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关造纸过程中处理悬浮纤维的匀料装置,在回转驱动装置和起细化作用的圆盘之间,采用柔性连杆连接。 从打浆机、浸煮机或其它制浆机械输出的浆料,通常流经磨盘或细化表面之间,使纤维材料破碎,进一步分离纤维组织并改善其物理性能。
托马斯(Thomas)的美国专利3371873号公开了一种典型的纸浆匀料机。这一类型的匀料机包括一个回转盘,其一面或两面为环形细化表面。圆盘的细化表面与不能转动的磨盘的环形表面相对,使表面之间构成加工纸浆的细化区域。回转盘和细化表面用高硬材料制作,例如用铸铁或硬不锈钢制作。不能转动的磨盘表面用同样材料制作,并牢靠地固定住,以抗阻快速转盘所产生的转矩和流经细化区域间隙的纸浆材料的压力,安装在轴上的圆盘可轴向移动以调整细化区域的轴向间隙。
刚性结构的圆盘匀料机要求很高的制造和装配精度,以求细化区域的间隙达到正确的宽度,由于在细化过程中刚性圆盘承受很大的压力,因而必须采用大而十分坚固的结构,才能在受力情况下,使细化表面的相对关系保持不变。由于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圆盘的高强度材料用量大,结构要求坚实而机器的加工能力却有限制而且装配费时,致使刚性圆盘匀料机的价格十分昂贵。
最近已有一些改进的多盘式纸浆匀料机,其优点是可在低强度下运行。例如由本申请同一代理人,为Matthew和Kirchner办理的美国专利466006号,名为“柔性圆盘匀料机及细化方法”。这种匀料机具有多个径向外伸的、轴向相对和向相反方向转动的细化表面,悬浮体流经相反转动的表面时被细化。设有专门装置以控制径向穿越表面之间的材料的流动。其突出的改进内容包括细化表面使用有弹性的柔性支承,支承装置可根据运行压力,轴向调节细化表面的相互位置,以取得细化表面最佳的工作条件。
任何纸粘度匀料机,大都用一个共同的轮毂驱动几个回转细化盘,在运行时圆盘必须能自由地沿轴向游动几毫米。常用的轴向自由游动的方法、会造成纸浆中的纤维聚积在转盘的周围,产生捆扎和堵塞现象。上述专利应用了一种层压的玻璃纤维薄片,它既有足够的柔性使圆盘可轴向游动,又有一定的扭力强度可传递需要的回转动力。但当薄片经短时期使用之后。薄片上一些供纸浆流通以及增加轴向柔性的孔,由于受纸浆中颗粒的摩擦作用而逐渐扩大。孔的扩大终于使薄片损坏而不能使用。
本发明的匀料机,采用多盘排列组装。一组圆盘可以回转,另一组圆盘则固定不同,或两组圆盘分别向相反方向回转。两组圆盘都装在箱体中,箱体上有供纤维纸浆流经箱体的进口和出口。驱动装置可使箱体中的一组或两组圆盘转动。两组圆盘都有细化表面,彼此相对,在表面之间留有微小的工作间隙,从进口来的纤维纸浆通过间隙从出口流出。按照本发明,我设计了一组柔性连杆,把驱动装置与回转的细化盘连接起来,在驱动细化作回转运动的同时又能允许轴向的微量游动。
本发明选用的结构形式,连杆的一端用轴销安装在驱动装置上,连杆的另一端则装在销轴上并可绕销轴作有限的转动。销轴的长度恰好处于一对贴面结合的回转细化盘的外表面之间。
本发明选用的布置,至少有两对柔性连杆,彼此相隔90°。
本发明将按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改进的多盘式匀料机的局部视图。
图2为沿图1中Ⅱ-Ⅱ剖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部分横向剖视部分和纵向剖视的局部视图,用以表示匀料机运行时柔性连杆的柔性动作。
图1中,代号10表示本发明改进的多盘式纸浆匀料机。11为匀料机的箱体,箱体11上有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安装在箱体11中的轴14可以转动,轴14通过键16与轮毂15相连接,盖板17用螺钉18装牢在轮毂上。
当悬浮纤维从进口12和出口13通过时,必须流经相间排列的细化盘的转盘和定盘之间,使悬浮纤维减少和裂化,形成更为细小的和离散的纤维。图中所示20和21、22和23、24和25为成对的转盘。转盘20上有肋条26与端面板28上的肋条27相对,端面板28用螺钉29紧定在箱体11上,相对肋条之间的工作间隙用代号30表示。
细化盘21的肋条与定盘31的肋条相对,肋条之间的工作间隙为32。另一个定盘33用机械方法与定盘31连接在一起,盘33上的肋条与转盘22上的肋条相对,在它们之间组成工作间隙34。
第二对定盘35和36分别与转盘23和24相对,分别形成工作间隙37和38,最后转盘25上的肋条与固定的端面板39上肋条相对组成工作间隙40。
定盘用柔性薄片41和42支承在箱体上如图1所示,这些薄片用适当的材料(例如层压玻璃纤维)制作。膜片41和42的端部固定在环43的两侧,并用双头螺栓44和螺母45装牢在箱体上。
本发明的结构形式如图所示,利用转盘与定盘的配合运动取得细化纤维的作用。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两组相间排列,各自向相反方向回转的转盘。
本发明特别涉及到以下情况,转盘由驱动装置支承着使它转动,並有一定程度的轴向柔性,使驱动轮毂和转盘之间,可产生微量的轴向偏移。如图所示,采用柔性连杆51,其一端安装在长销轴52上,另一端用短销轴53安装。安装在销轴52上的连杆51端部的两侧,有一对垫圈54。分隔环55和56与垫圈57一起,用以使柔性连杆58处于中央位置,连杆58的另一端装有销轴59。如图2所示转盘22与23的结合面上开有缺口,图中用代号60表示,用以适应连杆的移动。
本发明按图所示形式,采用八个柔性连杆,其端部用销轴等距分布安装在驱动轮毂上,并处于传递扭力的位置。每一连杆用几张经热处理的薄钢片叠制做成,这样可绕水平轴弯曲,使转盘和轮毂之间产生轴向偏移,类似于扁平簧片在弹性极限内的作用。同时,沿连杆纵向的张力,将轮毂的回转运动传递给转盘。由于连杆的弯曲偏移,使每对轮毂轴销和转盘轴销(轴销50和52)之间的距离缩短,并在轮毂和转盘之间产生微小的角度位移,连杆销轴端的设计易于适应微量的角度变化。轮毂和转盘的同心度,至少用两对彼此分隔90°安装的连杆来保持。因此八个连杆可组成四对,足以保持良好的同心度。
在运行时柔性连杆的轴向微量移动的功能,从图3中可以得到最好的说明。图中所示连杆58的形状,稍有夸大,藉以清楚表示在细化操作运行时,柔软的连杆可以自动调节工作间隙34和37达到相等的宽度尺寸。
本发明的柔性连杆机构,能将回转运动从一个共同的轮毂传递给销轴间距可变化的多片同心转盘。多层金属薄片结构能有效地取代多层玻璃纤维或其类似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易于被围绕在转盘组件上的纸浆纤维所腐蚀。
很明显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按照上述装置制作出多种变型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