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涉及于交通器材的附加设备,尤指汽车车尾端为连接携车架,携车架对应设置的夹球式夹具,来夹持连接于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构造。
背景技术
汽车会在车体尾端的底盘或外侧处设计有一夹球座的构造,夹球座除了可配合拖车杆达到对其它汽车车体的拖吊用途之外,另外可接装自行车携车架,利用携车架来承载自行车。而夹球座与携车架的连接构造,可如中国专利证书号ZL200810181161.X号《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迫紧装置》发明专利案<下称:引证前案一>,其锁合纵向拉制组所设纵向锁合迫紧体,使束合组所设数夹制片受纵向拉制杆拉动而向上,而受拉制的影响使数夹制片间束合迫紧夹球座体,且夹制控制座的套合部所设纵向弹性夹制部,受拉力向上拉动而产生纵向的缩合夹制,并设置一横向拉制组,当解除横向拉制组的侧向拉力及纵向拉制组的向上拉力时,其束合组的纵向拉制杆所设弹性体产生一反作用力,将束合组结合设有夹制片的纵向拉制杆,强制退出夹制控制座的套合部,以提供纵向与横向双限止的迫紧安全性。
惟引证前案一的纵向拉制组结构中,为能解除束合组夹持夹球座的作用,需要一一取下锁合体、松开锁合迫紧体,而使弹簧顶开套合部,使套合部不再围束于各夹制片外侧,方能操作各夹制片往外侧拨动,直到各夹制片围合的内径大于夹球座外径,使夹制片脱离夹球座。
因而引证前案一解除束合组迫紧夹球座的过程步骤繁多,造成操作耗时的问题;此外,引证前案一由于元件层层松开锁合迫紧体、锁合体,所以拆解的迫紧体、锁合体、束合组都会完全分离,如此一来,迫紧体、锁合体以及束合组的弹簧,都是彼此分离的个体,容易在拆解之后,若放置不慎而恐有零件遗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鉴于前述的问题,进而用心研究开发,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构造,其主要是在一有限行程范围且不需拆解分离任何元件,即可顺利、快速、安全地让携车架夹持或分离于车体的夹球座。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提供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构造, 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构造,其包含一夹合座、一束合组、一控连机构,该夹合座一侧设为一呈钟形罩的套合部,该套合部于内部安装该束合组,该束合组包含至少四呈分离的夹制片,围靠成拟钟形罩以拘束于该套合部内侧,各该夹制片内侧各为一夹槽,以夹持一设置于车体尾端的夹球座,而上端为一根部,另,该控连机构设置于套合部上,以控制该束合组是否迫紧该夹球座。
该夹合座设有一横向拉片,其一端水平置于该套合部顶端中空开口处;该控连机构包含一纵向杆件、一迫紧帽;其中该纵向杆件一端设有头部,另一端设为外螺纹,不同于该头部的另一端轴向凹设一锁合槽,该头部相应支持于各该夹制片内部,供该外螺纹穿出该束合组之上、该套合部之外,该纵向杆件连接一弹簧,该弹簧包含有两端,分别是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根部,该第二端受该横向拉片的压抵;以及该迫紧帽位于该横向拉片上,该迫紧帽包含一呈中空的帽底盖、一衬筒、一套筒、一锁栓;该迫紧帽底侧受该帽底盖来盖合固定,该迫紧帽设有一轴向的通孔,该衬筒穿装该帽底盖以位于该横向拉片上,该衬筒一端形成一制片,该制片受该迫紧帽与该帽底盖的夹压定位,该衬筒中空处为内螺纹的锁孔,供该纵向杆件的该外螺纹接合;以及该套筒设有一道贯穿的中孔,该中孔一端外径往外扩设而为一顶缘,另一端往内缩入而为一挡缘,该套筒插入该迫紧帽的该通孔,通过该顶缘顶掣于该通孔内缘上,另,该锁栓一端外径大于挡缘内径的帽头,末端设为外螺纹的锁端;借以该锁端通过该套筒的该中孔,以螺纹接合于该纵向杆件的该锁合槽,供该控连机构连接该束合组。
优选的是,所述控连机构的纵向杆件连结连接一个弹簧,该弹簧包含有两端,分别是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第一端连结连接于夹制片的根部,第二端受横向拉片的压抵,弹簧的第一端外径朝第二端呈渐大。
优选的是,所述夹合座设有一个呈L形的横向拉片,横向拉片的水平端封盖于套合部顶端中空开口处,并且供一个垫环置放于上,迫紧帽利用衬筒一端抵靠于垫环上,纵向杆件的外螺纹露出于垫环之外,而水平端底侧供弹簧的第二端压抵。
优选的是,所述束合组的各夹制片位于夹槽的上侧凹设一个卡制槽,卡制槽供纵向杆件的头部卡制其中,而根部外侧凹设一个呈水平的凹沟,供弹簧的第一端嵌制。
优选的是,所述迫紧帽包含一个呈中空的帽底盖,迫紧帽底侧受帽底盖来盖合固定,而衬筒一端形成一个制片,利用制片受迫紧帽与帽底盖的夹压定位,该衬筒中空处为内螺纹的锁孔,供该纵向杆件的该外螺纹螺纹接合。
优选的是,所述控连机构的衬筒,其制片周围等分地凹设数个弧槽,用以迫紧帽一侧纵向穿装的防盗结构。
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
1.本发明主要是透过控连机构的锁栓可在一定位于迫紧帽的套筒轴向位移,锁栓并且通过套筒、衬筒而连接纵向杆件,纵向杆件穿出套合部的外螺纹则接合于衬筒,又,衬筒是固定于迫紧帽,通过本发明的构造,在无须将锁栓或是纵向杆件完全卸除、分离于夹合座,并且在锁栓与纵向杆仍有连接的情况下,经由锁栓在套筒内可位移的轴向空间,增长了纵向杆件带动束合组往下移动的距离,使束合组可脱离套合部的内径范围限制,让束合组的各夹制片往外扩大外径,而能脱离夹球座,达到携车架更快速、顺畅有效地分离于车体尾端的夹球座。
2.本发明在束合组脱离夹球座时,因此不需要完全卸除锁栓、纵向杆件才能达成,故锁栓、纵向杆件等零件不会存在因脱离而导致遗失的问题,并且束合组夹持、脱离夹球座的操作流程都因此有效简单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仰视角度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控连机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夹持夹球座的组合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脱离夹球座的动作剖视图(一)。
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脱离夹球座的动作剖视图(二)。
图9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脱离夹球座的动作剖视图(三)。
【符号说明】
10夹合座 11连结部 12横向拉片
121水平端 15套合部 20束合组
21夹制片 22夹槽 23卡制槽
24根部 241凹沟 30控连机构
31纵向杆件 311头部 312外螺纹
313锁合槽 33弹簧 331第一端
332第二端 34隔环 40迫紧帽
401通孔 42衬筒 421制片
422弧槽 423锁孔 43套筒
431中孔 432顶缘 433挡缘
44锁栓 441帽头 442锁端
45防盗结构 60夹球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构造,如图1、2所示,携车架的夹具装置包含一夹合座10、一束合组20,夹合座10一侧设有连结部11,用以连结部11连接于携车架<图中未示>,邻侧设为一套合部15,该套合部15于内部安装该束合组20,车体尾端的夹球座60即支持于束合组20内部,而一控连机构30设置于套合部15上,以控制束合组20迫紧或是松开于夹球座60。
请再参看图2、3所示,该夹合座10的套合部15为中空、锥形的钟形罩,套合部15供安装该控连机构30与束合组20,夹合座10的连结部11固定一呈L形的横向拉片12,横向拉片12的水平端121恰封盖于套合部15顶端开口处。
该束合组20包含四夹制片21,为呈钟形罩等分地分开为四片夹制片21,故各夹制片21呈圆弧片状,各夹制片21内侧凹设一内凹弧的夹槽22,使各夹制片21的各夹槽22围合成一完整圆球状空间,供夹球座60恰好受到各夹槽22的夹制、支持,并且夹制片21位于夹槽22的上侧凹设一卡制槽23,同理,各夹制片21围靠一起,各卡制槽23也围靠一起而为沟槽状,此外,夹制片21位于上端形成外径较小的根部24,根部24外侧凹设一呈水平的凹沟241。
该控连机构30,请参看图3、4、5所示,其包含一纵向杆件31、一迫紧帽40;其中纵向杆件31呈螺栓状,一端设有头部311,另一端设为外螺纹312,不同于头部311的另一端轴向凹设一道呈内螺纹的锁合槽313,其中头部313恰能在各夹制片21围靠之时,得卡入卡制槽23中受到支持, 据以纵向杆件31的头部311置于各夹制片21的卡制槽23中,形成纵向杆件31的外螺纹312该端穿出束合组20、横向拉片12的水平端121之外。
而一弹簧33包含有两端,分别是外径较小的第一端331、外径较大的第二端332,弹簧33呈锥形,外径变化自第一端331朝第二端332呈渐大,其中各夹制片21围靠时,各根部24所在的凹沟241围成一环状,供弹簧33的第一端331卡制于根部24的凹沟241,第二端332,则是供横向控片12的水平端121靠抵,位在水平端121上则压抵一穿过纵向杆件31的垫环34,于垫环34上安装该迫紧帽40,而纵向杆件31的外螺纹312露出于垫环34之外。
该迫紧帽40包含一帽底盖41、一衬筒42、一套筒43、一锁栓44;其中迫紧帽40与帽底盖41均为中空状,迫紧帽40中央有一轴向的通孔401,帽底盖41位在迫紧帽40底侧,并配合螺栓锁设连接而封盖,该呈中空状的衬筒42插装于帽底盖41中央,底部压抵于隔环34端面上,衬筒42一端形成一制片421,制片421周围等分地凹设数弧槽422,用以迫紧帽40一侧纵向穿装的防盗结构45,可以在钥匙插入并转控防盗结构45,使防盗结构45卡制于衬筒42的弧槽422,防止宵小轻易解开束合组20与夹球座60的夹制定位关系,制片421位置恰受到迫紧帽40与帽底盖41的夹压定位,并且衬筒42中空处为内螺纹的锁孔423,供纵向杆件31的外螺纹312螺纹接合。
该套筒43为中空状,中空处为一道贯穿的中孔431,中孔431一端壁厚往外扩设呈喇叭状的顶缘432,中孔431另一端壁厚则往内缩入而为挡缘433,利用套筒43朝迫紧帽40的通孔401插入,由扩大外径的顶缘432顶掣于通孔401内顶缘上,另,该锁栓44一端是外径较大的帽头441,末端设为外螺纹的锁端442,而锁栓44帽头441外径大于挡缘433内径;组装时,借以锁栓44自套筒43的中孔431插入,让锁栓44借锁端442螺锁于纵向杆件31的锁合槽313中,纵向杆件31的外螺纹312锁合于衬筒42的锁孔423,因此控连机构30连接了束合组20。
常态时,如图5、6所示,束合组20的各夹制片21利用夹槽22包夹夹球座60,弹簧33被压缩而受水平端121的压抵,锁栓44已穿入套筒43一深度,来锁合连接纵向杆件31。
请再参看图6、7、8、9,如果要松开束合组20对夹球座60的迫紧状态,则需透过控连机构30来控制束合组20;其中先旋转迫紧帽40,利用衬筒42的锁孔423沿外螺纹312移动,直到外螺纹312的末端,也连带迫紧帽40轴向位移,造成套筒43顶缘432相对远离了锁栓44顶部,而迫紧帽40底部的帽底盖41远离隔环34;其次,由于迫紧帽40及其连控机构30的重量,随地心引力而自然落下,让帽底盖41落在隔环34上,因为此时纵向杆件31的外螺纹312与迫紧帽40连接的长度变短了,所以纵向杆件31随迫紧帽40受地心引力往下垂落时,再利用迫紧帽40及其套筒43定位于隔环34上,而锁栓44仍连接纵向杆件31,故锁栓44与纵向杆件31继续沿套筒43的中孔431滑落,直到锁栓44的帽头441卡抵至挡缘433为止,进一步地增长纵向杆件31轴向往下位移的行程,配合弹簧33松开弹性回复力,快速地弹推束合组20轴向退移,造成束合组20底部露出套合部15底部一段纵向长度,束合组20摆脱了套合部15内径固定范围的限制,使套合部15下侧较大的内径范围,可供束合组20各夹制片21加大间隙而有空间往外扩开,可供纵向杆件31卡扣夹制片21卡制槽23,带动夹制片21构成的束合组20外径往外侧扩开、各夹制片21拉开更多距离,造成各夹制片21围成的夹槽22不再靠围而呈分离,使各夹制片21的夹槽22内径往外扩开并且大于夹球座60球径,便能让夹球座60脱离束合组20、套合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