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将聚合带或金属带卷绕在待捆物上的捆扎机用走带架系统,特别涉及能将走带架安装于固定式墙板上的可动式走带架的机构,该走带架系统能将走带架移动至墙板,并能将走带架移离墙板,从而能让带料从走带架内拉出。该机构采用在枢轴上摆动,可以实现基本上无摩擦的运动,也不会由于灰尘或其他碎粒的积累而发生粘结。 在上述捆扎机中,通常采用的走带架系统包括一个固定式墙板和一个可动式滑槽,两者都是拱形结构。拱形结构能使墙板和滑槽围绕待捆物,除非捆扎头位于待捆物下面。
滑槽通常有一U形剖面,包括一个凹槽和两个平行凸缘,在两凸缘之间有一空间,可以容纳沿走带架送入的带料。滑槽可以移向和离开封闭位置。当两凸缘靠压在固定墙板上,滑槽移向封闭位置。
为了将带料从凸缘之间的空间拉出,需要将滑槽的一部分移开固定墙板时,可以采用例如螺管来作用的装置。通常,滑槽的移动部分靠近位于待捆物下面的捆扎头。然而,在已知的采用的这种包括一个墙板和一个滑槽的走带架系统中,都没有可使滑槽的一部分移动的装置。
在一般采用的结构中,滑槽是依靠沿它布置地一组压板安装在墙板上的。每一块压板可以移动地安装在墙板上突出的支柱上,靠螺旋弹簧压向墙板。并且,螺旋弹簧套在支柱上,位于压板孔内。SP-300/330型自动和半自动捆扎机采用了该种结构。该种捆扎机大批采用于美国Illinoisffl Glenview的Signode包装系统C Illinois工具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一种设备),该种型号的操作、零件和安全手册(1992年6月)的第6节,6-39,6-40页上作了介绍。
尽管该种结构一般认为是满意的,但已发现有某些缺点。孔内会堆积灰尘和其他碎粒,其中支柱上套有螺旋弹簧,可能会被粘住。滑槽和离开墙板时,孔内会产生摩擦,这也会引起粘结。更换螺旋弹簧或安装新的压板都很困难。在以往的专利,包括Urban等处的美国专利No.4520720和Aoki等处的美国专利No.4011808中,曾举出其他替代结构。
在上述这种捆扎机用走带架系统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动式滑槽安装用的改进机构,该机构能将滑槽安装于固定墙板上,并能将滑槽移向墙板,和移离墙板,从而将带料拉出滑槽。改进机构大致包括4个主要部件,即两个托架、一个摆动臂,和一个偏移装置。
在该改进机构中,第1托架固定在墙板上,第2托架和滑槽结合在一起,可以活动。摆动臂有两个端部和一个中段,第1端部用轴销联接于第1托架上,第2端部用周销联接于第2托架上。偏移装置用来移动摆动臂,从而将滑槽移动至墙板,以及将它离开墙板。
偏移装置最好包括一个联接在摆动臂上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一端联接于摆动臂的中段上,一端联接于第1托架上。螺旋弹簧从联接于摆动臂中段的一端,通过第1和第2托架的中间,延伸至联接于第1托架上的一端。
如上所述,改进装置工作起来摩擦很少,滑槽移向墙板,离开墙板,几乎为一直线运动,不易由于灰尘和其他碎粒的积累而发生粘结现象。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叙述中,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点,以及优点。
图1是捆扎机用走带架系统的部分透视图,该种捆扎机是用于将聚合带料卷绕在待捆物上的。如图所示,走带架系统包括墙板、可动滑槽,以及使本发明实施的众多类似装置。在图1中示出了两个这样的装置。
图2是一种典型机构的立视放大图。部分地示出了固定墙板、可动式滑槽、以及聚合带料。
图3为图2中3-3箭头所示方向的剖面图,用来表示处于封闭位置的滑槽。
图4为类似剖面图,它表示处于离开位置的滑槽。
图5为图2、3、4所示装置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如图所示,走带架系统包括多个相同装置10,这些构成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装置10,都用于上述捆扎机。除走带架系统外,捆扎机未曾示出。
除装置10外,走带架系统还包括钢制固定墙板12和可动式滑槽14。墙板12和滑槽14是拱形的,它可以使走带架系统绕过待捆物(图上未示出)的顶面、两侧面和底面,除非捆扎机的捆扎头(未示出)位于待捆物的下方。
如图所示,滑槽14是由一层极化(受过阳极化处理的)铝板14a、一层在中间的适宜的聚合材料如超高密度聚乙烯中板14b、以及一层相同聚合材料板14c所叠成。另外,滑槽14还可以完全由适宜的聚合物三层层板做成,或者整块挤塑而成。
走带架系统是用来导引聚合带料S使它围绕待捆物送入、张紧,用金属封焊(未示出)或焊接和张紧环接合,以及用捆扎头切割。在上述捆扎机中采用了常规的送料、张紧、连接和切割装置。除了待说明的走带架系统10外,捆扎机的其他结构与以往由美国Illinois州Glenview的Illinois工具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它的前身,Signode公司,以SIGNODE商标出售的SP-300和SP-330以及其他型号捆扎机相似。
如图3和4以及其他视图所示,滑槽14有一通常U形的剖面,包括一个凹槽16、两个通常为平行的凸缘18。凸缘18由层板14a和14c构成,由层板14b在凸缘18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容纳沿滑槽14送入的带料S。滑槽14由装置10安装到墙板12上,并由它移动,滑槽14可以在封闭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封闭位置上凸缘18紧压墙板12,在离开位置上凸缘18离开墙板12,从而可以让带料S从滑槽14拉出,而带料S不会有任何明显的扭曲。滑槽14在图3上处于闭合位置,在图4上处于离开位置。如下所述,装置10将滑槽14移向闭合位置,并可使它离开墙板12,从而可以如上所述让带料S拉出滑槽14。
如图1所示,装置10沿墙板12一隔一地隔开安装。典型装置10表示在图2、3、4和5上,叙述如下。此处采用的“后方”、“前方”、“上方”、“下方”,以及其他方向术语只是作为典型装置10的举例,在图2、3、4、5中采用。这些术语不能用来将本发明限制于任何特定方向。
如图2、3、4和5所示,每一装置10包括:第1托架20,固定在墙板12上;第2托架22,支承滑槽14,和它结合在一起活动;摆动臂24,用轴销和托架20、22联接,而可环绕其中一个轴销摆动;以及螺旋弹簧26,移动摆动臂24用。托架20、22用适宜的聚合材料诸如尼龙,加上约33%(按重量)的玻璃纤维和约15%的聚四氟乙烯模压而成。摆动臂24采用适宜厚度,例如1.5毫米的钢板冲压而成,一般做成C形(见图3、4、5)。它有第1端部28,带孔30;第2端部32,带孔34;以及中段36,在其前缘40上有狭槽38。螺旋弹簧26由弹簧钢丝做成,有端钩42和端环44。
第1托架20的后部52上有两个平行狭槽54,可插入紧固螺钉56,将第1托架固定于墙板12上。平行狭槽54和紧固螺钉56在第1托架20固定于墙板12上时,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调整第1托架的位置。
第1托架20有一上凸台60从后部52伸出,其上有一前狭槽62,宽度适当,例如1.8毫米,安放摆动臂24的第1端部28,凸台60有一孔64,穿通凸台60上狭槽62两侧,轴销66装在其中,紧密配合。销销60穿过狭槽62和孔30,将第1端部28和第1托架20联接起来。
在上凸台60的下面第1托架20有一下狭槽72,宽度适当,例如2.4毫米,用来安装螺旋弹簧26的端环44。第1托架20有一孔74,穿通狭槽72两侧,安放轴销76,紧密配合。轴销76穿过狭槽72和端环44,将端环44和第1托架20联接起来。
第2托架22的两侧一般做成C形(见图3、4和5),从而有一个下部80,一个上部82、以及一个中部84,构成一个凹座86,安放滑槽14,支承在下部80的平面88上,抵靠在中部84上。滑槽14通过聚合板14c和平面88结合。尽管用于聚合板14c、第2托架22以及滑槽14的拱形结构的聚合材料应具有足够的静摩擦,使滑槽14和第2托架22结合在一起运动,而不需要将滑槽14紧固于第2托架22上,滑槽14也可用紧固件(未示出)和第2托架22牢固结合,或者粘结在一起。
第2托架22的上部和中部82、84有一足够宽度,例如为12毫米的上槽92,以便将螺旋弹簧26安放在弹簧端部42和44之间。第2托架22中部和下部84、80有一适宜宽度,例如为2毫米的前狭槽94,以便安放摆动襞24。下部80有一孔96,贯穿狭槽94两侧以便紧密配合地安装轴销98。轴销98穿过槽92、摆动臂24第2端部32的孔34,从而将第2端部32和第2托架22联接起来。
用轴销将端环44和第1托架20联接时,弹簧26沿槽92在第1和第2托架20、22之间延伸。弹簧26的端钩42在摆动臂24中部36前缘40的狭槽38上,从而使端钩42和摆动臂24中部36联接。因此,弹簧26可以移动摆动臂24,从而将滑槽14移向墙板12,并可将滑槽14移离墙板12,以便使带料S可以从滑槽14拉出。
装置10,如上所述,工作起来磨损很少,滑槽14移向和离开墙板12几乎为一直线运动,不易由于灰尘或其他碎粒的堆积而产生粘结现象。
上述较优实施例可以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下作出各种变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