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变频调谐器.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2689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0040.0

申请日:

1994.01.07

公开号:

CN1094880A

公开日:

1994.11.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3.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44; H04B1/16

主分类号:

H04N5/44; H04B1/16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永井弘; 三岛昭; 岩濑彰男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1993.01.07 JP 1033/1993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竹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在接收电视广播用的二次变频调谐器中,消除高频干扰信号,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在同一壳体20中设置连接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第1PLL电路15和连接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第2PLL电路16,因而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输出信号和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分频输出信号不必输出到壳体20外部,不会因信号引线的不良影响而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可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次变频调谐器,包括:金属壳体;设于该壳体一侧的输入端;连接该输入端的高频电路;一个输入连接该高频电路的输出,另一输入连接第1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的第1混频电路;连接第1混频电路的输出的第1中频电路;一个输入连接该第1中频电路的输出,而另一输入连接第2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的第2混频电路;连接该第2混频电路的输出的第2中频电路;连接该第2中频电路的输出并设置于上述壳体另一侧的输出端,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本机振荡电路连接第1锁相环(以下称为PLL)电路,上述第2本机振荡电路连接第2PLL电路,该第1、第2PLL电路一体化装在上述壳体内。
2: 一种二次变频调谐器,包括:长方形金属壳体;设于该壳体一侧的输入端;连接该输入端的高频电路;一个输入连接该高频电路的输出,另一输入连接第1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的第1混频电路;连接第1混频电路的输出的第1中频电路;一个输入连接该第1中频电路的输出,而另一输入连接第2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的第2混频电路;连接该第2混频电路的输出的第2中频电路;连接该第2中频电路的输出并设置于上述壳体另一侧的输出端,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本机振荡电路连接第1锁相环(以下称为PLL)电路,上述第2本机振荡电路连接第2PLL电路,该第1、第2PLL电路中的第1PLL电路装在上述壳体内一个纵侧面处,第1本机振荡电路接近该第1PLL电路设置,同时,在上述壳体内另一纵侧面处设置第2PLL电路,第2本机振荡电路接近该接2PLL电路设置。
3: 一种二次变频调谐器,包括:长方形金属壳体;设于该壳体 一侧的输入端;连接该输入端的高频电路;一个输入连接该高频电路的输出,另一输入连接第1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的第1混频电路;连接第1混频电路的输出的第1中频电路;一个输入连接该第1中频电路的输出,而另一输入连接第2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的第2混频电路;连接该第2混频电路的输出的第2中频电路;连接该第2中频电路的输出并设置于上述壳体另一侧的输出端,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本机振荡电路连接第1锁相环以下称为PLL)电路,上述第2本机振荡电路连接第2PLL电路,该第1、第2PLL电路中的第1PLL电路装在上述壳体内一个纵侧面处,在接近该第1PLL电路处设置第1本机振荡电路,在上述壳体内另一纵侧面处设置第2PLL电路,在接近该第2PLL电路处设置第2本机振荡电路,在上述壳体横侧面的一端设置第1连接器,在上述壳体横侧面的另一端配置第2连接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电视接收机等使用的二次变频调谐器。

    下面对以往的二次变频调谐器进行说明。

    图3是电路框图,画出以往的二次变频调谐器的结构。图3中,来自天线的高频信号从输入端1输入高频电路2,在此选频、放大,然后,在第1混频电路3中与第1本机振荡电路4输出的信号混合,变换成第1中频信号。该第1中频信号一般设定成比接收频带的高频信号频率高,因而将变换出第1中频信号为止的部分称为上变频器21。该第1中频信号由第1中频电路8选频、放大之后,传给第2混频电路9,与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信号混合,变换成第2中频信号。第2混频电路9的信号传给第2中频电路13,放大后从输出端14输出。输出的该第2中频信号一般设定成比接收频带的高频信号频率低,因而将第1中频信号变换成第2中频的部分称为下变频器22。

    上述第1本机振荡电路4由电压控制型振荡电路构成,其输出在前置分频电路5中以一定的分频比(例如256分之一)分频,分频后的信号从第1本机振荡分频输出端6输至壳体外。该输出信号转接至接收设备中由可变分频电路、基准振荡电路、相位比较电路、低通滤波电路等组成的锁相环(PLL)频率合成器,依据上述可变分频电路得到的选台数据产生固定于任一本机振荡频率的控制电压,该电压提供给第1本机振荡控制电压输入端7,将第1本机振荡器控制在所希望的本机振荡频率上。

    上述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由电压控制型振荡电路构成,其输出的振荡频率信号从第2本机振荡输出端11输出。该输出与前面一样,接至PLL频率合成器,控制本机振荡频率。

    另外,类似技术的例子有特开平2-217024号公报。

    但是,在这种已有的结构中,有时第2本机振荡输出端11输出的信号会对其它高频电路带来不良影响,或者第1本机振荡输出端6输出信号的高次谐波对输出第2中频信号地输出端14产生影响,使接收状态恶化。

    例如,将第1图像中频定为965.25MHz,第2图像中频定为58.75MHz,在接收日本电视广播的52频道(图像载波频率为705.25MHz)时,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振荡频率为906.5MHz。此外,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振荡频率为1670.5MHz,这时,若前置分频电路5的分频比为256分之一,则前置分频电路5输出信号的9次高频波发生在58.73MHz附近,该谐波接近第2图像中频58.75MHz,因而对第2图像中频施加不良影响,从而产生接收状态恶化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产生高频干扰信号,能实现良好接收状态的二次变频调谐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二次变频调谐器在第1本机振荡电路上连接第1PLL电路,同时在第2本机振荡电路上连接第2PLL电路,将它们安装在二次变频调谐器的壳体内,形成一体化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第2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和第1本机振荡电路的分频输出信号无需输出至壳体外部,不会因为信号引线而对其它电路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不会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可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二次变频调谐器配置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二次变频调谐器电路框图。

    图3是以往二次变频调谐器的电路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二次变频调谐器配置图,图2是其框图。图1、2所示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符号。与前述图3的各个相同部分符号也相同。

    在图1和图2中,1是输入端,设置在金属壳体20纵侧面20a内部。2是高频电路,其输入连接输入端1,其输出连接第1混频电路3的一个输入。4是第1本机振荡电路,其输出连接第1混频电路3的另一输入。此外,第1本机振荡电路4与第1PLL电路15相连。

    8是第1中频电路,其输入与第1混频电路3的输出相连,其输出接至第2混频电路9的一个输入。10是第2本机振荡电路,其输出连接第2混频电路9的另一输入。第2本机振荡电路10与第2PLL电路16相连。

    13是第2中频电路,其输入与第2混频电路9的输出相连,其输出连接壳体20横侧面20b上所设的输出端14。

    各块电路由金属隔板屏蔽,设在壳体内部。第1PLL电路15配置成与壳体20内的纵侧面20a和横侧面20b相接,第1本机振荡电路4设置在第1PLL电路15附近,横侧面20b的一侧。第2PLL电路16配置成与壳体20另一纵侧面20c相接,在接近该第2PLL电路以及另一横侧面20d之处设置第2本机振荡电路10。

    17是二次变频调谐器中上变频器21的电源及选台数据等的输入端,向第1PLL电路15提供电源及选台数据,向高频电路2、第1混频电路3、第1本机振荡电路4提供电源。该输入端17接近第1PLL电路15,设置在横侧面20b上。

    18是二次变频调谐器中下变频器22的电源及选台数据等的输入端,向第2PLL电路提供电源及选台数据向第1中频电路8、第2混频电路9、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第2中频电路13提供电源。它设置在横侧面20b上,接近第2PLL电路16。

    这样,第1PLL电路15和第2PLL电路16成为一体,安装在二次变频调谐器的壳体20内。

    下面,参照图2说明以上结构的二次变频调谐器的动作。来自灭线的高频信号从输入端1输入高频电路2,由其选频、放大,然后输入第1混频电路3,在此与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信号混合,变换成第1中频信号。该信号由第1中频电路8选频、放大之后传给第2混频电路9,与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输出信号混合,变换成第2中频信号。变换出的信号传给第2中频电路13,放大后从输出端14输出。

    第1本机振荡电路4由电压控制型电路构成,其输出在构成第1PLL电路15的前置分频电路15A中以一定的分频比分频后,再由可变分频电路15B以对应于从输入端17输入的选台数据的分频比进行分频。该可变分频电路15B的输出传给相位比较电路15D,与晶体振荡元件等构成的基准振荡电路15F和将振荡电路15F的信号分频的基准分频电路15E输出的基准频率信号作相位比较。相位比较电路15D的输出在低通滤波电路15C中变换成用于控制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振荡频率的控制电压。PLL频率合成器由这些电路构成,通过改变选台数据,控制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本机振荡频率。该第1本机振荡电路4得到将所求频率的高频信号变换至规定第1中频信号所需的振荡频率。

    第2本机振荡电路10也由电压控制型振荡电路构成,PLL频率合成器与前述结构一样。亦即,第2本机振荡电路10通过改变输入端18输入的选台数据,控制其本机振荡频率,从而得到将第1中频信号变换成规定第2中频信号所需的振荡频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第1本机振荡电路4上连接第1PLL电路15,同时在第2本机振荡电路10上连接第2PLL电路16,将其收容在二次变频调谐器的壳体20内,成为一体,因而壳体20内用于连接PLL电路和本机振荡电路的布线可做成最短,不会发生高频干扰信号,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

    另外,在壳体20的一个纵侧面20a上设置第1PLL电路15,第1本机振荡电路4设置成接近该第1PLL电路15,同时,在壳体20的另一纵侧面20c上设置第2PLL电路16,接近该电路设置第2本机振荡电路10,因而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输出信号和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分频输出信号不必输出至壳体20外部,不会因信号引线等而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可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

    另外,在图1中,二次变频调谐器的上变频器21的电源及选台数据等的输入端17,以及下变频器22的电源及选台数据等的输入端18也可采用连接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输入端17的连接器配置在由第1PLL电路15的金属隔板屏蔽的电路块中,相当于输入端18的连接器配置在由第2PLL电路16的金属隔板屏蔽的电路块中。这样,第1本机振荡电路4和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信号由电源配线等引发的电源及选台数据输入端无用辐射可以减少。另外,输出端14也可利用相当于输入端18的连接器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二次变频调谐器,在其壳体内部装入连接第1本机振荡电路的第1PLL电路和连接第2本机振荡电路的第2PLL电路,因而第2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和第1本机振荡电路的分频输出信号不必输出至壳体外部,不会因为信号引线的不良影响而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可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能实现这样优良的二次变频调谐器。

    此外,由于电路装在一个壳体内,成为一体,所以可实现小型化和低价格化。

二次变频调谐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次变频调谐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次变频调谐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次变频调谐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变频调谐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目的在于在接收电视广播用的二次变频调谐器中,消除高频干扰信号,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在同一壳体20中设置连接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第1PLL电路15和连接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第2PLL电路16,因而第2本机振荡电路10的输出信号和第1本机振荡电路4的分频输出信号不必输出到壳体20外部,不会因信号引线的不良影响而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可得到良好的接收状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