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门墙组件.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4105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7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93031.8

申请日:

2013.11.22

公开号:

CN103615083A

公开日:

2014.03.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F 13/074申请公布日:201403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3/074申请日:201311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074; E04F13/076

主分类号:

E04F13/074

申请人:

杨军

发明人:

杨军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晓墅上街苏家弄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代理人:

裴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用的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和底板,所述装饰板设有用于卡接装饰板的外边框;所述装饰板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所述装饰板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LED灯。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方便,通过装饰件的相互靠压或榫接将各个装饰件组合成一装饰板,避免了使用传统的粘接或钉接方法,通过控制装饰件的数量可以调整装饰板的大小,安装和拆卸更为简单。而且装饰件的表面贴有竹皮,使得整体看起来朴素、自然,在背后LED灯光照射下,装饰件透射出柔和的光,使装饰板更具有视觉美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1)设有用于卡接装饰板(1)的外边框(3);所述装饰板(1)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11);所述装饰板(1)底部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设有LED灯(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装饰件(11)相互垂直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为半圆柱体,两端设有用于靠压该装饰件两端相邻装饰件(11)的侧面的靠压部(11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首尾连接,相互平行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两端分别设有榫眼(113)和榫头(112),所述相邻装饰件(11)通过榫接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表面设置有装饰层(11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14)为竹皮。

说明书

一种装饰门墙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装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装饰门墙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室内装潢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简约、环保、自然。一般的装饰门墙采用陶瓷或玻璃等材料,通过粘接、钉接等方式连接,或直接在墙板坯体中加入昂贵的色料进行通体着色的办法进行上色装饰,不但工艺结构复杂、色彩单调不易调节,美观程度弱,还对墙板坯体材料有一定的条件要求限制,应用范围窄,成本高,方便实用程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外表美观的装饰门墙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和底板,所述装饰板设有用于卡接装饰板的外边框;所述装饰板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所述装饰板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LED灯。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装饰件之间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件为半圆柱体,两端设有用于靠压该装饰件两端相邻装饰件的侧面的靠压部。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件首尾连接,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件两端分别设有榫眼和榫头,所述相邻装饰件通过榫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件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表面设置有装饰层。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层为竹皮,使装饰板显得朴素、自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方便,通过装饰件的相互靠压或榫接将各个装饰件组合成一装饰板,避免了使用传统的粘接或钉接方法,通过控制装饰件的数量可以调整装饰板的大小,安装和拆卸更为简单。而且装饰件的表面贴有竹皮,使得整体看起来朴素、自然,在背后LED灯光照射下,装饰件透射出柔和的光,使装饰板更具有视觉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装饰门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装饰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装饰门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饰板;11-装饰件;111-靠压部;112-榫头;113-榫眼;114-装饰层;2-底板;21-LED灯;3-外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实施例一:根据图1-4所示,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1和底板2,装饰板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11。装饰件11为透明材质制作的半圆柱体,表面贴有竹皮,两端设有靠压部111,分别靠压在与该装饰件11相邻且互相垂直的装饰件11的侧面上,使得各个装饰件11各个方向受到彼此在的制约,从而组成连接为一体的装饰板1。此连接结构避免了使用传统的粘接或钉接方法,安装和拆卸简单,而且通过控制装饰件11的数量可以调整装饰板1的大小,以适用不同的地方。装饰板1四边最外侧的装饰件11都卡入外边框3内,保证整体的稳定性。装饰板1的底部设有底板2,底板2上设有LED灯21,可以照射到装饰板1,其灯光一部分照射到透明材质的装饰件11上,可以使灯光透射到表面的竹皮装饰层114上,既显得简约、朴素,又不失美观;另一部分光线从相邻装饰件11之间的间隙透出,使得整体呈现明暗相间的效果,相比传统的直接将灯光照射到装饰墙上,光线更为柔和,更具有视觉美感。
实施例二:根据图5-6所示,与上诉实施例一不同在于先将装饰件11一端卡入外边框3内,其另一端的上靠压部与另一装饰件11的下靠压部相互靠压直线排布为一体,依次首尾连接,直至末端的装饰件11的尾端卡入外边框3内,然后再按此方式平行排设第二层。根据所需大小设置装饰板1的层数。此连接方式相比实施例一更为简单方便。
实施例三:根据图7所示,与上诉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两端分别设有榫眼114和榫头113,装饰件11一端的榫头113安装到相邻装饰件11的榫眼114内,依次相互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比上述连接方式连接更为牢固,不易松动,相邻装饰件11的间隙也更小。

一种装饰门墙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装饰门墙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装饰门墙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装饰门墙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装饰门墙组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615083A43申请公布日20140305CN103615083A21申请号201310593031822申请日20131122E04F13/074200601E04F13/07620060171申请人杨军地址313000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晓墅上街苏家弄10号72发明人杨军74专利代理机构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代理人裴金华54发明名称一种装饰门墙组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用的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和底板,所述装饰板设有用于卡接装饰板的外边框;所述装饰板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所述装饰板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LED灯。本发明。

2、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方便,通过装饰件的相互靠压或榫接将各个装饰件组合成一装饰板,避免了使用传统的粘接或钉接方法,通过控制装饰件的数量可以调整装饰板的大小,安装和拆卸更为简单。而且装饰件的表面贴有竹皮,使得整体看起来朴素、自然,在背后LED灯光照射下,装饰件透射出柔和的光,使装饰板更具有视觉美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615083ACN103615083A1/1页21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1)设有用于卡接装饰板(1)的外边框。

3、(3);所述装饰板(1)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11);所述装饰板(1)底部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设有LED灯(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装饰件(11)相互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为半圆柱体,两端设有用于靠压该装饰件两端相邻装饰件(11)的侧面的靠压部(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首尾连接,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两端分别设有榫眼(113)和榫头(112),所述相邻装饰件(11)。

4、通过榫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表面设置有装饰层(1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14)为竹皮。权利要求书CN103615083A1/2页3一种装饰门墙组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装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装饰门墙组件。背景技术0002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室内装潢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简约、环保、自然。一般的装饰门墙采用陶瓷或玻璃等材料,通过粘接、钉接等方式连接,或直接在墙板坯体中加入昂贵的色料进行通体着色的办法进行上色装饰,不但工艺结构复杂、色彩单调不易调节,美观程度弱,还对墙。

5、板坯体材料有一定的条件要求限制,应用范围窄,成本高,方便实用程度有待提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外表美观的装饰门墙组件。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和底板,所述装饰板设有用于卡接装饰板的外边框;所述装饰板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所述装饰板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LED灯。0005作为优选,所述相邻装饰件之间相互垂直设置。0006作为优选,所述装饰件为半圆柱体,两端设有用于靠压该装饰件两端相邻装饰件的侧面的靠压部。0007作为优选,所述装饰件首尾连接,相互平行设置。0008作为优选,所述装饰。

6、件两端分别设有榫眼和榫头,所述相邻装饰件通过榫接连接。0009作为优选,所述装饰件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表面设置有装饰层。0010作为优选,所述装饰层为竹皮,使装饰板显得朴素、自然。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方便,通过装饰件的相互靠压或榫接将各个装饰件组合成一装饰板,避免了使用传统的粘接或钉接方法,通过控制装饰件的数量可以调整装饰板的大小,安装和拆卸更为简单。而且装饰件的表面贴有竹皮,使得整体看起来朴素、自然,在背后LED灯光照射下,装饰件透射出柔和的光,使装饰板更具有视觉美感。附图说明0012图1为实施例一中装饰门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实施例一中底板的结构示意。

7、图。0014图3为实施例一中装饰层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4为实施例一中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5为实施例二中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6为实施例二中装饰门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615083A2/2页40018图7为实施例三中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装饰板;11装饰件;111靠压部;112榫头;113榫眼;114装饰层;2底板;21LED灯;3外边框。具体实施方式0020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0021实施例一根据图14所示,一种装饰门墙组件,包括装饰板。

8、1和底板2,装饰板包括若干个相互靠压连接的装饰件11。装饰件11为透明材质制作的半圆柱体,表面贴有竹皮,两端设有靠压部111,分别靠压在与该装饰件11相邻且互相垂直的装饰件11的侧面上,使得各个装饰件11各个方向受到彼此在的制约,从而组成连接为一体的装饰板1。此连接结构避免了使用传统的粘接或钉接方法,安装和拆卸简单,而且通过控制装饰件11的数量可以调整装饰板1的大小,以适用不同的地方。装饰板1四边最外侧的装饰件11都卡入外边框3内,保证整体的稳定性。装饰板1的底部设有底板2,底板2上设有LED灯21,可以照射到装饰板1,其灯光一部分照射到透明材质的装饰件11上,可以使灯光透射到表面的竹皮装饰层。

9、114上,既显得简约、朴素,又不失美观;另一部分光线从相邻装饰件11之间的间隙透出,使得整体呈现明暗相间的效果,相比传统的直接将灯光照射到装饰墙上,光线更为柔和,更具有视觉美感。0022实施例二根据图56所示,与上诉实施例一不同在于先将装饰件11一端卡入外边框3内,其另一端的上靠压部与另一装饰件11的下靠压部相互靠压直线排布为一体,依次首尾连接,直至末端的装饰件11的尾端卡入外边框3内,然后再按此方式平行排设第二层。根据所需大小设置装饰板1的层数。此连接方式相比实施例一更为简单方便。0023实施例三根据图7所示,与上诉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所述装饰件11两端分别设有榫眼114和榫头113,装饰件11一端的榫头113安装到相邻装饰件11的榫眼114内,依次相互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比上述连接方式连接更为牢固,不易松动,相邻装饰件11的间隙也更小。说明书CN103615083A1/4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615083A2/4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615083A3/4页7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615083A4/4页8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61508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