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2140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6326.4

申请日:

1993.05.30

公开号:

CN1096485A

公开日:

1994.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0K25/08

主分类号:

B60K25/08

申请人:

沙占明;

发明人:

沙占明

地址:

050031河北省石家庄市沧州路25号长安区牛奶厂转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辆用,可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有由中心轴、轴承、硬杆、控制翼、环型凸起物、活结、控制臂、方形控制管、控制孔及传力装置、延长件、硬车圈、受力装置、滚珠、圆杆、金属圈、受顶杆、金属杆、外圈所共同组成的控制与做功系统,以加快车轮前进的速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车辆上的,受到压力后可转为动力的车轮,其特征是在车轮中心轴(1)的外面轴承(2)的外侧上连结有硬杆(3),硬杆(3)上连结有控制翼(4),环型凸起物(5),活结(7),控制臂(8),传力装置(9),在轴承(2)的外侧有硬圈(11),硬圈(11)上连结有受力装置(14),方型控制管(12),方型控制管(12)上有纵向控制孔(13)。
2: 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传力装置(9)上连结有延长件(10)。
3: 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硬圈(11)上连结有园杆(17)受顶杆(19)、园杆(17)上套有金属圈(18)。
4: 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硬圈(11)的外侧上连结有金属杆(20),金属杆(20)上连结有外圈(21)。
5: 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环型凸起物(5)上镶有滚珠(6)。
6: 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受力装置(14)上镶有滚珠(15)。
7: 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受力装置(14)上连结有控制孔(16)。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受到压力后可转为动力的车轮。

    现有的可使压力转变为前进力的车轮稳定性较差,同时功率也较小。

    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上述不足,这样既能减少推动力,又能加快车轮前进的速度。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图1)在车轮中心轴(1)的外面,轴承(2)的外侧上连结有向外伸展的硬杆(或管)(3),当硬杆(或管)(3)处在中心轴(1)的下方时,硬杆(或管)(3)的下端部位前、后两侧连结有纵向控制翼(4),硬杆(或管)(3)的下端终点部位连结有环型凸起物(5),环型凸起物(5)的前、后,左、右镶有滚珠(6),硬杆(或管)(3)的中间部位由可转动的活结(7)相连(图2),硬杆(或管)(3)上半部的下端前侧延伸出控制臂(8),控制臂(8)紧靠在硬杆(或管)(3)下半部上端的前侧。硬杆(或管)(3)的上端部位前、后两侧连结有传力装置(9),后侧的传力装置(9)应折向前侧。硬杆(或管)(3)的上端部位前、后两侧的传力装置(9)地根部(或中部)部位连结有延长件(10),连结在硬杆(或管)(3)前侧传力装置(9)上的延长件(10)应折向后侧。在轴承(2)的外侧环绕有其内侧连结有方型控制管(12)的硬圈(11),(图3为纵向剖面图),方型控制管(12)的另一端有口,方型控制管(12)的前、后两侧有纵向控制孔(13),硬圈(11)的内侧(或左、右侧)连结有侧面受力的凸型(或凹型)受力装置(14),受力装置(14)、受力的一侧上镶有滚珠(15),受力的一侧上还连结有控制孔(16),(图4为横向剖面图),当受力装置(14)处在中心轴(1)的后方时,(图5为示意图)在受力装置(14)的左下方(或右下方)的硬圈(11)的内侧上,连结有园杆(17),园杆(17)上面套有带有左、右两翼的金属圈(18),在园杆(17)的与受力装置(14)相反方向的上侧的硬圈(11)的内侧,连结有受顶杆(19)金属圈(18)的其中一翼垂直紧靠在传力装置(9)及延长件(10)的下方,金属圈(18)的另一翼垂直紧靠在受顶杆(19)的下方。硬圈(11)的外侧连接有金属杆(20),金属杆(20)的另一端连结在环绕在硬圈(11)外侧的外圈(21)的内侧上。

    把硬杆(或管)(3)插入方型控制管(12)口内,但不连接,控制翼(4)通过纵向控制孔(13)伸出在方型控制管(12)的外面,滚珠(6)应靠在方型控制管(12)的内壁上,传力装置(9)的顶端下方部位应放在前方受力装置(14)上的滚珠(15)的上面,并穿过控制孔(16)以做功,延长件(10)的顶端上方部位应放在后方受力装置(14)上的滚珠(15)的下面,并穿过控制孔(16)。这样,当硬杆(或管)(3)处在中心轴(1)的上方时,延长件(10)正好放在前方受力装置(14)上的滚珠(15)的上面,以做功。当车轴(1)受到压力同时使轴承(2)受压时,硬杆(或管)(3)在控制翼(4),环型凸起物(5)、滚珠(6)及方型控制管(12),纵向控制孔(13)的控制下,通过连结的传力装置(9),延长件(10)在控制孔(16)的控制下,压迫连结在硬圈(11)上的受力装置(14)上面的滚珠(15),处在中心轴(1)后方的传力装置(9)及延长件(10)通过压迫金属圈(18)的一翼,使其另一翼向上顶受顶杆(19),同时处在中心轴(1)后方的硬杆(或管)(3),在其中间部位活结(7)的作用下微呈型弯曲。使其车轮在中心轴(1)上向前滚动。

    本发明构造简单,使用也方便。

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辆用,可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有由中心轴、轴承、硬杆、控制翼、环型凸起物、活结、控制臂、方形控制管、控制孔及传力装置、延长件、硬车圈、受力装置、滚珠、圆杆、金属圈、受顶杆、金属杆、外圈所共同组成的控制与做功系统,以加快车轮前进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