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47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8 C N 1 0 4 0 8 4 7 8 0 A (21)申请号 201410354422.9 (22)申请日 2014.07.23 B23P 19/00(2006.01) (71)申请人嘉兴技师学院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文昌路1848号 (72)发明人张天林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汤东凤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工 作台上设有为六工位分读盘,设计有六个支架,每 个。
2、工位支架上设计了两个零件加工位置,六工位 分读盘用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工作台上设 有加黄油设备,加黄油设备上设有油阀连接出油 控制模块,工作台上设有加钢珠设备,万向轮放置 盘凹槽可放入排列整齐的万向轮模件,通过旁边 的可伸缩机械手能自动拾取模件并将模件放入 六工位分读盘上的零件加工位上,可伸缩机械手、 三相异步电动机、出油控制模块和机械手均连接 PLC控制模块,通过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上设置 指令来控制各部件运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 够实现万向轮的自动装配,效率高且节省人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
3、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4780 A CN 104084780 A 1/1页 2 1.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为六工 位分读盘(2),设计有六个支架,每个工位支架上设计了两个零件加工位置,六工位分读盘 (2)用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3)带动,三相异步电机(3)安装在工作台(1)内部,三相异步 电机(3)连接PLC控制模块(4),PLC控制模块(4)连接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5),工作台 (1)上设有加黄油设备(6),加黄油设备(6)上设有第一油阀(7)和第二油阀(8),第一油阀 (7)和第二油。
4、阀(8)连接出油控制模块(9),出油控制模块(9)连接PLC控制模块(4),第一 油阀(7)和第二油阀(8)连接步进电动机(10),步进电动机(10)连接PLC控制模块(4), 工作台(1)上设有加钢珠设备(11),加钢珠设备(11)采用自动钢珠安装,在六工位分读盘 (2)转动过程中完成吸钢珠的环节,等到六工位分读盘(2)的转盘转到加钢珠工位上时,再 进行放钢珠的环节,加钢珠设备(11)在钢珠工位下面装了放钢珠的容器,在容器上部安装 一只吸取并顶出顶钢珠的气缸模块,气缸模块连接PLC控制模块(4),通过PLC控制模块 (4)的控制命令吸取或放钢珠,利用气缸实现吸钢珠和在工位上的放钢珠动作,工作。
5、台(1) 上的六工位分读盘(2)旁还设有万向轮放置盘凹槽(12),万向轮放置盘凹槽(12)可放入排 列整齐的万向轮模件,通过旁边的可伸缩机械手(13)能自动拾取模件并将模件放入六工 位分读盘(2)上的零件加工位上,可伸缩机械手(13)连接PLC控制模块(4),可通过在液晶 触摸操作显示屏(5)上设置指令来控制机械手的运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模块(4) 采用三菱FX2n48MT型号的PLC。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触摸操作显 示屏(5)采用台达DOP-AE系列。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万向轮自。
6、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动机采用 上海四宏步进电动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84780 A 1/3页 3 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企业在装配万向轮生产是完全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而且企业现场加工桌面 看起来相当凌乱,没有统一的规范,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列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升 生产效率,降低用工量,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目前还没有适于企业自动化万向轮装配设 备。而国外的设备目前结构复杂,价格高,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因此急需开发一套适于 中小型企业用的自动化万向轮生产。
7、设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万向轮各工序装 配比较分散,装配主要依靠人工装配,效率低的到问题。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为六工位分读盘,设计有 六个支架,每个工位支架上设计了两个零件加工位置,六工位分读盘用一台三相异步电动 机带动,三相异步电机安装在工作台内部,三相异步电机连接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 连接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工作台上设有加黄油设备,加黄油设备上设有第一油阀和第二 油阀,第一油阀和第二油阀连接出油控制模块,出油控制模块连接PLC控制模块,第一油阀 和第二油阀连接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
8、连接PLC控制模块,工作台上设有加钢珠设备,加 钢珠设备采用自动钢珠安装,在六工位分读盘转动过程中完成吸钢珠的环节,等到六工位 分读盘的转盘转到加钢珠工位上时,再进行放钢珠的环节,加钢珠设备在钢珠工位下面装 了放钢珠的容器,在容器上部安装一只吸取并顶出顶钢珠的气缸模块,气缸模块连接PLC 控制模块,通过PLC控制模块的控制命令吸取或放钢珠,利用气缸实现吸钢珠和在工位上 的放钢珠动作,工作台上的六工位分读盘旁还设有万向轮放置盘凹槽,万向轮放置盘凹槽 可放入排列整齐的万向轮模件,通过旁边的可伸缩机械手能自动拾取模件并将模件放入六 工位分读盘上的零件加工位上,可伸缩机械手连接PLC控制模块,可通过在。
9、液晶触摸操作 显示屏上设置指令来控制机械手的运作。 0005 进一步,所述PLC控制模块4采用三菱FX2n48MT型号的PLC。 0006 进一步,所述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5采用台达DOP-AE系列。 0007 进一步,所述步进电动机采用上海四宏步进电动机。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万向轮的自动装配,效率高且节省人工。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万向轮自动装配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1.工作台,2.六工位分读盘,3.三相异步电机,4.PLC控制模块,5.液晶触摸 操作显示屏,6.加黄油设备,7.第一油阀,8.第二油阀,9.出油控制模块,10.步进电动机, 说 明 书C。
10、N 104084780 A 2/3页 4 11.加钢珠设备,12.万向轮放置盘凹槽,13.可伸缩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2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为六工位分读盘2,设计有六个 支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个工位支架上设计了两个零件加工位置,这样每次可以加工两 个零件。提高了自动化效率。 0013 六工位分读盘2用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3带动,三相异步电机3安装在工作台1 内部,三相异步电机3连接PLC控制模块4,PLC控制模块4连接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5,通 过在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5上设置操作指令,控制三相异步电。
11、机3运转,从而实现六工位分 度盘2的转动。 0014 加黄油设备6,通过控制第一油阀7和第二油阀8,将出油加到工件上,第一油阀7 和第二油阀8连接出油控制模块9,出油控制模块9连接PLC控制模块4,PLC控制模块4对 出油量和时间进行控制,第一油阀7和第二油阀8连接步进电动机10,步进电动机10连接 PLC控制模块4,接收PLC控制模块4的命令对油阀运动进行控制,使得油阀左右来回转动, 从而把黄油涂到工件上, 0015 加钢珠设备11采用自动钢珠安装,在六工位分读盘2转动过程中完成吸钢珠的环 节,等到六工位分读盘2的转盘转到加钢珠工位上时,再进行放钢珠的环节,加钢珠设备11 在钢珠工位下面装了。
12、放钢珠的容器,在容器上部安装一只吸取并顶出顶钢珠的气缸模块, 气缸模块连接PLC控制模块4,通过PLC控制模块4的控制命令吸取或放钢珠,利用气缸实 现吸钢珠和在工位上的放钢珠动作。 0016 工作台1上的六工位分读盘2旁还设有万向轮放置盘凹槽12,万向轮放置盘凹槽 12可放入排列整齐的万向轮模件,通过旁边的可伸缩机械手13能自动拾取模件并将模件 放入六工位分读盘2上的零件加工位上。可伸缩机械手13连接PLC控制模块4,可通过在 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5上设置指令来控制机械手的运作。 0017 在系统控制中,PLC控制模块4采用控制比较可靠的三菱FX2n48MT型号的PLC、 液晶触摸操作显示屏5采。
13、用台达DOP-AE系列,步进电动机采用了上海四宏步进电动机。其 他部件均可选择现有的常用部件,只要能实现其功能即可。PLC控制模块4的软件为设备自 带软件,将其组装后只需要按照操作说明设置操作命令,实现其功能即可。不涉及到软件的 改造。 0018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9 (1)该设备是全自动的,达到机器换人的效果。 0020 (2)该设备符合长时间不停工作的需要,机械设备符合疲劳工作的需要,有控制设 备长时间精确控制。 0021 (3)还有该设备符合工人操作的需要,操作简单好操作。 0022 (4)该设备的工作生产单位成品需要的时间比单位人工生产快5倍以上。 0023 (5)使用该设备后,在增加单位时间生产量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用工量,用工量降 为原来的一半以上。 0024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说 明 书CN 104084780 A 3/3页 5 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 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084780 A 1/1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478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