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涡轮机.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26987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31156.7

申请日:

2011.08.12

公开号:

CN102926817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1D 1/02申请公布日:20130213|||公开

IPC分类号:

F01D1/02; F01D17/00

主分类号:

F01D1/02

申请人:

徐建宁

发明人:

徐建宁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景明佳园咏景苑14幢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空气涡轮机其用空气作为动力介质,空气在由电机带动的高速旋转涡轮组的作用下快速从壳体内排出,外界的大气即会补充,由此将产生高速流动的气流推动风扇叶轮旋转,为使风扇叶轮组获得更大的动能,叶轮旋转时动静盘构成配气机构又会周期行性地将气流关闭、提高筒体的真空度从而产生更大的压力差,使作用于叶轮上的空气压力增大.提高叶轮扭矩,多组叶轮组合会使空气压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真空涡轮机.其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圆形筒状壳体包括大通径筒体、过渡筒体、小通径筒体;第二部分是由动盘3、静盘4、风门5组成的配气调气机构;第三部分是由主轴6、风扇叶轮组7、伞形齿轮副8、动力输出轴9构成的动力源;第四部分是由电机10、涡轮组11构成的排气机构。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通径筒体其内部沿筒的轴线方向套装有主轴6、支承主轴6的轴支承2(1)(2);在主轴6上依1次套装动盘3、静盘4、风门5、风扇叶轮组7;动盘3、静盘4、研合密封构成可以旋转的配气机构,动盘3、风扇叶轮组7与主轴6为静配合;静盘4、风门5与风扇叶轮轴6为动配合;静盘4的外圆与壳体1固定,风门5与静盘4的另一面贴合并可以在一定角度内旋转其旋转由风门调节组件13来实现。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通径筒体内套装有电机10、排气涡轮组11,涡轮组也可以由其他热机驱动。

说明书

说明书真空涡轮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空气作为动力的技术,是动力输出机器。 
背景技术
空气流动会产生动力,大气又无处不在.改变其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就会产生压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排气涡轮组的高速旋转使进入壳体内的气体不断被排出造成内外压力差环境使风扇叶轮组旋转并输出动力;其特征就是风扇叶轮组在筒体的大通径处,涡轮组在小通径处:即入口处沿轴向分布有轴支承、动盘、静盘、风门、风扇叶轮组、轴支承、伞型齿轮副;动盘与风扇叶轮组固定在同一根轴上,静盘与筒状壳体固定,动盘面与静盘面上均布有进气孔,两者经研磨后叠装在一起组成可以旋转的阀盘用于切换气体:即动盘旋转时动盘上的孔与静盘上的孔对应时形成气体通道大气经动静盘孔进入壳体内部,动静盘孔错开时关闭大气通道,这样在壳体内部就形成一个暂时的真空态,真空环境是靠电机带动下做高速旋转的排气涡轮组使气体分子获得动能从出口处被不断排出形成的;由于风扇叶轮旋转时的惯性,阀盘很快又导通大气进入壳体推动风扇叶轮继续旋转,在一个旋转周期内阀盘可以多次开关大气通道;风门与静盘另外一个面贴合用于调节气体流量达到调速、停转的目的。本发明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包括圆形筒体,筒体分三段:第一段为大通径筒体、第二段为流线筒体、第三段为缩口筒体;大通径筒体内有轴支承、主轴、动盘、静盘、调节气体流量的风门、多组风扇叶轮、轴支承、输出轴、伞型传动齿轮副;动盘、风扇叶轮组均 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并能随轴旋转;静盘活套在输出轴上并与筒体内缘固定,主轴是靠大筒体两端的支承架支撑的;第二部分为流线形过渡筒体用于连接第三部分筒体,第三部分为小通径筒体其与第一部分大通径筒体直径成比例关系;第三部分筒体内有由电机、涡轮组构成的高速排气系统其作用是在阀盘关闭时在瞬时获得真空,并在阀盘打开时风扇叶轮组获得较大动能,再则采用这种结构主要是为提高空气能的利用率,避免压力损失,由于涡轮组高速旋转气体分子在获得动能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趋向涡轮边缘,涡轮的叶片是有一定角度的会给气体分子加以个反作用力,而使气体分子被排出,再则涡轮中心压力低会有更多的由入口处进来的气体压过来,从而使叶轮旋转起来。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利用大气的流动所产生的能量转换,没有热源,只是空气这一单一介质.不会出现燃烧爆炸等危险因素,只要改变气体的流速,和增大压力差即可获得很高的动能.就像杠杆原理一样用很小的力撬起很重的物体,本发明就是利用高转速的涡轮排气,使筒体内部在动静盘组成的配气机构配合下趋于真空态、大气态,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将气体排出;由于进出口处的气体流量相当,为使风扇叶轮输出动能可调在静盘后贴合有由电动机、半内啮合齿轮构成的调速风门,风门关闭时可以实现停转而无需关闭涡轮排气组,这样筒体内部真空度更高再次启动输出轴扭矩更大;大气无处不在,而且是有压力的,所以本发明不受使用环境的限制,而且能源消耗少、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A‑A右剖视图. 
图中:1壳体、2轴支承(1)(2)、3动盘、4静盘、5风门、6主轴、7风扇叶轮组、8伞型齿轮副、9动力输出轴、10电机、11涡轮组、12涡轮组轴支承、13风门调节组件、14死点调节阀门、1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涡轮机:包括壳体1、固定在壳体1大通径筒体内的轴支承2、静盘4;动盘3、风扇叶轮组7、伞型齿轮副8均与主轴配合构成能够同步的旋转机构,旋转所产生的扭矩通过伞形齿轮副8、动力输出轴9输出;电机10、涡轮组11、通过涡轮组轴支承12固定在壳体1小通径筒体内。 
由于风扇叶轮组7停转位置是随机性的如若停在死点位置动静盘3、4处于关闭状态,二次启动时风扇7无法旋转故在动静盘3、4后安装有死点调节阀门14以帮助其克服死点。风门5与静盘4贴合并能够沿径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对风扇叶轮组进行调速、停转。

真空涡轮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真空涡轮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真空涡轮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空涡轮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涡轮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681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 N 1 0 2 9 2 6 8 1 7 A *CN102926817A* (21)申请号 201110231156.7 (22)申请日 2011.08.12 F01D 1/02(2006.01) F01D 17/00(2006.01) (71)申请人徐建宁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景明佳园咏景苑 14幢402室 (72)发明人徐建宁 (54) 发明名称 真空涡轮机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空气涡轮机其用空气作为动力 介质,空气在由电机带动的高速旋转涡轮组的作 用下快速从壳体内排出,外界的。

2、大气即会补充,由 此将产生高速流动的气流推动风扇叶轮旋转,为 使风扇叶轮组获得更大的动能,叶轮旋转时动静 盘构成配气机构又会周期行性地将气流关闭、提 高筒体的真空度从而产生更大的压力差,使作用 于叶轮上的空气压力增大.提高叶轮扭矩,多组 叶轮组合会使空气压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真空涡轮机.其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圆形筒状壳体包括大通径筒体、过 渡筒体、小通径筒体;第二部分是由动盘3、静盘4、风门5组成。

3、的配气调气机构;第三部分 是由主轴6、风扇叶轮组7、伞形齿轮副8、动力输出轴9构成的动力源;第四部分是由电机 10、涡轮组11构成的排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通径筒体其内部沿筒的轴线方向套装有主轴6、支承主轴 6的轴支承2(1)(2);在主轴6上依1次套装动盘3、静盘4、风门5、风扇叶轮组7;动盘3、 静盘4、研合密封构成可以旋转的配气机构,动盘3、风扇叶轮组7与主轴6为静配合;静盘 4、风门5与风扇叶轮轴6为动配合;静盘4的外圆与壳体1固定,风门5与静盘4的另一面 贴合并可以在一定角度内旋转其旋转由风门调节组件13来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通径筒体内套装有电机10、排气。

4、涡轮组11,涡轮组也可以 由其他热机驱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26817 A 1/2页 3 真空涡轮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空气作为动力的技术,是动力输出机器。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流动会产生动力,大气又无处不在.改变其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就会产生压力 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排气涡轮组的高速旋转使进入壳体内的气体不断被排出造成 内外压力差环境使风扇叶轮组旋转并输出动力;其特征就是风扇叶轮组在筒体的大通径 处,涡轮组在小通径处:即入口处沿轴向分布有轴支承、动盘、静盘、风门、风扇叶轮组、轴支 承、伞型齿轮副;动盘与风扇叶轮组固定在同一根轴上,静盘。

5、与筒状壳体固定,动盘面与静 盘面上均布有进气孔,两者经研磨后叠装在一起组成可以旋转的阀盘用于切换气体:即动 盘旋转时动盘上的孔与静盘上的孔对应时形成气体通道大气经动静盘孔进入壳体内部,动 静盘孔错开时关闭大气通道,这样在壳体内部就形成一个暂时的真空态,真空环境是靠电 机带动下做高速旋转的排气涡轮组使气体分子获得动能从出口处被不断排出形成的;由于 风扇叶轮旋转时的惯性,阀盘很快又导通大气进入壳体推动风扇叶轮继续旋转,在一个旋 转周期内阀盘可以多次开关大气通道;风门与静盘另外一个面贴合用于调节气体流量达到 调速、停转的目的。本发明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4 包括圆形筒体,筒体分三段:第一段。

6、为大通径筒体、第二段为流线筒体、第三段为 缩口筒体;大通径筒体内有轴支承、主轴、动盘、静盘、调节气体流量的风门、多组风扇叶轮、 轴支承、输出轴、伞型传动齿轮副;动盘、风扇叶轮组均 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并能随轴旋转; 静盘活套在输出轴上并与筒体内缘固定,主轴是靠大筒体两端的支承架支撑的;第二部分 为流线形过渡筒体用于连接第三部分筒体,第三部分为小通径筒体其与第一部分大通径筒 体直径成比例关系;第三部分筒体内有由电机、涡轮组构成的高速排气系统其作用是在阀 盘关闭时在瞬时获得真空,并在阀盘打开时风扇叶轮组获得较大动能,再则采用这种结构 主要是为提高空气能的利用率,避免压力损失,由于涡轮组高速旋转气体分子。

7、在获得动能 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趋向涡轮边缘,涡轮的叶片是有一定角度的会给气体分子加以个反 作用力,而使气体分子被排出,再则涡轮中心压力低会有更多的由入口处进来的气体压过 来,从而使叶轮旋转起来。 0005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利用大气的流动所产生的能量转换,没有热源,只是空气这一 单一介质.不会出现燃烧爆炸等危险因素,只要改变气体的流速,和增大压力差即可获得 很高的动能.就像杠杆原理一样用很小的力撬起很重的物体,本发明就是利用高转速的涡 轮排气,使筒体内部在动静盘组成的配气机构配合下趋于真空态、大气态,如此周而复始不 间断地将气体排出;由于进出口处的气体流量相当,为使风扇叶轮输出动能可调在静盘。

8、后 贴合有由电动机、半内啮合齿轮构成的调速风门,风门关闭时可以实现停转而无需关闭涡 说 明 书CN 102926817 A 2/2页 4 轮排气组,这样筒体内部真空度更高再次启动输出轴扭矩更大;大气无处不在,而且是有压 力的,所以本发明不受使用环境的限制,而且能源消耗少、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A-A右剖视图. 0008 图中:1壳体、2轴支承(1)(2)、3动盘、4静盘、5风门、6主轴、7风扇叶轮组、8伞 型齿轮副、9动力输出轴、10电机、11涡轮组、12涡轮组轴支承、13风门调节组。

9、件、14死点调 节阀门、1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涡轮机:包括壳体1、固定在壳体1大通径筒体内的轴支承 2、静盘4;动盘3、风扇叶轮组7、伞型齿轮副8均与主轴配合构成能够同步的旋转机构,旋 转所产生的扭矩通过伞形齿轮副8、动力输出轴9输出;电机10、涡轮组11、通过涡轮组轴 支承12固定在壳体1小通径筒体内。 0010 由于风扇叶轮组7停转位置是随机性的如若停在死点位置动静盘3、4处于关闭状 态,二次启动时风扇7无法旋转故在动静盘3、4后安装有死点调节阀门14以帮助其克服死 点。风门5与静盘4贴合并能够沿径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对风扇叶轮组进行调速、停转。 说 明 书CN 102926817 A 1/1页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26817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