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制造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章制造装置,尤其是涉及除印章制造专家及专业人员以外的人也可容易制造所要印章的印章制造装置。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印章制造装置一词包括制造其一面或双面具有凹凸图案的凹凸图案板的成形装置。
包括盖章者姓名以及包括所属部门等的较大图章以及收据印章等广义印章,大多数由专家或专业人员所制造,在棒状体或板状体的一端的或一面的表面,用手工或用机器予以雕刻而制造出来。
另外,也有利用一种例如用树脂等形成具有与印章的凹凸图案相反凹凸的模型,然后,将橡胶等流体注入该模型内,予以固化后形成印面图案而制造印章的方法。
然而,法人及个人所要的印章的数量众多。例如,用以盖经常邮寄对象的图章,盖会计科目等的图章,或分发给新到人员等的印章等,需要各种各样的许多印章,在该情形下委托专家或专业者制造印章时,有时候在费用及制造时间方面会成为问题。
另外,最近在制备房间门口的门牌、大楼租户显示板及名牌时,与印章同样需形成凹凸图案的表面。此时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因此,产生了专家及专业人员以外的人也可以制造所要印章的需求。以往,市面上已有出售专家及专业人员以外的人也可以制造印章的印章制造装置(严格而言,应叫作一套工具较为适当)。
先有技术中的印章制造装置(未图示)包括一个紫外敏感型的薄膜,一个紫外线照射装置,一个平面形地紫外线硬化树脂构件和一木制底座。其中,紫外线照射装置包括一内配备紫外线荧光灯的壳体,一由使用者设定紫外线荧光灯点明时间的定时器,一设在上述壳体之上用以透过紫外线的透明板,以及一防止从该透明板透出的紫外线泄漏到外部的可开闭的盖体。另外,紫外线硬化树脂构件包括一对紫外线无反应的底层及一紫外线硬化树脂层,底层较紫外线硬化树脂层为薄。
在用该已知的印章制造装置制造印章时,首先需在描图纸等紫外线透光纸上,根据要制作的印章以在纸上描出文字或图案(以下简称为印影图案)而制成原画。
然后,将原画及紫外线感光型薄膜予以重叠放在紫外线照射装置的透明载置板上,关闭盖体,用定时器设定适合于画有原画纸质的照射时间,以便在规定时间内照射紫外线荧光灯的紫外线。将如此曝光后的薄膜用规定的液体(出售的装置中为用水)清洗之后,获得将印影图案反转成为负片的底片。亦即,印影图案部分对紫外线透明而其它部分为褐色(不透过紫外线)的负片。
接着,将该底片及紫外线硬化树脂构件重叠而载置于紫外线照射装置的透明载置板上之后关闭盖体,用紫外线荧光灯的紫外线照射规定时间。由于该照射,紫外线硬化树脂构件中紫外线照射部分(对应于印影图案部分)会硬化,其它部分不硬化。经过该硬化处理后,用规定液体(所出售的装置中即用水)清洗紫外线硬化树脂构件而除去未硬化部分即可完成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的印影图案部分比其它部分的底层突出的印面构件。对如此完成的印面构件再照射紫外线而使印面固定。
然后,将该印面构件安装在木制底座上而完成印章。
然而,已知的印章制造装置,若包括制造原画的作业在内,印章制造者必需要实行许多作业,不仅效率低,而且制造需时长。
虽然原画本身已有印影图案存在,但无法将其直接使用于印面构件的制造,换言之,需要制造负片作为中间构件,而该负片的制造成为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此外,除手描原画以外,如想用规定字体制造原画时,需要使用文字处理机等,将用文字处理机所制成的印影图案,用电子复印机等复印于紫外线透光纸,对制造原画也很费时。
再有,需要用定时器设定适于紫外线透光纸的厚度和原稿浓淡度的紫外线照射时间,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技巧。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印章制造专业人员也可简单且在短时间内制造所要印章的印章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藉下述印章制造装置来完成,该装置包括:一具有产生印影图案资料的印影图案发生装置;一树脂印面构件,在外部加以物理刺激时,树脂印面构件的一部分的特性发生变化,另一部分不发生变化,变化部分或不变化部分中的任一部分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加以除去;一对树脂制印面构件选择性地给予物理刺激的印影图案写入(转印)装置;一印影图案转印控制装置,根据印影图案发生装置所发生的印影图案资料控制印影图案写入装置,在对应于树脂制印面构件的相应的位置上给予物理的刺激,使树脂印面构件发生特性变化。
上述树脂印面构件的最佳实施例为,在受到规定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照射而改变其特性的树脂。上述树脂制印面构件的其它较佳实施例为,可以因热而改变其特性的树脂。
印影图案发生装置读进画像而产生成为印影之源的凹凸图案的印影图案资料信号。印影图案转印控制装置依照该印影图案资料信号而对树脂印面构件给予紫外线等的物理刺激使树脂制印面构件上受到物理的刺激的部分的特性发生变化,有物理的刺激加诸的部分或物理的刺激未加诸的部分当中的任一部分可由于液体洗净等的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而被除去,在树脂制印面构件表面形成与印影图案资料相应的凹凸图案。
因此,本发明不需要制造负片等中间构件,简单且短时间内可制造印章。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构成的方块图。
图2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部分构成的方块图。
图3显示本发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外观的立体视图。
图4为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印影图案资料的采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对印面构件的印影图案进行转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源的一个实例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源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影转印用液晶面板部分的一实例的立体视图。
图9为以第一实施例制成的印章实例的立体视图。
图10为以第一实施例所制成的门牌和公司标记实例的立体视图。
图11为以第一实施例所制成的名牌实例的立体视图。
图12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构成方块图。
图13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部分构成的方块图。
图14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印章用的基本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构成方块图。
图16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构成方块图。
图17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部分构成方块图。
图18为色带的平面图。
图19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控制部分所执行的基本处理流程图。
图20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构造方块图。
图21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控制部分所执行的基本处理流程图。
图22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构造方块图。
图23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构造方块图。
图24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膜的温度-透光率特性的特性曲线图。
图25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控制部分所执行的基本处理流程图。
图26显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控制部分所执行的基本处理流程图。
图27显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电子部分构造方块图。
图28显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的外观的立体视图。
图29为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欲解决的课题的说明。
图30显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的外观构成的上部平面图。
图31显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的外观构成的立体视图。
图32为图31中光线照射部分2沿着线I-I的剖面图。
图33为图31中画像读取部分3的沿着线II-II的剖面图。
图34显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的外观立体视图。
图35为图34中光线照射部分2和画像读取部分3的沿着线III-III的剖面图。
现参照附图将本发明印章制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详述如下。
本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由印章本体40与印章制造机45所构成,印章制造机45由图2所示的电子部分(资料处理部分与印影转印控制部分)和图1中所示的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所构成。图1中示出了印章本体的构成。图3为本实施例印章制造装置外观的立体视图。此外,图4及图5各为制造印章基本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参考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子部分如下。
该电子部分主要是取采印影图案资料和控制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相当于一种资料处理装置,如同其它一般的电子资料处理装置一样,由输入部分10、控制部分20及输出部分30所构成。控制部分20用以根据来自输入部分10的信息执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借助于输出部分30控制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
输入部分10包括一备有按下键和刻度键的键输入部分11,一画像读取部分12和一印章种类感测器13。键输入部分11用来产生给于控制部分20的文字码信息及各种控制。画像读取部分12用以读取原稿而将画像资料给于控制部分20。印章种类检测器13用以测出所装填印章的种类而将印章种类信息给于控制部分20。例如,印章本体及其装设夹具上设有用以识别规定印章种类的孔的识别要素,印章种类检测器13读出该识别要素而输出印章种类信息。然而,省略印章种类检测器13也是可以的。
输出部分30由下面将描述的紫外线照射光源50的驱动回路31、印影转印用液晶板部分51的驱动回路32和显示用液晶装置34的下驱动回路33所构成,各驱动回路31、32、33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驱动所对应的构成部分。显示用液晶装置34相当于资料处理装置中的显示装置,用以显示给使用者的提示信息,或印章制造者所输入的印影图案等。
关于紫外线照射光源50及印影转印用液晶板部51及其驱动控制将在后面描述(参考图1)。
控制部分20例如可是微型电子计算器,在其中,一CPU 21、一ROOM 22、一RAM 23、一文字发生器ROM(CG-ROM)24、一输入接口25和一输出接口26等借助于系统总线27连接。
在ROM 22内储存有需由CPU 21执行的制造印章用的各种处理程序(参考图4及图5)和由所键入的码信息变换成对应该码的文字码的码对应表,例如,在日文中由“假名”码变换成“汉字”的假名和汉字变换用的辞典等固定资料。
RAM 23由CPU 21作为工作存储体,在其中储存有由使用者所输入的资料。
CG-ROM 24中储存有由印章制造机所制备的文字和符号的点图形,当收到特定文字或符号的码信息时,CG-ROM 24输出与之相应的点图形。当然,也可分开设置用于显示和印影用的两个CG-ROM。
输入接口25为连接输入部分10与控制部分20的接口,输出接口26为连接输出部分30与控制部分20的接口。
根据来自输入部分10的输入信号CPU 21执行与该处理阶段相适应的存于ROM 22内的处理程序,利用RAM 23作为作业区,必要时适当地使用储存在ROM 22及RAM 22的固定资料,并将其处理状况及处理结果等显示于显示用液晶装置34,或驱动紫外线照射光源50及印影转印用液晶板部分51而制造出印章。
其次,参考图1说明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及印章本体的构成如下。
印章本体40包括,一棒状的木制底座41(不一定要木制)、一安装在该木制底座41的端部的用以在盖章时吸收按压力而使印面构件凸部与纸面良好地接触的由海绵、橡胶等弹性材料所构成的海绵构件43,以及一设在该海绵构件43表面的平板状的印面构件42。印面构件42包括一对紫外线无反应的底层42a和一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该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可暴露于紫外光之下。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厚度(即印章凸出部分)由印面上附着印泥的凸部所需要的高度所决定。
印章本体40可用未图示的安装机构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印章制造机45。例如,其剖面为矩形状的印章本体40的安装使其矩形的一个角与垂直交叉座标系统的一个标准点相吻合,而剖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印章本体40即可借助于例如安装用夹具像安装其剖面呈矩形印章本体40一样的方法安装于印章制造机45。在安装印章时,要防止紫外线泄漏出印章制造机45外部。
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包括,一紫外线照射光源50、一可控制紫外线透过率的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和一双面透镜(以组合透镜实现为多)52顺序配置而成,而上面提及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成成为紫外线照射的对象。此外,在光源50与印章本体40之间可设一扩散板以使光线均匀化。
紫外线照射光源(例如荧光管)50仅在光源驱动回路31的ON指令所指定期间内发光而射出紫外线。该发光时间被选定为可使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引起足够硬化的时间。此外,也可用开关等来ON、OFF紫外线照射光源。换言之,以CPU 21控制紫外线照射光源50的工作和停止亦可。
被配置成二维的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的各栅元(晶胞),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被液晶板驱动回路32设定为ON或OFF状态;被设定为ON状态的栅元可使光源50的紫外线透过,而设定为OFF状态的栅元阻止光源50的紫外线透过。对各栅元的ON或OFF状态的设定可将由栅元所代表的图案相似于印影图案,这一点可从后述的动作说明中得知。藉此,透过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的紫外线像成为印影图案。
一般是将液晶板用在显示装置和让可见光透过,但也有使用紫外领域作为透过领域的液晶板,将该种液晶板直接或与紫外线透过滤光镜联用,即可适用于上述的印影转印用的液晶板51。
透镜52将印影图案的紫外线像成像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透镜52的焦点平面应稍偏离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表面。当焦点平面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表面完全一致时,将由于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的各栅元的配置而使印影图案的轮廓线呈锯齿状,但当透镜52的焦点平面稍为偏离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表面时,各栅元的光束发生稍为重叠的现象,可防止印影图案的轮廓呈锯齿状。
如同已知的技术,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硬化部分之外部分可用规定的液体(例如水:气体亦可)所除去。
具有图2所示电子部分与图1所示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的印章制造装置的外观,例如,如图3所示。其中,在操作面板上适当地配置键输入部分11,显示用液晶装置34和印章本体40的安装结构55,画像读取部分12通过电缆而连接于印章制造机本体56。
其次,参考图4说明以CPU 21为中心而执行的印影图案资料的取采处理如下。
当键输入部分11指示进行一个读取印影图案资料的操作时,CPU 21即开始执行一个储存在ROM 22中的如图4所示的印影图案资料的取采的处理程序,首先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上显示印章种类资料,操作人员从键盘输入部分11键入所选择的印章种类资料(步骤100)。印章种类依以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印面形状,及大形、中形、小形等大小而规定。由该印章制造装置可处理的印章的种类是预先规定好的。
接着,CPU 21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上询问是键盘输入还是影像输入印影图案资料,CPU 21读取键盘输入部分11上由印章制造者所选择的输入方法信息而判断所选择的输入方法(步骤101)。
如果选择影像输入时,显示用液晶装置34显示要求将原稿放置于画像读取部分12处并起动画像读取部分12,CPU 21取得画像读取部分12所读取的画像资料(步骤102)。然后,将所读取的画像与已选好的印章种类的印面外形轮廓重叠显示于显示用液晶装置34。然而CPU 21要求制作者在读取的画像中那一部分用作为印影图案,将该部分作为印影图案影像显示在液晶装置34上并将其取出(步骤103)。
例如,印章制造者操作输入键盘11的游标键时,可将所指定印章种类的印面外形轮廓显示沿游标键所示方向移动,操作输入键盘11的确定键时,可将该时的印面外形轮廓所围绕的读取画像部分指定成印影图案而取出。
与此相对,当选择键盘输入方法作为印影图案资料的输入方法时,CPU21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上显示要求指定印影图案的属性资料的信息,根据显示操作者指定印影图案属性资料(步骤104)。印影图案的属性为,例如是否附有框的印影,纵向或横向,行数、文字的大小(绝对指定或相对指定均可)、阴刻(相当于显示中所谓的反转显示)或阳刻(相当于显示中所谓非反转显示)、文字的字型、对圆形外章等是否要实行文字的外形变换处理(圆形化处理等)、印影图案部分外形的大小等,而取得该等资料。也有因指定印章的大小等的限制而无法承认指定的属性,例如,小形印章时即禁止多行的型式等。
之后,CPU 21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上显示要求印章制造者输入文字资料,通过执行一个如同在文字处理机这样的资料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程序,CPU 21接收藉键盘输入的文字资料(步骤105)。该输入处理中的显示并非印影图案的最后显示。然后,在文字资料输入结束时,CPU 21即将所输入的文字资料按所指定的各种属性进行变换处理,成为印影图案显示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上让印章制造者确认以结束印影图案资料的取得处理(步骤106)。此外,根据使用者的键操作,所输入文字显示与到该时为止已输入的文字的印影图案显示可来回转换。
在结束印影图案资料的输入操作后,印章制造者可立即起动对印面构件42的转印处理,或暂时存储在RAM 23(或外部记忆装置)。
例如,印章制造者可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显示印影图案的状态(包括读出所存储的显示)下,使用键盘输入部分11命令对印面构件42转印。此时CPU 21即开始执行储存在ROM 22内的如图5所示的对印面构件42进行转印处理的程序。
首先,CPU 21接收来自印章种类检测器13的信息,确认印章本体40被安装在印章制造机45上,及被安装的印章本体40的种类符合指定(步骤200)。
在此,若得到未安装或安装错误等信息时,进行错误处理,即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上显示信息要求安装,或要求更换所安装的印章本体40(步骤201)。
相反,若确认被安装的印章本体40正确时,根据所要转印的印影图案设定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各栅元的ON、OFF状态(步骤202)。本实施例中的设定为,相对于印影图案的栅元为ON状态,相当于背景的栅元为OFF状态。然后,CPU 21为使紫外线照射光源50的照明规定时间(步骤203)。
经过规定时间以后,在显示用液晶装置34上显示照射结束,即用规定液体(水)洗净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残余部分而结束印影图案的转印处理(步骤204)。
在转印处理(硬化处理)完成后,印章制造者用规定液体洗净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除去硬化的印影图案以外的部分,形成构成印影图案的凹凸图像而完成印章。
此外,用规定液体洗净印章本体40之后,可将其再度安装在印章制造机45上紫外线照射,确使树脂硬化。此时,将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上的全部栅元置成开放状态为佳。
图9至图11中示出了以第一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所制造的印章、门扉显示板及名牌的例子。
图9示出了印章(图章)例,在椭圆形的木制底座41上藉海绵构件43而固定有以凹凸所形成的英文字母“A & B”图案的印面构件42。
图10示出了门扉板及公司章等的例子;因为不需要如图章一样具有弹性的原因,在木制底座上直接固定有用凹凸形成的英文字母图案的印面构件(该情形下,因非印章的关系,印面构件的用语并非很妥当,但为了容易与图9比较而如此表示:对图11亦相同)42。再有,在门框上安装的与走廊成为垂直的房间号码牌在其两个面上都形成有如图10所示的凹凸图案。
图11示出了名牌的例子,因为不需要如图章般地具有弹性的原因,在木制底座上直接固定有用凹凸形成的英文字母图案的印面构件42。
在图10中所示的门扉板及公司章,或图11中所示的名牌等,为提高其可认性起见,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底层42a及/或木制底座41最好使用不同的颜色。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与先有技术比较,不需要制造负片的作业。同时,由于可用键盘输入部分11等很容易地制造相当于原画的资料,印章制造专家以外的人亦可简单且短时间内制造所要的印章(及门扉表示板、公司章、名牌等凹凸图案板)。此外,在已知的印章制造装置中也有用文字处理器来制造原画,但需要将其复印在描图纸上等作业,该作业比本实施例的要麻烦得多。
图3及图4显示了基本处理流程,本实施例因具有资料处理系统,可容易地在中途变更印章本体的大小(即印影的大小)及印影的属性。同样的理由,一次印影图案资料的输入处理可得到印章大小相异而印影相似的各种印章。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构成印影图案的凸部部分为硬化所留下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在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的各栅元设为ON、OFF状态时,不需要变换所输入的印影图案资料,换言之,不需作逆字处理(镜文字化处理),资料处理的负担较少。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第一实施例,可作种种变换,对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如下所述。
(1)用可变焦距透镜作为透镜52,藉助于透镜52的功能就可实现印影的扩大或缩小。此时,需要一用以移动可变焦距透镜的驱动系统。再有,用光学系统处理来进行扩大缩小比使用数元映象(bitmap)方式的资料处理实行扩大缩小更可达成印影轮廓线的平滑化,又比使用线映象(line map)方式的资料处理方式予以扩大缩小可缩短处理时间,再者,可任意设定变倍率。
(2)在印章制造机上可设置用规定流体洗净硬化树脂层42b的结构。例如,在结束硬化处理(印影转印处理)后移动印章本体40,使其端部浸渍于内有规定液体的容器而自动除去硬化部分以外的部分。
(3)省略物透镜,使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直接与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的表面接触而硬化印影图案部分。
(4)仅将与木制底座分开的印面构件42安装于印章制造机45,对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进行硬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于木制底座41或印面构件42的一端通常设置有剥离纸以便使木制底座41与印面构件42容易粘接。
(5)可将市面上出售的资料处理装置作为本发明装置的一部分。例如,将方案处理机、私人电子计算机或打印装置等作为除印影转印用光学部分以外的资料处理装置,此外,印影转印用的液晶板51各栅元的ON、OFF信息可用电缆由资料处理部分给予。
(6)可用一个液晶装置替代显示用液晶装置34和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例如图6所示,一个可透过紫外线和可见光的装置被作为液晶装置51,包括分开设置备有抛物线面镜的紫外线照射光源501与可见光照射光源502,借助于可摆动的镜子503,当作为显示装置时即用来自可见光照射光源502的可见光作为液晶装置51(34)的后照光,而在印影转印时即用来自紫外线照射光源501的紫外线作为液晶装置51(34)的后照光。或者,如图7所示,一可透过紫外线及可见光的装置被用作为液晶装置51(34),设有一个共同使用一抛物线面镜504的紫外线照射光源501及可见光照射光源502,当作为显示装置用时,用可见光照射光源502所发射的由镜子505所反射的可见光作为液晶装置51的后照光,当印影转印时用由紫外线照射光源501所发射的并由镜子505所反射的紫外线作为液晶装置51(34)的后照光。
(7)印影转印用的液晶板51可为一维构成,通过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印面构件42或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而完成印影转印。图8中显示了后者的例子。光源部510为内有未图示的抛物线面镜的紫外线照射光源,还设有一由所述紫外线照射光源所照射的一维液晶板。图8中用黑色斜线所表示的部分表示不透过紫外线的栅元。光源部501固定在带512上,带512卷绕于由导框515所固定的规定间隔的两个辊子513、514上。辊子513、514的一端有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用以将固定在驱动带512的光源部510向图中左右方向,即副扫描方向移动。
(8)可用紫外线以外的物理因素所硬化的材料作为硬化树脂层42b。例如,可使用可见光硬化树脂或热硬化树脂等。当使用可见光硬化树脂时,应用剥离纸覆盖在可见光硬化树脂层上,在印影转印处理时剥开该剥离纸。在使用热硬化树脂时,所适用的热转印印刷器等所采用的发热控制元件为一维或二维的板结构以取代印影转印用液晶板51,如变形实施例3中所示,需要使硬化树脂层直接接触于板部。
(9)使用一种用规定液体可除去受到某种物理刺激的部分的树脂,例如使用如因照射紫外线而崩坏的树脂作为印面树脂。
(10)只用一种读取画像的方法,或只用键盘输入的输入方法输入印影图案。例如,在只使用读取画像输入的印章制造装置中,将画像读取部分所读取的画像资料直接提供给印影转印用液晶板,此时,可省略CPU本身或可省略CPU的输入控制和输送控制。
现参考附图12至15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详述如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使用光扫描在印面构件42上形成印章图案。本实施例印章制造装置如同第一实施例,由印章本体和印章制造机所组成,印章制造机包括如图13所示的电子部分(由资料处理部分与印影转印控制部分所组成),和图12中所示的印影转印用光学部分。图12中同时示出了印章本体的构成。印章制造装置的外形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图3所示。图14示出了印章制造基本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参考图13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子部分如下。
该电子部分如同第一实施例,由输入部分10、控制部分20和输出部分30所构成。输入部分10、控制部分20如同第一实施例,因此省略其说明。
输出部分30包括下面将描述的驱动控制印影转印用光学部分的各部分的光学部分驱动回路群35,和显示装置34的驱动回路33。各驱动回路35、33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驱动所相应的部分。
光学部分驱动回路群35由各种驱动回路所组成,但在此以一个统称表示之。如下面将描述的,光学部分中也有一些组成部分需要一个驱动控制,实际上,在该些组成部分中,已装备有相应的驱动回路。
下面,参考图12说明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及印章本体的构成如下。
印章本体40的构造如同第一实施例。一个未图示的印章本体40的安装机构可在图12中所示的Y方向(副扫描方向)以规定的间距(线间距)移动。
印影转印用的光学部分包括,一紫外激光光源60、一聚光器61、一光开关62、一光束扩大器63、一圆柱形透镜64、一多边形镜子65、一fθ透镜66和一透镜67,按其顺序配置。
紫外激光光源60由一未图示出的驱动回路(参考图13中以符号35所示的回路)所驱动。在控制部分20指令输出的时间内,紫外激光光源60振荡并输出紫外激光。输出的激光被聚光器61聚集后入射于光开关62。该光开关62被一未图示的驱动回路(参考图13中用符号35所示的回路)所驱动而断续地遮断激光束。控制上述操作的指令由控制部分20所发出。如果紫外激光源60本身就能根据控制讯号而控制其激光的射出,亦即激光源本身为脉冲式形式时,可以省略光开关62。断续射出的激光被光束扩大器63制成具有规定点形状,用圆柱形透镜64对由于多边形镜子65反射所产生的点状变化进行补偿后入射到多边形镜子65。
多边形镜子65由未图示的驱动回路(参考在图13中以符号35所示的回路)和驱动机构(马达)68驱动下以定速旋转,用以将断续传进的激光在X方向(主扫描方向)作偏向扫描。多边形镜子65的旋转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与上面所述的光开关62的断续动作同步实行。被多边形镜子65反射的扫描激光束,通过一个例如由曲面透镜构成的fθ透镜66,以扫描速度为常数的方式去照射被照物(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进一步地,扫描激光束通过一个例如由二重球面透镜构成的透镜66去照射一个其表面与透镜66的焦平面一致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
因此,根据印影图案的在规定方向(主扫描方向)上一行的资料信息光开关62控制了激光束的断启状态。将印章本体40(即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向副扫描方向偏移一行距离而重复同样的操作,就可以根据印影图案部分将紫外线选择性地照射在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换言之,可将印影图案转印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
下面,就图14说明本实施例如下。如同图5流程图,在步骤200对印章本体40的安装进行确认后,接通光开关62,开始振荡紫外激光源60,同时开始旋转多边形镜子65,再将一个放在副扫描方向初始位置上的驱动印章本体40的装置置于工作等待状态,使印章转印用的光学部分处于工作等待状态(步骤212)。然后在步骤213中,当激光振荡及多边形镜子65的旋转进入稳定状态时,根据印章种类求出要扫描的总行数N,给行位置参数i设定一个初值(1)。
然后,读出目标图案的印影图案的第i行的画像资料(2进数据),与多边形镜子65的旋转同步地控制光开关62的断启状态,然后将代表第i行印影图案扫描照射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与第i行位置相对应的地方,于是硬化层42b上相应于第i行的部分就硬化了(步骤214)。如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无法以一次扫描充分硬化时,可重复实行同一行的扫描若干次。当对第i行的扫描转印处理(硬化处理)结束后,检查是否已对所有行进行了扫描转印处理,如果尚未都处理,将印章本体40移动一行,使行位置参数i增加1而重复以上的步骤214(步骤215、216)。
重复上述的行图象的转印处理(硬化处理),最后结束对所有行的处理,在步骤215中检查此结果并得到肯定结果。此时,CPU21即将转印处理结束和指示用规定液体(水)洗净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33上而结束一连串印影图案的转印处理(步骤217)。
印章制造者用规定液体洗净经硬化处理的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后,印影图案以外的部分被除去,形成了构成印影图案的凹凸而完成印章。
如同第一实施例一样,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不需要制造负片作业,同时,可用键盘输入部分11等容易地制造相当于原画的资料,因此,印章制造专家以外的人也能简单且短时间内制造所要的印章(及门扉显示板、公司章、名牌等凹凸图案板)。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本实施例及上面所述的实施例;对第二实施例的改进如下所示。
(11)不移动印章本体40,而移动自激光光源60至透镜67的光学系统部分而实行副扫描方向的转印。又,如图15所示,设一在副扫描方向可变化角度的可摇摆镜子69,以便将通过透镜67的雷射光线在印章本体40的副扫描方向扫描亦可。
(12)不用资料处理系统而用光学处理实行印影图案的扩大缩小。例如,将多边形镜子65的定速旋转速度的改变、光开关62断启基本周期的改变,和副扫描方向的移送量的改变作适当组合即可扩大缩小印影图案。
下面,参考图16至图19,详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
本实施例用不透过紫外线的墨水在印面构件42上印上印影图案后用紫外线进行照射。
本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包括,印章本体和印章制造机。印章制造机包括图17所示的电子部分(资料处理及印影转印控制部分等),及图16所示的光学部分(印刷部分及光线照射部分等)。图18为墨水色带平面图,图19为显示该实施例的控制部分所执行的基本处理流程图。
该电子部分如同第一实施例,由输入部分10、控制部分20及输出部分30所组成。输入部分10、控制部分2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输出部分30包括用于驱动控制光学部分的各个分部分的光学构成部分驱动回路群35′,和一个用以驱动显示装置34的驱动回路33。驱动回路群35′的各驱动回路,以及驱动回路33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驱动各相应构成部分。
光学部分驱动回路群35′是由各种驱动回路所构成,在此以一统称表示。正如下面要描述的,本装置的光学部分的各个组成分部分都需要一控制驱动回路,实际上,这些驱动回路已配置在组成部分的每一个中。
图16示出了本装置的光学部分由一印刷部分与一紫外线照射部分所构成。
印刷部分可以例如为热转印方式,以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为被印刷对象。印刷部分由一可移动型的印刷头70、一墨水色带71,墨水色带71的供给卷轴72、一卷取轴73和对色带71进行方向变换用的辊74、75等所构成。
当发热驱动回路(参考图17中以符号35′所示回路)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执行驱动操作时,可动印刷头70发热而将墨水色带71的墨水转印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当移动驱动回路(参考图17中用符号35′所示回路)驱动动作时,可动印刷头70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移动。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可动印刷头70在印刷等待时基准位置P被选定在离开连结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和紫外线照射光源76的区域的位置,以避免阻碍照射动作。
墨水色带71如图18平面图所示,包括一在对紫外线有透光性的薄片构件71a上选择地粘附的墨水71b。和可由图示的墨水色带位置检测器测出的用以识别对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而言,那一区域为墨水附着区域R1,那一区域为透光领域R2的标志71c。墨水71b被选定为对紫外线非透明的(如黑色)。墨水附着领域R1的大小,例如与最大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面积相等或较大,而透光领域R2的大小为相等于或大于墨水附着领域R1。
根据印章本体40的固定方法不同,印章本体40对薄片构件71a施加压力大小也不同,所以所用的薄片构件的材质对垂直方向推压力的承受能力应高于一般的墨水色带的薄片构件的承受能力。
例如,一个固定设有荧光灯的紫外线照射光源76被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由控制部分20控制点灯及熄灯。再者,在装置中还设有一透镜系统或镜子系统,用以将照射光聚光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
具有图17中所示电子部分与图16中所示的光学部分的印章制造装置,其外形与第一实施例图3所示外形相似。
其次,本实施例的工作情况在图19说明。如同第一实施例,在步骤200确认印章本体40安装正确后,将墨水色带71移动至使其墨水附着领域R1重叠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位置,印刷头70被驱动和墨水色带71b与紫外线硬化部分42b相贴,其结果使印影图案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发生反转(步骤222、223)。接着,移动墨水色带71使其透光区域R2叠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用紫外线照射光源76按规定时间进行照射(步骤224、225)。
最后,CPU 21将转印处理结束,以及指示用规定液体(水)洗净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34上而结束一连串印影图案的转印处理(步骤226)。
印章制造者用规定液体洗净硬化处理后的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后,印影图案以外的部分被除去,形成了凹凸的印影图案,同时,在洗涤之际所附墨水71b被除去,印章得以完成。
然后,可将印章本体40再次安装于印章制造机,用紫外线照射以确使树脂硬化。
如同在第一、第二实施例那样,印章制造专家以外的人亦可利用第三实施例简单且短时间内制造所要的印章(及门扉显示板、公司章、名牌等凹凸图案板)。
图19显示基本处理流程,但本实施例还具备有资料处理系统,因此,可容易地在中途变更印章本体大小(印影的大小)以及印影的属性等。同样的理由,可用一次的印影图案资料的输入处理而可制造印章大小虽然相异、但印影相似的各种印章。
再者,根据第三实施例,墨水71b被直接附着于紫外线硬化层42b再用紫外线予以照射(附着的墨水形状相当于负底片),与借用负底片等中间构件而照射紫外线的情形比较,可正确转印印影图案。
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例及已述实施例的限制,涉及第三实施例的变形如下所述。
(13)用固定印刷头移动印面构件42的方式实行对印面构件42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印刷处理。
(14)将墨水色带切割成与印面大小相当的薄片,用以取代辊状墨水色带。转印印影图案后弹出该墨水薄片,不存在墨水色带上设置透光领域R2的问题了。
(15)印刷方式并非限定于热转印方式,用喷墨方式或点阵方式均可。应用喷墨方式时,因不必绕拉色带的原因,可相对地使装置小形化。
下面,参考图20至图22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说明如下。
该实施例不象第三实施例那样,直接对印面构件42印刷印影图案,而是根据相应印影图案而让紫外线部分透过一薄膜而对印面构件42照射紫外线。
该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由印章本体与印章制造机所组成。印间制造装置可分为基本上与第三实施例图17所示的电子部分相同的电子部分和图20所示的光学部分(印刷部分及光线照射部分)所组成。同时,图20还进一步地显示印章本体的构成。再者,图21为本实施例的控制部分20所执行的基本处理流程图。
该第四实施例的电子部分基本上与图1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现参考图20说明光学部分的构成如下。图20所示的光学部分由一印刷部分和一紫外线照射部分所组成。印刷部分采用热转印方式,由一固定型印刷头80、一压印卷轴81、一墨水色带82、一印刷纸带83、一供给卷轴84、一卷取轴85,和对墨水色带82进行方向变换用辊子86、87所组成。
该第四实施例中,将墨水色带82和印刷纸带83重叠而卷绕在供给卷轴84上,将重叠的带子从供给卷轴84中拉出并进入印刷头80和压印卷轴81之间。
当未图示的发热驱动回路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被驱动时,印刷头80发热并将墨水色带82的墨水转印于印刷纸带83。
在此时热转印方式中,墨水色带82的被转印的部分因墨水被除去而变成透明。换言之,转印后的墨水色带82由可透过紫外线的部分(墨水被除去的部分)及阻止紫外线透过的部分(有墨水留下的部分)所组成。于是,在该第四实施例中,可将经印影图案印刷处理而使相应的印影图案部分变成透明的转印后的墨水色带82当作负底片利用。
仍处于重叠状态的墨水色带82和印刷纸带83通过由印刷头80和压印卷轴81所组成的印刷部分到达辊子86,辊子86和与其联设的带子分离机构分离墨水色带82与印刷纸带83。
被分离的墨水色带82,通过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正下方后,被辊子87改变其行进方向,并由卷取轴85所卷取。在对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相应印影图案的部分进行硬化转印处理时,墨水色带82当其相应印影图案的部分变成透明的墨水色带82的区域(负底片)位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正下方时停止。
另一方面,分离出的上印有印影图案的印刷纸带83被从排出开口部88拉出于印章制造机外,被未图示的手动式或自动式切刀所切断。被切断印刷纸部分可利用以确认印影图案。同时,将被切断的印刷纸部分粘贴于印章本体40的顶部,用以辨认该印章本体40的印面。
在本实施例的紫外线照射部分中,一个例如由荧光灯构成的紫外线照射光源90固定安装在其中作为紫外线照射光源,由控制部分20控制点灯及熄灯。一个由未图示的进退机构所驱动的透明板91面对墨水色带82的一面而设,墨水色带82的另一面面对印面构件42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换言之,由紫外线照射光源90所射出的紫外线通过透明板91及墨水色带82而到达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透明板91,在其进动位置时可使作为负底片的墨水色带82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接触性更好,在其退动位置时以不妨碍墨水色带82的移动为宜。
透明板91在墨水色带82行进方向的两端部例如呈圆形以避免接触时损伤墨水色带82。又透明板91呈圆形的两端又稍为突出,以便在透明板91进动使墨水色带82接触于印面构件42时,提高张力以增加密贴性。
可在紫外线照射光源90和透明板91间适当地设置使照射光聚集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透镜系统或镜子系统。
虽然根据印章本体40的安装方式不同,加在墨水色带上的力也不同,但对墨水色带82所加的力还是相当大的,所以,对于墨水色带所用的材料应对垂直方向推压力有承受能力的材料,用高于一般承受能力的墨水色带薄片构成墨水色带82。
接着,用图21而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如下。
如同上述实施例,在步骤200确认所安装印章本体40为正确时,驱动印刷头80和两带子的运动机构等而实行印影图案印刷处理,在墨水色带82上形成作为负底片功能部分(步骤232)。
然后,将印刷有印影图案的印刷纸带83排出切断。使负底片部分发密贴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并完成光学转印准备。显示装置显示要求对印影图案作最后查验的信息以促使印章制造者指示是否进行光学转印,根据印章制造人从键盘输入部分11所输入的指示内容(步骤233、234),例如,印章制造人按被切断排出的印刷纸带83的印影图案,决定其大小及文字形状等是否为所希望的印影图案等作最后确认,妥当时即指示光学转印,不妥当时即指示强行终止转印处理。
印影图案输入时显示于显示装置33的印影图案与所想在印面构件42作印刷处理的印影图案之间,大小与文字间距等稍有相异者居多。
当有强行结束指示时,CPU 21立即终止一连串的转印处理。相反,如在光学转印的指示时,CPU 21即使紫外线照射光源90按规定时间(步骤235)发光。
最后,CPU 21将转印处理结束,以及指示用规定液体(水)洗净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等的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34上而结束一连串印影图案的转印处理(步骤236)。
印章制造者用规定液体洗净硬化处理后的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后,印影图案以外的部分被除去,形成了构成印影图案的凹凸印章。
之后,将印章本体40再度安装于印章制造机作紫外线照射以确使树脂硬化为宜。
如同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一样,印章制造专家以外的人也可利用本实施例简单且短时间内制造所要的印章(及门扉显示板、公司章、名牌等凹凸图案板)。
下面,参考图22而详述第四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作为第五实施例如下。这里,图22显示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部分(印刷部分及光学部分),与图22相同,所对应部分即以同样符号表示之。
该第五实施例如同第四实施例,利用印刷处理而自动制造负底片为其特征,但两者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作用为负底片的带子是不同的。本实施例的电子部分与第四实施例大略相同。以下以本实施例的光学部分为中心加以说明。
图22中,该第五实施例的印刷纸带83由透明薄片所形成(此点而言,以纸来表现可能不妥当),在其印刷处理过程中,转印印影图案之后不排出于外部,与墨水色带82一起行走经辊子92而到达辊子93。辊子93与带子分离机构联设,用以分离墨水色带82与印刷带83。被分离的行进方向被改变的墨水色带82被卷取轴85所卷取。
相反地,被分离的直进印刷纸带83通过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正下方后,被辊子94改变其进行方向,并被卷取轴95所卷取。在将相应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印影图案作光学的转印处理时,印刷带83停止在印影图案被黑白反转印刷的印刷带83的区域位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正下方位置。
该第五实施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如同第四实施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但夹着印刷带83而面对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这一点不同于第四实施例。
CPU 21所执行的处理也如第四实施例,因此省略其说明。又,所印刷的印影图案画像与用第四实施例所印刷的印影图案画像黑白反转。
因此,根据第五实施例在印刷处理过程中也自动制造负底片(印刷带83的一部分),然后转印到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因此,如同在第四实施例一样,印章制造专家以外的人亦可利用第五实施例简单且短时间内制造所要的印章(及门扉显示板、公司章、名牌等凹凸图案板)。
本发明并不受第四、第五实施例和前面描述的实施例的限制,与该第四、第五实施例相关的变形如下所述。
(16)用可动印刷头实行印刷处理而不是用固定印刷头80。
(17)印刷方式并非限定于热转印方式,也可用喷墨方式或点阵方式。但对第四实施例无法适用喷墨水方式。
(18)关于第五实施例,将印刷处理后的印刷带83排出切断并保存,以后将其安装在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再度利用。
(19)在上述第四、第五实施例中,将负底片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密贴再转印印影图案,但也可使负底片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分离,并在其中间设透镜等光学系统来转印印影图案。
(20)在上述第四、第五实施例中,将相当于负底片的墨水色带或印刷带,以连续带状直接输送至照射位置,但切断成为规定长度而输送至照射位置亦可。
(21)在上述第四、第五实施例中,印刷位置(负底片制造位置)远离用紫外线照射负底片的位置(紫外线照射位置),但也可以利用例如可动印刷头及压印卷轴等在紫外线照射位置印刷。
(22)固定透明板91,将印章本体40进退移动以使负底片与印面构件密贴。
现参考图23至图25,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详述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一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取代第四、第五实施例中的薄片。所说薄片根据印影图案局部透过紫外线。
本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由印章本体与印章制造机所构成,印章制造机大致上由具有与第三实施例图17所示电子部分同样构成的电子部分,及图23所示光学部分(负底片制造部分及光线照射部分等)所构成。图23显示了印章本体的构成,图24显示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的温度-透光特性的一例的特性曲线图。图25显示该实施例的控制部分所执行的基本处理流程图。本实施例的电子部分与第三实施例的图17中所示的电子部分有同样的构成,故省略其说明。
图23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光学部分由负底片制造部分和紫外线照射部分所组成。
负底片制造部分包括一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4个辊子98a~98d、一制造负底片用的热能头85、屏式辊86,和一个消去负底片用的加热辊97。
本实施例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为循环状,绕挂于4个辊子98a~98d上可按规定方向(时针方向)循环。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例如在室温下可呈透光状态及非透光状态(对紫外线)者,如图24所示,藉加热及自然冷却而可实行自透光状态至非透光状态的迁移D-E-A,以及自非透光状态至透光状态的迁移A-B-C-D。
最后有所表示文字为黑色的热可逆性资料显示薄片的建议,该种热可逆性资料显示薄片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
在制造负底片用的热能头85与屏式辊86之间,例如,有呈透光状态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引入其中。热能头85为例如如同热转印印刷方式中所用的热能头。在控制部分20的控制下,由发热驱动回路(未图示)所驱动的热能头85的点阵元件发热,使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上相应于印影图案的背景部分选择性变化成为非透光状态。包含呈透光状态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的区域成为负底片功能的部分。
另一方面,将有透光状态部分和非透光状态部分混合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引至消去负底片用的加热辊97。该加热辊97使通过该辊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成为完全透光状态,即消去作用为负底片的部分。例如,一个由荧光灯构成的紫外线照射光源90被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由控制部分20控制点灯及熄灯。由未图示的进退机构所驱动的透明板91被设在面对印面构件42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一方,并将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夹在中间。换言之,由紫外线照射光源90所射出的紫外线通过透明板91及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而到达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透明板91在其进动位置时可提高作用为负底片的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密贴性,在其退进位置要不妨碍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的行进。
透明板91在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的行进方向的两端部呈圆形状,以避免接触时损伤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透明板91呈圆形状的两端部稍为突出,以便在透明板91进动时使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接触于印画构件42时,提高张力以增加密贴性。
在紫外线照射光源90和透明板91间可适当地设置使照射光聚焦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透镜系统或镜子系统。
下面,用图25对本实施例工作说明如下。
如同上述实施例,在步骤200确认印章本体40安装正确时,驱动热能头85和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的行走机构而使相应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的印影图样的部分成为透光状态,形成负底片功能的部分(步骤242)。
然后,将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的负底片功能部分移动至印面构件42的正下方,使负底片功能部分密贴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而完成光学的转印准备(步骤243)。CPU 21使紫外线照射光源90在规定时间点明,当规定照明时间结束之后,CPU 21将转印处理结束,以及指示用规定液体(水)洗净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等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33上(步骤244、245)。
最后,使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100的负底片功能部分,通过加热辊97的位置使其恢复至全面透光状态而结束一连串的印影图案转印处理(步骤246)。
印章制造者用规定液体洗净转印处理后的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后,印影图案以外的部分被除去,形成了构成印影图案的凹凸印章。
因此,在第六实施例中,经过印刷处理而自动制造负底片(印刷带83的一部分),立即进行对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转印,因此,如同在第四实施例一样,印章制造专家以外的人亦可简单且短时间内制造所要的印章(及门扉显示板、公司章、名牌等凹凸图案板)。
如图29(A)所示,在所形成的印章印面中,相应于印影图案的凸部集中在中央部分而印面的周边部分有大片空白。在使用印泥附着时,如图29(B)所示,凸部以外的周边空白区域也有印泥附着,盖章时,如图29(C)所示,空白区域的印泥也会被印在盖章对象物上,从而盖出不干净的印章。
如想防止该印泥沾污,可考虑使印影图案大得足以使其突出部位于印面的周边部分。然而,在用资料处理装置取得印影图案资料而自动制造负底片部分的印章制造装置中,例如使用键盘输入文字或印影图案资料时,要指定文字间距、行间距和文字的大小等,但实际上这些参数的选择都有跳跃性,不一定能使印影图案凸部位于印面周边。
又如图29(D)所示,可考虑使印影图案包含边框以防止盖章时沾污盖章对象物。用资料处理装置取得印影图案资料,藉以自动制造负底片部分的印章制造装置中,可藉该资料处理装置而使边框包含在印影图案中。例如,印章制造装置的资料处理装置为如同所谓文字处理机的资料处理装置时,在制造印影图案时,构成印影图案的文字输入结束后,将输入模态改变成为框线输入模态,指示起点及终点而形成边框。
因此,印章制造者欲输入具有边框的印影图案,相当费时费工。
将边框包含在印影图案中不仅是意图防止盖章时印泥所引起的沾污,而且有些印章种类必须有边框。印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姓名用章中,印影图案内含有边框乃是自然的事。在此时,印章制造人必需输入边框,这相当费时费事。
因此,现说明印章制造装置的第七实施例,其中,虽然所要的印章具有边框,但印章制造人可在短时间内且简单输入印影图案。
本第七实施例有解决上述问题的四种模式,并可将任一种模式应用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的任何一个实施例。这四个模式,即(A)设一个不附加边框的边框禁止指示装置,除非该边框禁止指示装置指示对印影图案不附加边框,资料处理装置即对所取得的印影图案附加边框作为最后的印影图案。(B)设一个不附加边框的边框禁止指示装置,除非该边框禁止指示装置指示对印影图案不附加边框,具有规定物理特性的边框施加装置会对树脂制印面构件实行边框施加处理。(C)设一个边框指示装置,指示是否应对印影图案加一边框。当该边框指示装置指示对印影图案附加边框时,对资料处理装置所取得的印影图案自动附加边框而作为最终的印影图案。(D)设一个边框指示装置,指示是否应对印影图案加一边框,当该边框指示装置指示对印影图案附加边框时,有规定物理特性的边框施加装置对树脂制印面构件执行边框施加处理。
现参考图26至图28对第七实施例详述如下。本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由印章本体和印章制造机所构成,印章制造机由图27所示的电子部分(资料处理部分及印影转印控制部分等)和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所示的光学部分所构成。
首先,参考图27对本实施例的电子部分说明如下。
该电子部分基本上如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所示,但新设有边框OFF指示部分14。
键盘输入部分11的边框OFF指示部分14为首次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如下面将要描述的,该实施例时,对由印章制造人所输入的印影图案会自动附加边框,边框OFF指示部分只在禁止自动附加边框时才操作,该指示也仅对将要开始制造的一个印章有效。边框OFF指示部分14,例如可通过按动自动恢复按钮而实现。
下面,参考图26说明CPU 21为中心而实行的印影资料的取得处理例子如下。
例如,由键盘输入部分11键入命令指示执行一个读取印影图案资料时,CPU 21即开始执行储存在ROM 22的由图26所示的印影图案资料的取得处理程序,首先,将印章种类资料显示于显示装置33,通过键盘输入部分11印章制造者读取所选择的印章种类资料(步骤300)。此时,印章种类包括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印章形状和大形、中形、小形等大小种类,这些种类是预定的能由印章制造装置处理的。
接着,CPU 21在显示装置33上显示本印章不需要边框,印章制造者要操作一边框OFF指示,然后要指出,用键盘输入实行印影图案资料的输入,还是用映像输入方法来实现印影图案资料的输入。假如需要边框时,印章制造者直接输入印影图案资料的输入方式(步骤301~303)。在边框OFF指示14被操作时,边框OFF旗标被置定,计算机进入印影图案资料输入方法的判断(步骤303)。
当选择映像输入作为印影资料的输入方法时,CPU 21显示信息要求制作人将原稿设定在画像读取部分12而起动画像读取部分12。通过画像读取部分12 CPU 21读取画像资料(步骤304)。然后,将该所读取的画像,及有关印章印面的外形轮廓重叠而显示于显示装置33。CPU 21进一步要求制作人决定在读取画像中要用于印影图案的部分,从而取出被指示的印影图案部分(步骤305)。例如,印章制造人操作键盘输入部分11的游标键时,由所选定的印章种类印面的外形轮廓所包含的图象就沿游标所示方向移动,当操作键盘输入部份11的确定键时,将把该时由印面外形轮廓所围绕的画像部分当作所指定的印影图案而取出。
之后,查验边框旗标的值(步骤306),若制章人未拒绝附上边框时,将相应该印章种类的边框追加于所取得的印影图案,从而获得最终印影图案,将其显示于显示装置33上,结束印影图案资料的取得处理(步骤307、308)。相反,若边框OFF旗标的值为拒绝附上边框时(亦即边框OFF旗标被设定时),对设定的边框OFF旗标进行再设定,以供下次读取印影图案时能附加边框。然后,CPU 21将一个不带边框的印影图案直接作为最终的印影图案显示于显示装置33,结束印影图案资料的取得处理(步骤309、308)。
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在拒绝有边框时,印章制造人需予以指示,制章人如无指示时即自动附上边框,这种做法可提高连续输入带有边框的印章的制造效率。实际上,现实的印章以具有边框的居多,所以自动附加边框是非常有用的。另外,从防止盖章时沾污这点而言,自动附加边框是非常有用的。
本发明并非局限于第七实施例和已述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相应的变形实施例如下所述。
(23)在第七实施例中,在输入一印影图案时,会自动加上边框。边框也可以在制造负底片时(就本实施例而言,在对印面构件42进行印刷处理时)予以加上。
(24)在第七实施例中,以附加边框为前提,只有在制作人给于指示时,才不附加边框。也可用一DIP开关给出指示加不加边框。也可以给每一个印影图案给于一个附加或不加边框的指示。
(25)将边框自动附加功能,设在只采用画像读取方法作为印影图案输入方法的印章制造装置中,或只采用键盘输入方法作为印影图案输入方法的印章制造装置。
下面,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参考图30详述如下。
在上述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或第六实施例中,具有设在装置本体内的画像读取装置的印章制造装置,被画像读取装置所占去的空间较大。同时,印面构件的照射装置所占的空间亦大,从而产生印章制造装置变成大型、高价的问题。另外,在具有画像读取装置时,全体零件数目亦增加,其结果有故障发生率变高的问题。
第八实施例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上述的问题,它至少包括一个画像读取装置作为资料处理手段,其特征为用同一光源作为画像读取装置的光源部分与光线照射装置的光源部分。
第八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还包括一个光学部分。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光学部分为主进行说明,电子部分的说明仅以第四实施例引为代表而省略其详细说明。第八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在只具有画像读取部分作为印像图案的取得装置的情况下,其外形如图31所示。
如图31所示,印章制造装置本体1包括,一对印章本体40进行光线照射的光线照射部分2、一读进原画(印影图案)的画像读取部分3,和一组使光线照射部分(印影图案光学转印部分)2和画像读取部分3动作的开关群A。
图32为图31中沿线I-I的光线照射部分2的剖面图,现参考该图32说明光线照射部分2的构成如下。
光线照射部分(印影图案光学转印部分)2由印刷装置和紫外线照射部分所组成。
印刷装置基本上如同图20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因此,与图20同样符号所表示的为同样构成元件。印刷装置由固定型印刷头80、压印卷轴81、墨水色带82、印刷纸带83、供给卷轴84、卷取轴85和对墨水色带82进行方向变换用的辊86、87等所组成。
墨水色带82和印刷纸带83重叠卷绕在供给卷轴84上,该些重叠状态的带子从供给卷轴84拉出,并被送至印刷头80与压印卷轴81间的印刷位置。
印刷头80在未图示控制部分的控制下发热而将墨水色带82的墨水转印至印刷纸带83上。
此时,在热转印方式的墨水色带82中,被转印的部分因墨水消失而变成透明。换言之,转印后的墨水色带82成为可使紫外线透过的部分(墨水被消除的部分)及阻止紫外线透过的部分(有墨水残留的部分)。因此,印刷处理印影图案,将相应印影图案的部分变成透明的转印处理后,墨水色带可当作负底片利用。
通过由印刷头80和压印卷轴81所组成的印刷部分的重叠状态墨水色带82和印刷纸带83被送至辊子86,墨水色带82和印刷纸带83被该辊子86(与辊子86联设有带子分离机构)分离。
被分离的墨水色带82,通过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正下方后被辊子87改变其行进方向,并由卷取辊85所卷取。在使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上相应于印影图案的部分硬化的印影图案转印处理时,墨水色带82以相应印影图案的部分变成透明的墨水色带82的区域(负底片)位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正下方位置。
另一方面,被分离的印刷有印影图案的印刷纸带83从开口部88拉出印章制造装置本体1的外部后,用未图示的手动式或自动式切割刀切断。被切断的印刷纸部分被利用于印影图案的确认。另外,将所切断的印刷纸部分粘贴在印章本体40的顶部用以辨认该印章本体40具有何种印面。
例如,一个由荧光灯构成的紫外线照射光源90被固定在光学部分中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并设于在X方向能进退移动的可动机构51上,由未图示的控制部分控制点灯及熄灯。一个由未图示的进退机构所驱动的透明板91被设在面对印面构件42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一方,并将墨水色带82夹在中间。换言之,由紫外线照射光源90所射出的紫外线通过透明板91和墨水色带82而到达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透明板91,在其进动位置时可提高作为负底片的墨水色带82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密贴性,在其退动位置时要不妨碍墨水色带82的行进。
透明板91在墨水色带82行进方向的两端部为例如呈圆形状以避免接触时损伤到墨水色带82。另外,透明板91呈圆形状的两端部稍为突出,以便在透明板91进动使墨水色带82接触于印面构件42时,提高张力以增加密贴性。
图33为图31中沿着线II-II的画像读取部分3的剖面图,现参考该图33而说明画像读取部分3的构成如下。
画像读取构成部分3具有一个载置原画(印影图案)的透明的原画载置板310。该原画载置板310的面积及形状被选定为例如,大约相等于该印章制造本体1可处理的最大印章本体40的印面构件42的面积及形状。可摆动的盖体311用以在关闭原画载置板310时阻止读取用光线外泄以确保读取画像的品质。
原画载置板310的下方,设有载置在X方向能进退的可动机构510的照射光源90和一维光电变换感测器312。一维光电变换感测器312接收由照射光源90所射出而从原画载置板310上原画所反射的光线,经过光电变换使原画资料(印影图案资料)成为一连串电信号给予未图示电子处理部分。
图31显示盖体311被打开(在图30中省略),印章本体40未安装状态下印章制造装置本体1的视图。
如在图30中所示,置于可动机构510上的一维光电变换感测器312只位于画像读取部分3的下方。然而,载置于可动机构510上的照射光源90位于光线照射部分2及画像读取部分3两者之下,并用作读取画像用光源和对印面构件42光线照射用的光源。对印面构件42照射光线时,照射光源90可定位于固定位置。在照射光源90固定时,设一反射板而使光线扩散会更有效果。
最好,照射光源90射出的光线包括紫外线及可见光两部分,对印面构件42光线照射而用的光源,紫外线比较有效,对读取画像用的光源,可见光比较有效(也可考虑紫外线读取)。
在由上述各部分所组成的印章制造装置中,按下述顺序制造印章。
首先,印章制造人将记载有所要印影图案的原画,以其记载面向下而置于原画载置板310后关上盖体311,按下读取指示开关(参考符号4)指示读取画像。于是,画像读取部分3动作而读取画像,被读取的画像资料(印影图案资料)暂时被储存于记忆体内。在读取时,照射光源90当然要动作。
接着,印章制造人按下负底片制造指示开关(参考符号4),指示制作当作负底片的部分。根据临时储存的印影图案资料印刷头部80执行一个印刷处理。在向外排出具有与底片同样印影图案的印刷纸83的同时,作为负底片的墨水色带82被送至印章本体40的印面构件42的正下方。
根据所排出的印刷纸83,制印人查验确认要在印章本体40上处理的印影图案,将印章本体40安装于印章制造装置本体1之后,按下印面构件照射指示开关(参考符号4),指示对印面构件42光学转印印影图案。此时,透明板91进动而使作为负底片的墨水色带82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密贴。然后,使照射光源90按规定时间发光。照射光源90可在X方向上徐徐移动。
经过照射,印面构件42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的被照射部分(印影图案部分)硬化。例如,照射中,点亮未图示的例如由LED构成的灯,按规定时间照射后关掉该灯。藉该熄灯而得知照射结束的印章制造人,从印章制造装置本体1取下印章本体40,用规定液体洗净该紫外线硬化树脂层,除去硬化部分以外的树脂部分而完成印章的凹凸印面。
然后,再次将印章本体40安装于印章制造装置本体1,予以照射,以确保固化印影图案。
根据第八实施例,由于照射光源90并用为画像读取部分3和光线照射部分(印影图案光学转印部)2的共用光源,可使得零件数削减,可靠性增加,并由于光源部分共用一驱动单元而使装置小型化。
下面,参考附图就第八实施例的变形例,即本发明的印章制造装置的第九实施例详述如下。第九实施例的印刷机构基本上与图16所示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相同。因此,与图16同一符号所表示的为同样的构成元件。
第九实施例的印章制造装置中,只有一个画像读取装置作为印影图案的取得装置,该印章制造装置的外形如图34所示。在图34中与已述的附图对应部分,均以同样符号表示。
在图34中,印章制造装置本体1包括:一对印章本体40进行光线照射的光照射部分2、一读取原画的画像读取部分3,和一使光线照射部分(印影图案光学转印部分)2和使画像读取部分3动作起动的开关群4,这些部件在X方向成一直线排列。
图35为图34中沿着线III-III的光照射部分2画像读取部分3的视图,如图35所示,画像读取部分3的构成如同第八实施例。
光线照射部分2由一照射光源90和一在X方向可进退的可动机构71上所载置的印刷头70所构成。该印刷头70为喷射方式,直接向印章本体40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印刷(附着墨水)。因此,附着于紫外线硬化树脂层42b墨水作用为负底片。印刷头70的等待时的基准位置被选定于载置照射光源90的可动机构510的移动范围外。
在该第九实施例中,载置照射光源90的可动机构510可在光线照射部分2及画像读取部分3的范围内移动。
在第九实施例中,制造印章的顺序如同第八实施例,因此省略其说明。
因此,第九实施例也将照射光源90并用为画像读取部分3和光线照射部分(印影图案光学转印部分)2的共用光源,从而使零件数削减,可靠性提高,又可由于光源驱动机构的共同化致使装置小型化。
本发明并非局限于第八、第九实施例及已述实施例,与第八、第九实施例相关的变形实施例如下所述。
(26)可将第八、第九实施例的特征构成适用于不仅是画像读取,而且依文字输入亦可输入印影图案资料的印章制造装置。
(27)作用为负底片部分的制造方法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通过设定液晶显示板各栅元的ON、OFF状态而使液晶显示板作为负底片,或热可逆性透光率变化薄片上相应印影图案部分或其它部分使其成为透光状态而作为负底片。
又,本发明并非局限于已述的实施例,与第一~第九实施例的全部或大多数相关的变形实施例如下所述。
(28)可将在可见光下硬化而非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用于印面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照射光源的光线波长范围当然异于本实施例。此外,可将热硬化树脂应用于印面构件。再者,可将在紫外线及可见光和加热情况下软化而除去的树脂用于印面构件。此时,所留下的部分成为形成印影图案的部分。在使用上述的热硬化、热软化树脂时,可以光线的光能量作为热源。
(29)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图像读取方法读取画像和负底片功能部分的制造处理是分开的,但可大致同时并行执行这些处理。在如此处理时,将画像读取的资料立即转送至负底片功能部分的制造部分,可节省储存印影图案资料的储存,或可用于小容量的记忆体(2~3行左右)。尽管如此处理时,读取画像用的光线照射,和对印面构件光线照射的时序仍不同,仍可并用一个小的照射光源。
以上,是以制造印章的装置为主说明,但从形成具有凹凸面的观点而言,上述装置可直接适用于制造名牌及门扉牌等板状基板表面,以凹凸表现文字等图案的凹凸图案板的凹凸图案板形成装置。因此,如上述,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印章制造装置一词实际上包括制造其一面或两面具有凹凸图案的凹凸图案板形成装置,因此,在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中印章制造装置一词亦包括凹凸图案板形装置的概念。在以上说明中,使用了有关印和章的名词。但形成凹凸图案的对象物为凹凸图案板时,该些名词意味着凹凸图案板中所对应的部分。
如上述,本发明的印章制造装置,无论是业务用或私人用,无论其大小、形状等,都能在简单且短时间内制造所要的印章、名牌、门扉牌等凹凸图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