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4105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05587.5

申请日:

2012.10.23

公开号:

CN102979283A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F 15/02申请公布日:20130320|||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2; E04F15/18

主分类号:

E04F15/02

申请人:

王新颖

发明人:

王新颖

地址: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马台街90号北楼3单元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
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
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
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
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与地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0.7厘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

说明书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地板,即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可以分为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复合地板、竹地板、软木地板、地热采暖地板、塑胶地板、防静电地板、竹木复合地板、曲线地板,自然山水风水地板。上述地板根据其特性的不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合,然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地板在满足人们对家居的基本需求外,还需要具有美观、传热等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操作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
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
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
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
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
所述圆孔与地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0.7厘米。
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发明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及科学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使用时向铝管中通入水蒸气,水蒸气中的热量通过铝管散发至地板本体的表面,从而给室内带来温暖,且生产工序少、易操作,因此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
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
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所述圆孔与地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0.7厘米;
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
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
上述生产工艺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及科学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使用时向铝管中通入水蒸气,水蒸气中的热量通过铝管散发至地板本体的表面,从而给室内带来温暖,且生产工序少、易操作。
实施例1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
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
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
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
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79283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0CN102979283ACN102979283A21申请号201210405587522申请日20121023E04F15/02200601E04F15/1820060171申请人王新颖地址210009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马台街90号北楼3单元103室72发明人王新颖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代理人董建林54发明名称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

2、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1页21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与地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07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权利要求书CN102979283A1/2页3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背景技术0002地板,即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可以分为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复合地板、竹地板、软木地板、地热采暖地板、塑胶地板、防静电地板、竹木复合地板、曲线地板,自然山水风水地板。上述地板根据其特性的不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合,然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

4、提高,地板在满足人们对家居的基本需求外,还需要具有美观、传热等特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操作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0005所述圆孔与地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07厘米。0006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0007与现有技。

5、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发明的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及科学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使用时向铝管中通入水蒸气,水蒸气中的热量通过铝管散发至地板本体的表面,从而给室内带来温暖,且生产工序少、易操作,因此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具体实施方式000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所述圆孔与地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07厘米;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步骤四在地板本体。

6、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说明书CN102979283A2/2页40009上述生产工艺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及科学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使用时向铝管中通入水蒸气,水蒸气中的热量通过铝管散发至地板本体的表面,从而给室内带来温暖,且生产工序少、易操作。0010实施例1一种温暖地板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一制作地板本体;步骤二在地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沿地板的长度均匀间隔的开设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为23厘米;步骤三向圆孔中插入铝管,所述铝管直径能够使其外表面与圆孔表面紧密接触;步骤四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隔热层。0011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97928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