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2851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2461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号:

CN85102461A

公开日:

1986.03.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D06C23/00

主分类号:

D06C23/00

申请人:

山东省文登县绣品厂

发明人:

王殿太

地址:

山东省文登县城文山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代理人:

刘志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本发明根据可熔性面料在高温下可熔的原理,用电热针在生丝、真丝等丝类及尼龙、涤棉等化学纤维或者带毛性面料的绣花品上凿目,用于凿目的电热针的头部温度在摄氏104-145度之间。这种方法不受面料丝经纬方向的限制,比现有的手工抽丝工艺提高工效十倍多且省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所说的可熔性面料可以是真丝、生丝等丝类,也可以是尼龙、涤棉等化学纤维或者带有毛性的面料,其特征是在已绣好图案的可熔性面料上用电热针凿目。
2: 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用于凿目的电热针的头部温度为摄氏104-145度。

说明书


本发明与工艺美术中绣花品的制造方法有关。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真丝、生丝等丝类以及尼龙、涤棉、涤麻、涤丝等化学纤维或者带有毛性的可熔性面料的绣花品中目的制造。

    在一般绣花品中都有附图中1、2、3、4、5、6的目。这种目一般每平方厘米为4-64个左右。现有绣花品中目的制造方法是用手工按面料丝的经纬方向抽去图案中规定数量的丝数。留下疏散的丝。然后再用机器或手工将这些疏散的丝按图案规定的数量勒成束,便形成透空的目。这种方法费工费料,并且只能加工经纬丝方向的目,图案极不灵活。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所用面料在高温下可熔的原理,采用一种可提高图案的灵活性且工艺简单并不影响绣花品质量的电热针凿目的方法,以克服上述抽丝工艺中的种种缺点。

    本发明的要点是在印有图案的面料上绣针,绣在图案上的针线不偏不倚,准确盖住墨印。然后将绣好图案的面料平放在支架上并扯平,右手持电热针,迅速地垂直刺入目的中心,一次完成凿目。所说地电热针是将普通的内热式电烙铁的烙铁头做了改进,改进后的电烙铁称为电热针。电热针的针头呈锥体,锥体后部的直径约0.6厘米。不同大小的目是以刺入的针头的深度来控制的,也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目更换不同直径的针头。针头的尾部为一圆筒,用来同电热体相联接。电热针的电压为220伏,功率为25-35瓦。用于可熔性面料凿目的电热针的头部温度在摄氏104-145度之间。例如,用于涤纶面料的最佳温度在摄氏104-109度,用于生丝面料的最佳温度在摄氏106-116度,用于带毛性面料的最佳温度在摄氏108-120度,用于涤麻的最佳温度在摄氏130-140度。电热针的温度过低,使目反毛模糊不清,影响绣花品的立体透空,温度过高使目糊黄,影响绣花品的美观。凿目的速度以每秒2至5个为宜,速度过快容易使目大小不均匀,慢了可使目反毛。

    这种用电热针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不受面料丝经纬方向的限制,比手工抽丝工艺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可提高工效十倍多。

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可熔性面料绣花品上的凿目方法。本发明根据可熔性面料在高温下可熔的原理,用电热针在生丝、真丝等丝类及尼龙、涤棉等化学纤维或者带毛性面料的绣花品上凿目,用于凿目的电热针的头部温度在摄氏104-145度之间。这种方法不受面料丝经纬方向的限制,比现有的手工抽丝工艺提高工效十倍多且省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