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172645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63241.0

申请日:

2015.12.21

公开号:

CN106895021A

公开日:

201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7/00; F04D29/58; F04D29/00

主分类号:

F04D27/00

申请人:

重庆金宇恒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兰明

地址:

402566 重庆市铜梁县东城街道办事处龙城大道(普罗旺斯)699号20幢13-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代理人:

付继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内腔安装风室,且风室内切于风扇主体,所述风室的内腔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穿插在机电装置的内腔,所述转轴远离扇叶的一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位于机电装置的内腔,所述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与机电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下端安装有散热器,且散热器的下端安装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的一侧位于机电装置的外端。本发明使用简单便捷,能够有效的做到对风扇进行散热处理,同时能够根据室外温度进行自我调控风扇,做到一个很好的温度控制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也增加了风扇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包括风扇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2)的内腔安装风室(1),且风室(1)内切与风扇主体(2),所述风室(1)的内腔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端套接有稳固环(9),且稳固环(9)的外端呈环形排列安装有扇叶(4),所述扇叶(4)两两之间安装有导流柱(3),所述风扇主体(2)的下端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下端安装有扇外温度检测装置(6),所述扇外温度检测装置(6)的下端安装有吸附装置(7),所述转轴(8)穿插在机电装置(10)的内腔,所述转轴(8)远离扇叶(4)的一端安装有电机(9),且电机(9)位于机电装置(10)的内腔,所述电机(9)的下端安装有控制器(13),所述电机(9)的外端安装有电机温度感应装置(11),且电机温度感应装置(11)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3)的一侧与机电温度感应器(1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3)的下端安装有散热器(14),且散热器(14)的下端安装有吸尘装置(15),所述吸尘装置(15)的一侧位于机电装置(10)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7)的内腔安装有电子气动装置,且电子气动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4)的外端为百叶窗结构,且散热器(14)的内腔安装电子伸缩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内腔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底座(5)的外端安装有充电装置,且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说明书

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机械风扇起源房顶上,1830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

然而现有的风扇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自我控制功能,同时在使用过程没有一个很好的内部散热效果,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总是会遇到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内腔安装风室,且风室内切于风扇主体,所述风室的内腔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套接有稳固环,且稳固环的外端呈环形排列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两两之间安装有导流柱,所述风扇主体的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扇外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扇外温度检测装置的下端安装有吸附装置,所述转轴穿插在机电装置的内腔,所述转轴远离扇叶的一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位于机电装置的内腔,所述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电机的外端安装有电机温度感应装置,且电机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一侧与机电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下端安装有散热器,且散热器的下端安装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的一侧位于机电装置的外端。

优选地,所述吸附装置的内腔安装有电子气动装置,且电子气动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的外端为百叶窗结构,且散热器的内腔安装电子伸缩装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腔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外端安装有充电装置,且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安装扇外温度检测装置,可以做到一个很好的室内温度检测,做到一个很好的风扇的自我控制功能,通过安装散热器,可以做到对风扇和风扇内部元件进行一个很好的散热处理,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增加了风扇的使用寿命,通过安装吸附装置,可以做到对风扇进行一个很好的固定处理,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室、2风扇主体、3导流柱、4扇叶、5底座、6扇外温度检测装置、7吸附装置、8转轴、9电机、10机电装置、11电机温度感应器、12机电温度感应器、13控制器、14散热器、15吸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包括风扇主体2,风扇主体2的内腔安装风室1,且风室1内切与风扇主体2,风室1的内腔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外端套接有稳固环9,且稳固环9的外端呈环形排列安装有扇叶4,扇叶4两两之间安装有导流柱3,风扇主体2的下端安装有底座5,底座5的下端安装有扇外温度检测装置6,可以做到一个很好的室内温度检测,做到一个很好的风扇的自我控制功能,扇外温度检测装置6的下端安装有吸附装置7,可以做到对风扇进行一个很好的固定处理,方便实用,转轴8穿插在机电装置10的内腔,转轴8远离扇叶4的一端安装有电机9,且电机9位于机电装置10的内腔,电机9的下端安装有控制器13,电机9的外端安装有电机温度感应装置11,且电机温度感应装置11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控制器13的一侧与机电温度感应器12电性连接,控制器13的下端安装有散热器14,且散热器14的下端安装有吸尘装置15,吸尘装置15的一侧位于机电装置10的外端,吸附装置7的内腔安装有电子气动装置,且电子气动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散热器14的外端为百叶窗结构,且散热器14的内腔安装电子伸缩装置,可以做到对风扇和风扇内部元件进行一个很好的散热处理,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增加了风扇的使用寿命,底座5的内腔安装有蓄电池,底座5的外端安装有充电装置,且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本发明使用简单便捷,能够有效的做到对风扇进行散热处理,同时能够根据室外温度进行自我调控风扇,做到一个很好的温度控制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也增加了风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扇自动散热型保护装置,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内腔安装风室,且风室内切于风扇主体,所述风室的内腔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穿插在机电装置的内腔,所述转轴远离扇叶的一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位于机电装置的内腔,所述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与机电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下端安装有散热器,且散热器的下端安装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的一侧位于机电装置的外端。本发明使用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