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印染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稀土溶液进行印染处理的工艺方法。 目前我国的柞蚕丝织物的印染工业仍然还是采用的与其他织物印染工业相类似的传统工艺,但相互比较来看其印染的效果却往往较差,主要表现为染料的利用率低,染着后织物各项牢度指标也较差,染色过程中能耗大,废水的污染严重等。柞蚕丝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含有大量的氨基、羧基、羰基等显有阴电性的基因,而染料通常含有不饱键和其他的显有阴电性的基因,两者之间由于产生了静电作用而往往不易很好地结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柞蚕丝织物印染工艺中,加入稀土溶液采取“一浴”或“两浴”的工艺方法,来解决此类织物印染质量较差的问题,并提高染料的利用率,降低残液地化学耗氧量,改善工艺条件,达到提高质量,降低能耗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浴”工艺方法:柞蚕丝织物(匹绸等)加入到温度为80-90℃的软水中浸泡活化10-20分钟,中间要经常翻动,然后取出,挤去其中的水份,可手工或用离心机脱水,再投入到染色液中加入含有稀土化合物的浓度为0.05-0.1%的溶液中,保持温度在30-50℃,浸泡10-30分钟,并且不断手工翻动,取出后用少量温水洗数次,用离心机脱去其中的水份,再按常规或非常规染色工艺低1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染色。“两浴”工艺方法与“一浴”基本相同,只是预先将稀土配成0.05-0.1%浓度的溶液,在常温或30-50℃条件下,对被染物预处理,在稀土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然后用水冲洗后进入下道工序。将处理完成剩余的稀土溶液,通过加入较浓稀土溶液补偿浓度并混均后,可返回再使用。用稀土处理完的织物可按常规工艺方法印花或染色。
其采用的稀土为混合氯化轻稀土或单一氯化轻稀土。
这样当引入了稀土离子之后,由于稀土离子带有较多的正电荷和较多的价电子,价电子层中的空轨道可以自发地与柞丝纤维、染料很好地结合,使柞丝纤维、染料通过稀土离子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外染料中的生色官能因在稀土离子特殊较强的极化作用下,吸光光波长发生位移,而使颜色加深,鲜艳度提高。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对不同染料上染率提高的幅度不同,如弱酸性、酸性和中性染料一般可提高3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但总的是随稀土用量的增加染料上染率也增加,而且对活性染料的固色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般为10%,有的高达40%,甚至更高,可以节约大量的染料,降低染色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由于使用了稀土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染色工艺,染色过程中温度可平行降低10度左右,这样可以节约能量,降低染色加工成本。
3、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得残液中染料的残留量降低,化学耗氧量指标明显减少,一般可减低20-30%,有的可达50%,甚至更高,减轻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稀土对匀染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节省匀染剂。
5、稀土对染料的渗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在印染过程中减少或不加渗透剂。
6、改善印染后织物的手感,可以节省相应的助剂。
7、可以提高印染后织物的色牢度0.5-1级,节省相应的固色剂。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浴”式印染法流程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两浴”式印染法流程方框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说明。
“一浴”法实施例1,酸性黑10B印染;
染料2%、HAc0.3%、稀土0.05%、浴比1∶40。原工艺染料上染率57.29%,稀土工艺染料上染率65.62%,上染率提高百分率为14.54%。“一浴”法实施例2,中性兰BNL印染;
染料2%、HAc0.1%、稀土0.05%、浴比1∶40;原工艺上染率39.72%,稀土工艺62.56%,提高上染率22.84%。
“二浴”法实施例:首先稀土预处理,配制稀土溶液浓度在0.05-0.1%之间,40℃,浸泡20-60分钟,少量水洗数次。
实施例1:中性黑BL印染;
染料1%、HAc0.1%、浴比1∶40;原工艺上染率46.59%,稀土工艺上染率84.94%,提高上染率38.35%,残液COD下降约40%。
实施例2、活性黄X-RG印染:
染料3%、纯碱10%、食盐50g/L,浴比1∶40,固色率提高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