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脱硫除尘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高效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从空气中吸入生命必需的氧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空气的
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自然状态的空气是无色、无嗅、无味
的混合气体。如果有害物质逸散到空气中,使大气增加了多种新的成分,当其达到一定浓度
并持续一定时间时,而使空气质量发生变化,则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危害,因此脱硫除
尘装置的使用十分广泛。
然而现有的脱硫除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除尘过程中
所用到的水并没有循环利用,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其次,整
个工作过程仅靠装置内部的气压带动气体的运动,工作效率十分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脱硫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浪费和效率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包括抽
水机和脱硫除尘装置,所述脱硫除尘装置的上方安装有抽风机,且抽风机的下方设置有抽
风机放置板,所述抽风机的右侧设置有净空气出口,所述净空气出口的下方安装有气水分
离层,所述气水分离层的下方安装有双碱脱硫层,所述双碱脱硫层的下方安装有管道,且管
道的下方设置有洒水喷头,所述管道的下方安装有除尘层,所述除尘层的左下方设置有含
尘气体入口,所述含尘气体入口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污泥隔离板,且第一污泥隔离板的左侧
设置有污泥排放口,所述第一污泥隔离板的右下方安装有第二污泥隔离板,所述抽水机安
装在脱硫除尘装置的右侧,所述抽水机的上方设置有自来水进水口,且自来水进水口上设
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洒水喷头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洒水喷头均匀安装在管道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阀门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阀门分别安装在污泥排放口的右侧、抽水
机的左侧和自来水进水口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泥隔离板为圆盘形结构,且第一污泥隔离板倾斜安装在含尘
气体入口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节能高效脱硫除尘装置,结构科学
合理,首先,利用过滤层和抽水机将已使用的水再次过滤成纯净水送回管道中,做到水的循
环使用,节约水资源;其次,在净空气出口处安装抽风机,抽风机运转时,加快装置内部的空
气流动,使含尘空气更快的进行脱硫除尘工作,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一种节能高效脱硫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风机;2-抽风机放置板;3-气水分离层;4-双碱脱硫层;5-洒水喷头;6-
含尘气体入口;7-第一污泥隔离板;8-污泥排放口;9-抽水机;10-第二污泥隔离板;11-管
道;12-阀门;13-自来水进水口;14-净空气出口;15-脱硫除尘装置;16-除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节能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包括抽水机9
和脱硫除尘装置15,脱硫除尘装置15的上方安装有抽风机1,且抽风机1的下方设置有抽风
机放置板2,抽风机1的右侧设置有净空气出口14,净空气出口14的下方安装有气水分离层
3,气水分离层3的下方安装有双碱脱硫层4,双碱脱硫层4的下方安装有管道11,且管道11的
下方设置有洒水喷头5,管道11的下方安装有除尘层16,除尘层16的左下方设置有含尘气体
入口6,含尘气体入口6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污泥隔离板7,且第一污泥隔离板7的左侧设置有
污泥排放口8,第一污泥隔离板7的右下方安装有第二污泥隔离板10,抽水机9安装在脱硫除
尘装置15的右侧,抽水机9的上方设置有自来水进水口13,且自来水进水口13上设置有阀门
12,洒水喷头5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洒水喷头5均匀安装在管道11的下方,阀门12共设置有
三个,且三个阀门12分别安装在污泥排放口8的右侧、抽水机9的左侧和自来水进水口13上,
第一污泥隔离板7为圆盘形结构,且第一污泥隔离板7倾斜安装在含尘气体入口6的下方。
工作原理:本发明脱硫除尘装置安装好过后,往含尘气体入口6中加入需要脱硫除
尘的气体,抽风机1运转加快气体流动,先从自来水进水口13进水,用过的水经过第一污泥
隔离板7和第二污泥隔离板10重新变为纯净水,再由抽水机9抽回到管道11中,达到循环使
用的目的,气体先经过除尘层16达到除尘的目的,在经过双碱脱硫层4达到脱硫的目的,又
经过气水分离层3除去气体内所包含的水份,最后通过抽风机1从净空气出口14中排出干净
的空气,完成脱硫除尘的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