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186123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64713.9

申请日:

2016.11.04

公开号:

CN106400358A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B 21/00申请日:20161104|||公开

IPC分类号:

D06B21/00; D06B3/10; D06B15/00; D06B17/02; D06C7/02; D06C17/00; D06L1/14

主分类号:

D06B21/00

申请人:

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良华

地址:

31122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俞润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生产所在的面料手感偏硬与刺痒感强等生产技术难题。本发明包括退浆—酶洗—脱水—烘干—定型—预缩生产工序,通过退浆工序去除布面表面的浆料,使得面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通过酶洗织物与溶液助剂,发生的物理与化学共同作用,使得麻棉面料具有良好的手感,经定型与预缩工序的共同作用后,最终产品具有稳定的物理指标与良好的手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a.前处理:包括退浆,酶洗,脱水和烘干工序,所述退浆的配方为:退浆酶、乳化剂与精
炼剂;
b后整理:定型与预缩,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退浆车速为
40-80m/min,水洗温度为90-100℃,堆置时间为20-40min,堆置温度为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退浆配方含
量为:退浆酶6-12g/L,乳化剂4-15g/L,精炼剂5-15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洗
工序为:织物在气流缸内,加入助剂溶液,保温;所用助剂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酸类柔软剂、
硅油类柔软剂与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
酶用量owf 0.1-3.0%,脂肪酸类柔软剂用量owf 5-40%,硅油类柔软剂用量owf 1.0-
10%,HAC用量0.1-2.0g/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洗
工艺:气流缸风口效率50-90%,温度30-80℃,作用时间为20-60min,先入常温水升温,保温
后,排掉入冷水洗,出缸,脱水,烘筒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
面料每次入缸数量为500-2000码,助剂体积为500-1500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筒
烘干工艺:HAC:0.2g/L,烘筒温度:100-130℃,车速:30-6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
车速为30-90m/min,温度为100-130℃,轧车采用2浸2轧生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
缩车速30-80m/min,胶毯温度为100-130℃,毛毯温度为100-130℃。

说明书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流程短,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适
合规模化生产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社会发展,消费者对于消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夏日,对于休闲类面料要
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较受消费者接受的亚麻棉交织布是由棉与亚麻交织而成的,其吸
湿性好,导热,透气性好,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手感生硬、悬垂性差和易起皱。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和对服饰观念的改变,通常希望麻类面料具有手感柔软、布面滑爽、弹性好、不起
皱以及价格适宜的特点,然而上面所讲的亚麻棉交织布显然无法满足人们这种要求。

亚麻植物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生态资源,因在其种植过程中无须使用除草剂和杀
虫剂而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纤维材料。亚麻制品因其品质雍容华贵、风格高压飘逸,素有天然
纤维中的纤维皇后之美誉。亚麻纤维具有挺括、凉爽、透气、吸湿性好、散热快、不沾皮肤、抗
霉抑菌、无静电、强度高等多种卫生性能和使用价值,具有良好的保健性能。棉纤维是纺织
产业中所采用的一种最主要的传统纤维素纤维,它具有吸湿性强(吸湿率8-10%)、缩水率
较大(4-10%)、耐碱不耐酸、耐热性好、保暖性好、卫生性良好以及手感柔软等优良特性。综
上所述,亚麻/棉交织厚重色织凉席纳米远红外整理家纺面料产品所采用的原料属于天纤
维素纤维,各种物理性能指标优良,具有良好的生态性与保健功能性。

中国专利CN201410808875.4,名称为一种绢丝麻棉面料及其生产工艺,该申请案
公开了一种绢丝麻棉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其方法是:将绢丝、亚麻纱、长绒棉纱一起送入并
纱机进行纱线交并;送入络筒机内进行络筒;采用整经机进行分条整经;送入浆锅进行浆
纱;采用剑杆织机进行织造;采用生物酶退浆、烧毛、溢流炼、气流染色、拉幅、印花、柔软拉
幅;对原布料进行检验、定型、再检验、包装,即得本发明产品。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绢丝的
加入,使得成本较普通麻棉织料成本增加。

中国专利CN101457424A,名称为一种黄麻/亚麻/棉混纺纱,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
黄麻/亚麻/棉混纺纱,包含黄麻、亚麻、棉三种纤维,所述亚麻纤维的重量占所述黄麻、亚麻
和棉纤维总重量的10~40wt%。其不足之处在于,由此纱线制成的面料柔软度不够。

中国专利CN101363155A,名称为天然彩色亚麻布,该申请案公开了天然彩色亚麻
布,按质量百分比由10~90%的亚麻短纤维与10~90%的彩棉纤维制成。本发明天然彩色
亚麻布是按质量百分比由10~88%的亚麻短纤维、10~88%的彩棉纤维和2~50%的粘胶、
天丝或真丝制成。其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采
用传统方法生产的面料,手感偏硬,刺痒感较强等技术生产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a.前处理:包括退浆,酶洗,脱水和烘干工序,所述退浆的配方为:退浆酶、乳化剂与精
炼剂;

b后整理:定型与预缩。在本技术方案中,退浆工序对织物表面浆料进行去除,经退浆后
面料具有良好的布面吸湿性,利用酶洗工序,织物与化学助剂的物理及化学共同作用,使得
麻棉织物的手感及品质大大提高;经定型与预缩后,使得麻棉面料具有最终稳定的物理指
标及良好的手感。

作为优选,退浆车速为40-80m/min,水洗温度为90-100℃,堆置时间为20-40min,
堆置温度为60-80℃。

作为优选,退浆配方含量为:退浆酶6-12g/L,乳化剂4-15g/L,精炼剂5-15g/L。

作为优选,所述的酶洗工序为:织物在气流缸内,加入助剂溶液,保温;所用助剂包
括:纤维素酶,脂肪酸类柔软剂、硅油类柔软剂与酸。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素酶用量owf 0.1-3.0%,脂肪酸类柔软剂用量owf 5-40%,
硅油类柔软剂用量owf 1.0-10%,HAC用量0.1-2.0g/L。

作为优选,所述的酶洗工艺:气流缸风口效率50-90%,温度30-80℃,作用时间为
20-60min,先入常温水升温,保温后,排掉入冷水洗,出缸,脱水,烘筒烘干。

作为优选,所述的生产面料每次入缸数量为500-2000码,助剂体积为500-1500L。

作为优选,所述的烘筒烘干工艺:HAC:0.2g/L,烘筒温度:100-130℃,车速:30-
60m/min。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型车速为30-90m/min,温度为100-130℃,轧车采用2浸2轧生
产。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缩车速30-80m/min,胶毯温度为100-130℃,毛毯温度为100-
130℃。

因此,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生产后,面料自身手感偏硬,刺痒感较强等技术生产
难题,使得面料服用性能得到大大提升,吸湿性好、导热、透气性更佳,使其柔软爽滑,弹性
好,不起皱,成本低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生产效益,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本发明中若没有特别指明的试剂,均可从市场购得,或者是本领域常用试剂;本发
明中若无特别说明的工艺,为本领域常用方法。

乳化剂、脂肪酸柔软剂、精炼剂、硅油类柔软剂、退浆酶与纤维素酶均可从市场购
得。

实施例1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步骤为:麻棉面料,CM32*L21,成品组织规格为
64*53,成品门幅为57.5英寸,退浆酶用量为8g/L,乳化剂10g/L,精炼剂5g/L,以车速60m/
min,堆置工艺为温度70℃,时间20min,水洗温度为90℃,酶洗生产时,每个批次采用1000
码,加料箱助剂量为800L。采用纤维素酶owf:0.5%,脂肪酸柔软剂owf:20%,硅油类柔软剂
owf:5%,HAC酸:0.3g/L,气流缸效率为75%,温度50℃,保温60min后排出,冷水洗10min后,
进行脱水与开幅,烘筒烘干工艺为采用浸轧,加入0.2g/L HAC酸,温度120℃,车速50m/min,
定型采用2浸2轧进行,130℃*60m/min*150cm;预缩车速为50m/min,胶毯温度为130℃,毛毯
烘干温度为120℃。

实施例2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步骤为:麻棉面料,CM32*L21,成品组织规格为
66*56,成品门幅为58.5英寸,退浆酶用量为6g/L,乳化剂4g/L,精炼剂5g/L,以车速50m/
min,堆置工艺为温度70℃,时间20min,水洗温度为90℃;酶洗生产时,每个批次采用1500
码,加料箱助剂量为1000L,纤维素酶owf:0.1%,脂肪酸柔软剂owf:20%,硅油类柔软剂
owf:3%,HAC酸:0.32g/L,气流缸效率为85%,温度55℃,保温60min后排出,冷水洗10min
后,进行脱水与开幅,烘筒烘干工艺为采用浸轧采用浸轧,加入0.2g/L HAC酸,温度120℃车
速60m/min,定型采用2浸2轧进行,130℃*60m/min*152cm。预缩车速为50m/min,胶毯温度为
130℃,毛毯烘干温度为120℃。

实施例3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步骤为:麻棉面料,LC21*L21,成品组织规格为
64*56,成品门幅为60.5英寸,退浆酶用量为12g/L,乳化剂10g/L,精炼剂10g/L,以车速50m/
min,堆置工艺为温度70℃,时间20min,水洗温度为95℃,酶洗生产时,每个批次采用1200
码,加料箱助剂量为900L。采用纤维素酶owf:3.0%,脂肪酸柔软剂owf:40%,硅油类柔软剂
owf:10%,HAC酸:0.3g/L,气流缸效率为85%,温度50℃,保温60min后排出,冷水洗10min
后,进行脱水与开幅,烘筒烘干工艺为采用浸轧0.2g/L HAC酸,温度120℃,车速50m/min,定
型采用2浸2轧进行,130℃*60m/min*155cm。预缩车速为40m/min,胶毯温度为130℃,毛毯烘
干温度为130℃。

实施例4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步骤为:麻棉面料,CM32*L21,成品组织规格为
64*53,成品门幅为57.5英寸,退浆酶用量为8g/L,乳化剂15g/L,精炼剂15g/L,以车速40m/
min,堆置工艺为温度60℃,时间30min,水洗温度为90℃,酶洗生产时,每个批次采用500码,
加料箱助剂量为500L。采用纤维素酶owf:1%,脂肪酸柔软剂owf:15%,硅油类柔软剂owf:
5%,HAC酸:2g/L,气流缸效率为50%,温度30℃,保温20min后排出,冷水洗10min后,进行脱
水与开幅,烘筒烘干工艺为采用浸轧,加入0.2g/L HAC酸,温度130℃,车速30m/min,定型采
用2浸2轧进行,120℃*30m/min*150cm;预缩车速为30m/min,胶毯温度为100℃,毛毯烘干温
度为130℃。

实施例5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步骤为:麻棉面料,CM32*L21,成品组织规格为
64*53,成品门幅为57.5英寸,退浆酶用量为8g/L,乳化剂10g/L,精炼剂5g/L,以车速80m/
min,堆置工艺为温度80℃,时间40min,水洗温度为100℃,酶洗生产时,每个批次采用2000
码,加料箱助剂量为1500L。采用纤维素酶owf:2.2%,脂肪酸柔软剂owf:5%,硅油类柔软剂
owf:1%,HAC酸:0.1g/L,气流缸效率为90%,温度60℃,保温40min后排出,冷水洗10min后,
进行脱水与开幅,烘筒烘干工艺为采用浸轧,加入0.2g/L HAC酸,温度100℃,车速40m/min,
定型采用2浸2轧进行,100℃*90m/min*150cm;预缩车速为80m/min,胶毯温度为130℃,毛毯
烘干温度为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麻棉色织面料超柔软生产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生产所在的面料手感偏硬与刺痒感强等生产技术难题。本发明包括退浆酶洗脱水烘干定型预缩生产工序,通过退浆工序去除布面表面的浆料,使得面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通过酶洗织物与溶液助剂,发生的物理与化学共同作用,使得麻棉面料具有良好的手感,经定型与预缩工序的共同作用后,最终产品具有稳定的物理指标与良好的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