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量体重的鞋子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涉及一种可测量体重的鞋子。
习知的鞋子种类花样繁多,有通风鞋、气垫鞋、发光鞋,甚至也有发电鞋,如此种类花样繁多的鞋子,无非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体重是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一件大事,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灵活的身材,务必注意体重的变化,所有人几乎随时在关心体重;而一般的体重计笨重携带不方便,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方便要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子,其兼具测量体重的功能,即除维持鞋子的原有功能之外,并具有良好的测量体重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可测量体重的鞋子,其包括一鞋体、一填充有气体的气囊以及一测压表。该鞋体具有一鞋面与一鞋底,鞋底具有一容置空间,该气囊置于鞋底的容置空间,该测压表连接于气囊,使气囊内的气体与测压表相连通。
本发明的可测量体重的鞋子,其中该鞋体为一般的鞋体,鞋体种类可以为市埸上的童鞋、成人鞋、男鞋、女鞋、皮鞋、运动鞋等等;该气囊置于该鞋底的容置空间,该鞋底地容置空间可有适当的加强肋或隔间,以强化鞋底结构、配合气囊的容置及定位;该测压表可以直接连接于气囊,亦可以由一导气管连接于气囊,导气管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导气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气囊的接出口,第二端连接于测压表,关于测压表的结构或原理为习知者,且测压表与导气管的连接如何避免漏气,亦为该项技艺的人士所熟悉,于此均不再一一赘述,该测压表可置于鞋面的任何位置,为方便观察阅读测压表的刻度或数字,最好将测压表置于鞋面的前方醒目处。
本发明的可测量体重的鞋子,关于测压表、气囊与导气管的连结组装,首先必须说明,该气囊组装前为一密闭气囊,气囊内的气体呈饱满状态,该气囊的接出口具有一隔膜以封闭气囊内的气体避免漏出。组装连结时,首先将测压表连接于该导气管的第二端,接着于该导气管的第一端固设一套接头,该套接头具有一通孔及一突出刺,当该套接头套接于该气囊的接出口时,该套接头的突出刺可供刺破该气囊的接出口的隔膜,使该气囊内的气体可经由该套接头的通孔进入导气管而与测压表相连通,且可使气囊、导气管与测压表形成一密闭系统,气体不至于外泄。由于组装连接前,气囊本身为一密闭气囊,可以控制设定气囊内的气体压力,使组装后未加重量时,测压表仍呈归零状态,由于每个测压表都预设超压以利指针归零或归仪表板的最低压力值的挡针柱,亦即在气囊未受压力(使用者重量压力)时,测压表呈归零状态。关于该气囊的形状可以为任何形状,亦可以分为数个气室,各气室相互连通,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气囊可以具有一前气室、一中气室与一后气室,气囊的接出口可位于该前气室、中气室或后气室。
本发明的可测量体重的鞋子,可以是左鞋亦可以是右鞋,当然亦可以是一双鞋子(左鞋与右鞋)均可测量体重,测量体重时,使用者以单脚站立,将全身重量集中于单鞋,测压表即可显示出使用者的体重,若使用者穿着一双鞋子(左鞋与右鞋)均可测量体重时,当使用者平行,亦可由左鞋与右鞋(合并计算)测出正确体重。
现列举实施例配合附图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其他功效与优点具体介绍,相信定能从中了解本发明的精神。
图1为本发明的部份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气管的第一端套接于气囊的接出口的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的可测量体重的鞋子,其主要包括一鞋体10、一气囊20、一导气管30及一测压表40。该鞋体10具有一鞋面11与一鞋底12,该测压表40嵌合于鞋面11的前方,该气囊20置于该鞋底12的容置空间13内,该导气管30的第一端31连接于该气囊20的接出口21;该导气管30的第二端32连接于测压表40。
请参阅图2、3所示,连结组装测压表40、气囊20与导气管30时,首先将测压表40连接于该导气管30的第二端32,接着于该导气管30的第一端31固设一套接头50,该套接头50具有数个第一外凸环53,导气管30的第一端31可紧密卡合该第一外凸环53,为确保不漏气,可于该第一外凸环53上涂布矽胶或树脂再连接导气管30的第一端31,该套接头50具有数个第二外凸环54(与第一外凸环53成逆向),当该套接头50套接于该气囊20的接出口21时,数个第二外凸环54紧密卡合该气囊20的接出口21,如前所述亦可涂布矽胶或树脂确保不漏气,该套接头50还具有一通孔51及一突出刺52,该突出刺52可刺破该气囊20的接出口21的隔膜22,使该气囊20内的气体可经由该套接头50的通孔51而进入导气管30,而与测压表40相连通,于是气囊20、导气管30与测压表40形成一密闭系统。
请再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可测量体重的鞋子,其所具有的气囊20可以具有一前气室23、一中气室24与一后气室25,该气囊20兼具有缓冲效果,可提供穿戴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测量体重的鞋子确能由所揭示的构造达到创作目的,具有进步地实用性功能。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据本发明所做的各种修饰与变化,仍应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