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葫芦,换句话说,涉及一种升降载荷或利用主动轮导向的钢丝绳牵引载荷的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的这种形式的起重葫芦其一个主动(滑)轮是由两个合在一起能形成钢丝绳槽的半(滑)轮组合而成。 由欧洲专利申请Nr 189,219中的可以了解到,已经使用的起重葫芦,其两只利用弹性机构压在一起的半轮,形成一个V形钢绳槽。
但是这种葫芦具有的主要缺点在于,一方面由于强力使两只半轮互相对压,另一方面由于这种V字形的槽,使钢绳受到径向朝外挤压,因此造成对该装置正常工作的妨碍和不规则影响。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旨在避免了上述缺点的起重葫芦。更一般地说,本发明的意图还在于提供一种起重葫芦,该葫芦体现出并综合了下列有利特点:
—主要利用互相处于平行位置的半轮,使整个接触角范围内钢绳上受压均匀。
—在钢丝绳端送入葫芦后,容易自动卷好入位。
—在整个圆周中钢丝绳保持在两只半轮间的正确位置上。换句话说,钢绳不会从钢绳滑轮甲心径向移出。
因此,组成本发明的起重葫芦的特征在于:其组成主要有一个主动轮,该主动轮由两只半轮组成,轴向地将两只半轮压在一起的弹性机构;一个利用两只半轮形成的钢绳槽,该槽至少在夹住钢绳地区域内具有平行的侧部和小的钢绳导轮,该钢绳导轮特别在整个接触角范围内一起转动。
为了更好地说明发明的这些特征,下面参阅附图,给出对一个最佳实施例的说明,仅作一个例子而非任何限定性特征,其中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起重葫芦的一个横断面;
图2表示在两个半(滑)轮之间的横断面;
图3表示图1中以F3标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按本发明的起重葫芦主要组成是一个主动轮1,该轮由两只平行的半轮2和3组成;将半轮2和3轴向地压合在一起的弹性机构4;一个由两只半轮形成的钢绳槽5和许多沿钢绳槽5外圆周排布的钢绳小导轮6。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半轮2借助轴承7和8可相对于外壳9旋转安装。第二只半轮3通过多个螺栓10相对第一只半轮2固定就位,螺栓10同时支承上述弹性机构4。
轴向地将半轮2和3压合在一起的弹性机构4可由任意选定的弹簧组成,例如Belleville式弹簧,螺旋弹簧等。注意到,弹簧的张力由施加在钢绳11上的力决定,即以这样的方式决定,一方面弹簧不变形,另一方面将有足够的摩擦力使由该葫芦提升的载荷不会出现任何滑脱的危险。
本发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于,实际上,所提供的一种组合其两只半轮2和3是平行的,而在钢绳被夹住的区域内由半轮2和3形成的钢绳槽5具有平行的侧面部分12和13,更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
本发鞯牧硪桓鎏卣髟谟冢导噬洗烁稚墼谄?整个)接触角范围具有与平行侧部12和13相接合并形成V字形部分的倾斜侧部14和15。倾斜侧部14和15最好做成与钢绳主动轮1的主平面成夹角A,即为12.5度。半轮2和3的最外侧圆周可做圆角16和17。
如图2所示,上述钢绳小导轮6主要是沿钢绳槽5的整个圆周设置。这些小导轮最好由安装在小轴18上的轴承组成,小轴被固定在外壳9中。
最好在区域19附近使用一个其直径比其他钢绳小导轮6的直径大的钢绳小导轮6A,在区域19,钢绳11的自由端20被分别引入或引出。其优点后面释解。
显然,所有小导轮6、6A可以有相同的直径。
该葫芦被驱动最好借助于驱动轴21和外齿22;围绕驱动轴21设置并随其一起转动的行星齿轮23;和一个固定在主动轮1上的套筒24,该套筒通过其内齿25与行星齿轮23啮合。轴21既可以利用摇柄或类似装置来以手动驱动,也可以自动驱动,比如通过一个电动机来驱动,该电机是否固定到上述的机壳9上均是可行的。
采用上述行星式连接,主要有能使起重葫芦特别紧凑的优点。
显然,起重葫芦装设有能将装置以有效方式固定的部件26或27。
根据附图可以很容易推断出本起重葫芦的工作情况。首先,既可经通道28,也可经通道29将钢绳11一端引入装置,因此同时利用钢绳小导轮6自动地把钢绳绕主动轮1引导。从而如上所述由于钢绳槽5的特殊设计,作用在钢绳上的合力,以这样的方式展开,当引入钢绳11时,两只半轮2和3被推挤分开而该钢绳被带进正确的工作位置。在正常工作期间,钢绳11以这样的方式处于钢绳槽5中,如图1中所示,即它被夹在半轮2和3的两平行侧面部分12和13之间。
还注意到,在该起重葫芦正常使用期间,钢绳小导轮6不对钢绳施加任何压力。另一方面,在钢绳被引入或引出装置的区域19附近,钢绳小导轮6A对钢绳11施加一定压力,以便向下将钢绳控制在钢绳槽5中。按第一种可能方案,钢绳小导轮6A可以固定安装,而按第二个可能方案,可通过弹簧或类似部件,向主动轮1方向推该小导轮(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所限,这样的起重葫芦可以实现不同形状和尺寸而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