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降氟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2040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7491.6

申请日:

1993.07.03

公开号:

CN1097720A

公开日:

1995.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58; B01J2/00

主分类号:

C02F1/58; B01J2/00

申请人:

天津医学院;

发明人:

刘凤贞

地址:

300070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国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可以降低饮水氟含量的降氟剂,是由亲氟的化合物制成,主要原料有碳酸镁、轻质碳酸镁、羟基碳酸磷酸钙、动物骨等。用一定的工艺过程制备成粉末型镁降氟剂,颗粒型镁降氟剂,粉末型钙降氟剂、颗粒型钙降氟剂。以上几种降氟剂根据水质不同可单独使用,也可钙、镁两种降氟剂混合使用。使用方法有煮沸法,接触沉淀法、滤柱过滤法来处理高氟水,其水氟含量可达到正常饮用标准。

权利要求书

1: 1、本发明是一种降低饮水氟含量的固体粉末和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物质是由碳酸镁、羟基碳酸镁、羟基碳酸磷酸钙或动物骨为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碳酸镁、羟基碳酸镁或轻质碳酸镁任何一种为原料,在600-700℃温度下焙烧1-2小时,过50-80目筛,制成粉末型镁降氟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碳酸镁、羟基碳酸镁或轻质碳酸镁任何一种为原料,加10%左右的锯末等成孔材料,再加适量水玻璃,在600-700℃焙烧1-2小时,加工制成直径
2: 0-
3: 0mm的颗粒型镁降氟剂。 4、用羟基碳酸磷酸钙或动物骨为原料,600-700℃焙烧1-2小时,取50-80目筛过筛,制成粉末型钙降氟剂。 5、用羟基碳酸磷酸钙或动物骨为原料,加10%左右的锯末成孔材料,再加适量水玻璃在600-700℃焙烧1-2小时,加工制成直径1.0-2.0mm的颗粒型钙降氟剂。

说明书


世界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我国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面积较广的国家之一。据1985年底初步统计,全国除上海地区外在各省、市、自治区内均有部分地区流行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约1119个,病区人口约1.74亿人,其中饮水高氟所致的地方性氟中毒占病因主要地位。因此,病区高氟饮水降氟的任务是十分迫切需要的,对控制该病流行至关重要。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途径均通过引优质地面水或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代替了原地域性的高氟地下水或地面水,其工程费用相当昂贵。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推广地区性或分散式饮水除氟方法,在高氟区有着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已推广应用的饮水除氟方法有铝盐(硫酸铝、氯化铝、羟基氯化铝、活性氧化铝)降氟法、电渗析法、电凝集法、活性碳法等。这些方法虽均有一定效果,具备某些优点,但长期饮用这种水对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摄入会产生一定负效应。据初步研究某些铝盐降氟法,它可降低水氟含量。但在应用活化过程中,水中铝离子残量时有超标。铝对人和动物神经系统、骨骼、肾脏等均有损伤作用。尤其以骨组织制作为主的地方性氟中毒地区的人群,尤需予以特殊关注。电渗析法饮水降氟后,水中正负离子全部降低,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正负离子也随之减少。活性碳法有时可造成国内外报导的“活性碳效应”(细菌繁殖而致的毒素效应)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系采用对人体无害的镁、钙等亲氟化合物作降氟处理。降氟后饮水氟、镁、钙等离子含量均可达国家饮用水标准。

    镁、钙离子是人体中重要的阳离子,是必需元素,具有维持生命的抗病的重大生理功能。国内外的研究已证实高氟区人群机体内多有镁、钙缺乏,镁钙缺乏的人群是氟中毒的高危人群。环境中(饮水、饮食)镁、钙含量水平高的地区,氟中毒流行程度一般轻于含量低的地区。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镁、钙离子对拮抗体内过量氟地毒性、预防氟中毒和治疗氟骨症均有良好的效果。本法既具有饮水降氟作用,双有预防保健和治疗作用。因此,本降氟剂是一种新型保健降氟剂,可以避免上述诸法的负效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路线:

    1、采用碳酸镁、羟基碳酸镁、或轻质碳酸镁等任何一种化学原料,而不采用其天然矿石以免夹杂有害物质。在600-700℃下焙烧1-2小时,过50-80目筛,制备成粉末型镁降氟剂。

    2、采用以上原材料,加10%左右的锯末成孔材料,再加适量水玻璃粘合剂,在600-700℃焙烧1-2小时,加工制成直径1.0-2.0mm的颗粒型镁除氟剂。

    3、钙剂降氟剂系采用羟基碳酸磷酸钙或动物骨,用上述相同方法分别制成粉末型和颗粒型钙降氟剂。

    镁、钙这两种降氟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使用要根据水含氟量和水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用量。一般氟镁比采用1∶100-500。使用时可采用煮沸法,接触沉淀法和滤柱过滤法来降低氟含量。

    本发明的特点是:原料质地洁净、丰富易得、工艺制备简单、运输方便、价格适宜。其最大优点是降氟后的饮水不附加有害物质、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质。并使降氟后的饮水氟浓度达国家饮用水标准。并适当补充饮水中镁、钙等离子含量,以发挥其一定的拮抗氟毒性作用。

    实施例如下:

    用碳酸镁若干克,在600-700℃焙烧1-2小时,过50-80目筛,制成粉末型镁降氟剂。4-5mg/L含氟饮水,按氟镁比为1∶100-200投加,煮沸后水氟含量可降至1mg/L及其以下,接触沉淀法在常温投加,比例同上,24小时后可降到1mg/L及其以下。

    用动物骨或羟基碳酸磷酸钙,在600-700℃焙烧,过50-80目筛,制成粉末型钙降氟剂,用同样比例煮沸可获同样效果。

饮水降氟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饮水降氟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饮水降氟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水降氟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水降氟剂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可以降低饮水氟含量的降氟剂,是由亲氟的化合物制成,主要原料有碳酸镁、轻质碳酸镁、羟基碳酸磷酸钙、动物骨等。用一定的工艺过程制备成粉末型镁降氟剂,颗粒型镁降氟剂,粉末型钙降氟剂、颗粒型钙降氟剂。以上几种降氟剂根据水质不同可单独使用,也可钙、镁两种降氟剂混合使用。使用方法有煮沸法,接触沉淀法、滤柱过滤法来处理高氟水,其水氟含量可达到正常饮用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