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2197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4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4938.8

申请日:

2003.09.15

公开号:

CN1497236A

公开日:

2004.05.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1B 5/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LG NSYS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韩国首尔变更后权利人:韩国首尔登记生效日:201307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1B5/06; G01D5/12

主分类号:

G01B5/06; G01D5/12

申请人:

LGNSYS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暻豪; 朴应敏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2002.10.07 KR 10-2002-006107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明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包括:介质通过并与之接触的一进给辊、以点接触方式与进给辊的表面接触并在介质通过进给辊的表面时被转动的一厚度检测部分、以及通过检测厚度检测部分的转动量来测量介质厚度的一厚度测量部分,因此,能够精确测量介质的厚度,而不管进给辊的中心轴线角度如何变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它包括: 一进给辊,介质通过它并与其接触; 一厚度检测部分,该部分以点接触方式与进给辊的一表面接触,当介质 通过进给辊的表面时该部分如介质厚度一样多地转动;以及 一厚度测量部分,该部分通过检测厚度检测部分的转动量来测量介质的 厚度。
2: 如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厚度检测部分包括: 一接触部分,该部分以点接触方式和进给辊的表面接触;以及 一转动臂,该臂使接触部分安装在其上并在一侧可转动地被支承,从而 由于当介质在进给辊和检测部分之间通过时接触部分的运动而被转动。
3: 如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部分以一半球形整体形成 在转动臂的一端部上。
4: 如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部分以一球形可转动地安 装在转动臂的一端部上。
5: 如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臂具有在其上安装接触部 分的一侧和连接于厚度测量部分的另一侧,并被铰链轴可转动地支承。
6: 如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铰链轴靠近接触部分。
7: 一种介质分发机,它包括: 一基板,它接受储存介质的一介质盒和收回等外介质的一收集室; 一介质拾取部分,该部分安装在基板的一下部上,用于在一片一片分开 之后发送储存在介质盒内的介质; 一介质进给部分,用于传送通过介质拾取部分发送的介质;以及 一厚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安装在介质进给部分的一侧上,以与介质通过 的一进给辊的表面点接触方式检测介质的厚度。
8: 如利要求7所述的分发机,其特征在于,厚度检测装置包括: 一接触部分,该部分以点接触方式接触进给辊的表面。 一转动臂,该臂使接触部分安装在其上并在一侧可转动地被支承,因此, 由于当介质在进给辊和接触部分之间通过时接触部分的运动而被转动。
9: 如利要求8所述的分发机,其特征在于,厚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 转动臂的一端部上的一厚度测量部分,用于通过检测转动臂的转动量来测量 介质的厚度。
10: 如利要求8所述的分发机,其特征在于,接触部分以一半球形整体 形成在转动臂的一端部上。
11: 如利要求8所述的分发机,其特征在于,接触部分是可转动地安装 在转动臂的一端部上的一球形。
12: 如利要求8所述的分发机,其特征在于,转动臂有在其上安装有接 触部分的一侧和连接于厚度测量部分的另一侧,并可转地由一铰链轴支承。
13: 如利要求12所述的分发机,其特征在于,铰链轴靠近接触部分。

说明书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介质分发机(media dispenser),尤其涉及关于一介质分发机的能够较精确地测量介质的厚度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一普通介质分发机的一结构图。

    该介质分发机包括:接受储存介质的一介质盒2和用于收回等外(inferior)介质的一收集室4的一基板6;安装在基板6的一下部上、用于一片一片地放出储存在介质盒2内的介质的一介质拾取部分8;用于传送通过介质拾取部分8放出的介质的一介质进给部分10;用于将通过介质传送部分10传送的介质放出到外部的一介质放出部分12;用于提供驱动诸相关系统所需的驱动动力的一驱动装置;用于将驱动装置上产生的驱动动力供应到诸系统的一动力传送装置;以及用于在介质传送过程收回等外介质的一介质收回装置。

    基板6设置在其中从前侧接受介质盒2地一接收空间上,其中接纳收回等外介质的收集室4的一接收空间设置在上述接受空间的上部上。并且,一门16安装在两接受空间的前部上。

    一锁定系统18安装在门上,以防止非指派的人进入介质盒2和收集室4。此外,一衬垫件20通过粘附于介质盒2的一前表面安装在门16内,用于缓冲作用。

    如上所述,在基板6的前部上接收介质盒2和收集室4,门16安装在其前部上,以便打开/关闭,锁定系统18安装在门16上,防止未经批准的人进入介质盒2和收集室4。

    并且,衬垫件20粘附在门16的内侧表面上,吸收介质从介质盒2放出时所产生的冲击。

    使从外部供应的动力被各电气元件使用的一动力板22安装在其中在基板6上接收介质盒2的空间的一下部上。

    驱动装置是一驱动电动机24,它安装在基板6的一侧上,用于产生转动力,以及一主动皮带轮26安装在驱动电动机24上。

    驱动动力传送装置将驱动电动机24上产生的驱动动力传送到相应构件,驱动电动机的主动皮带轮26通过一传动皮带28连接于一被动皮带轮30,将驱动动力传送到被动皮带轮30。并且,一同步皮带32围绕在被动皮带轮30上、一下端连接的皮带轮34和一放出皮带轮36上,被围绕在同步皮带32的一下端上的皮带轮34传动介质拾取部分8,被围绕在同步皮带32的一上端上的皮带轮36传动介质放出部分12。

    并且,保持同步皮带32的张力的多个张紧皮带轮38和40安装在同步皮带32的一侧上。

    下端连接皮带轮34将同步皮带32的旋转所产生的旋转力传到介质拾取部分8,以及由于连接到介质传送部分10,所以又将旋转力传到介质传送部分10。

    介质拾取部分8用于在一片一片分开之后发送储存在介质盒2内的介质,它包括:设置在介质盒2的后部上的一拾取辊42,用于依靠摩擦向下发送储存在介质盒2内的介质;设置在拾取辊42的一下部上的一进给辊44和一分开辊46,用于在一片一片地分开介质之后传送从拾取辊42发出的介质;以及用于朝向上方向引导由进给辊44和分开辊46传送的介质的一导向辊48。

    介质传送部分10是引导通过介质拾取部分8放出的介质到达介质放出部分12的部分,它包括围绕在一第一进给辊70和一第二进给辊72之间一第一进给皮带74,第一进给辊设置在与下端连接皮带轮34的轴线是同一根的轴线上,第二进给辊设置在上部;以及一第二进给皮带76,因为与第一进给皮带接触,所以与第一进给皮带一起转动,用于传送介质。

    第一进给皮带74围绕在第一进给辊70和第二进给辊72之间,第一进给辊与下端连接皮带轮34一起旋转,第二进给辊由从下端连接皮带轮34传送的旋转力被旋转,且引导介质的运动路线的导辊78和80安装在可转动的第一进给皮带74的一侧上。

    第二进给皮带76以它的一内侧面接触第一进给皮带74的一外侧面的状态与第一进给皮带74朝相同的方向转动,并且第二进给皮带76围绕在一第三进给辊82和一第四进给辊84之间,第三进给辊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板6的一下部上,第四进给辊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板6的一上部上并转动。

    此外,引导第二进给皮带76的运动路径的多个导辊86和88设置在第二进给皮带76的一侧上。

    其中,第四进给辊84通过与一齿轮90的齿轮啮合传送旋转力,齿轮90设置在与放出皮带轮36的轴线是同一根的轴线上,同步皮带32围绕在放出皮带轮36上,以驱动第二进给皮带76。

    在以上介质进给部分10中,当驱动电动机24旋转时,使同步皮带32旋转,因此,使下端连接皮带轮34和放出皮带轮36旋转。然后,使设置在与下端连接皮带轮34的轴线是同一根的轴线上的第一进给辊70旋转,从而使第一进给皮带74旋转,以及使与放出皮带轮34齿轮啮合的第四进给辊84旋转,从而使第二进给皮带76旋转。

    那么,通过介质拾取部分8发出的介质在第一进给皮带74和第二进给皮带76之间通过,并被引导到介质放出部分12。

    介质放出部分12放出从介质进给部分10传送的介质,以便将介质传送给使用者,它包括:安装在与放出皮带轮36的轴线是同一根的轴线上的和与它一起转动的一第一放出辊98;和通过一放出皮带102连接于第一放出辊98的和被转动的一第二放出辊100。此外,放出皮带102以与第二进给皮带76的上部接触的状态与第二进给皮带76同方向转动,以将介质放出到外侧。

    介质收回装置是用于收回发生一误差或在通过介质进给部分10传送介质的过程中一次传送了两片介质的盒中的介质,它包括一收集室4和一转向件104,收集室设置在介质盒2的上部上,用于储存等外介质,转向件安装在第一进给皮带74和放出皮带102之间,用于收回等外介质进入收集室。

    此外,介质分发机包括:安装在介质进给部分10的一侧上的一进给传感器92,通过检测介质通过对介质计数;用于检查介质的厚度的一厚度检测装置94;用于检测通过介质放出部分12放出的介质的一排出传感器106;安装在收集室4上用于计数被收回的等外介质的一剔除传感器108;以及一狭缝传感器96,用于与传感器92一起检测驱动电动机24的旋转次数和介质的长度,以控制介质分发机的工作。

    图2是按照传统技术的介质分发机的一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按照技术的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2和3所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通过检查介质的厚度检测出重叠的介质,图2和3示出了被本发明所要求的图1中所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一扩展部分。

    按照传统技术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与导辊80的轴线相同的轴线上的一进给辊120,导辊80引导第一进给皮带74和介质通过它;和表面接触进给辊120的一厚度检测传感器122,用来检测通过进给辊120的介质140的厚度以及从而检测重叠的介质。

    厚度检测传感器122包括:接触进给辊120并与进给辊120一起转动的一检测辊124;检测辊124安装其上以可转动的一转动臂126,转动臂的一侧连接于一铰链轴并被转动;以及安装在转动臂126的另一端上的一厚度测量部分130,用于检测转动臂126的转动量,以测量介质的厚度。

    检测辊124形成为有一预定厚度的一圆柱体,检测辊124的一外圆周表面是表面接触于进给辊120的表面。此外,检测辊124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于转动臂126的一侧上的一轴132上。

    按照传统技术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当介质通过进给辊120和检测辊124之间时,检测辊124如介质140的厚度一样多的移动。按照检测辊124的移动,转动臂126以铰链轴128为中心转动,安装在转动臂126的另一端上的厚度检测部分130检测转动臂126的转动量,以检测介质140的厚度。

    但是,在按照传统技术的介质检测装置中,进给辊120的轴线和检测辊124的轴线应保持平行状态,以便精确地检测介质的厚度。也就是说,进给辊120的圆周表面和检测辊24的圆周表面应该相互以平行方向接触和保持线接触状态,以便检测介质的准确厚度。但是,进给辊120的或检测辊124的轴线的角度在安装过程中或由于载荷等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能够变化某些角度,按照轴线角度的变化,进给辊120和检测辊不能理想相互接触。从而,轴线角度变化加大造成接触若干点或接触辊子的边缘,或改变该距离。因此,超过了介质厚度检测的允差。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分发机的厚度检测装置,它藉助使进给辊和一介质检测部分通过点接触相互接触,能精确检测介质的厚度,而不管一进给辊中心轴线如何变化。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体现的和所较宽地叙述的那样,提供一种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它包括:一进给辊,当介质与其接触时介质通过该辊;通过一点与进给辊的表面接触的一厚度检测部分,当介质通过进给辊的表面时该检测部分被转动;以及通过检测厚度检测部分的转动量来测量介质厚度的一厚度测量部分。

    厚度检测部分包括:通过一点与进给辊的表面接触的一接触部分;以及一转动臂,该臂接触部分安装在其上并一侧被可转动地支承,并转动臂由于当介质在进给辊和接触部分之间通过时接触部分的运动而转动。

    接触部分以一半球形整体地形成在转动臂的一端部上。

    接触部分是一球型,它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动臂的一端部上。

    转动臂具有在其上安装接触部分的一侧和连接于厚度测量部分的另一侧,并可转动地由一铰链轴支承。

    铰链轴靠近接触部分。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方面及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简述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结合在这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叙述部分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一普通介质分发机的结构图;

    图2是按照传统设计的一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一侧视图;

    图3和4是示出按照传统技术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是的一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一侧视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一正视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叙述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可以有多个按照本发明的一介质分发机的一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这里将叙述它的最佳实施例。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参阅图1,按照本发明的介质分发机包括:接受储存介质的一介质盒2和用于收回等外介质的一收集室4的一基板6;安装在基板6的一下部上的一介质拾取部分8,该部分在一片一片分开介质之后发送储存在介质盒2内的介质;用于传送通过介质拾取部分8发出的介质的一介质进给部分10;以及将通过介质进给部分10传送的介质放出到外部的一介质放出部分12。

    此外,该介质分发机包括:安装在介质进给部分10的一侧上的一进给传感器92,用于藉助检测介质的通过对介质计数;用于检测介质厚度的一厚度检测装置94;检测通过介质放出部分12放出的介质的一排出传感器106;安装在收集室上、用于对收回的等外介质计数的一剔除传感器108;以及一狭缝传感器96,它与输出传感器92一起检测驱动电动机24的回转次数和介质的长度,以控制介质分发机的操作。

    本发明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94包括:安装在介质进给部分10的一侧上的一进给辊150,它与通过介质进给部分10的介质168接触;通过一点与进给辊150的一表面接触并被可转动地支承的一厚度检测部分152;以及一厚度测量部分154,它通过检测厚度传感部分152的转动量来测量介质的厚度。

    厚度传感部分152包括通过一点接触进给辊150的表面的一接触部分156,该接触部分在介质168通过进给辊150的表面时与介质厚度一样多地移动;以及具有在其上安装的接触部分156的一转动臂158,转动臂在一侧被可转动地支承,并由于接触部分156的运动而转动。

    接触部分156整体地形成在转动臂158的端部上,并以一半球形通过一点与进给辊150的表面接触。此外,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接触部分156可以形成为一球形170,它可转动地插入转动臂的端部内,并通过点接触与进给辊的表面接触。如果接触部分156能够通过点接触来与进给辊150的表面接触,接触部分156可以应用任何形状。

    接触部分156形成为半球或球170型并与进给辊150的表面接触,因此,既使进给辊150的中心轴线变化,也能够保持与进给辊150的表面的接触状态。所以,不同于传统技术,可以精确测量介质的厚度,而在传统技术中由于角度变化,中心轴线角度的变化会加大或该距离被改变。

    转动臂158包括一接触部分156、一厚度测量部分154以及一铰链轴160,接触部分156在一端部通过点接触接触进给辊150,厚度测量部分154位于转动臂的另一端部上、用于通过检测转动臂158的转动量来测量介质的厚度,铰链轴160在转动臂158的中央部分可转动地支承转动臂58。

    其中,铰连轴160靠近接触部分156,即使接触部分仅稍许移动,也能使转动臂158有较大转动,因此,在厚度测量部分154中能够进行精确的厚度测量。

    厚度测量部分154可以多种形式来应用,这些形式能通过检测转动臂158的转动量来测量介质厚度。

    以下将叙述按照本发明的上述构造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的工作方式。

    从介质拾取部分8一片一片传送的介质168由介质进给部分10引导,并通过介质放出部分12放出到外部。

    同时,介质厚度检测装置94检测通过介质进给部分10的介质168的厚度,以识别两片重叠的介质168。如果识别出多片介质重叠在一起,介质被收回到收集室4。

    介质168在进给辊150和接触进给辊150的表面的接触部分156之间通过,然后,接触部分156由于介质168的厚度移动。此外,当与接触部分156整体连接的转动臂158围绕铰链轴160为中心被转动时,连接于转动臂158的端部的厚度测量部分154检测转动臂158的转动量,以最后测量出介质168的厚度。

    按照本发明如上所述地构造和工作的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中,接触进给辊的表面的接触部分形成为一球形、并以点接触方式与进给辊接触,因此,即使进给辊的中心轴线发生变化,也能保持与进给辊的表面的接触状态。所以,将转动臂的准确转动量传送到了介质厚度测量部分,能够精确地测量介质的厚度。

    由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体现在若干形式之中,所以应该理解,不是用上述描述的任何细节限制上述实施例,除非另外指出,而且应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其原理和范围内广泛地理解本发明,因此所有落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界限或这范围和界限的等同物内的变化和修改都被所附权利要求书覆盖。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介质分发机的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包括:介质通过并与之接触的一进给辊、以点接触方式与进给辊的表面接触并在介质通过进给辊的表面时被转动的一厚度检测部分、以及通过检测厚度检测部分的转动量来测量介质厚度的一厚度测量部分,因此,能够精确测量介质的厚度,而不管进给辊的中心轴线角度如何变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