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钠的碳酸盐抽提丁醇结晶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霉素钠盐的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是青霉素钠盐的抽提和结晶方法。
青霉素钠盐的抽提和结晶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醋酸钠-乙醇水溶液结晶法,以醋酸钠-乙醇水溶液为反应剂,加入青霉素醋酸丁酯提取液中,转化为钠盐后对提取液进行共沸蒸馏结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原材料消耗高,成本高,对中间体质量要求过高。第二种方法是树脂法转钠丁醇结晶法,青霉素钾盐水溶液经钠型树脂转化为钠盐,加入丁醇共沸蒸馏结晶。其缺点主要是对中间体质量要求极高,工艺控制困难,另外此工艺一次性投资大,操作较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青霉素钠盐的碳酸盐抽提和丁醇结晶工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投资规模和对中间体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下列步骤完成:
(1)以钠的碳酸盐水溶液为反应剂,加入青霉素醋酸丁酯提取液中进行成盐抽提,静置分离出水相提取液;
(2)调节水相提取液的PH值至5.5-7.0;
(3)加入丁醇,混合成为结晶液,共沸蒸馏结晶。
所述的反应剂为碳酸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或二者的混合水溶液。
采用本发明后生产成本降低,一次性投入少,中间体要求不很高。与醋酸钠工艺相比,本发明省去乙醇、醋酸钠等主要原材料,而醋酸丁酯的消耗仅为醋酸钠工艺的三分之二,主要原材料单耗下降1.2kg/十亿单位,成本下降12元/十亿单位。与树脂法工艺相比,本发明一次性投资减少一半以上,对保证中间体质量所需的设备投入也大大减少、结晶工序原材料消耗及成本也略有下降。产品质量和结晶收率均控制在正常状态下,在本厂的两个车间中采用,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个完整的钠的碳酸盐水溶液提抽丁醇结晶工艺由下列步骤组成:
1、青霉素二次醋酸丁酯提取液加炭冷冻脱色、
2、加入钠的碳酸盐水溶液,
3、静置分离出含青霉素的水相,
4、重复步骤2、3,取得第二次提取液,
5、将两次提取液混合,调节PH5.5-7.0,
6、加入丁醇为结晶液,控制效价30万μ/ml,水份20%,
7、用筒式膜过滤器除菌、除毛点,
8、用丁醇水溶液冲洗过滤器,回收加入结晶液中,控制效价为12-35万μ/ml,水份10-20%,
9、减压共沸蒸馏、出晶后间歇补加丁醇至结晶终点,水份小于1.5%,
10、过滤、滤饼用丁醇、醋酸乙酯泡洗、滤干、干燥。
所用反应剂为碳酸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或两者的混合物。
反应剂浓度(重量百分比)为单用碳酸钠:15-21%;单用碳酸氢钠:5-11%;混配时15-21%地碳酸钠:5-11%的碳酸氢钠=3-4∶1。
碳酸钠浓度不能过高,避免析出,过低的浓度会影响结晶收率,延长结晶时间。
例如单独使用碳酸钠时,当浓度为10-14%时,结晶收率为80-85%,浓度为15-21%时,结晶水率为81-88%。
加入反应剂后,青霉素转化成钠盐从醋酸丁酯有机相转入水相中,两次提取液混合后PH的调节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结晶液过滤抽干速率,并导致结晶收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