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16569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1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35361.5

申请日:

2016.11.23

公开号:

CN106756452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37/10申请日:20161123|||公开

IPC分类号:

C22C37/10; C21D5/00

主分类号:

C22C37/10

申请人:

河南工程学院

发明人:

陈海军; 陈丹; 刘希东; 贾海霞; 阎启栋

地址:

451191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祥和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代理人:

张绍琳;孙诗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蠕墨铸铁领域,涉及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蠕墨铸铁件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处理至使奥氏体碳饱和;将经处理后的蠕墨铸铁件快速置入等温淬火介质中,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等温淬火;将经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等温淬火蠕墨铸铁的制备。采用本发明的方案,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制备的蠕墨铸铁,蠕化率≥80%、贝氏体含量85%??90%、富碳奥氏体含量10%??15%,材料既保持了蠕墨铸铁良好的导热性又可使Rm≥900MPa、硬度≥330HB、ak≥40J/cm2,提高了工件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份重量百分比为:C:3.55-3.65%、Si:
2.35-2.5%、Mn:0.7-0.9%、Sn:0.055-0.062%、S:0.01-0.02%、P:0.01-0.02%,余量为F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墨铸铁的制备方法如
下:
(1)将蠕墨铸铁件加热至890±10℃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处理至使奥氏体碳饱和;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蠕墨铸铁件快速置入等温淬火介质中,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
变温度以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等温淬火;
(3)将经步骤(2)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等温淬火
蠕墨铸铁的制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蠕墨铸铁件的
奥氏体化保温处理的时间为1.5-2.5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等温淬火介质
为质量百分数各为50%的熔融NaNO2和KNO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等温淬火温度
为250-35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等温淬火介
质中处理的时间为0.5-1.5h。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为:体积百分比为85%-90%的贝氏体和体积百分比为10%-15%的富碳奥氏体。

说明书

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蠕墨铸铁领域,涉及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蠕墨铸铁是一种石墨形态介于片状和球状之间的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兼有灰铸铁
良好的导热性、减震性及球墨铸铁良好的耐磨性和高强度,既可以用于柴油发动机机体、缸
盖、钢锭模、玻璃模具的制造,又可以用于气缸套、刹车片、制动鼓、进排气歧管等的制造。

随着汽车安全性、动力性的升级,市场对高安全性、高强度、高耐磨性、长疲劳寿命
的相关零件的需求日益迫切,如制动鼓、刹车盘及气缸套等。另外,人们对零件的可靠性和
使用奉命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使用的蠕墨铸铁基体一般为铁素体、珠光体或者两者
的混合物,使用时由于强度、硬度较低导致耐磨性不够而出现磨损严重,韧性不足导致抗热
疲劳性能差而使用寿命下降。

等温淬火工艺是指,把钢件加热使其奥氏体化并均匀化后,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
变温度区间(260~400℃),放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硝盐浴或碱浴中,等温保持一定时间,使
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然后取出置于空气中冷却的淬火工艺。用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制
成的零件既保持了蠕墨铸铁导热性好的优点,又增加了基体的强度和韧性,提高了零件的
耐磨性及抗断能力,拓宽了蠕墨铸铁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蠕墨铸铁使用时由于强度、硬度较低导致耐磨性不够而出现磨损严
重的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其化学成份重量百分比为:C:3.55-3.65%、Si:2.35-2.5%、Mn:
0.7-0.9%、Sn:0.055-0.062%、S:0.01-0.02%、P:0.01-0.02%,余量为Fe。

所述蠕墨铸铁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蠕墨铸铁件加热至890±10℃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处理至使奥氏体碳饱和;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蠕墨铸铁件快速置入等温淬火介质中,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
变温度以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等温淬火;

(3)将经步骤(2)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等温淬火
蠕墨铸铁的制备。

所述步骤(1)中,蠕墨铸铁件的奥氏体化保温处理的时间为1.5-2.5h。

所述步骤(2)中,等温淬火介质为重量百分数各为50%的熔融NaNO2和KNO2。

所述步骤(2)中,等温淬火温度为250-350℃。

所述步骤(2)中,在等温淬火介质中处理的时间为0.5-1.5h。

所述蠕墨铸铁的基体组织为:体积百分比为85%-90%的贝氏体和体积百分比为
10%-15%的富碳奥氏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本发明的方案,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制备的蠕墨铸铁,蠕化率≥80%,等温淬火
蠕墨铸铁材料既保持了蠕墨铸铁良好的导热性又可使Rm≥900MPa、硬度≥330HB、ak≥40J/
cm2,提高了工件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在890±10℃保温1.5-2.5h奥氏体化后,快速淬入250-350℃的盐浴中
等温保持0.5-1.5h,然后出炉空冷,可得到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5%-90%的贝氏体及体积百分
比为10%-15%的富碳奥氏体的基体的蠕墨铸铁,本发明技术方案简单,可操作性强,在生产
企业中均易方便快捷地使用,提高了铸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蠕墨铸铁透射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2中蠕墨铸铁透射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3中蠕墨铸铁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蠕墨铸铁件加热至880℃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处理2.5h至使奥氏体碳饱和。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蠕墨铸铁件,快速置入重量百分数各为50%的熔融NaNO2
和KNO2的等温淬火介质中,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等温
淬火,等温淬火温度为350℃,在等温淬火介质中处理的时间为0.5h。

(3)将经步骤(2)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等温
淬火蠕墨铸铁的制备。

(4)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制备的蠕墨铸铁如图1所示,蠕化率80%、贝氏体含量85%、
富碳奥氏体含量15%、抗拉强度Rm为900MPa、硬度为330HB、ak为40J/cm2。

实施例2

(1)将蠕墨铸铁件加热至890℃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处理1.5h至使奥氏体碳饱和。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蠕墨铸铁件,快速置入重量百分数各为50%的熔融NaNO2
和KNO2的等温淬火介质中,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等温
淬火,等温淬火温度为250℃,在等温淬火介质中处理的时间为1.5h。

(3)将经步骤(2)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等温
淬火蠕墨铸铁的制备。

(4)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制备的蠕墨铸铁如图2所示,蠕化率88%、贝氏体含量87%、
富碳奥氏体含量13%、抗拉强度Rm为910MPa、硬度为345HB、ak为42J/cm2。

实施例3

(1)将蠕墨铸铁件加热至900℃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处理1h至使奥氏体碳饱和。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蠕墨铸铁件,快速置入重量百分数各为50%的熔融NaNO2
和KNO2的等温淬火介质中,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等温
淬火,等温淬火温度为300℃,在等温淬火介质中处理的时间为1h。

(3)将经步骤(2)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等温
淬火蠕墨铸铁的制备。

(4)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制备的蠕墨铸铁如图3所示,蠕化率90%、贝氏体含量90%、
富碳奥氏体含量10%、抗拉强度Rm为890MPa、硬度为320HB、ak为38J/cm2。

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蠕墨铸铁领域,涉及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等温淬火蠕墨铸铁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蠕墨铸铁件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处理至使奥氏体碳饱和;将经处理后的蠕墨铸铁件快速置入等温淬火介质中,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等温淬火;将经等温淬火后的蠕墨铸铁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等温淬火蠕墨铸铁的制备。采用本发明的方案,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制备的蠕墨铸铁,蠕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