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轴部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风扇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轴部件。
技术背景
风扇轴部件是发动机零件重要组成部分,常常用于支撑风扇,并通过皮带轮带动
风扇旋转,给发动机提供散热风量,带走冷却系统从发动机传输过来的热量,保证发动机在
不同工况下长期稳定的运行。同时也给发电机、空调机等发动机附件提供传递动力,是发动
机前端传动轮系的中间轴部件。当前的风扇轴部件结构,子零件数量多,制造、加工、装配成
本高,且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当前结构方式,因为风扇转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曲轴等部件轴
向窜动,影响稳定性,以及外界的泥水、粉尘容易进入到风扇轴部件内部,降低风扇轴部件
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强的风扇轴部
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轴部件,包括风扇轴、风扇皮带轮,还包括轴承Ⅰ、轴承Ⅱ、隔套、挡板、螺
栓、挡圈,所述轴承Ⅰ和所述轴承Ⅱ的内圈与所述风扇轴直接过盈配合;所述轴承Ⅰ和所述轴
承Ⅱ之间分布有所述隔套;所述风扇轴前端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对应所述螺栓孔将所述
挡板固定在所述风扇轴前端,并对所述轴承Ⅰ进行挤压;所述挡圈分布在所述轴承Ⅱ后方,
并对所述轴承Ⅱ进行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皮带轮与所述轴承Ⅰ和所述轴承Ⅱ的外圈进行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后方还设有后防尘盖,所述后防尘盖压紧固定在所述风扇轴
上,且通过采用迷宫式密封方式对所述风扇皮带轮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皮带轮前端还设有前防尘盖,所述前防尘盖与所述风扇皮带
轮进行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分布在所述轴承Ⅱ后方的所述风扇轴的台肩处采用清根处理,有效解
决应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对所述风扇皮带轮进行限位,防止所述风扇皮带轮轴向窜动,
提高稳定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相比传统风扇轴部件不需要隔套等部
件,有效减少了子零件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关键在于,本发明通过采用全新的整体固定
结构,结构简单,相比传统部件的加工更易于生产,质量更容易控制,成本大大降低;且在实
际运行中本发明不出现曲轴、风扇皮带轮等部件的窜动,稳定性好,有效提高部件运行的安
全性和效率;同时,前后防尘盖也完全杜绝了外界的泥水、粉尘进入风扇轴部件内部,有效
降低故障率,提高部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风扇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风扇轴的结构示意图。
1-前防尘盖、2-螺栓、3-挡板、4-风扇皮带轮、5-轴承Ⅰ、6-隔套Ⅰ、7-轴承Ⅱ、8-挡
圈、9-后防尘盖、10-风扇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风扇轴部件,包括风扇轴10、风扇皮带轮4,以及轴承Ⅰ5、轴承
Ⅱ7、隔套6、挡板3、螺栓2、挡圈8,所述轴承Ⅰ5和所述轴承Ⅱ7的内圈与所述风扇轴10直接过
盈配合;所述轴承Ⅰ5和所述轴承Ⅱ7之间分布有所述隔套6;所述风扇轴10前端设有螺栓孔,
所述螺栓2对应所述螺栓孔将所述挡板3固定在所述风扇轴10前端,并对所述轴承Ⅰ5进行挤
压;所述挡圈8分布在所述轴承Ⅱ7后方,并对所述轴承Ⅱ7进行挤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
述挡圈8还起到对所述风扇皮带轮4进行限位,防止所述风扇皮带轮4轴向窜动,提高稳定
性。所述风扇皮带轮4与所述轴承Ⅰ5和所述轴承Ⅱ7的外圈进行过盈配合。所述挡圈8后方还
设有后防尘盖9,所述后防尘盖9压紧固定在所述风扇轴10上,且通过采用迷宫式密封方式
对所述风扇皮带轮4进行密封。所述风扇皮带轮4前端还设有前防尘盖1,所述前防尘盖1与
所述风扇皮带轮4进行过盈配合,与风扇皮带轮4同步旋转运动。同时,为了解决应力过分集
中的问题,将分布在所述轴承Ⅱ7后方的所述风扇轴10的台肩处采用清根处理。本发明结构
简单,生产成本低,且质量易于控制,在运行中稳定性好,有效提高设备风扇工作效率,大大
减少设备故障率,使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