料(诸如玻璃或树脂)制成。盖2具有朝向下侧打开并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基本为半圆柱的形状。盖2由具有基本为弓形截面形状的顶部2a和在顶部2a的纵向相对端处与之整体形成的一对端部2b构成。
在以下描述中,盖2的纵向方向将被定义为指示盖2的前后侧的方向,而与盖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将被定义为指示盖2的上下侧的方向(即,竖直方向)和指示盖2的左右侧的方向(即,横向方向)。
盖2的沿其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下端表面中之一被形成为感知部分4(见图3)。感知部分4由第一非反射部分4a、反射部分4b、以及第二非反射部分4c构成,所述部分沿所述顺序从盖2的前侧布置。第一非反射部分4a被形成在感知部分4的前端部分处。反射部分4b从第一非反射部分4a到感知部分4的基本纵向中心部分连续地形成。第二非反射部分4c以关于反射部分4b与第一非反射部分4a相对的方式被形成于盖2的后端。反射部分4b由蒸铝或与盖2的下端表面相似的材料制成。非反射部分4a和4c是通过在盖2的下端表面上形成吸收光线膜而形成的。或者,非反射部分4a和4c可通过在盖2的下端表面上形成光传送膜而形成的。
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基座3由基座板5和连接于基座板5下侧的底板6构成。底板6是沿纵向方向伸长并且朝向上侧打开的盒状部件。
如图4中所示的,基座板5由基本为板状的基底部分7和以从基底部分7向下突出的方式与基底部分7整体形成的三个支撑圆筒部分8构成。
基底部分7沿基底部分7的左侧边缘形成有四个光传送孔7a。这些光传送孔7a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见图1和图2)。
沿基底部分7的右侧边缘以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的方式布置有多个操作钮9。操作钮9包括用于为盘驱动器1接通或切断电源的电源钮、用于打开盖2的打开钮、用于关闭盖2的关闭钮、用于再现记录在盘100中的信息信号的启动按钮、用于暂时停止再现状态的暂停按钮、用于停止再现操作的停止按钮、以及用于改变声级的音量按钮。
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沿基底部分7的纵向方向被设在基底部分7的前部处(见图1、2和4)。
从平面图中来看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被形成得像是具有环形形状的浅碟。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的底表面被形成为盘安装表面11。盘安装表面11是缓和的凹面,例如,球面。盘安装表面11最低平面处的中心点被形成为参照点11a。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形成有竖直穿过的三个传感器孔10a。
基座板5的支撑圆筒部分8从盘安装表面11的外圆周部分向下突出并且朝向上侧打开(见图4)。因此,基底部分7形成有三个开口7b。这些开口7b被形成得骑跨盘安装表面11以及其仅外侧部分。支撑圆筒部分8沿圆周方向以等距离相互隔开,并且从支撑圆筒部分8的轴线到参照点11a的径向距离彼此相等。
支撑圆筒部分8由竖直伸长的弓形部分12和用于封闭弓形部分12的下部开口的封闭端部分13构成。弓形部分12和封闭端部分13在对着参照点11a的位置处被开槽。该开槽部分形成为定位凹槽8a。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传感器14、15、16和17被布置在基座3中分别位于四个光传送孔7a下面。这些传感器14到17例如为反射光学传感器,并且用作检测盖2的感知部分4的位置的装置。每个光学传感器具有用于发射检测光线的光线发射部分和用于检测所述检测光线的光电检测部分。
此外,三个传感器18被布置在基座3中刚好分别位于穿过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形成的传感器孔10a下面。这些传感器18用于检测盘100是否存在于盘安装表面11上。当盘100被布置在盘安装表面11上时,从传感器18中发射并穿过传感器孔10a的检测光线被反射在盘100上,从而检测盘100在盘安装表面11上的存在。
两个平行导向部件19被设在基座3的基底部分7的上表面上(见图1)。导向部件19在基底部分7的后部处沿基底部分7的纵向方向延伸。导向部件19的相对表面形成有沿导向部件19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未示出)。
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的侧部上导向部件19之间所限定的空间的基本前半部分被形成为用于容纳基座单元20的单元容纳部分19a。在关于单元容纳部分19a与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相对的侧部上导向部件19之间所限定的空间的剩余的后半部分中,布置有用于控制基座单元20的操作的控制板21。
基座单元20和控制板21被安装在安装基座22上。安装基座22沿纵向延伸,并且被引导销(未示出)从安装基座22的相对侧表面处向侧面突出。安装基座22的被引导销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导向部件19的导向槽相接合,以使得安装基座22在由导向部件19引导时沿纵向方向可移动。齿条部分(未示出)被形成在安装基座22的右侧表面上。
单元驱动部分23被布置在基座板5上的右导向部件19的右侧上。单元驱动部分23包括驱动马达24和用于传送驱动马达24的驱动力的减速齿轮系(未示出)。减速齿轮系的后传齿轮与安装基座22的齿条部分相啮合。因此,当驱动马达24被操纵时,驱动马达24的驱动力通过减速齿轮系被传送到安装基座22的齿条部分,以使得安装基座22、基座单元20以及控制板21根据马达24的转动方向沿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一起移动。
显示驱动部分25被布置在基座板5上的单元驱动部分23的后侧上。显示驱动部分25包括控制电路板26和用于显示操作状态等的显示部分27。
盖驱动部分28被布置在基座板5上的左导向部件19的左侧上。盖驱动部分28包括移动马达29和用于传送移动马达29的驱动力的两个减速齿轮系30。减速齿轮系30被布置在移动马达29的前侧和后侧上。
滑轮(未示出)被设在移动马达29和减速齿轮系30上。移动马达29上的滑轮和减速齿轮系30上的滑轮通过皮带31相连接。因此,当移动马达29被操纵时,马达29的驱动力通过皮带31被传送到减速齿轮系30,以使得减速齿轮系30根据马达29的转动方向沿相同方向同步地转动。
四个齿轮组32以这样的方式可转动地被支撑于基座板5上,所述方式即,两个齿轮组32沿基座板5的左侧边缘被布置,而其余两个齿轮组32沿基座板5的右侧边缘被布置。每个齿轮组32都由上部辊32a和下部齿轮32b构成。辊32a是由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诸如橡胶材料)制成的。
布置在左侧上的两个齿轮组32的齿轮32b分别与减速齿轮系30的后传齿轮相啮合。
在盖2被安装在基座板5上的状态中,所有齿轮组32的辊32a在右侧和左侧上的下端部分处与盖2的顶部2a的内表面压力接触。因此,当移动马达29的驱动力通过减速齿轮系30被传送到左齿轮组32时,使得盖2根据移动马达29的转动方向沿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移动。
内盖33被设在盖2的内侧。内盖33是用不透明材料(诸如树脂)制成的,内盖33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朝向下侧开口。内盖33由具有弧形截面形状的顶部33a和在顶部33a的纵向相对端部处与之整体形成的一对端部33b构成。细长通孔33c被形成在顶部33a的后部处,并且四个定位凹槽33d以这样的方式被形成在顶部33a的下端表面上,所述方式即,两个定位凹槽33d以相互隔开的方式沿纵向被布置在右侧上,而剩余的两个定位凹槽33d也以相同的方式被布置在左侧上。此外,前端部分33b形成有朝向下侧开口的较大凹槽33e以用作基座单元20和安装基座22的入口孔/出口孔。
内盖33以封闭导向部件19、基座单元20、控制板21、安装基座22、单元驱动部分23、显示驱动部分25以及盖驱动部分28的方式被安装在基座板5上。在内盖33被安装在基座板5上的状态下,显示驱动部分25的显示部分27与通孔33c对齐,从而使得可从内盖33的外侧看到显示部分27上所显示的信息。在内盖33被安装在基座板5上的状态下,定位凹槽33d被布置得分别与齿轮组32相对应,并且每个齿轮组32的一部分突出到内盖33的外部。基座单元20可通过内盖33的入口孔/出口孔33e向前移动。
三个转动部件34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分别支撑在基座板5的支撑圆筒部分8中(见图4)。这些转动部件34具有为布置在盘安装表面11上的盘100定中心的功能以及提升盘100的另一项功能。
每个转动部件34都基本为圆柱形的并且具有与基座板5的盘安装表面11一致的缓和弧形的上表面34a。盘定中心部分35从每个转动部件34的上表面34a处沿上表面34a的圆周的一部分向上突出。盘定中心部分35被布置得与刚好位于盘安装表面11外侧的基底部分7的每个开口7b的一部分相对应。
除上端部分外,每个转动部件34的圆柱形表面都被切口。每个转动部件34的圆柱形表面的切口部分都被形成为沿圆周方向相互连续连接的第一Geneva表面36和被压下表面37。第一Geneva表面36是凹入弧形表面,并且被压下表面37是具有预定形状的凹面。被压下表面37在其下端部分处被进一步切口以便于形成第二Geneva表面38。
滑动销39从每个转动部件34的第一Geneva表面36在其下端部分处突出。
转动部件34从上侧被插入到支撑圆筒部分8中并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撑于其中(见图1和图2)。
在转动部件34被支撑在支撑圆筒部分8中,并且盘定中心部分35被布置得与刚好位于盘安装表面11外侧的基座板5的部分相对应的状态下,基座板5的盘安装表面11与转动部件34的上表面34a连续地相连。
基本为圆柱形的凸轮部件40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撑于基座板5的基底部分7的下表面(见图4)。
凸轮部件40的圆柱形表面形成有三个凹槽41(见图6)。每个凹槽41具有朝向外侧凸起的弧形底表面。除凹槽41之外的凸轮部件40的圆柱形表面被形成为三个外部圆柱形表面42。
为了在凸轮部件40的圆柱形表面上形成凹槽41,在每个凹槽41和每个相邻外部圆柱形表面42之间以沿圆周方向相互隔开的方式形成有两个台阶部分。因此相对于三个凹槽41形成有三对这样的台阶部分。每对所述台阶部分都包括第一压下部分42a和第二压下部分42b。
具有朝向外侧凸起的弧形形状的沿周向伸长的突出部分43在下端部处被形成在每个凹槽41的底表面上。每个突出部分43的外表面都是向外凸起的弧形表面。每个突出部分43的外表面都位于每个外部圆柱形表面42的略微外侧。
凸轮部件40的圆柱形表面形成有沿圆周方向以等距离相互隔开的三个凸轮槽44。每个凸轮槽44都包括:下部水平部分44a、从下部水平部分44a处以在圆周距离方面具有增量的方式向上倾斜的倾斜部分44b、以及与倾斜部分44b连续地相连的上部水平部分44c。下部水平部分44a被形成得骑跨每个凹槽41和与之邻接的外部圆柱形表面42。倾斜部分44b和上部水平部分44c被形成在每个外部圆柱形表面42上。
齿轮部分45以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方式被设在凸轮部件40的下端部分上。
凸轮部件40通过支撑轴(未示出)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撑于基座板5上。
在凸轮部件40被支撑于基座板5的状态下,凸轮部件40的外圆周暴露于定位凹槽8a。
通过向齿轮部分45传送操作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使得凸轮部件40沿与操作马达的转动方向相应的方向转动。
基座单元20具有外壳46,其中布置或支撑有各种必需部件。外壳46由沿竖直方向连接在一起的上部壳体47和下部壳体48构成(见图1和图7)。
上部壳体47是朝向下侧开口的纵向伸长的、矩形的盒状部件。上部壳体47包括:顶板部分47a、从顶板部分47a的圆周边缘处向下突出的圆周壁部分47b、以及从圆周壁部分47b处进一步向下突出的突出部分47c。这些部分47a、47b和47c被整体形成。突出部分47c被形成在上部壳体47的后端部分处。因此,上部壳体47在除突出部分47c之外的一部分处以这种方式形成有凹槽47d,所述方式即,使得凹槽47d的深度等于突出部分47c的高度。
第一检测开关49被安装在上部壳体47的顶板部分47a的下表面上。此外,定位轴47e从顶板部分47a的下表面向下突出。
下部壳体48是朝向上侧开口的纵向伸长的、矩形的浅盒状部件。下部壳体48包括:底板部分48a和从底板部分48a的圆周边处向上突出的圆周壁部分48b。这些部分48a和48b被整体形成。
三个安装隆起48c以从下部壳体48的底板部分48a向上突出并且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相互隔开的方式被设在下部壳体48中(见图8)。每个安装隆起48c都形成有朝向上侧开口的螺纹孔。
定位隆起48d以从底板部分48a向上突出的方式被设在最后面的安装隆起48c的正前侧上。定位销48e从定位隆起48d的上端表面向上突出。
主轴马达50在下部壳体48的前端部分处被设在下部壳体48中(见图7、8和10)。主轴马达50包括转子50a和定子50b。转子50a包括转子壳体50c和安装在转子壳体50c的内圆周表面上的磁体50d。定子50b包括沿圆周方向相互隔开的多个定子线圈50e和定子线圈50e设置于其上的定子板50f。
光拾取装置51以沿下部壳体48的纵向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下部壳体48中(见图7和图8)。光拾取装置51具有移动基座51a,并且被引导部分51b和51c分别被设在移动基座51a的左右侧部处。
如图9中所示的,被引导部分51b具有朝向左侧开口的基本为U形的结构。更具体地说,被引导部分51b包括竖直延伸的基底部分51d、从基底部分51d的上端向左突出的上部接合部分51e、以及从基底部分51d的下端向左突出的下部接合部分51f。下部接合部分51f被形成为移动基座51a的一部分并且装有磁体51g。
被引导部分51c是具有沿被引导部分51c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螺纹通孔(未示出)的圆柱形部件。
步进马达52和适合于由步进马达52使之转动的导螺杆53被设在下部壳体48中(见图7和图8)。托架52a被安装在下部壳体48的圆周壁部分48b的内表面上,并且步进马达52通过托架52a被安装于下部壳体48。轴承部件53a被安装在下部壳体48的底板部分48a的上表面上,并且导螺杆53在其前端部分处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撑于轴承部件53a。
导螺杆53被插入到光拾取装置51的被引导部分51c中并与被引导部分51c的螺纹通孔螺纹接合。当步进马达52被操纵时,光拾取装置51的移动基座51a根据步进马达52的转动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
定位圆柱体54以向上突出的方式被设在下部壳体48的底板部分48a的后端部分处。
在突出部分47c的下端表面与圆周壁部分48b的上端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中,例如用螺栓将上部壳体47和下部壳体48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外壳46。由于上部壳体47具有凹槽47d,因此在构成了外壳46的情况下在上部壳体47与下部壳体48之间限定了用于允许盘100插入的插入空间46a(见图1)。
导向部件55被安装在上部壳体47的下表面上(见图7)。如图14中所示的,导向部件55包括上部板部分56和从上部板部分56的相对侧边处向下突出的一对侧板部分57。这些部分56和57被整体形成。
第二检测开关58在上部板部分56的后端部分处被安装在上部板部分56的下表面上。此外,三个导销56a从上部板部分56的下表面向下突出。此外,齿轮支撑轴59从上部板部分56的下表面向下突出。上部板部分56形成有轴插入孔56b。
每个侧板部分57都形成有竖直伸长并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的两个导向孔57a。
凸轮滑块60以沿纵向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于导向部件55(见图7)。如图15中所示的,凸轮滑块60包括上部板部分61和从上部板部分61的相对侧边处向下突出的一对侧板部分62。这些部分61和62被整体形成。
上部板部分61形成有沿横向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释放孔61a和第二释放孔61b。这些释放孔61a和61b沿纵向方向是细长的。此外,上部板部分61在相对侧部处形成有三个导向孔61c。
每个侧板部分62都形成有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的前凸轮孔63和后凸轮孔64(见图15和图16)。前凸轮孔63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63a、与水平部分63a的后端相连并且向下倾斜到后侧的倾斜部分63b、以及与倾斜部分63b的后端相连并且略微向下倾斜到后侧的工作部分63c。因此,工作部分63c相对于水平部分63a的倾斜角小于倾斜部分63b的倾斜角。后凸轮孔64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64a、与水平部分64a的后端相连并且向下倾斜到后侧的倾斜部分64b、以及与倾斜部分64b的后端相连并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工作部分64c。
前凸轮孔63的水平部分63a位于略高于后凸轮孔64的水平部分64a的水平面处。更具体地说,如图16中所示的,水平部分63a的竖直中心线M1位于高于水平部分64a的竖直中心线M2的水平面处。
如上所述的,前凸轮孔63的工作部分63c略微向下倾斜到后侧,并且工作部分63c的前端部分位于与后凸轮孔64的工作部分64c相同的水平面上。如图16中所示的,前凸轮孔63的工作部分63c的后端部分位于低于后凸轮孔64的工作部分64c的竖直中心线M3的水平面处。
齿条部件65被安装在凸轮滑块60的上部板部分61的下表面上(见图7和图15)。
支撑臂66被支撑于凸轮滑块60和导向部件55(见图7)。如图17中所示的,支撑臂66包括沿纵向方向伸长的臂板67和从臂板67的后端部分的相对侧边向下突出的一对侧板68。臂板67和侧板68被整体形成。
如图7中所示的,支撑孔67a被形成在臂板67的前端部分处,并且齿轮安装孔67b被形成在臂板67的后端部分处。此外,轴插入孔67c被形成在臂板67的齿轮安装孔67b的附近。而且,一对弹簧支撑孔67d被形成在臂板67的相对侧边附近和臂板67的后端附近。
一对加强肋67e在除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之外的部分处被设在臂板67的相对侧边上。加强肋67e通过将臂板67的一部分向上弯曲90°而形成。
每个侧板68都装有向外突出并且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的前被支撑轴68a和后被支撑轴68b。用于连接左右侧板68的前被支撑轴68a的连接轴69被设在这些侧板68之间。也就是说,连接轴69在这两个侧板68的内表面之间延伸。
一对弹簧支撑凸缘68c被设在侧板68的上端部分处。每个弹簧支撑凸缘68c都是通过向内弯曲相应的侧板68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并且在每个弹簧支撑凸缘68c与臂板67之间限定有预定空间(见图19)。
金属丝弹簧70被支撑于支撑臂66(见图7、17和19)。金属丝弹簧70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基底部分70a、从基底部分70a的左右两端向后突出的一对前部变形部分70b、从前部变形部分70b的后端向后突出的一对后部变形部分70c、以及从后部变形部分70c的后端向上突出的一对被支撑部分70d。这些部分70a、70b、70c和70d被整体形成。每个前部变形部分70b与同一侧上相应的后部变形部分70c之间的接合处被形成为略微弯曲的弹性接触部分70e。
金属丝弹簧70的被支撑部分70d被插入到臂板67的弹簧支撑孔67d中,并且金属丝弹簧70的后部变形部分70c的后部被插在弹簧支撑凸缘68c与臂板67之间。在这种状态下,金属丝弹簧70的弹性接触部分70e从连接轴69的下侧与连接轴69弹性接触,从而将金属丝弹簧70支撑于支撑臂66。
如图18中所示的,支撑臂66以以下方式被支撑于凸轮滑块60和导向部件55。支撑臂66的前被支撑轴68a被插入到凸轮滑块60的前凸轮孔63中和导向部件55的前导向孔57a中。支撑臂66的后被支撑轴68b被插入到凸轮滑块60的后凸轮孔63中和导向部件55的后导向孔57a中。因此,当凸轮滑块60相对于导向部件55沿纵向方向移动时,支撑臂66的前被支撑轴68a和后被支撑轴68b根据前被支撑轴68a相对于前凸轮孔63的位置和后被支撑轴68b相对于后凸轮孔64的位置被导向部件55的前后导向孔57a引导,从而使得支撑臂66沿竖直方向移动。
支撑臂66支撑夹紧滑轮71(见图7、17、20)。夹紧滑轮71被如此形成,即,使得支撑板72与压下部件73相结合。
支撑板72是具有直径大于支撑臂66的支撑孔67a的直径的盘状部件。突出部分插入孔72a被形成在支撑板72的中心部分处。
如图20中所示的,压下部件73包括:环形被安装部分73a、从被安装部分73a的外圆周倾斜向下突出的圆锥形部分73b、与圆锥形部分73b的下端相连的环形压下部分73c、以及从被安装部分73a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圆柱形定位突出部分73d。定位突出部分73d下端的内圆周边缘被形成为偏向下侧的被引导边缘73e。向上凸起的、半球形枢转突出部分73f被形成在被安装部分73a的中心部分处。
夹紧滑轮71以这样的方式被支撑于支撑臂66,即,压下部件73的被安装部分73a和圆锥形部分73b从下侧被插入到支撑孔67a中并且被安装部分73a接着被安装于支撑板72。在压下部件73被安装于支撑板72的状态下,枢转突出部分73f从支撑板72处在突出部分插入孔72a处向上突出。在夹紧滑轮71被支撑于支撑臂66的状态下,夹紧滑轮71可关于其轴线转动并可沿轴向方向(竖直方向)移动。
在夹紧滑轮71被支撑于支撑臂66的状态下,盖板74以覆盖支撑板72的上侧的方式被安装在臂板67的上表面上。
在支撑臂66被支撑于导向部件55和凸轮滑块60的状态下,导向部件55的齿轮支撑轴59被插入到凸轮滑块60的第二释放孔61b中。作为二级齿轮的驱动齿轮75被支撑于齿轮支撑轴59(见图7)。驱动齿轮75被布置在支撑臂66的齿轮安装孔67b中,并且驱动齿轮75的小直径部分75a与安装在凸轮滑块60上的齿条部件65相啮合。
驱动单元76在其后端部分处被安装在导向部件55的上部板部分56的下表面上(见图7)。如图18中所示的,驱动单元76包括:安装板76a、安装在安装板76a上的提升马达77、被支撑于安装板76a的第一减速齿轮78、以及被支撑于安装板76a的第二减速齿轮79。螺杆77a被固定于马达77的马达轴。第一减速齿轮78与螺杆77a相啮合,并且第二减速齿轮79与第一减速齿轮78相啮合。
在驱动单元76被安装在导向部件55上的状态下,第二减速齿轮79与驱动齿轮75的大直径部分75b相啮合。因此,当马达77被操纵时,马达77的驱动力沿所述顺序通过第一减速齿轮78、第二减速齿轮79和驱动齿轮75被传送到齿条部件65,从而根据马达77的转动方向使得凸轮滑块60沿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移动。
安置板80被安装在外壳46的下部壳体48上(见图7和图8)。安置板80包括前部保持部分80a和在其左侧上从保持部分80a的后端向后突出的延伸部分80b。这些部分80a和80b被整体形成。安置板80形成有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相互隔开的三个螺栓插入孔80c(见图8)。这些螺栓插入孔80c被形成在与下部壳体48中所设置的安装隆起48c相对应的位置处。
保持部分80a形成有朝向后侧开口的基本为U形形状的凹槽。该凹槽的开口边被形成为限制部分80d。限制部分80d具有弧形部分80e,所述弧形部分80e具有大约为180°的中心角。
定位孔80f被形成在延伸部分80b的后端部分处。除后端部分之外延伸部分80b的其他部分的右侧边被形成为与光拾取装置51的被引导部分51b相接合的引导部分80g。因此,光拾取装置51的移动基座51a的被引导部分51b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支撑于引导部分80g。
安置板80以这种方式被安装于下部壳体48,即,下部壳体48的定位销48e被插入到定位孔80f中,从而相对于下部壳体48定位安置板80,然后将安装螺栓80h接着分别插入到螺栓插入孔80c中并与安装隆起48c的螺纹孔螺纹接合。
在支撑臂66被支撑于导向部件55和凸轮滑块60的状态下,上部壳体47的定位轴47e被插入到导向部件55的轴插入孔56b中、凸轮滑块60的第一释放孔61a中、以及支撑臂66的齿轮安装孔67b中。在连接上部壳体47与下部壳体48的过程中,定位轴47e被插入到下部壳体48的定位圆柱体54中,从而相对于下部壳体48定位上部壳体47。因此,上部壳体47与下部壳体48可被容易地彼此定位,并且可提高装配基座单元20的操作性能。
盘台81被支撑于位于下部壳体48中的主轴马达50(见图7、8和10)。
盘台81包括:由主轴马达50的马达轴提供的中心轴81a、台部件82、定中心突出部分83、以及偏压弹簧84(见图10)。偏压弹簧84用作相对于台部件82向上偏压定中心突出部分83的装置。
台部件82包括:具有环形外部形状的基底部分85和从基底部分85的外圆周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安装部分86。基底部分85形成有朝向上侧开口的定位凹槽85a。基底部分85还形成有竖直穿过的中心固定孔85b和相对于固定孔85b在180°相对位置处竖直穿过的两个轴支撑孔85c。基底部分85还形成有分别与轴支撑孔85c的下端相连的两个限制凹槽85d。每个限制凹槽85d都朝向下侧开口并具有大于每个轴支撑孔85c的开口面积。
基底部分85在其下端处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径向向外突出部分85e。因此,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并且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槽被形成在突出部分85e与安装部分86之间。该槽被形成为被限制槽85f。
安置板80的限制部分80d被插入到基底部分85的被限制槽85f中。
中心轴81a被插入和固定在台部件82的固定孔85b中。中心轴81a与主轴马达50的转子壳体50c压配合,以使得中心轴81a与转子50a一起转动。
定中心突出部分83被部分地设在台部件82的定位凹槽85a中。定中心突出部分83形成有中心被支撑孔83a,并且中心轴81a在其上端部分处被插入到中心被支撑孔83a中。这样,定中心突出部分83以沿轴向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于中心轴81a。定中心突出部分83具有基本为圆锥形的外圆周表面,包括上部引导圆锥表面83b和下部定中心圆锥表面83c。引导圆锥表面83b相对于中心轴81a的轴向方向的倾斜角被设定得大于定中心圆锥表面83c的倾斜角。
定中心突出部分83还形成有环形定位凹槽83d。环形定位凹槽83d被形成在被支撑孔83a周围并且朝向上侧开口。定位凹槽83d的内圆周边缘径向向内倾斜到上侧以便于形成导向边缘83e。
定中心突出部分83在相对于被支撑孔83a的180°相对位置处还形成有两个轴固定孔83f。轴固定孔83f竖直延伸并且朝向下侧开口。
定中心突出部分83还形成有弹簧支撑凹槽83g。弹簧支撑凹槽83g被形成在被支撑孔83a周围并且朝向下侧开口。
作为压缩盘簧的偏压弹簧84被布置在弹簧支撑凹槽83g中。偏压弹簧84与台部件82和定中心突出部分83弹性接触。因此,偏压弹簧84相对于固定于中心轴81a的台部件82向上偏压定中心突出部分83,并且允许定中心突出部分83竖直移动的给定空间被限定在台部件82的定位凹槽85a的底表面与定中心突出部分83的下端表面之间。
两个断开防止轴87分别被插入到台部件82的两个轴支撑孔85c中。这两个断开防止轴87的上部分别被插入和固定在定中心突出部分83的两个轴固定孔83f中。断开防止轴87可相对于轴支撑孔85c滑动。
断开防止部分87a(诸如所谓的E环)被设在每个断开防止轴87的下端部分处。每个断开防止部分87a都被布置在台部件82的相应限制凹槽85d中并且抵靠在相应限制凹槽85d的上表面上从而防止由偏压弹簧84从中心轴81a向上偏压的定中心突出部分83的断开。
在定中心突出部分83从其下侧插入到盘100的中心孔100a的过程中,盘100的内圆周被定中心突出部分83的引导圆锥表面83b引导并且与定中心圆锥表面83c相接触。在将定中心突出部分83插入到盘100的中心孔100a中之后,夹紧滑轮71被降低以便于协同盘台81保持盘100的内圆周部分,从而夹紧盘100。
此时,夹紧滑轮71的定位突出部分73d的被引导边缘73e被盘台81的定位凹槽83d的导向边缘83e引导,并且定位突出部分73d被插入到定位凹槽83d中从而定位夹紧滑轮71和盘台81。同时,在盘100的内圆周与定中心突出部分83的定中心圆锥表面83c相接触的状态下,盘100与定中心突出部分83克服偏压弹簧84的偏压力以与夹紧滑轮71的降低一致的方式一起被降低,从而相对于中心轴81a定位(定中心)盘100。
如上所述的,定中心突出部分83沿中心轴81a的轴向方向相对于台部件82可移动。因此,可缓冲盘100的中心孔100a直径方面的变化并且可在良好精确度下执行盘100相对于中心轴81a的定中心。
在盘100的被夹紧状态下,夹紧滑轮71与压在台部件82的安装部分86上的盘100压力接触。
虽然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盘台81上提供了两个断开防止轴87,但是所述断开防止轴的数量是任意的。在提供了三个或多个断开防止轴的情况下,这些轴最好关于中心轴81a被布置在沿圆周方向相等的间隔处并且与中心轴81a具有相同的径向距离处。
下面将描述将安置板80安装于下部壳体48的程序(见图11到图13)。
首先,使得安置板80从前侧在下部壳体48上滑动以便于将限制部分80d插入到盘台81的被限制槽85f中(见图11)。
这样,安置板80的限制部分80d就被插入到盘台81的被限制槽85f中。因此,甚至当在例如光拾取装置51的驱动期间或在盘驱动器1的运送期间,由于外部振动施加一个使得盘台81远离主轴马达50移动的力(即,沿向上方向)时,盘台81的所述移动也会被限制部分80d限制,从而防止盘台81断开。
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延伸部分80b的引导部分80g被插在光拾取装置51的被引导部分51b的上部接合部分51e和下部接合部分51f之间(见图12)。此时,延伸部分80b略微向上倾斜到后侧以便于将引导部分80g插入到被引导部分51b中并且将延伸部分80b的后端部分放置在定位销48e的上端上。之后,将延伸部分80b的后端部分降低以使得延伸部分80b变为水平,从而将定位销48e插入到定位孔80f中以便于相对于下部壳体48定位安置板80(见图13)。
在如图9中所示的引导部分80g被插入到被引导部分51b中的状态下,设在被引导部分51b中的磁体51g被相对地吸引到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安置板80的引导部分80g,因此下部接合部分51f的上表面抵靠在引导部分80g的下表面上。因此,在下部接合部分51f的上表面保持与引导部分80g的下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光拾取装置51沿纵向方向移动,即,沿盘100的径向移动。
最后,使得安装螺栓80h与安装隆起48c的螺纹孔螺纹接合,从而完成安置板80与下部壳体48的安装。
在上述盘驱动器1中,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下部壳体48上的安置板80与用于防止盘台81断开的限制部分80d及用于引导光拾取装置51的引导部分80g整体形成。因此,无需提供任何用于防止盘台81断开的专用部件和任何用于引导光拾取装置51的专用部件,因此可简化盘驱动器1的结构并且可减少零件的数量。
而且,不需要用于将上述专用部件安装于下部壳体48的任何步骤。因此,可减少用于盘驱动器1的部件装配的工时数量,从而提高装配的操作性能和可维护性。
此外,安置板80以具有基本为U形的形状构成,并且限制部分80d形成有弧形部分80e。因此,可使得安置板80滑动以便于关于下部壳体48被安装或拆下。因此,可容易地将安置板80关于下部壳体48安装或拆下。
此外,限制部分80d的弧形部分80e具有180°或更大的中心角。因此,可分散限制盘台81沿其断开方向移动的力,从而提高限制部分80d的限制力。
另外,安置板80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并且磁体51g被设在光拾取装置51的被引导部分51b中。因此,磁体51g被相对地吸引到安置板80的引导部分80g,因此在焦点方向上未出现振动的稳定状态下光拾取装置51可沿盘100的径向移动。因此,可防止信息信号的记录误差和再现误差的出现。
磁体51g被设在被引导部分51b中以便于被相对地吸引到安置板80的引导部分80g的该结构在以下情况中是尤为有效的,所述情况即,光拾取装置51重量轻因此在焦点方向上易于振动的情况或如在所谓的竖直盘驱动器中光拾取装置51以竖直状态被布置的情况。
虽然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磁体51g被设在被引导部分51b的下部接合部分51f上,但是磁体51g也可被设在被引导部分51b的上部接合部分51e上。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部接合部分51e的下表面保持与引导部分80g的上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光拾取装置51沿盘100的径向移动。
下面将描述盘驱动器1的操作(见图21到37)。
当操作钮9的电源钮被操纵以便于为盘驱动器1接通电源时,可启动盘驱动器1的操作。首先,将描述启动操作之前每个部件的初始状态。
如图21中所示的,初始状态中的基座单元20被容纳在内盖33内部的导向部件19之间所限定的单元容纳部分19a中。在基座单元20被容纳在单元容纳部分19a中的状态下,支撑臂66的被支撑轴68a和68b与导向部件55的导向孔57a的上端部分相接合并且还与凸轮滑块60的前凸轮孔63的水平部分63a以及凸轮滑块60的后凸轮孔64的水平部分64a相接合。因此,凸轮滑块60在其可移动范围内被保持在向后移动端,并且支撑臂66在其可移动范围内被保持在向上移动端。此时,设在导向部件55上的第二检测开关58被凸轮滑块60的上部板部分61的后端表面操纵(见图22),从而检测凸轮滑块60在其可移动范围内被保持在向后移动端。
如上所述的,前凸轮孔63的水平部分63a的水平面略高于后凸轮孔64的水平部分64a的水平面。因此,在支撑臂66在其可移动范围内被保持在向上移动端的状态下,支撑臂66略微向上倾斜到前侧(见图22)。
初始状态中的盖2处于关闭位置中,因此,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和内盖33被盖2封闭(见图21)。
如图23中所示的,初始状态中的凸轮部件40的突出部分43被布置在与基座板5的支撑圆柱形部分8的定位凹槽8a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与转动部件34的第二Geneva表面38相接合。因此,转动部件34的转动被限制。如图24中所示的转动部件34被保持在它们的向下移动端处并且没有从基座板5的盘安装表面11处向上突出。
转动部件34的滑动销39未被插在凸轮部件40的凸轮槽44中(见图24)。
如上所述的,转动部件34的转动被限制,并且盘定中心部分35被布置在其最外部位置处(见图23)。因此,盘定中心部分35刚好被布置在盘安装表面11的外部。
在盘驱动器1中,盖2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装在基座板5上,并且在盖2已从基座板5上移除的状态下的操作与盖2被安装在基座板5上的状态下的操作不同。下面将描述盖2被安装在基座板5上的状态下的操作。
在操作钮9的电源钮已被操纵以便于为盘驱动器1接通电源的状态下,当打开钮被操纵时,盖驱动部分28使得盖2移动到打开位置,在该位置处盖2被打开从而露出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见图25)。
在盖2已经移动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盘100在任意位置处被安装在盘安装表面11上,并且接着操纵关闭钮。
如下文中所述的,使得转动部件34的盘定中心部分35朝向定中心位置移动以便于与安装在盘安装表面11上的盘100的外圆周相接触,从而为盘100定中心。因此,盘100可在任意位置处被安装在盘安装表面11上,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操纵盘100。
当盘100被安装在盘安装表面11上时,由检测器18检测盘100的存在。
当操纵关闭钮时,盖驱动部分28使得盖2移动到关闭位置以便于封闭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见图27)。如上所述,记录媒体安装部分10具有浅碟状的形状,因此被安装在盘安装表面11上的盘100不会从基座板5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因此,当使得盖2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盖2不会与安装在盘安装表面11上的盘100相接触。
当接下来启动按钮被操纵时,操作马达被启动以便于使得凸轮部件40转动,从而启动由转动部件34为盘100定中心的操作。以这种方式,在操纵关闭钮之后当启动按钮被操纵时启动定中心的操作。或者,可在盖2被打开的状态下操纵启动按钮,从而连续地执行盖2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移动和由转动部件34定中心的操作。
当启动定中心的操作时,使得凸轮部件40沿图23中箭头R1的方向转动。
当使得凸轮部件40沿图23中箭头R1的方向转动时,突出部分43在转动部件34的第二Geneva表面38上滑动,并且直到凸轮部件40的第一压下部分42a开始与转动部件34相接触时转动部件34才转动。
当使得凸轮部件40沿方向R1进一步转动时,转动部件34的第一Geneva表面36被凸轮部件40的第一压下部分42a压下(见图28),因此转动部件34沿图28中箭头S1的方向转动。当转动部件34沿方向S1转动时,转动部件34的滑动销39被插入到凸轮部件40的凸轮槽44的下部水平部分44a中(见图29)。
转动部件34沿方向S1的转动使得盘定中心部分35朝向用于为盘100定中心的定中心位置移动。也就是说,盘100的外圆周被盘定中心部分35推动以便于移动从而使得盘100的中心与参照点11a重合(见图28)。
当盘100的中心与参照点11a重合时,完成了盘100的定中心(见图30)。
当使得凸轮部件40沿方向R1进一步转动时,转动部件34的滑动销39从下部水平部分44a朝向凸轮槽44的倾斜部分44b相对移动(见图31)。在滑动销39在凸轮槽44的倾斜部分44b中相对移动过程中,转动部件34向上移动以便于从盘安装表面11处向上突出并因此提升盘100。此时,由于转动部件34的第一Geneva表面36在凸轮部件40的外圆周表面42上滑动,因此转动部件34未转动。
当使得凸轮部件40沿方向R1进一步转动并且转动部件34的滑动销39从倾斜部分44b朝向凸轮槽44的上部水平部分44c相对移动时,转动部件34移动到其上部移动端,从而将盘100提升到定中心位置(见图33和34)。当转移部件34的滑动销39相对移动到上部水平部分44c时,停止操作马达的操作以便于停止凸轮部件40的转动。
随后,单元驱动部分23使得基座单元20、控制板21、安装基座22沿朝向盘100被转动部件34提升的方向(在图34中由箭头L1表示)一起移动。
当基座单元20的移动使得盘台81和夹紧滑轮71位于盘100的中心部分时,基座单元20沿方向L1的移动停止(见图35)。此时,转动部件34使得盘100保持从盘安装表面11处被提升,从而使得盘100被相对插在夹紧滑轮71和盘台81之间。
如上所述的,在基座单元20沿方向L1的移动过程中支撑臂66略微向上倾斜到前侧。因此,使得夹紧滑轮71和盘台81之间的空间更宽,因此甚至在支撑臂66由于其自身重量等略微偏斜的情况下,夹紧滑轮71也不会与盘100相接触。因此,可相对平滑地将盘100插在夹紧滑轮71和盘台81之间,从而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当基座单元20沿方向L1的移动停止时,使得操作马达反向操作以便于使得凸轮部件40沿图32中所示的箭头R2的方向转动。因此,转动部件34的滑动销39从上部水平部分44c朝向凸轮槽44的倾斜部分44b相对移动,以使得转动部件34转动以便于被降低到初始位置。当操作马达停止时凸轮部件40也返回到初始位置。
当转动部件34被降低时,盘100也与转动部件34一起被降低,并且盘台81的定中心突出部分83被插入到盘100的中心孔100a中直到盘100的内圆周与定中心圆锥表面83c相接触。因此,转动部件34向下与盘100相分离。
当转动部件34向下与盘100相分离并且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时,安装在导向部件55上的驱动单元76的提升马达77被操纵。当提升马达77被操纵时,与驱动齿轮75相啮合的齿条部件65被向前供给从而使得凸轮滑块60向前滑动。
当凸轮滑块60向前滑动时,支撑臂66的被支撑轴68a和68b在凸轮滑块60的前凸轮孔63和后凸轮孔64中以及导向部件55的导向孔57a中相对移动。如图36中所示,被支撑轴68a和68b从水平部分63a处在前凸轮孔63的倾斜部分63b中以及从水平部分64a处在后凸轮孔64的倾斜部分64b中移动。同时,被支撑轴68a和68b在导向孔57a中向下移动。因此,当被导向孔57a引导时支撑臂66被降低,并且支撑于支撑臂66的夹紧滑轮71朝向盘100移动。
如图37中所示的,当凸轮滑块60进一步向前移动时,被支撑轴68a和68b从倾斜部分63b处在前凸轮孔63的工作部分63c中以及从倾斜部分64b处在后凸轮孔64的工作部分64c中移动。同时,导向轴68a和68b在导向孔57a中进一步向下移动。因此,支撑臂66进一步向下移动以便于进一步降低夹紧滑轮71。因此,盘100被压下部分73c向下压,并且盘100和定中心突出部分83一起克服偏压弹簧84的偏压力被降低。
在支撑臂66的向下移动过程中,前被支撑轴68a在倾斜的工作部分63c中移动并且后被支撑轴68b在水平工作部分64c中移动。因此,支撑臂66关于作为枢轴的后部被支撑轴68b沿图37中所示的箭头P摆动,也就是说,夹紧滑轮71沿方向P朝向盘100缓慢地枢转移动。通过支撑臂66关于后部被支撑轴68b的枢转移动,夹紧滑轮71与被压在盘台81的安装部分86上的盘100压力接触,以使得盘100的内圆周部分被盘台81与夹紧滑轮71保持,从而夹紧盘100。在盘100的该夹紧状态下,夹紧滑轮71的枢转突出部分73f抵靠在盖板74的下表面上。因此,夹紧滑轮71被盖板74保持。
如上所述的,在夹紧盘100时支撑臂66缓慢地枢转移动。因此,可提高夹紧滑轮71与盘100压力接触期间的静噪性能,并且可防止由于与夹紧滑轮71的接触而导致的盘100的刮擦、损坏和变形。
此外,前凸轮孔63的工作部分63c是倾斜的。因此,可减小提升马达77用于使得支撑臂66的支撑轴68a在工作部分63c中移动的驱动力。因此,可确保盘驱动器1的平滑的操作。
当盘100被夹紧滑轮71和盘台81夹紧时,凸轮滑块60被布置在其可移动范围内的前移动端处,并且安装在上部壳体47上的第一检测开关49被凸轮滑块60的上部板部分61的前端操纵(见图37)。因此,第一检测开关49检测到凸轮滑块60位于其可移动范围内的前移动端,并且停止提升马达77的操作。
当完成盘100的夹紧时,主轴马达50被操纵以便于使得盘台81、盘100以及夹紧滑轮71作为整体转动。此外,光拾取装置51被驱动以便于例如再现建立在盘100上的信息信号。在枢转突出部分73f与盖板74的下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使得夹紧滑轮71转动。
当来自于盘100的信息信号的再现结束时,反向操纵提升马达77以使得凸轮滑块60向后移动,从而提升支撑臂66。因此,解除了夹紧滑轮71和盘台81对于盘100的夹紧状态。此时,盘100被布置在盘台81上。
当凸轮滑块60向后移动到其可移动范围内的后移动端时,第二检测开关58被上部板部分61的后端操纵以便于检测凸轮滑块60位于其可移动范围内的后移动端处。因此,停止提升马达77的操作以便于恢复凸轮滑块60和支撑臂66的初始状态。
随后,操纵操作马达以使得凸轮部件40沿方向R1转动。因此,转动部件34的滑动销39从倾斜部分44b朝向凸轮槽44的上部水平部分44c相对移动,以使得转动部件34的上表面34a与盘100的下表面相接触以便于提升盘100,并且盘定中心部分35开始与盘100的外圆周相接触。因此,盘100从盘台81上被提升。当如上所述的转动部件34的上表面34a与盘100的下表面相接触以便于提升盘100,并且盘定中心部分35开始与盘100的外圆周相接触时,停止操作马达的操作以便于停止凸轮部件40的转动。
当盘100被转动部件34提升时,单元驱动部分23使得基座单元20、控制板21、安装基座22作为整体沿图34中所示的箭头L2的方向移动,并且基座单元20被容纳在单元容纳部分19a中。
在基座单元20向后移动并且被容纳在单元容纳部分19a中之后,盘100被转动部件34保持提升状态。因此,如果操纵打开钮以使得盖2移动到打开位置时,使用者可容易地取出盘100并且将盘从盘驱动器1中移除。
当将盘100从盘驱动器1中移除时,由检测器18检测盘驱动器1中盘100的不存在。
当检测器18检测出盘驱动器1中不存在盘100时,操纵操作马达以使得凸轮部件40沿方向R2转动。因此,转动部件34被降低以返回到初始状态。
虽然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刚刚向后移动基座单元20之后将盘100从盘驱动器1中移除,但是也可降低转动部件34以便于在刚刚向后移动基座单元20之后一次将盘100安装在盘安装表面11上。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通过提升转动部件34以便于提升盘100之后将转动部件34停止在给定的竖直位置处从而在盘100与基座板5的盘安装表面11之间限定出给定空间而容易地将盘100从盘驱动器1中移除。
虽然已使用专用名词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所述描述仅作为解释的目的,并且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改变和修正。

盘驱动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盘驱动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盘驱动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驱动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驱动器.pdf(6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驱动器,所述盘驱动器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主轴马达;安装在主轴马达的马达轴上并且适于在主轴马达的作用下围绕马达轴的轴线转动的盘台;在安装于盘台上的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可移动地支撑的光拾取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的安装板;设置在光拾取装置上并且适于在光拾取装置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被引导的被引导部分;以及形成在盘台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限制沟槽以在盘台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