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53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0 C N 1 0 4 0 3 5 3 5 9 A (21)申请号 201410178271.6 (22)申请日 2014.04.29 G05B 19/042(2006.01) (71)申请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地址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兴 太三路638号 (72)发明人陈朝大 陈吹信 杨宁 李颖琼 杨兰芝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秦雪梅 刘培培 (54) 发明名称 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 (57) 摘要 一种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
2、统,包括排污 机构、发电机构、蓄电机构和电能分配机构;污水 进入下水道管道之后,启动驱动组件,使过滤组件 运动、过滤掉污水中的垃圾,并将过滤出的垃圾 排到垃圾回收组件中,管道中的垃圾经过滤之后 不会出现堵塞管道的问题,也不会因垃圾影响污 水在管道中的流速而影响发电效率;同时,过滤 后的污水到达发电机构,使污水的势能转化为动 能,再由发电机构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构产 生的电能传送到蓄电机构,由蓄电机构储蓄,并按 照供电需求将储存的电能分配到适当的用电设备 中,在重复利用污水能源的基础上,解决了部分用 电问题,节约了能源;达到了在回收管道垃圾的 同时,利用污水高效发电的效果。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5359 A CN 104035359 A 1/2页 2 1.一种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机构、发电机构、蓄电机构 和电能分配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管道、驱动组件、过滤组件和垃圾回收组件,所述过滤 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与垃圾回收组件工位之间;污水经所述过滤组件过滤后,驱动所 述发电机构将污水的势能转化电能,所述蓄电机构与所述发电机构连接,储存所述发电机 构产生的电能,所述电能分配机构分配所述蓄。
4、电机构中的电能至用电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为 皮带过滤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皮带过滤件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 括2个以上小型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保护 机构,所述充电保护机构连接所述发电机构和蓄电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电路控 制排污和电能分配,电路包括充电稳压模块、垃圾处理控制模块、电能分配控制模块和显示 模块;所述充电稳压模块包括稳压集成块和第一电位器,所。
5、述发电机构经所述稳压集成块 和第一电位器与所述蓄电机构连接;所述垃圾处理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晶振电 路和外围排污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和外围排污电路均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电 能分配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电位器、模数转换器、集成双D触发器、第二处理器、第二晶振电 路、开关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器、开关电容电路和定时器;所述模数转 换器、集成双D触发器、第二晶振电路、开关电路、复位电路和第二电位器均与所述第二处 理器连接,且所述模数转换器第二电位器均与集成双D触发器连接;所述显示器和开关电 容电路均与所述定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和第二处理器均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6.根据权利。
6、要求5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 的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入端口和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出 端口均连接所述第一晶振电路,模拟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口和模拟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口各连 接一所述外围排污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器 的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模拟量输入端口连接信号模拟电路,数字量输入端口、 三位地址输入线端口、模数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口、模数转换结束信号输出端口均连接所 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第一时钟脉冲输入端口与所述集成双D触发器的低 压同相位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集成。
7、双D触发器的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所述集成 双D触发器的数字量输入端口连接高压反相位输出端口,低压同相位输出端口连接第二时 钟脉冲输入端口,第二时钟脉冲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 口,电位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所述显示器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数 字量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所述显示器的寄存端口和使能 端口均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所述显示器的读写信号线端口接地, 背光正极端口接电源,背光负极端口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复位 端口连接所述复位电路,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入端口和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
8、出端口连接所 述第二晶振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另一端 接地,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连接所述外围排污电路,所述第二处理器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35359 A 2/2页 3 外部访问允许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所述定时器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触发 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电容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容电 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软启动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 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触发端口和电源端口;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定时器 的输。
9、出端口,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时器的电源端口和重置锁定 端口,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端口和所述软启动器,所述软启动器另一接 口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触发端口和重置锁定端口,所述定时器的重置端口连接电源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 括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一输入/ 输出双向端口,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另一输入/输 出双向端口,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排污电 路包括驱动电机、继电器。
10、、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驱 动电机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均连接所述继电 器,所述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集电极接地,基极和所述发光二极管负 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 端接电源。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35359 A 1/6页 4 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能源重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水道的应用也愈加频繁,使用范围也愈加广泛;工业废 水、家庭。
11、用废水和雨水等均排入下水道管道。 0003 目前,常用到的废水重复利用方式为利用废水在下水管产生的势能带动发电机的 叶轮转动,将叶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能可以满足一部分的用电需求,从而达到了废水 发电的效果;当然,下水管是在某处汇集,将废水集中于某处来发电,使废水可产生较大的 势能,以满足发电机的发电要求。 0004 但是,排出的废水中会掺杂各种垃圾,垃圾浸入下水道会影响发电机的工作效率, 甚至堵塞下水道,给排污系统和废水发电系统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废水中的垃圾影响废水发电效率,甚至堵塞下 水道的缺陷,提供一种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 0006 其。
12、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包括排污机构、发电机构、蓄电机构和电能分配 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管道、驱动组件、过滤组件和垃圾回收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 所述驱动组件与垃圾回收组件工位之间;污水经所述过滤组件过滤后,驱动所述发电机构 将污水的势能转化电能,所述蓄电机构与所述发电机构连接,储存所述发电机构产生的电 能,所述电能分配机构分配所述蓄电机构中的电能至用电设备。 0008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9 所述过滤组件为皮带过滤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皮带过滤件滚动。 0010 所述发电机构包括2个以上小型发电机。 0011 还包括充电保护机构,所述充。
13、电保护机构连接所述发电机构和蓄电机构。 0012 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排污和电能分配,电路包括充电稳压模块、垃圾处理控制模块、 电能分配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充电稳压模块包括稳压集成块和第一电位器,所述发 电机构经所述稳压集成块和第一电位器与所述蓄电机构连接;所述垃圾处理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器、第一晶振电路和外围排污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和外围排污电路均与所述 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电能分配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电位器、模数转换器、集成双D触发器、 第二处理器、第二晶振电路、开关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器、开关电容电 路和定时器;所述模数转换器、集成双D触发器、第二晶振电路、开关电路、复位。
14、电路和第 二电位器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且所述模数转换器第二电位器均与集成双D触发器连 接;所述显示器和开关电容电路均与所述定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和第二处理器均与 说 明 书CN 104035359 A 2/6页 5 所述显示器连接。 0013 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入端口 和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出端口均连接所述第一晶振电路,模拟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口和模拟 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口各连接一所述外围排污电路。 0014 所述模数转换器的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模拟量输入端口连接信号模 拟电路,数字量输入端口、三位地址输入线端口、模数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口。
15、、模数转换结 束信号输出端口均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第一时钟脉冲输入端口与 所述集成双D触发器的低压同相位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集成双D触发器的电源端口接电源, 接地端口接地,所述集成双D触发器的数字量输入端口连接高压反相位输出端口,低压同 相位输出端口连接第二时钟脉冲输入端口,第二时钟脉冲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口,电位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所述显示器电源端口 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数字量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所述 显示器的寄存端口和使能端口均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所述显示器 的读写信号线端口接地,。
16、背光正极端口接电源,背光负极端口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输出端口; 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复位端口连接所述复位电路,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入端口和振荡器反相 放大器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晶振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 输出双向端口,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连接所述外围排污电 路,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外部访问允许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所述定时器电源端口接电 源,接地端口接地,触发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电容电路。 0015 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软启 动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触发端口和电源端口;所述第二控。
17、制 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输出端口,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时 器的电源端口和重置锁定端口,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端口和所述软启动 器,所述软启动器另一接口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触发端口和重置锁定端口,所述定时器的重 置端口连接电源端口。 0016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 述第二处理器的一输入/输出双向端口,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第 二处理器的另一输入/输出双向端口,另一端接地。 0017 所述外围排污电路包括驱动电机、继电器、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一 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驱动电机一端接地,。
18、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 和阳极均连接所述继电器,所述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集电极接地,基 极和所述发光二极管负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 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电源。 0018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0019 1.污水进入下水道管道之后,启动驱动组件,使过滤组件运动、过滤掉污水中的垃 圾,并将过滤出的垃圾排到垃圾回收组件中,管道中的垃圾经过滤之后不会出现堵塞管道 的问题,也不会因垃圾影响污水在管道中的流速而影响发电效率;同时,过滤后的污水到达 发电机构,使污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再由发电机构将动能转化为电。
19、能,发电机构产生的电 能传送到蓄电机构,由蓄电机构储蓄,并按照供电需求将储存的电能分配到适当的用电设 说 明 书CN 104035359 A 3/6页 6 备中,在重复利用污水能源的基础上,解决了部分用电问题,节约了能源;达到了在回收管 道垃圾的同时,利用污水高效发电的效果。 0020 2.皮带过滤件在驱动组件滚动,未经过滤的污水从皮带过滤件的一端进入,过滤 后,过滤后的污水经可过滤的皮带漏出,到达发电机构处,过滤出的垃圾从皮带过滤件的另 一端传送出,且到达垃圾回收组件;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 0021 3.采用2个或更多小型发电机,发电机的个数和大小是根据实际污水量设定的, 能实现合理设置。
20、,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合理的设置。 0022 4.发电机构与蓄电机构之间设置充电保护机构,因发电机构发出的电压有波动, 充电保护机构增加了输出防逆流元件,防止充电的时候电能倒流,保证了发电机构和蓄电 机构的安全性;同时使恒流更稳定,可便于蓄电量达到最大化。 0023 5.发电机构发出的电压会有波动,不稳定,充电稳压模块的稳压集成块将电压稳 定在,再通过第一电位器调节输出电压与蓄电机构的充电电压匹配,给蓄电机构充电;垃圾 处理控制模块以第一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可实际有效的控制驱动组件驱动过滤组件将垃 圾排出管道;在电能分配中,先对蓄电机构中的电量进行分压调配,通过第二电位器调节蓄 电机构的输出电压。
21、与用电设备相匹配,调节到的多路电压值,通过模数转换器对电压值进 行采集,有转换启停控制,模拟输入一定范围的电压;模数转换器的时钟信号可通过集成双 D触发器,用第二处理器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控制,使模数转换器准确有效的转换电压 数据,采集到有效的电压数据并输出到第二处理器,有效控制电能分配控制模块;显示模块 采用定时器制作背光源自动控制电路,增加了液晶自动熄屏的效果,提高了节能效果。 0024 6.第二处理器通过个端口的连接模数转换器、集成双D触发器、第二电位器、显示 器等对应的端口,输入各部件反馈的数据信号到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根据需要输出不 同的指令数据到各部件,实现第二处理器对电能分配。
22、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的控制。 0025 7.定时器构成了一个单稳态触发器,与开关电容电路连接,使背光源能在按键控 制下亮灭;当只按第一控制开关时,显示屏亮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当按下第二控制开关 时,显示屏背光源长亮。 0026 8.开关电路与第二处理器连接,其第三控制开关可控制根据用电设备的需要选择 电压,第四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压的输出,且可控制多路电压的输出。 0027 9.第一处理器控制外围排污电路工作,驱动电机为整个外围排污电路提供电源, 电路中的继电器可起到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作用,可保证驱动电机仅需较小的电 流输出;稳压二极管起到防止电路中电流逆流的作用,保证了电路的安全性;而三。
23、极管可 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结构简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电路设计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垃圾处理控制芯片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外围排污电路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 0033 100.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110.排污机构,112.管道,114.驱动组件,116. 说 明 书CN 104035359 A 4/6页 7 过滤组件,118.垃圾回收组件,120.发电机构,130.蓄电机构,140.电能分配机构,150.充 电保护机构。
24、,160.充电稳压模块,162.稳压集成块,164.第一电位器,170.垃圾处理控制模 块,172.第一处理器,174.外围排污电路,1741.驱动电机,1742.继电器,1743.稳压二极 管,1744.三极管,1745.发光二极管,1746.第一电阻,1747.第二电阻,176.第一晶振电路, 180.电能分配控制模块,181.第二电位器,182.模数转换器,183.集成双D触发器,184. 第二处理器,185.第二晶振电路,186.开关电路,1862.第三控制开关,1864.第四控制开 关,187.复位电路,190.显示模块,192.显示器,194.开关电容电路,1942.第一控制开关,。
25、 1944.第二控制开关,1946.第一电容,1948.第二电容,1949.软启动器,196.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5 如图1所示,一种下水道排污及发电分配系统100,包括排污机构110、发电机构 120、蓄电机构130和电能分配机构140;排污机构110包括管道112、驱动组件114、过滤组 件116和垃圾回收组件118,过滤组件116设置于驱动组件114与垃圾回收组件118工位之 间;污水经过滤组件116过滤后,驱动发电机构120将污水的势能转化电能,蓄电机构130 与发电机构120连接,储存发电机构120产生的电能,电能分配机构140。
26、分配蓄电机构130 中的电能至用电设备。 0036 污水进入下水道管道112之后,启动驱动组件114,使过滤组件116运动、过滤掉 污水中的垃圾,并将过滤出的垃圾排到垃圾回收组件118中,管道112中的垃圾经过滤之后 不会出现堵塞管道112的问题,也不会因垃圾影响污水在管道112中的流速而影响发电效 率;同时,过滤后的污水到达发电机构120,使污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再由发电机构120将 动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构120产生的电能传送到蓄电机构130,由蓄电机构130储蓄,并按 照供电需求将储存的电能分配到适当的用电设备中,在重复利用污水能源的基础上,解决 了部分用电问题,节约了能源;达到了在回收。
27、管道112垃圾的同时,利用污水高效发电的效 果。 00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16为皮带过滤件,驱动组件114驱动皮带过滤件 滚动。皮带过滤件在驱动组件114滚动,未经过滤的污水从皮带过滤件的一端进入,过滤 后,过滤后的污水经可过滤的皮带漏出,到达发电机构120处,过滤出的垃圾从皮带过滤件 的另一端传送出,且到达垃圾回收组件118;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 003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电机构120包括2个以上小型发电机。采用2个或更多 小型发电机,发电机的个数和大小是根据实际污水量设定的,能实现合理设置,以最小的成 本达到最合理的设置。 0039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28、,还包括充电保护机构150,充电保护机构150 连接发电机构120和蓄电机构130。发电机构120与蓄电机构130之间设置充电保护机构 150,因发电机构120发出的电压有波动,充电保护机构150增加了输出防逆流元件,防止充 电的时候电能倒流,保证了发电机构120和蓄电机构130的安全性;同时使恒流更稳定,可 便于蓄电量达到最大化。 0040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排污和电能分配,电路包括充电稳压模 块160、垃圾处理控制模块170、电能分配控制模块180和显示模块190;充电稳压模块160 说 明 书CN 104035359 A 5/6页 8 包括稳压集成块162和第一电位。
29、器164,发电机构120经稳压集成块162和第一电位器164 与蓄电机构130连接;垃圾处理控制模块170包括第一处理器172、外围排污电路174和第 一晶振电路176,外围排污电路174和第一晶振电路176均与第一处理器172连接;电能 分配控制模块180包括第二电位器181、模数转换器182、集成双D触发器183、第二处理器 184、第二晶振电路185、开关电路186和复位电路187,显示模块190包括显示器192、开关 电容电路194和定时器196;模数转换器182、集成双D触发器183、第二晶振电路185、开关 电路186、复位电路187和第二电位器181均与第二处理器184连接,且模。
30、数转换器182第 二电位器181均与集成双D触发器183连接;显示器192和开关电容电路194均与定时器 196连接,第二电位器181和第二处理器184均与显示器192连接。 0041 发电机构120发出的电压会有波动,不稳定,充电稳压模块160的稳压集成块162 将电压稳定在,再通过第一电位器164调节输出电压与蓄电机构130的充电电压匹配,给蓄 电机构130充电;垃圾处理控制模块170以第一处理器172作为主控芯片,可实际有效的控 制驱动组件114驱动过滤组件116将垃圾排出管道112;在电能分配中,先对蓄电机构130 中的电量进行分压调配,通过第二电位器181调节蓄电机构130的输出电压。
31、与用电设备相 匹配,调节到的多路电压值,通过模数转换器182对电压值进行采集,有转换启停控制,模 拟输入一定范围的电压;模数转换器182的时钟信号可通过集成双D触发器183,用第二处 理器184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控制,使模数转换器182准确有效的转换电压数据,采 集到有效的电压数据并输出到第二处理器184,有效控制电能分配控制模块180;显示模块 190采用定时器196制作背光源自动控制电路,增加了液晶自动熄屏的效果,提高了节能效 果。 0042 如图3所示,第一处理器172的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振荡器反相放大 器输入端口和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出端口均连接第一晶振电路176,模拟比。
32、较器同相输入 端口和模拟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口各连接一外围排污电路174。 0043 如图2所示,模数转换器182的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模拟量输入端口 连接信号模拟电路,数字量输入端口、三位地址输入线端口、模数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口、 模数转换结束信号输出端口均连接第二处理器184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第一时钟脉冲 输入端口与集成双D触发器183的低压同相位输出端口连接;集成双D触发器183的电源 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集成双D触发器183的数字量输入端口连接高压反相位输出端 口,低压同相位输出端口连接第二时钟脉冲输入端口,第二时钟脉冲输入端口连接第二处 理器184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
33、入端口,电位器连接端口连接第二电位器181;显示器192 电源端口接电源,接地端口接地,数字量输入端口连接第二处理器184的输入/输出双向端 口,显示器192的寄存端口和使能端口均连接第二处理器184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显示 器192的读写信号线端口接地,背光正极端口接电源,背光负极端口连接定时器196的输出 端口;第二处理器184的复位端口连接复位电路187,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入端口和振荡器 反相放大器输出端口连接第二晶振电路185,开关电路186一端连接第二处理器184的输 入/输出双向端口,另一端接地,第二处理器184的输入/输出双向端口连接外围排污电路 174,第二处理器184的外部。
34、访问允许端口连接第二电位器181;定时器196电源端口接电 源,接地端口接地,触发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开关电容电路194。 0044 第二处理器184通过个端口的连接模数转换器182、集成双D触发器183、第二电 说 明 书CN 104035359 A 6/6页 9 位器181、显示器192等对应的端口,输入各部件反馈的数据信号到第二处理器184,第二处 理器184根据需要输出不同的指令数据到各部件,实现第二处理器184对电能分配控制模 块180和显示模块190的控制。 0045 其中,复位电路187为由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个开关形成的电路;电阻一端接 第二处理器184的复位端口,另一端接地;。
35、电容一端接第二处理器184的复位端口,另一端 接电源;开关一端接第二处理器184的复位端口,另一端接电源。 0046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电容电路194包括第一控制开关1942、第 二控制开关1944、第一电容1946、第二电容1948和软启动器1949;第一控制开关1942两 端分别连接定时器196的触发端口和电源端口;第二控制开关1944一端连接定时器196的 输出端口,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1946两端分别连接定时器196的电源端口和重置锁定端 口,第二电容1948的两端分别连接控制端口和软启动器1949,软启动器1949另一接口连接 定时器196的触发端口和重置锁定端口,。
36、定时器196的重置端口连接电源端口。 0047 定时器196构成了一个单稳态触发器,与开关电容电路194连接,使背光源能在按 键控制下亮灭;当只按第一控制开关1942时,显示屏亮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当按下第二 控制开关1944时,显示屏背光源长亮。 0048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电路186包括第三控制开关1862和第四 控制开关1864,第三控制开关1862一端连接第二处理器184的一输入/输出双向端口,另 一端接地;第四控制开关1864一端连接第二处理器184的另一输入/输出双向端口,另一 端接地。开关电路186与第二处理器184连接,其第三控制开关1862可控制根据用电设备。
37、 的需要选择电压,第四控制开关1864用于控制电压的输出,且可控制多路电压的输出。 0049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围排污电路174包括驱动电机1741、继电器 1742、稳压二极管1743、三极管1744、发光二极管1745、第一电阻1746和第二电阻1747;驱 动电机174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继电器1742,稳压二极管1743的阴极和阳极均连接继电 器1742,三极管1744发射极连接稳压二极管1743的阳极,集电极接地,基极和发光二极管 1745负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1746,发光二极管1745正极连接第二电阻1747一端,第二 电阻1747另一端接电源。 0050 第一。
38、处理器172控制外围排污电路174工作,驱动电机1741为整个外围排污电路 174提供电源,电路中的继电器1742可起到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作用,可保证驱 动电机1741仅需较小的电流输出;稳压二极管1743起到防止电路中电流逆流的作用,保证 了电路的安全性;而三极管1744可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智能控制。 0051 其中,第一处理器172可以为AT89C2051主控芯片,模数转换器182的控制芯片可 以为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集成双D触发器183的控制芯片可以为74LS74集成双D触发 器芯片,第二处理器184可以为51单片机主控制芯片,显示器192为1602液晶显示屏,定 时器。
39、196的芯片型号可以为NE555。 005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035359 A 1/4页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35359 A 10 2/4页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35359 A 11 3/4页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35359 A 12 4/4页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35359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