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202892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30922.2

申请日:

2016.11.22

公开号:

CN106664861A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B 79/02申请日:201611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B79/02; A01G17/00; E02D3/00

主分类号:

A01B79/02

申请人:

汪逸凡

发明人:

汪逸凡; 邹宇帆; 张晶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汤家村委宣庄村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属于沙漠化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打孔毛竹管作为通风集水管道铺置在坑底,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再以微腐木板和青苔完全降解提供灌木生长所需养分,并且青苔起到固水作用,用聚乳酸薄膜覆盖减缓坑中水分蒸发,芦苇毛细管吸收空气中水分,在协同作用下保证了坑洞内土壤的透水性,锁住了水源,起到滋润土壤的作用,种植的灌木也能起到固沙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理方法,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及养分,植物成活率显著提高,具有极佳的治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
(1)取一块直径为50cm,厚度为5cm的圆形木板,将其放入沼气池中浸泡3~5天,浸泡结
束后取出微腐木板,随后将泥炭藓用组织粉碎机粉碎5~10min,用泥炭藓粉碎物将微腐木
板覆盖,控制覆盖厚度为2~3cm,并放置在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的条
件下,每天淋洒一次沼气液,淋洒量为泥炭藓粉碎物总质量的30%,自然培养直至微腐木板
表面长满苔藓,备用;
(2)取长5~7m,直径为12~14cm的毛竹,用钻孔机打通竹节,得到竹管,再用电钻在竹
管表面均匀打孔,其中每米竹管打孔10~15个,在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挖出一个边长50~
60m,深1m的正方形种植坑,将打完孔的毛竹铺设于坑底,并保证每相邻两根毛竹间距为10
~15cm;
(3)待上述打孔毛竹管铺设完毕后,用沙土将其掩埋形成覆土层,覆土层厚度为40~
50cm,再在覆土层上挖出直径为50~55cm的圆坑,圆坑深度以挖至看见覆土层底部的毛竹
为准,并保持每相邻两个圆坑间的间距为40~50cm,将上述备用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平放
在坑底的毛竹管上,再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盖;
(4)将长度为20~30cm的芦苇杆内部抽芯,得到芦苇毛细管,再将芦苇毛细管插在圆坑
顶部的聚乳酸薄膜上,其中每个圆坑薄膜表面插上60~80根芦苇毛细管,并保证毛细管露
出薄膜外5~8cm,再在薄膜上方铺置一层厚度3~5cm的河底淤泥,自然静置1~3个月;
(5)静置结束直至圆坑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清除薄膜顶部河底淤泥,在坑中种植虎榛
子,直至虎榛子长至撑破坑顶的薄膜,即可完成对沙漠化黄土高坡的治理。

说明书

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属于沙漠化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地沙漠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衰退土地生产力,威胁江河安全,而且加剧沙区贫
困。沙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最大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沙漠化土地面积的迅速扩展,
造成环境退化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局部地区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广
泛关注的热点。黄土高原是我国比较典型的农牧业交错发展区域,长期的过度农垦、放牧及
开发,植被累遭破坏,使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失去平衡。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严重破坏
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危及北方地区的脆弱的生态屏障。

目前,沙漠治理方法主要是种植生态植物来治沙、防沙,可是由于沙漠地区土壤条
件有限,用水面积比较小,植物种植效果很差,往往因为水源少而导致成活率非常低,并且
大面积的进行沙漠化荒山绿化,实际施工难度大,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多,绿化植被覆
盖率较低;而且植被覆盖需要大量的营养钵来培育种苗,但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营养钵大多
为塑料营养钵,没有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保水功能,导致植物难以覆盖、固定,无法抵
御雨水冲刷,造成植被群落退化死亡,而且由于大量使用黑色塑料营养钵,已经造成严重的
环境污染,也无法从根本解决水土流失、岩石风化的问题。

因此,水源对于沙漠地区植物来说是生存致命的关键,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沙漠种植汇
集水源,且能提高制备成活率的绿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沙漠化治理主要依靠植物来进行固沙,但
是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因为用水量大且水源量少,使用的营养钵又没有植物所需要的营养
成分和保水功能,导致植物种植效果差、种植成活率低的弊端,提供了一种以打孔毛竹管铺
底,覆土挖坑,再将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放入坑中自行腐烂,最后在坑中种植灌木来达到治
理沙漠化土地的方法。本发明以打孔毛竹管作为通风集水管道铺置在坑底,与外界空气进
行对流,再以微腐木板和青苔完全降解提供灌木生长所需养分,并且青苔起到固水作用,用
聚乳酸薄膜覆盖减缓坑中水分蒸发,芦苇毛细管吸收空气中水分,在协同作用下保证了坑
洞内土壤的透水性,锁住了水源,起到滋润土壤的作用,种植的灌木也能起到固沙效果,本
发明提供的治理方法,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及养分,植物成活率显著提高,具有极佳
的治理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1)取一块直径为50cm,厚度为5cm的圆形木板,将其放入沼气池中浸泡3~5天,浸泡结
束后取出微腐木板,随后将泥炭藓用组织粉碎机粉碎5~10min,用泥炭藓粉碎物将微腐木
板覆盖,控制覆盖厚度为2~3cm,并放置在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的条
件下,每天淋洒一次沼气液,淋洒量为泥炭藓粉碎物总质量的30%,自然培养直至微腐木板
表面长满苔藓,备用;

(2)取长5~7m,直径为12~14cm的毛竹,用钻孔机打通竹节,得到竹管,再用电钻在竹
管表面均匀打孔,其中每米竹管打孔10~15个,在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挖出一个边长50~
60m,深1m的正方形种植坑,将打完孔的毛竹铺设于坑底,并保证每相邻两根毛竹间距为10
~15cm;

(3)待上述打孔毛竹管铺设完毕后,用沙土将其掩埋形成覆土层,覆土层厚度为40~
50cm,再在覆土层上挖出直径为50~55cm的圆坑,圆坑深度以挖至看见覆土层底部的毛竹
为准,并保持每相邻两个圆坑间的间距为40~50cm,将上述备用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平放
在坑底的毛竹管上,再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盖;

(4)将长度为20~30cm的芦苇杆内部抽芯,得到芦苇毛细管,再将芦苇毛细管插在圆坑
顶部的聚乳酸薄膜上,其中每个圆坑薄膜表面插上60~80根芦苇毛细管,并保证毛细管露
出薄膜外5~8cm,再在薄膜上方铺置一层厚度3~5cm的河底淤泥,自然静置1~3个月;

(5)静置结束直至圆坑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清除薄膜顶部河底淤泥,在坑中种植虎榛
子,直至虎榛子长至撑破坑顶的薄膜,即可完成对沙漠化黄土地的治理。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先将打孔毛竹管铺设于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种植坑底部,覆
土后在覆土层挖出圆坑,再将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放入坑中,并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盖,
再在薄膜上插上芦苇毛细管,待圆坑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后,清除淤泥并种植虎榛子,待其
撑破坑顶的薄膜即可。本发明治理方法能有效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可有效提高
植物的成活率,成活率比传统治理方法提高了20~25%,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值得推广与
使用。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治理方法,能有效储存水分和养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2)本发明治理方法能使植物快速扎根、固定,具有较好的植物种植效果,种植成活率
与传统治理方法相比提高了20~25%。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取一块直径为50cm,厚度为5cm的圆形木板,将其放入沼气池中浸泡3~5天,
浸泡结束后取出微腐木板,随后将泥炭藓用组织粉碎机粉碎5~10min,用泥炭藓粉碎物将
微腐木板覆盖,控制覆盖厚度为2~3cm,并放置在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70~
80%的条件下,每天淋洒一次沼气液,淋洒量为泥炭藓粉碎物总质量的30%,自然培养直至微
腐木板表面长满苔藓,备用;再取长5~7m,直径为12~14cm的毛竹,用钻孔机打通竹节,得
到竹管,再用电钻在竹管表面均匀打孔,其中每米竹管打孔10~15个,在待治理的沙漠化区
域挖出一个边长50~60m,深1m的正方形种植坑,将打完孔的毛竹铺设于坑底,并保证每相
邻两根毛竹间距为10~15cm;待上述打孔毛竹管铺设完毕后,用沙土将其掩埋形成覆土层,
覆土层厚度为40~50cm,再在覆土层上挖出直径为50~55cm的圆坑,圆坑深度以挖至看见
覆土层底部的毛竹为准,并保持每相邻两个圆坑间的间距为40~50cm,将上述备用长满苔
藓的微腐木板平放在坑底的毛竹管上,再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盖;然后将长度为20~
30cm的芦苇杆内部抽芯,得到芦苇毛细管,再将芦苇毛细管插在圆坑顶部的聚乳酸薄膜上,
其中每个圆坑薄膜表面插上60~80根芦苇毛细管,并保证毛细管露出薄膜外5~8cm,再在
薄膜上方铺置一层厚度3~5cm的河底淤泥,自然静置1~3个月;最后静置结束直至圆坑中
微腐木板完全腐烂,清除薄膜顶部河底淤泥,在坑中种植虎榛子,直至虎榛子长至撑破坑顶
的薄膜,即可完成对沙漠化黄土地的治理。

实例1

首先取一块直径为50cm,厚度为5cm的圆形木板,将其放入沼气池中浸泡3天,浸泡结束
后取出微腐木板,随后将泥炭藓用组织粉碎机粉碎5min,用泥炭藓粉碎物将微腐木板覆盖,
控制覆盖厚度为2cm,并放置在温度为20℃、空气相对湿度为70%的条件下,每天淋洒一次沼
气液,淋洒量为泥炭藓粉碎物总质量的30%,自然培养直至微腐木板表面长满苔藓,备用;再
取长5m,直径为12cm的毛竹,用钻孔机打通竹节,得到竹管,再用电钻在竹管表面均匀打孔,
其中每米竹管打孔10个,在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挖出一个边长50m,深1m的正方形种植坑,
将打完孔的毛竹铺设于坑底,并保证每相邻两根毛竹间距为10cm;待上述打孔毛竹管铺设
完毕后,用沙土将其掩埋形成覆土层,覆土层厚度为40cm,再在覆土层上挖出直径为50cm的
圆坑,圆坑深度以挖至看见覆土层底部的毛竹为准,并保持每相邻两个圆坑间的间距为
40cm,将上述备用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平放在坑底的毛竹管上,再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
盖;然后将长度为20cm的芦苇杆内部抽芯,得到芦苇毛细管,再将芦苇毛细管插在圆坑顶部
的聚乳酸薄膜上,其中每个圆坑薄膜表面插上60根芦苇毛细管,并保证毛细管露出薄膜外
5cm,再在薄膜上方铺置一层厚度3cm的河底淤泥,自然静置1个月;最后静置结束直至圆坑
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清除薄膜顶部河底淤泥,在坑中种植虎榛子,直至虎榛子长至撑破坑
顶的薄膜,即可完成对沙漠化黄土地的治理。

先将打孔毛竹管铺设于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种植坑底部,覆土后在覆土层挖出圆
坑,再将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放入坑中,并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盖,再在薄膜上插上芦苇
毛细管,待圆坑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后,清除淤泥并种植虎榛子,待其撑破坑顶的薄膜即
可。本发明治理方法能有效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可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成活
率比传统治理方法提高了20%,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值得推广与使用。

实例2

首先取一块直径为50cm,厚度为5cm的圆形木板,将其放入沼气池中浸泡4天,浸泡结束
后取出微腐木板,随后将泥炭藓用组织粉碎机粉碎8min,用泥炭藓粉碎物将微腐木板覆盖,
控制覆盖厚度为3cm,并放置在温度为23℃、空气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每天淋洒一次沼
气液,淋洒量为泥炭藓粉碎物总质量的30%,自然培养直至微腐木板表面长满苔藓,备用;再
取长6m,直径为13cm的毛竹,用钻孔机打通竹节,得到竹管,再用电钻在竹管表面均匀打孔,
其中每米竹管打孔13个,在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挖出一个边长55m,深1m的正方形种植坑,
将打完孔的毛竹铺设于坑底,并保证每相邻两根毛竹间距为13cm;待上述打孔毛竹管铺设
完毕后,用沙土将其掩埋形成覆土层,覆土层厚度为45cm,再在覆土层上挖出直径为53cm的
圆坑,圆坑深度以挖至看见覆土层底部的毛竹为准,并保持每相邻两个圆坑间的间距为
45cm,将上述备用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平放在坑底的毛竹管上,再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
盖;然后将长度为25cm的芦苇杆内部抽芯,得到芦苇毛细管,再将芦苇毛细管插在圆坑顶部
的聚乳酸薄膜上,其中每个圆坑薄膜表面插上70根芦苇毛细管,并保证毛细管露出薄膜外
7cm,再在薄膜上方铺置一层厚度4cm的河底淤泥,自然静置2个月;最后静置结束直至圆坑
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清除薄膜顶部河底淤泥,在坑中种植虎榛子,直至虎榛子长至撑破坑
顶的薄膜,即可完成对沙漠化黄土地的治理。

先将打孔毛竹管铺设于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种植坑底部,覆土后在覆土层挖出圆
坑,再将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放入坑中,并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盖,再在薄膜上插上芦苇
毛细管,待圆坑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后,清除淤泥并种植虎榛子,待其撑破坑顶的薄膜即
可。本发明治理方法能有效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可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成活
率比传统治理方法提高了23%,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值得推广与使用。

实例3

首先取一块直径为50cm,厚度为5cm的圆形木板,将其放入沼气池中浸泡5天,浸泡结束
后取出微腐木板,随后将泥炭藓用组织粉碎机粉碎10min,用泥炭藓粉碎物将微腐木板覆
盖,控制覆盖厚度为3cm,并放置在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每天淋洒一
次沼气液,淋洒量为泥炭藓粉碎物总质量的30%,自然培养直至微腐木板表面长满苔藓,备
用;再取长7m,直径为14cm的毛竹,用钻孔机打通竹节,得到竹管,再用电钻在竹管表面均匀
打孔,其中每米竹管打孔15个,在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挖出一个边长60m,深1m的正方形种
植坑,将打完孔的毛竹铺设于坑底,并保证每相邻两根毛竹间距为15cm;待上述打孔毛竹管
铺设完毕后,用沙土将其掩埋形成覆土层,覆土层厚度为50cm,再在覆土层上挖出直径为
55cm的圆坑,圆坑深度以挖至看见覆土层底部的毛竹为准,并保持每相邻两个圆坑间的间
距为50cm,将上述备用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平放在坑底的毛竹管上,再用聚乳酸薄膜将圆
坑覆盖;然后将长度为30cm的芦苇杆内部抽芯,得到芦苇毛细管,再将芦苇毛细管插在圆坑
顶部的聚乳酸薄膜上,其中每个圆坑薄膜表面插上80根芦苇毛细管,并保证毛细管露出薄
膜外8cm,再在薄膜上方铺置一层厚度5cm的河底淤泥,自然静置3个月;最后静置结束直至
圆坑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清除薄膜顶部河底淤泥,在坑中种植虎榛子,直至虎榛子长至撑
破坑顶的薄膜,即可完成对沙漠化黄土地的治理。

先将打孔毛竹管铺设于待治理的沙漠化区域种植坑底部,覆土后在覆土层挖出圆
坑,再将长满苔藓的微腐木板放入坑中,并用聚乳酸薄膜将圆坑覆盖,再在薄膜上插上芦苇
毛细管,待圆坑中微腐木板完全腐烂后,清除淤泥并种植虎榛子,待其撑破坑顶的薄膜即
可。本发明治理方法能有效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可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成活
率比传统治理方法提高了25%,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值得推广与使用。

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黄土高坡沙漠化的方法,属于沙漠化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打孔毛竹管作为通风集水管道铺置在坑底,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再以微腐木板和青苔完全降解提供灌木生长所需养分,并且青苔起到固水作用,用聚乳酸薄膜覆盖减缓坑中水分蒸发,芦苇毛细管吸收空气中水分,在协同作用下保证了坑洞内土壤的透水性,锁住了水源,起到滋润土壤的作用,种植的灌木也能起到固沙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理方法,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