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纸.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2197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2518.8

申请日:

2003.10.22

公开号:

CN1497100A

公开日:

2004.05.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21H19/00

主分类号:

D21H19/00

申请人: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发明人:

时吉智文; 柳泽健司; 山本真之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2.10.22 JP 2002-307157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建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印刷机中纸张行走性优异,在平版单页印刷中,印刷后在纸的背面不产生背面沾污或粘页,制得高品位图像的涂布纸。本发明的涂布纸的特征在于:包含片状基材和在该基材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的以颜料及粘合剂为主成分的涂覆层,该涂覆层表面上每平方毫米具有10~1000个高度为0.5~10.0μm的凸状部并且在上述涂覆层中含有0.1~5.0质量%的润滑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涂布纸,其包含:片状基材和在该片状基材的至少一面上 设置的以颜料及粘合剂为主成分的涂覆层,其中所述涂覆层表面上每 平方毫米具有10~1000个高度为0.5~10.0μm的凸状部并且在所述涂 覆层中含有0.1~5.0质量%的润滑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润滑剂的平均粒径为 0.005~1.0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纸,其中在所述涂覆层中含有 平均粒径为3.0~50.0μm的球状粒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片状基材至少在 其表面部分含有平均粒径为3.0~50.0μm的球状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涂覆层表 面的白纸光泽度为45~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涂覆层表 面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ISO环境下测定的静摩擦系数为 0.2~0.7。
5: 0质量%的润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润滑剂的平均粒径为 0.005~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纸,其中在所述涂覆层中含有 平均粒径为3.0~50.0μm的球状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片状基材至少在 其表面部分含有平均粒径为3.0~50.0μm的球状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涂覆层表 面的白纸光泽度为45~80%。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纸,其中所述涂覆层表 面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ISO环境下测定的静摩擦系数为 0.2~0.7。

说明书


涂布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纸,其由印刷油墨引起的背面沾污(背面印字)性得以改善和纸张行走性优异,且印刷操作性良好。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商用印刷一种形态的平版印刷,其根据所用纸张形态的不同分为轮转式和单页式。轮转式使用卷纸进行连续印刷,印刷油墨经干燥工序而被卷取,或被切割成所希望的大小而存储。另一方面,在单页式中,纸张被一页一页地供给,印刷后无油墨干燥工序,印刷的纸张重叠存储,因此在纸张供给部容易产生由于纸张的粘附而引起的重叠输送,在存储部由于未干燥油墨与印刷背面接触而容易产生印刷油墨沾污纸张背面,严重时由于未干燥油墨使印刷面与印刷背面粘着,产生粘页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单页式中,在纸张供给部,在纸张间吹风从而抑制纸张间的粘附,或者在存储部,在存储前使用印刷用粉末,使其散布于纸张间,从而防止印刷后油墨在纸张背面沾污或粘页现象的产生(参照例如参照例如平版印刷技术编纂委员会编纂《平版印刷技术》日本印刷技术协会发行、昭和59年6月20日初版第六次印刷、55页、73页)。

    对于在纸张供给部产生的多页纸同时供给的重叠输送,用吹风的方法可以使其得以改善,但当纸张间有很强的粘附力时,即使吹风也无法彻底解决,又,在使用没有吹风的辊进行纸张输送的方式中,当摩擦系数极高时,产生重叠输送或歪斜供给纸张等不良输送。另一方面,当摩擦系数极低时,由于印刷方向不完全吻合,对于在纸张供给部的重叠输送或不良输送等纸张行走性的对策尚不够理想。

    另一方面,在存储部使用的纸张间的印刷用粉末,其具有防止油墨在背面沾污或粘页地效果,但由于其残留在印刷面上,因此当背面印刷或追加印刷时,有时该粉末会妨碍印刷。

    又,通常粉末在印刷面上的粘附效率达不到100%,未粘附部分飞散到空气中(参照例如平版印刷技术编纂委员会编纂《平版印刷技术》日本印刷技术协会发行、昭和59年6月20日初版第六次印刷、55页、73页),为了防止操作环境恶化或保护机械,因此优选粉末散布得极少。因此,一直希望能改善成一种没有油墨沾污纸张背面的印刷用涂布纸。

    作为涂布纸中的改善方法,其包括为了改善纸张行走性而使用特定的粘合剂和特定的高级脂肪酸系化合物的方法(参照例如特开2000-226794号公报(2页)),但即使该方法,对于高光泽、高平滑的涂布纸,纸张行走性的改善也不充分,无法期待其对于油墨的背面沾污具有改善效果。又,提出了使用特定粒径的粗大颜料以改善擦污,即印刷部分的油墨由于摩擦而转移到非印刷部分的现象的方法(参照例如特开平11-131392号公报(2页)),使用该方法在改善擦污的同时,也可以改善油墨的背面沾污,但对于纸张行走性的改善效果没有得到确认。这样,现实情况是作为印刷油墨的背面沾污和纸张行走性、印刷操作性均优异的印刷用涂布纸,尚无能够满足要求的实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提供一种纸张在印刷机中行走性优异,在平版单页印刷中,在印刷后纸的背面不易产生油墨引起的背面沾污或粘页,由此得到高品位图像的涂布纸。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涂布层的表面性和印刷操作性、油墨在纸背面引起的沾污或粘页进行了锐意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片状基材上设置有以颜料及粘合剂为主成分的涂覆层的涂布纸中,象在涂布了特定球状粒子的片状基材上涂布以颜料和粘合剂为主成分且含有特定量润滑剂的涂布液,经干燥所得到的涂布纸,或在以颜料和粘合剂为主成分的涂布液中加入特定球状粒子及特定量的润滑剂而涂布、干燥所得到的涂布纸那样,通过在片状基材上设置有具有特定的凸状部且含有特定量润滑剂的涂覆层的涂布纸,印刷油墨的接受性优异,在平版单页印刷中纸张行走性优异且不易在纸的背面产生油墨的背面沾污或粘页,操作性良好,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一种涂布纸包含:片状基材和在该基材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的以颜料及粘合剂为主成分的涂覆层,其中上述涂覆层表面上每平方毫米具有10~1000个高度为0.5~10.0μm的凸状部并且在上述涂覆层中含有0.1~5.0质量%的润滑剂。

    上述润滑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05~1.0μm,优选在上述涂覆层中含有平均粒径为3.0~50.0μm的球状粒子。又,优选上述片状基材至少在其表面部分含有平均粒径为3.0~50.0μm的球状粒子。

    上述涂覆层表面的白纸光泽度优选为45~80%。

    又,优选上述涂覆层表面在ISO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50%)下测定的静摩擦系数为0.2~0.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于改善平版印刷(或称胶版印刷)时纸张的行走性和油墨的背面沾污反复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是:为了在供给纸张时使纸间的粘附减小,防止油墨的背面沾污,必须使纸面和油墨的接触面积减小,又,为了保持良好的纸张行走性,应考虑具有适当摩擦系数的涂覆层表面,通过使涂布纸表面上每平方毫米具有10~1000个高度为0.5~10.0μm的凸状部且在涂覆层中含有0.1~5.0质量%的润滑剂,制得良好地保持了油墨接受性且平版印刷适应性良好的涂布纸。

    在本发明中,必须使涂覆层表面凸状部的高度为0.5~10.0μm。如果凸状部的高度不足0.5μm,则防止纸间粘附的效果差,无法改善纸张的行走性,且有时不能改善油墨的背面沾污性。另一方面,如果超过10.0μm,则纸张行走性和油墨的背面沾污性的改善效果良好,但在印刷机中有时阻碍油墨良好地转移,产生转移斑。凸状部高度优选为0.7~5.0μm。

    所谓本发明中的凸状部,其产生起因于涂覆层表面对于片状基材的涂布量差或存在于片状基材表面的凹凸,与所谓表面波纹顶点之类的凸状部不同。即,所谓本发明中的凸状部,其为凸状部的直径r与该凸状部的高度h满足0.3≤r/h≤50.0,更优选地,满足3.0≤r/h≤40.0的凸状部,例如,是与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规定的特定的球状粒子而产生的粗大粒子的粒径相对应的凸状部。当使用球状粒子时,在干燥工序中上述球状粒子周边未干燥的涂覆层中,颜料及粘合剂等成分由于表面张力而鼓起,形成具有比球状粒子大的直径的凸状部或在球状粒子上部形成涂覆层从而形成凸状部,因此凸状部的直径也比上述球状粒子大。因此,当使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球状粒子时,形成的凸状部是其直径对于该凸状部的高度满足:0.3≤r/h≤50.0。

    本发明中的球状粒子是指,不管有机粒子还是无机粒子,该粒子的最大直径a与最小直径b的比率a/b满足1≤a/b≤1.8,优选满足1≤a/b≤1.4,例如圆球状、圆球的球面上具有凹凸的形状、卵型等满足上述比率的粒子,以及在其表面上具有凹凸,满足上述比率的粒子。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球状粒子的粒径为3.0~50.0μm,由于凸状部以10~1000个/mm2的范围存在于涂覆层上,与一般作为涂布纸主颜料使用的高岭土或重质/轻质碳酸钙等的平均粒径约0.1~1.0μm相比,粗大的球状粒子的一部分成为涂覆层表面上的凸状部而出现,或通过在球状粒子上形成涂覆层从而在涂覆层表面形成凸状部,由于即使在必要时进行的平滑化处理后在涂覆层表面仍存在着由球状粒子所产生的凸状部,因此该凸状部阻碍了纸间的粘附,改善了纸张行走性。又,在一般印刷用涂布纸的情况下,未干燥油墨在其印刷用涂布纸上堆积时,由于印刷面容易粘附于涂布纸的背面,因此容易产生油墨的背面沾污,但对于本发明的涂布纸,由于该涂布纸的背面与印刷后处于未干燥状态的油墨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可以推测油墨的背面沾污得以改善。

    当存在于涂覆层表面的凸状部不足10个/mm2时,或涂覆层中球状粒子的平均粒径不足3.0μm时,有时无法获得防止纸间粘附的效果,不仅纸张行走性差,而且油墨的背面沾污改善效果减小。另一方面,当存在于涂覆层表面的凸状部比1000个/mm2多时,或涂覆层中球状粒子的平均粒径超过50.0μm时,纸张行走性和油墨背面沾污改善效果良好,但有时在印刷机中妨碍油墨良好的转移,从而产生转移斑。从油墨的背面沾污改善效果和印刷效果的均衡性考虑,粒度分布优选粒径为5.0~30.0μm的粒度分布,又,存在于涂布纸表面的凸状部的范围优选为200~600个/mm2。

    但是,仅仅在涂覆层表面具有本发明所规定的凸状部,不能满足纸张行走性,不易防止在涂覆层中使用的滑动性差的颜料或粘合剂成分粘附在凸状部的顶点,因此纸间的摩擦系数上升,纸张行走性下降,或由于涂覆层表面的凸状部之间接触,纸张行走性下降。

    针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结合使用在本发明中作为必须要件的润滑剂,可以解决该问题。

    即,通过在涂覆层中使用0.1~5.0质量%的润滑剂,由于该润滑剂分布于涂覆层表面,即使上述凸状部的滑动性差,由于给予了适当的摩擦系数,因此可以推测能够制得纸张行走性优异的涂布纸。如果润滑剂的平均粒径为0.005~1.0μm,在涂覆层的干燥工序中,由于水分移动的同时润滑剂被有效地分布到涂覆层表面,因此是优选的。

    如果润滑剂含量超过5.0质量%,有时涂覆层强度差,又,当润滑剂含量不足0.1质量%时,涂覆层表面润滑剂分布量减少,有时纸张行走性差,得不到所希望的效果。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0.005~1.0μm的润滑剂。如果润滑剂的粒径不满0.005μm,有时表面强度差,另一方面,当润滑剂的平均粒径超过1.0μm时,涂覆层表面的润滑剂分布量减少,有时纸张行走性差。润滑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3~3.0质量%,又,平均粒径优选为0.01~0.5μm。

    在涂布纸之中,白纸光泽度在45%以上被称为光泽类涂布纸的白纸光泽高的涂布纸,一般用超级压光机等实施光泽化处理,在该处理工序中,由于同时进行高平滑化处理,因此涂覆层表面的平滑性改善,或由于在高平滑的片状基材上设置有涂覆层,因此即使不实施光泽化处理,也能显示出高的白纸光泽。因此,由于高平滑的表面之间彼此相对,因此与光泽低、低平滑的纸相比,容易产生纸间的粘附,印刷时油墨的背面沾污更加恶化。在本发明中,存在于涂覆层表面的凸状部只不过占纸表面整体的百分之几,即使在通过平滑化处理给予其光泽后,也不会损害高光泽的白纸外观,而且由于存在高度为0.5~10.0μm的凸状部,因此可以防止纸间粘附,阻碍油墨的背面沾污。因此,在具有白纸光泽为45~80%高光泽的光泽系涂布纸中,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球状粒子可以一起使用无机粒子及有机粒子。无机粒子包括轻质碳酸钙、碳酸镁、密实或中空的玻璃粒子、二氧化硅珠、球状微粉末二氧化硅集合体等。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球状粒子中的有机粒子,可以使用密实型、中空型或贯通孔型,其包括聚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系树脂、脲醛系树脂、蜜胺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偏氯乙烯系树脂、苯胍胺系树脂等。从无机粒子及有机粒子中适当选择1种或2种以上加以使用。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润滑剂包括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パルチミン酸)、肉豆蔻酸、月桂酸、二十二酸、芥酸等高级脂肪酸;硬脂酸锌、二十二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铝、硬脂酸镁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硬脂酸酰胺、硬脂酸二酰胺、乙烯-二·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二十二酸酰胺等高级脂肪酸酰胺及其羟甲基化合物等高级脂肪酸衍生物;聚烯烃蜡、脂肪酸·醇系酯、脂肪酸甘油酯、聚氧化烯衍生物等。

    片状基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纤维素纤维为主体的纸基材、使用聚丙烯等并混合填料等/或含有微细气泡的合成纸、通过对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使涂覆层的粘附性提高的聚烯烃薄膜等。

    对于使用纸基材时的纸浆,对其制法和种类等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KP、SP之类的化学纸浆;SGP、RGP、BCTMP、CTMP等机械纸浆;ECF纸浆或TCF纸浆等不含氯的纸浆;脱墨纸浆之类的废纸纸浆;或红麻、蔗渣、竹、藁、麻等非木材纸浆;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等有机合成纤维,也可以使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

    又,必要时可以在纸基材中配合填料。此时的填料并无特别限定,包括一般在上等纸中使用的各种颜料,例如高岭土、焙烧高岭土、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滑石、氧化锌、二氧化铝、碳酸镁、氧化镁、二氧化硅、白炭黑、膨润土、沸石、绢云母、蒙脱石等矿物质颜料或聚苯乙烯系树脂、脲醛系树脂、蜜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偏氯乙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密实型、微小中空型、贯通孔型粒子的有机颜料。

    在纸料中除了有纸浆纤维或填料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所希望实现的效果的范围内,必要时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以往使用的各种阴离子性、非离子性、阳离子性或两性的步留提高剂、滤水性提高剂、纸力增强剂、粘合剂或内添施胶剂等各种造纸用内添助剂。又,根据纸的用途也可以适当添加染料、荧光增白剂、pH调整剂、消泡剂、树脂障碍控制剂(pitch controller)、调浆剂等造纸用内添助剂。

    对于纸基材的造纸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其适用例如造纸pH在4.5附近的酸性造纸法、含有中性施胶剂及/或碳酸钙等碱性填料作为主成分,造纸pH从约为6的弱酸性到造纸pH约为9的弱碱性的中性造纸法等所有造纸方法,造纸机也可以适当选用长网造纸机、双网造纸机、圆网造纸机、杨克式单缸造纸机、斜网造纸机等通常使用的造纸机。

    作为与本发明的涂布纸所用的涂覆层中球状粒子一同或单独使用的颜料,可以使用例如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焙烧高岭土、构造性高岭土、层离高岭土、滑石、硫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镁、氧化镁、二氧化硅、铝硅酸镁、微粒子状硅酸钙、微粒子状碳酸镁、微粒子状轻质碳酸钙、白炭黑、膨润土、沸石、绢云母、蒙脱石等矿物质颜料或聚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系树脂、脲醛系树脂、蜜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偏氯乙烯系树脂、苯胍胺系树脂等密实型、中空型、贯通孔型树脂等有机颜料,可以从这些中适当选取一种或两种以上加以使用。

    粘合剂可以使用水溶性及/或水分散性高分子化合物,其包括例如阳离子淀粉、两性淀粉、氧化淀粉、酶改性淀粉、热化学改性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等淀粉类;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明胶、酪蛋白、大豆蛋白、天然橡胶等天然或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类;异戊二烯、氯丁二烯、聚丁二烯等聚二烯类;聚丁烯、聚异丁烯、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类;卤代乙烯、醋酸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乙烯基醚等乙烯系聚合物类或共聚物类;苯乙烯-丁二烯系、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系等合成橡胶胶乳、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烯烃-马来酸酐系树脂、蜜胺系树脂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根据目的的不同,从这些物质中适当选取1种或2种使用。

    对于100质量份(固体成分)的颜料,粘合剂的配合比例优选在5~50质量份(固体成分)的范围内。如果不满5质量份,涂覆层涂膜的强度弱,涂覆层剥离堆积在轮转机的印刷版上,有时成为损伤印刷版的原因,有时显著损害印刷物的商品性。另一方面,如果粘合剂的配合比例超过50质量份,则涂覆层致密,有时油墨粘附性显著降低。

    在不损害本发明所希望实现的效果的情况下,必要时在用于本发明的涂布液中可以适当使用除上述颜料和粘合剂以外的各种助剂,例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粘度调节剂、柔软剂、光泽给予剂、石蜡类、分散剂、流动改性剂、导电防止剂、稳定剂、抗静电剂、交联剂、施胶剂、荧光增白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耐水化剂、增塑剂、防腐剂、香料等。

    本发明涂覆层干燥后的涂布量,对于片状基材的单面须为3~20g/m2,优选8~15g/m2。如果涂布量不足3g/m2,由于涂覆层不能充分地将片状基材的表面覆盖,有时印刷油墨的接受性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其超过20g/m2,涂布时的操作性下降,如干燥性变差等,球状粒子被埋没在涂覆层里而没有形成凸状部,无法得到所希望的效果。

    但是,当将涂覆层设置为2层以上的多层时,可以在最上层的涂覆层表面存在所希望的凸状部及特定量的润滑剂,例如在设置了价廉的底涂覆层后,在设置形成含有本发明所规定的润滑剂的凸状部的上涂覆层时,可以使其比上述涂布量多,例如即使涂布量为40g/m2,也可以获得所希望的效果。又,当在预先涂布了球状粒子的片状基材上涂布含有本发明所规定的特定润滑剂的涂布液时,可以涂布单层或多层以形成本发明所规定的凸状部,或在片状基材上或在预先在片状基材上形成了所希望的涂覆层的涂布物上设置含有本发明所规定的特定球状粒子及润滑剂的涂覆层,也可以得到所希望的效果。

    形成涂覆层的涂布方法一般适宜使用已知的涂布装置,例如刮涂机、气刀刮涂机、辊涂机、逆辊涂机、绕线棒涂布机、幕式淋涂机、缝模涂布机、照相凹版涂布机、Champflex辊式涂布机、刷式涂布机、滚珠涂布机、双辊或计量刮刀式施胶压榨涂布机、Billblade刮刀涂布机、Short Dowell涂布机、门辊式涂布机等装置。

    涂覆层可以形成于片状基材的两面,必要时也可以设置1层或2层以上的中间层从而成为多层结构。当两面涂布或成为多层结构时,各个涂布液及其涂布量没有必要相同,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品质水平进行适当调整、配合,并无特别限定。又,当在片状基材的单面上设置涂覆层时,也可以在背面设置由合成树脂层、颜料和粘合剂等构成的涂覆层或抗静电层,从而给予其卷纸防止性、印刷适应性、给排纸适应性等。又,也可以通过对片状基材的背面实施各种加工,例如粘着、感热、磁性、阻燃、耐热、耐水、耐油、防滑等后加工,在增添了用途适应性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当本发明使用纸基材作为片状基材时,在上述纸基材上设置涂布液层后,在通常的干燥工序后或必要时用表面处理工序等进行平滑化处理后,进行调整和后处理使水分达到3~10%,优选4~8%左右。

    又,平滑化处理使用通常的超级压光机、光泽压光机、软质压光机等平滑化处理装置联机或脱机进行,加压装置的形态、压区的数目、加温等根据通常的平滑化处理装置进行适当调节。

    当需要在实施了平滑化处理的涂布纸中具备作为印刷用纸的时,根据JIS Z8741,入射受光角75度的白纸光泽度优选45~80%,更优选为55~80%。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涂布纸由于保持了良好的纸张行走性,不仅适用于平版印刷,而且也可以用作电子照相方式、热转印方式、喷墨方式等非击打印刷方式用的图像记录用纸。

    特别地,在用7μm左右的色调剂粒子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中,用上述涂布纸可以得到极高品位的图像。例如,如果以按照ISO-13660草拟标准QEA(Quality Engineering Associates,Inc.)的方法为基础,使用电子照相打印机形成图像进行评价,块尺寸(tile size)为40μm的模型为10GSV(灰度值)以下,线条的粗燥度(jaggedness)为10μm以下,模糊度(blurriness)为11μm以下,可以得到非常良好的图像。

    又,用三维光洁度计对使用电子照相式打印机的图像部及白纸部的光洁度进行测定,可以得到Rmax 20μm以下,凹凸少的高品位图像。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中的“份”及“%”如果没有特别的限定,表示“质量份(固体成分)”及“质量%”。

    实施例1

    [片状基材的制备]

    在90份LBKP(游离度(CSF)=450ml)、10份NBKP(游离度(CSF)=450ml)的纸浆浆料中添加5份轻质碳酸钙(PC:白石钙制),对于100份纸浆添加1.5份淀粉、0.1份链烯基琥珀酐及0.6份硫酸铝,用长网造纸机对纸料进行造纸,用表面施胶装置进行涂布、使其干燥,使在该造纸工序中淀粉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达到1g/m2,用纸机压光机进行平滑化处理,使Bekk平滑度为30秒,制得定量为80g/m2的作为片状基材的纸基材(以下称为纸基材)。

    [涂布液的制备]

    在96份的ブリリアントS-15(成分:轻质碳酸钙、白石钙公司制)中加入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用コ一レス分散机进行分散,制备颜料浆料。在该颜料浆料中添加3.0份酯化淀粉(商品名:ペトロコ一トC-8、日淀化学公司制)、10份苯乙烯-丁二烯系共聚物胶乳(商品名;T-2550K JSR公司制)及0.5份作为润滑剂的PEM-17(平均粒径0.03μm、サンノプコ公司制),进行搅拌,然后加水,制备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55%的涂布液。

    [纸基材表面上涂覆层的形成]

    用刮涂机将上述制得的涂布液进行两面涂布和干燥,使纸基材每个单面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达到12g/m2,用金属辊和弹性辊构成的压区使纸通过,达到光泽度为65%,制得定量为104g/m2的涂布纸。

    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的ブリリアントS-15变为UW-90(成分:高岭土、エンゲルハ一ド公司制),在UW-90和球状粒子中添加0.2份聚丙烯酸钠(商品名:アロンA-9、东亚合成公司制)作为分散剂和水,用コ一レス分散机分散成浓度70%,制得颜料浆料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2中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99.5份,将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为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0.5份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备涂布纸。

    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2中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88份,将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为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12份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备涂布纸。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2中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92份,将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为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8份不同的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为5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备涂布纸。

    实施例6

    除了将实施例2中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98份,将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为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2份不同的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为2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备涂布纸。

    实施例7

    除了将实施例2中润滑剂PEM-17的份数由0.5份变为2份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实施例8

    除了将实施例2中的润滑剂PEM-17变为ノプコ一トC-104HS(成分:硬脂酸钙、平均粒径4.5μm、サンノプコ公司制),将份数由0.5份变为3.5份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实施例9

    [涂布液的制备]

    在100份ブリリアントS-15浆料中加入3.0份酯化淀粉(商品名:ペトロコ一トC-8、日淀化学公司制)、10份苯乙烯-丁二烯系共聚物胶乳(商品名:T-2550K JSR公司制),进行搅拌,然后加水,制得固体成分浓度为55%的涂布液A。

    然后在96份UW-90(成分:高岭土、エンゲルハ一ド公司制)和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为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添加0.2份聚丙烯酸钠(商品名:アロンA-9、东亚合成公司制)作为分散剂并加水,用コ一レス分散机分散成浓度70%,制得颜料浆料。在该颜料浆料中添加3.0份酯化淀粉(商品名:ペトロコ一トC-8、日淀化学公司制)、10份苯乙烯-丁二烯系共聚物胶乳(商品名:T-2550K JSR公司制)及0.5份作为润滑剂的PEM-17(平均粒径0.03μm、サンノプコ公司制),进行搅拌,然后加水,制得固体成分浓度为55%的涂布液B。

    [纸基材表面上涂覆层的形成]

    用刮涂机将涂布液A在实施例1记载的纸基材上进行两面涂布和干燥,使纸基材每个单面的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达到12g/m2,然后用刮涂机两面涂布涂布液B,进行干燥使每个单面的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达到12g/m2,制得涂布纸,其具有的涂覆层每个单面的合计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达到24g/m2。使该涂布纸通过用金属辊和弹性辊构成的压区,达到光泽度70%,制得定量为128g/m2的涂布纸。

    实施例10

    [片状基材的制备]

    在90份LBKP(游离度(CSF)=450ml)、10份NBKP(游离度(CSF)=450ml)的纸浆中添加5份轻质碳酸钙(PC:白石钙公司制),对于该纸浆添加1.5份淀粉、0.1份链烯基琥珀酐及0.6份硫酸铝,用长网造纸机对纸料进行造纸,用表面施胶装置涂布含有平均粒径为30μm的球状粒子(成分:聚乙烯、ミペロンXM-220、三井化学公司制)的下述涂布液、使其干燥,使在该造纸工序中涂布量的干燥重量达到1.5g/m2,用纸机压光机进行平滑化处理,使Bekk平滑度为5秒,制得定量为80g/m2的纸基材。

    在上述原纸的表面每1mm2有800个凸状部。

    [表面施胶涂布液]

    球状粒子(ミペロンXM-220、三井化学公司制)     10份

    エ一スA(氧化淀粉、王子コンス公司制)          90份

    [涂布液的制备和涂布]

    在96份UW-90(成分:高岭土、エンゲルハ一ド公司制)和4份K9(成分:重质碳酸钙、备北粉化公司制)中加入0.2份聚丙烯酸钠(商品名:アロンA-9、东亚合成公司制)作为分散剂并加水,用コ一レス分散机进行分散,制备浓度70%的颜料浆料。在该颜料浆料中添加3.0份酯化淀粉(商品名:ペトロコ一トC-8、日淀化学公司制)、10份苯乙烯-丁二烯系共聚物胶乳(商品名:T2550K JSR公司制)及1.0份PEM-17(平均粒径0.03μm、サンノプコ公司制)作为润滑剂,进行搅拌,然后加水,制备固体成分浓度为55%的涂布液。

    [纸基材表面上涂覆层的形成]

    用刮涂机将制得的涂布液进行两面涂布和干燥,使上述纸基材每个单面的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达到12g/m2,使其通过由金属辊和弹性辊构成的压区,使光泽度达到65%,制得定量为104g/m2的涂布平张纸。

    实施例11

    除了将实施例2中的纸基材替换为聚丙烯系合成纸(商品名:YUPO FPG130、100g/m2、コポ·コ一ポレ一シヨン公司制)作为片状基材,使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99.7份,将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0.3份,使其为124g/m2的涂布纸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实施例12

    除了将实施例2中的纸基材变为按下述制备的纸基材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片状基材的制备]

    在40份LBKP(游离度(CSF)=450ml)、10份NBKP(游离度(CSF)=450ml)、50份脱墨废纸纸浆(游离度(CSF)=400ml)的纸浆中添加5份轻质碳酸钙(PC:白石钙制),对于100份纸浆添加1.5份淀粉、0.1份链烯基琥珀酐及0.6份硫酸铝,用长网造纸机对纸料进行造纸,用表面施胶装置涂布、使其干燥,使在该造纸工序中淀粉涂布量的干燥重量达到1g/m2,用纸机压光机进行平滑化处理,使Bekk平滑度为30秒,制得定量为80g/m2的纸基材。

    实施例13

    除了将实施例2中的纸基材变为按下述制备的纸基材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片状基材的制备]

    在100份脱墨废纸纸浆(游离度(CSF)=400ml)中添加5份轻质碳酸钙(PC:白石钙公司制),对于100份纸浆添加1.5份淀粉、0.1份链烯基琥珀酐及0.6份硫酸铝,用长网造纸机对纸料进行造纸,用表面施胶装置涂布、使其干燥,使在该造纸工序中淀粉涂布量的干燥重量达到1g/m2,用纸机压光机进行平滑化处理,使Bekk平滑度为30秒,制得定量为80g/m2的纸基材。

    比较例1

    除了将实施例2中润滑剂PEM-17的配合份数由0.5份变为0份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比较例2

    除了将实施例2中润滑剂PEM-17的配合份数由0.5份变为10.0份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

    比较例3

    除了将实施例2中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100份,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0份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在制得的涂布纸表面没有观察到凸状部。

    比较例4

    除了将实施例2中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100份,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4份不同的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1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在制得的涂布纸表面没有观察到凸状部。

    比较例5

    除了将实施例2中UW-90的份数由96份变为99.5份,4份球状粒子(成分:平均粒径10μm的轻质碳酸钙、米庄石灰工业公司制)变为0.5份不同的球状粒子(制品名:MR-60G、平均粒径60μm,成分:交联丙烯酸粒子、综研化学公司制)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制得涂布纸。在制得的涂布纸印刷时产生油墨的转移斑。

    比较例6

    除了将实施例11中涂布液中润滑剂PEM-17的份数变为0份以外,与实施例11相同地制得涂布纸。在制得的涂布纸上没有观察到凸状部。

    评价方法

    [球状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测定]

    用ベツクマンコ一ルタ一公司制的コ一ルタ一マルチサイザ一II观察配合于涂布液中的球状粒子,测定10万个粒子,以体积平均粒径作为平均粒径。

    [涂覆层表面凸状部的计数]

    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200倍,计算100mm2涂覆层表面的凸状部,换算成每1mm2的个数。结果示于表1。

    [涂覆层表面凸状部高度的测定]

    用三维表面结构解析显微镜ザイゴ公司制NewView200,以1000倍的倍率测定100个凸状部的高度,以平均值作为凸状部的高度。

    [纸间摩擦系数的评价]

    基于JIS P8147的水平方法,在ISO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50%)下用テンシロン拉伸试验机测定制得的涂布纸的纸间摩擦系数。

    [涂布纸的印刷]

    使用三菱重工业公司制平版四色印刷机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印刷。

    环境:20℃、65%RH

    印刷速度:8000页/小时

    印刷页数:8000页

    干燥条件:使用气体加热器将纸面温度调整为150℃

    粉末:硅涂覆淀粉、粒径25μm

    [背面的油墨沾污评价]

    用下述评价基准对8000页印刷后纸张背面的沾污情况进行评价。

    ◎:完全没有沾污。品质特别优异。

    ○:没有观察到沾污。在实用上不存在问题,品质也很优异。

    △:观察到少许沾污,但在实用上不存在问题。

    ×:频繁观察到沾污,有粘页产生。实用上存在问题,品质也差。

    [印刷强度评价]

    根据以下基准,从上述印刷试验时毛毯(橡皮布)上的堆积物量对印刷强度进行评价。

    ○:没有观察到堆积物。实用上没有问题,品质也优异。

    △:观察到少许堆积物,但实用上没有问题。

    ×:观察到大量堆积物,实用上存在问题,品质也差。

    [白纸光泽度评价]

    以JIS Z8741为基础,在入射角和受光角为75度的条件下测定白纸光泽度。测定器使用村上色彩研究所公司制GLOSS METER MODELGM-26D。

    [纸张行走性评价]

    使用RICOH公司制彩色复印机IPSiO Color2100,使用彩色原稿,连续复印1000页A4大小的涂布纸,对纸张行走性进行评价。

    ○:无纸张的重叠输送或卡纸,行走性优异。

    △:纸张的重叠输送或卡纸不到5页,有时在实用上构成问题。

    ×:纸张的重叠输送或卡纸为5页以上,在实用上成为问题。

    [纸基材及涂布纸的评价]

    用上述评价方法,对球状粒子的平均粒径(μm)、制得的涂布纸的凸状部个数(个/m2)及高度(μm)、摩擦系数、背面的油墨沾污、印刷强度以及纸张行走性进行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

    表1

      球状  粒子  粒径  凸状  部个  数  凸状  部高  度  润滑  剂质  量%    摩擦系    数    背面    沾污    印刷    强度  行走性  实施例1  10.0  250  1.7  0.44    0.60    ◎    ○  ○  实施例2  10.0  300  1.8  0.44    0.55    ◎    ○  ○  实施例3  10.0  40  1.8  0.44    0.59    ○    ○  ○  实施例4  10.0  500  1.9  0.44    0.51    ◎    ○  ○  实施例5  5.0  600  1.0  0.44    0.62    ○    ○  ○  实施例6  20.0  100  3.5  0.44    0.55    ○    ○  ○  实施例7  10.0  300  1.8  1.74    0.50    ◎    ○  ○  实施例8  10.0  300  1.8  3.00    0.63    ◎    ○  ○  实施例9  10.0  300  2.3  0.22    0.53    ◎    ○  ○  实施例10  30.0  200  3.9  0.88    0.54    ◎    ○  ○  实施例11  10.0  800  3.6  0.44    0.53    ◎    ○  ○  实施例12  10.0  300  1.7  0.44    0.56    ◎    ○  ○  实施例13  10.0  250  1.5  0.44    0.58    ○    ○  ○  比较例1  10.0  300  1.8  0    0.80    ◎    ○  ×  比较例2  10.0  300  1.8  8.12    0.35    ◎    ×  ○  比较例3  -  -  -  0.44    0.78    △    ○  ×  比较例4  -  -  -  0.44    0.77    △    ○  ×  比较例5  60.0  60  20  0.44    0.65    ◎    △  ○  比较例6  -  -  -  0    0.80    △    ○  ×

    本发明的涂布纸,不仅在平版单页印刷机中具有优异的纸张行走性,而且在印刷后纸的背面不产生油墨的背面沾污,制得高品质的图像,极具实用价值。

涂布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涂布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涂布纸.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涂布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布纸.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印刷机中纸张行走性优异,在平版单页印刷中,印刷后在纸的背面不产生背面沾污或粘页,制得高品位图像的涂布纸。本发明的涂布纸的特征在于:包含片状基材和在该基材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的以颜料及粘合剂为主成分的涂覆层,该涂覆层表面上每平方毫米具有101000个高度为0.510.0m的凸状部并且在上述涂覆层中含有0.15.0质量的润滑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造纸;纤维素的生产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