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133947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05290.6

申请日:

2016.09.06

公开号:

CN106320355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9/16申请日:2016090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9/16

主分类号:

E02D19/16

申请人: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均; 龙中皇; 孙泽顺; 涂文良; 张岳; 黄磊; 杨洋; 李鹏举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二七南路1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王金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注浆材料中加入木屑或海带碎屑,并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多浆液;将封孔器套在注浆钢花管上;用套有封孔器的注浆钢花管往注浆孔中注入混合多浆液;当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时,用封孔器向下挤压,然后再用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止水方法,使用的混合多浆液中包含的木屑或海带碎屑在流动的时候比较容易流动,且遇水体积膨胀,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对裂隙进行封堵;此外,本发明所述的止水方法采用分段注浆;这样混合多浆液即填塞进裂隙中,又在注浆孔中对裂隙进一步封堵,对裂隙起到快速良好的封堵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注浆材料中加入木屑或海带碎屑,并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多浆液;
(2)将封孔器套在注浆钢花管上;
(3)用套有封孔器的注浆钢花管往注浆孔中注入混合多浆液;
(4)当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时,用封孔器向下挤压混合多浆液,然后再用混合多浆液
注满注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木屑或海带碎屑与注浆材料的重量比为15-20:1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所述封孔器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封孔器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封孔器底端的直径,注浆
钢花管从所述封孔器顶端的中心部位穿透到所述封孔器底端的中心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
器套设在所述注浆钢花管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
器顶端的直径比注浆孔的直径小0.5-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中,向下推封孔器,使封孔器向下移动0.8-1.2m,同时封孔器挤压混合多浆液向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中,当混合多浆液再次注满注浆孔时,再用封孔器挤压混合多浆液向下移动,封孔器向下移
动的距离为0.8-1.2m,然后再用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重复封孔器挤压至混合多浆液注
满的操作直至封孔器的底端与注浆孔底端的距离为30-100cm。

说明书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城市地下工程隧道、地铁、深基坑等工程施工越来越多,复杂环境下工程施工
过程中会遇到大量渗水、涌水、承压水问题。针对工程渗水、涌水、承压水问题现今工艺基本
采用注浆止水的方法处理,注浆材料的选取对注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渗水问题采用的注浆材料为水泥浆单浆液、水泥-水玻
璃多浆液这两种注浆材料。这两种注浆材料能适用于大多数渗水、涌水工程,但在承压水、
裂隙水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采用上面的注浆材料对工程进行注浆封堵时,冒浆、漏浆的现
象比较严重,其封堵效果大大减小,而且在封堵时不能及时封堵岩溶裂隙水,造成注浆材料
的浪费,并对环境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对裂隙、冒浆进行封堵,且能节约注浆材料和注
浆时间的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注浆材料中加入木屑或海带碎屑,并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多浆液;

(2)将封孔器套在注浆钢花管上;

(3)用套有封孔器的注浆钢花管往注浆孔中注入混合多浆液;

(4)当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时,用封孔器向下挤压混合多浆液,然后再用混合多
浆液注满注浆孔。

进一步地,步骤(1)中,木屑或海带碎屑与注浆材料的重量比为15-20:10000。所说
的注浆材料可以为水泥和水玻璃的混合浆,也可以为水泥浆。其重量比根据裂隙的出水量
而定,当出水量比较多时,加入的木屑或海带碎屑的量就多些,当出水量比较少时,加入的
木屑或海带碎屑的量就少些。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封孔器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封孔器顶端的直径大于
所述封孔器底端的直径,注浆钢花管从所述封孔器顶端的中心部位穿透到所述封孔器底端
的中心部位。封孔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注浆钢花管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封孔器套设在所述注浆钢花管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封孔器顶端的直径比注浆孔的直径小0.5-1mm。即所述封孔器的直
径略小于注浆孔的直径,这样封孔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在注浆孔中上下移动,由于封孔
器的直径略小于注浆孔的直径,当封孔器挤压混合多浆液向下移动时,混合多浆液不会因
受到挤压流到封孔器的上端。

进一步地,步骤(4)中,向下推封孔器,使封孔器向下移动0.8-1.2m,同时封孔器挤
压混合多浆液向下移动。因裂隙一般位于注浆孔的周围,当向下推封孔器时,封孔器会挤压
混合多浆液灌进裂隙中。

进一步地,步骤(4)中,当混合多浆液再次注满注浆孔时,再用封孔器挤压混合多
浆液向下移动,封孔器向下移动的距离为0.8-1.2m,然后再用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重复
封孔器挤压至混合多浆液注满的操作直至封孔器的底端与注浆孔底端的距离为30-100cm。
因套有封孔器的注浆钢花管的出浆口位于封孔器的下方,而浆液不能渗透过封孔器流到封
孔器的上方,所述再次对注浆孔进行注满时,采用别的注浆钢花管进行注浆。因封孔器从注
浆孔的顶部向下移动,即在向下推封孔器的过程中,封孔器将混合多浆液挤压进裂隙,这样
由上至下,逐渐将注浆孔周围的裂隙填充满,而木屑或海带碎屑的密度较小,若裂隙出现冒
浆的现象,木屑或海带碎屑会很快流往冒浆裂隙并填塞裂隙,且木屑或海带碎屑的颗粒较
粗,能封堵冒浆的毛细管,木屑或海带碎屑遇水以后会膨胀,体积变大,能将裂隙处进一步
进行封堵。此外,待裂隙填充满之后,又用混合注浆液将注浆孔填满,这进一步对裂隙进行
封堵,保证注浆达到良好的封堵效果。

封孔器的底端与注浆孔底端之间的距离,依据裂隙出水量的多少而定,当裂隙出
水量比较多时,将封孔器向下推的距离就大些,即封孔器的底端与注浆孔底端之间的距离
就小一点,当出水量比较少时,封孔器的底端与注浆孔底端之间的距离就大一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使
用的混合多浆液中包含木屑或海带碎屑,而木屑或海带碎屑的密度比较小,在流动的时候
比较容易流动,且遇水体积变大,有助于对裂隙进行封堵;即当裂隙处出水时,木屑或海带
碎屑会很快流到裂隙处,对裂隙进行封堵。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是在常规注浆的基础
上,进行分段注浆;即在注浆钢花管的顶部套设有封孔器,当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时,使
用封孔器将混合多浆液向下挤压,这样混合多浆液就会流进注浆孔周围的裂隙中,然后再
用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这样重复操作,直至封孔器的底端距离注浆孔的底端30-100cm,
停止向下推封孔器,用混合多浆液将注浆孔注满即可,这样混合多浆液即填塞进裂隙中,又
在注浆孔中对裂隙进一步封堵,对裂隙起到良好的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中封孔器压缩前的结构
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中封孔器压缩后的结构
示意图;

图中:1、注浆孔;2、注浆钢花管;3、封孔器;4、裂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注浆材料中加入
木屑,所加木屑的重量与注浆材料的重量比为15:10000,并将木屑与注浆材料混合搅拌均
匀,得到混合多浆液,备用。

如图1所示:将封孔器3套在注浆钢花管2的上部,且封孔器3的形状设计为圆台状,
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封孔器3底端的直径,在将封孔器3套设在注浆钢花管2上
时,将注浆钢花管2从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中心部分穿透到所述封孔器3底端的中心部位,并
且能保证封孔器3在外力的作用下,能沿着注浆钢花管2上下移动。为避免封孔器3向下挤压
的过程中,混合多浆液因受到挤压流到封孔器3的上端,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直径比注浆孔1
的直径小0.5mm,即所述封孔器3的直径略小于注浆孔1的直径,这样封口器即可以在注浆孔
1中上下移动,又避免混合多浆液由于受到挤压而流到封孔器3的上端。

如图2所示:用套有封孔器3的注浆机往注浆孔1中注入混合多浆液,当混合多浆液
注满注浆孔1时,向下推封孔器3,在推封孔器3的同时,封孔器3会挤压注浆孔1中的混合多
浆液向下移动,而注浆孔1的周围为裂隙4的存在处,在封孔器3的挤压下,混合多浆液会灌
进裂隙4中,当封孔器3向下移动0.8m时,停止推动封孔器3,用混合多浆液再次注满注浆孔
1,然后再用封孔器3挤压混合多浆液向下移动,同样使封孔器3向下移动0.8m,然后再用混
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1。重复此操作,直至封孔器3的底端与注浆孔1底端的距离为30cm。因
封孔器3从注浆孔1的顶部向下移动,在向下推动封孔器3的过程中,封孔器3将混合多浆液
挤压进裂隙4,这样由上至下,逐渐将注浆孔1周围的裂隙4填充满,而木屑或海带碎屑的密
度又比较小,若裂隙4出现冒浆的现象,木屑或海带碎屑会很快流往冒浆裂隙4并填塞裂隙
4,且木屑或海带碎屑的颗粒较粗,能封堵冒浆的毛细管,木屑或海带碎屑遇水以后会膨胀,
体积变大,能将裂隙4处进一步进行封堵。此外,待裂隙4填充满之后,又用混合注浆液将注
浆孔1填满,这进一步对裂隙4进行封堵,保证注浆达到良好的封堵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注浆材料中加入
木屑,所加木屑的重量与注浆材料的重量比为18:10000,并将木屑与注浆材料混合搅拌均
匀,得到混合多浆液,备用。

如图1所示:将封孔器3套在注浆机的注浆钢花管2的上部,且封孔器3的形状设计
为圆台状,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封孔器3底端的直径,在将封孔器3套设在注浆
钢花管2上时,将注浆钢花管2从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中心部分穿透到所述封孔器3底端的中
心部位,并且能保证封孔器3在外力的作用下,能沿着注浆钢花管2上下移动。为避免封孔器
3向下挤压的过程中,混合多浆液因受到挤压流到封孔器3的上端,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直径
比注浆孔1的直径小0.8mm,即所述封孔器3的直径略小于注浆孔1的直径,这样封口器即可
以在注浆孔1中上下移动,又避免混合多浆液由于受到挤压而流到封孔器3的上端。

如图2所示:用套有封孔器3的注浆机往注浆孔1中注入混合多浆液,当混合多浆液
注满注浆孔1时,向下推封孔器3,在推封孔器3的同时,封孔器3会挤压注浆孔1中的混合多
浆液向下移动,而注浆孔1的周围为裂隙4的存在处,在封孔器3的挤压下,混合多浆液会灌
进裂隙4中,当封孔器3向下移动1m时,停止推动封孔器3,用混合多浆液再次注满注浆孔1,
然后再用封孔器3挤压混合多浆液向下移动,同样使封孔器3向下移动1m,然后再用混合多
浆液注满注浆孔1。重复此操作,直至封孔器3的底端与注浆孔1底端的距离为50cm。因封孔
器3从注浆孔1的顶部向下移动,在向下推动封孔器3的过程中,封孔器3将混合多浆液挤压
进裂隙4,这样由上至下,逐渐将注浆孔1周围的裂隙4填充满,而木屑或海带碎屑的密度又
比较小,若裂隙4出现冒浆的现象,木屑或海带碎屑会很快流往冒浆裂隙4并填塞裂隙4,且
木屑或海带碎屑的颗粒较粗,能封堵冒浆的毛细管,木屑或海带碎屑遇水以后会膨胀,体积
变大,能将裂隙4处进一步进行封堵。此外,待裂隙4填充满之后,又用混合注浆液将注浆孔1
填满,这进一步对裂隙4进行封堵,保证注浆达到良好的封堵效果。

实施例三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注浆材料中加入
木屑,所加木屑的重量与注浆材料的重量比为20:10000,并将木屑与注浆材料混合搅拌均
匀,得到混合多浆液,备用。

如图1所示:将封孔器3套在注浆机的注浆钢花管2的上部,且封孔器3的形状设计
为圆台状,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封孔器3底端的直径,在将封孔器3套设在注浆
钢花管2上时,将注浆钢花管2从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中心部分穿透到所述封孔器3底端的中
心部位,并且能保证封孔器3在外力的作用下,能沿着注浆钢花管2上下移动。为避免封孔器
3向下挤压的过程中,混合多浆液因受到挤压流到封孔器3的上端,所述封孔器3顶端的直径
比注浆孔1的直径小1mm,即所述封孔器3的直径略小于注浆孔1的直径,这样封口器即可以
在注浆孔1中上下移动,又避免混合多浆液由于受到挤压而流到封孔器3的上端。

如图2所示:用套有封孔器3的注浆机往注浆孔1中注入混合多浆液,当混合多浆液
注满注浆孔1时,向下推封孔器3,在推封孔器3的同时,封孔器3会挤压注浆孔1中的混合多
浆液向下移动,而注浆孔1的周围为裂隙4的存在处,在封孔器3的挤压下,混合多浆液会灌
进裂隙4中,当封孔器3向下移动1.2m时,停止推动封孔器3,用混合多浆液再次注满注浆孔
1,然后再用封孔器3挤压混合多浆液向下移动,同样使封孔器3向下移动1.2m,然后再用混
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1。重复此操作,直至封孔器3的底端与注浆孔1底端的距离为100cm。因
封孔器3从注浆孔1的顶部向下移动,在向下推动封孔器3的过程中,封孔器3将混合多浆液
挤压进裂隙4,这样由上至下,逐渐将注浆孔1周围的裂隙4填充满,而木屑或海带碎屑的密
度又比较小,若裂隙4出现冒浆的现象,木屑或海带碎屑会很快流往冒浆裂隙4并填塞裂隙
4,且木屑或海带碎屑的颗粒较粗,能封堵冒浆的毛细管,木屑或海带碎屑遇水以后会膨胀,
体积变大,能将裂隙4处进一步进行封堵。此外,待裂隙4填充满之后,又用混合注浆液将注
浆孔1填满,这进一步对裂隙4进行封堵,保证注浆达到良好的封堵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
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细节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所述岩溶富水区混合多浆液的注浆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注浆材料中加入木屑或海带碎屑,并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多浆液;将封孔器套在注浆钢花管上;用套有封孔器的注浆钢花管往注浆孔中注入混合多浆液;当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时,用封孔器向下挤压,然后再用混合多浆液注满注浆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止水方法,使用的混合多浆液中包含的木屑或海带碎屑在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