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16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29 C N 1 0 2 6 5 1 6 2 0 A *CN102651620A* (21)申请号 201110044488.4 (22)申请日 2011.02.24 H02M 7/17(2006.01) (71)申请人浙江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经 四路西侧1幢 (72)发明人葛铮 葛谦 胡伟中 邱哲超 (74)专利代理机构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代理人诸佩艳 (54) 发明名称 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 (57) 摘要 本。
2、发明涉及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 路,该电路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端、第二交流电 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 四二极管、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 第四可控硅、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第一 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 有电路结构简单明了,使用元器件大大减少,成本 大幅度降低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端。
3、、第 二交流电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可控硅、第二可 控硅、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所 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交流电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可控硅的阳极 连接,第一可控硅的阴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交流电输入 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可控硅的阴极连接,第二可控硅的阳极与第二输出端连 接,所述的第一储能电容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可控硅的阳极之间连接,第一储 能电容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可控硅的阴极之间连接,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阳 极与第二交流电输入端、。
4、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之间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可控硅的 阳极连接,第三可控硅的阴极与第一可控硅、第一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的第四二极管的阴 极与第一交流电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之间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可控硅的 阴极连接,第四可控硅的阳极与第二可控硅的阳极、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的第二储能 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三可控硅的阳极之间连接,第二储能电容的负极与第 四二极管的阳极、第四可控硅的阴极之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 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可替换为可以实现相同功能的三极管。 3.根据权利要。
5、求1所述的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 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可替换为可以实现相同功能的IGBT管。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1620 A 1/2页 3 一种 AC-DC 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隔离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在已有的隔离电路中,一般使用工频变压器进行隔离或者采用电感式开关电源的 方式进行隔离,工频变压器体积大且笨重异常,电感式开关电源的电路及其复杂,综合成本 高。寻找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隔离电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
6、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 明了,使用元器件大大减少,成本大幅度降低的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 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端、第二交流电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 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第一储能电 容、第二储能电容、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交流电输入 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可控硅的阳极连接,第一可控硅的阴极与第一输出端连 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交流。
7、电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可控硅 的阴极连接,第二可控硅的阳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储能电容的正极与第一二 极管的阴极、第一可控硅的阳极之间连接,第一储能电容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 可控硅的阴极之间连接,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交流电输入端、第二二极管的阴 极之间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可控硅的阳极连接,第三可控硅的阴极与第一可控 硅、第一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的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交流电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的阳 极之间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可控硅的阴极连接,第四可控硅的阳极与第二可控 硅的阳极、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的第二储能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
8、、第三可 控硅的阳极之间连接,第二储能电容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四可控硅的阴极之间 连接。 0005 所述的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可替换为可以实现相同 功能的三极管。 0006 所述的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可替换为可以实现相同 功能的IGBT管。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明了,使用元器件大大减少,成本大幅度降 低,是对现有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的一种补充形式。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651620 A 2/2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9、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0 实施例 0011 如图1所示,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端1、第 二交流电输入端2、第一二极管3、第二二极管6、第三二极管10、第四二极管12、第一可控硅 4、第二可控硅7、第三可控硅11、第四可控硅13、第一储能电容9、第二储能电容14、第一输 出端5、第二输出端8。第一二极管3的阳极与第一交流电输入端1连接,第一二极管3的 阴极与第一可控硅4的阳极连接,第一可控硅4的阴极与第一输出端5连接。第二二极管 6的阴极与第二交流电输入端2连接,第二二极管6的阳极与第二可控硅7的阴极连接,第 二可控硅7的阳极与第二输出端8连接。第一。
10、储能电容9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3的阴极、 第一可控硅4的阳极之间连接,第一储能电容9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6的阳极、第二可控硅 7的阴极之间连接。第三二极管10的阳极与第二交流电输入端2、第二二极管6的阴极之 间连接,第三二极管10的阴极与第三可控硅11的阳极连接,第三可控硅11的阴极与第一 可控硅4、第一输出端5之间连接。第四二极管12的阴极与第一交流电输入端1、第一二极 管3的阳极之间连接,第四二极管12的阳极与第四可控硅13的阴极连接,第四可控硅13 的阳极与第二可控硅7的阳极、第二输出端8之间连接。第二储能电容14的正极与第三二 极管10的阴极、第三可控硅11的阳极之间连接,第二储能电容14。
11、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12 的阳极、第四可控硅13的阴极之间连接。 0012 第一可控硅4、第二可控硅7、第三可控硅111、第四可控硅13可替换为可以实现相 同功能的三极管。 0013 第一可控硅4、第二可控硅7、第三可控硅11、第四可控硅13可替换为可以实现相 同功能的IGBT管。 0014 本发明一种AC-DC反激式在线隔离电路的工作流程如下: 0015 当第一交流电输入端1为正,第二交流电输入端2为负时,同时第一可控硅4,第二 可控硅7关闭,第三可控硅11,第四可控硅13打开,对第一储能电容9充电,对第二储能电 容14放电; 0016 当第一交流电输入端1为负,第二交流电输入端2为正时,同时第一可控硅4,第二 可控硅7打开,第三可控硅11,第四可控硅13关闭,对第一储能电容9放电,对第二储能电 容14充电; 0017 当第一可控硅4、第二可控硅7、第三可控硅111、第四可控硅13替换为三极管或 IGBT管时,其工作流程与本实施例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在对电容充电放电时,可以按 实际要求对其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 说 明 书CN 102651620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162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