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09491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93808.9

申请日:

2012.11.28

公开号:

CN103027739A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B 17/86申请公布日:201304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86申请日:20121128|||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86; A61B17/80; A61B17/68

主分类号:

A61B17/86

申请人:

曾祥一

发明人:

曾祥一

地址: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和平路五段二号辽宁医学院附属三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代理人:

李辉;葛春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它有一个由套筒和钢板构成的侧方钢板,钢板上设有加压孔,在套筒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在套筒内后部装有尾钉,所述尾钉与拉力螺钉的尾部通过螺纹连接,其特殊之处是:在套筒的内壁设有台肩,尾钉的螺帽和台肩之间放置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压缩量为4~6mm。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它有一个由套筒和钢板构成的侧方钢板,钢板上设有加压孔,在套筒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在套筒内后部装有尾钉,所述尾钉与拉力螺钉的尾部通过螺纹连接,其特征是:在套筒的内壁设有台肩,尾钉的螺帽和台肩之间放置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压缩量为4~6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所述钢板由上至下逐渐减薄并变窄。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位于钢板中部的加压孔为螺孔。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所述钢板内侧两边缘沿纵向设有多个凹缺。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所述加压弹簧外径与套筒后部内径相吻合。

说明书

说明书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是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髋部骨折的58.6%,多发生于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活动增加以及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操作损伤病例增多。骨折往往表现为不稳定型,治疗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多主张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虽然临床治疗IFF的方法很多,但传统的动力髋关节螺钉(DHS)内固定仍然是首选方案,其主要由一枚带滑动杆的加压螺纹钉和一块带滑动槽套筒的侧方钢板组成。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动力髋关节螺钉能维持较好的颈干角,固定损伤小,操作时间短,可以以较小的创伤植入,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佳的方式,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内固定器械。动力髋关节螺钉允许骨折断端动态加压,能够最大限度地稳定固定骨折,有效治疗股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动力髋关节螺钉成为治疗IFF的金标准。但由于粗隆部位的解剖特点(皮质薄、松质骨少),以及动力髋关节螺钉内固定自身局限性(应力遮挡问题),没有解决骨折后期(3‑4周以后)由于骨折端有2mm左右的骨吸收,使拉力螺钉窜动,造成骨折端不能良好对合问题,尤其是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从而使骨折延期愈合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避免常见并发症;对于不稳定性股骨间骨折伴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动力髋关节螺钉不能控制骨折端的过度嵌压,使钉尾过度突出,也容易引起肢体短缩以及髋内翻,严重时发生钉子穿出股骨颈,从而使骨折延期愈合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避免常见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可解决内固定后期出现的骨折端对合欠佳及内固定内固问题,提供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它有一个由套筒和钢板构成的侧方钢板,钢板上设有加压孔,在套筒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在套筒内后部装有尾钉,所述尾钉与拉力螺钉的尾部通过螺纹连接,其特殊之处是:在套筒的内壁设有台肩,尾钉的螺帽和台肩之间放置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压缩量为4~6mm。
所述钢板由上至下逐渐减薄并变窄 ,防止钢板处骨质疏松。
位于钢板中部的加压孔为螺孔,以防止加压螺钉窜动,造成脱钉脱板,导致手术失败。
所述钢板内侧两边缘沿纵向设有多个凹缺,以减少钢板对骨膜的压力。
所述加压弹簧外径与套筒后部内径相吻合。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根据弹性固定原理对传统动力髋关节螺钉(DHS)进行改良,应用此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对稳定和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弹力加压固定后产生动力滑动作用,使骨折端在加压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有一个弹力加压作用,接合面骨质始终密切接触,保证骨折愈合前一直有较多的压应力沿骨质传导,而且这种加压距离始终控制在2‑4mm范围内,这样既保证了骨折端骨质吸收后的紧密结合,同时又维持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患者早期负重时内固定失败率,避免使手术复杂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钢板(中部加压孔为螺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侧方钢板1,套筒101,内六角形孔101a,台肩101b,圆孔101c,凹缺101d,加压孔101e,加压孔101e,钢板102,尾钉2,加压弹簧3,拉力螺钉4,自攻螺纹40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有一个由套筒101和钢板102构成的侧方钢板1,钢板102上设有加压孔101e,套筒101和钢板102为一体且所述钢板102下部由上至下逐渐减薄并变窄,以减小应力遮挡。所述钢板102内侧两边缘沿纵向设有多个凹缺101d。所述套筒101的前部为内六角形孔101a、后部为圆孔101c,其间通过设在套筒101内壁上的台肩101b相隔,在套筒101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4,所述拉力螺钉4的前部设有自攻螺纹401、后端设有中空螺孔,所述拉力螺钉4的中后部为与内六角形孔101a相匹配的外六角形,在套筒101内后部装有尾钉2,所述尾钉2穿过台肩101b并与拉力螺钉4的尾部的中空螺孔通过螺纹连接,在尾钉2的螺帽和台肩101b之间放置有加压弹簧3,加压弹簧3外径与套筒101后部的圆孔101c内径相吻合,所述加压弹簧3的压缩量为4~6cm。
该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的使用方法如下:
常规DHS内固定手术入路,在完成拉力螺钉4和侧方钢板1固定后,把加压弹簧3置于套筒101内,把尾钉2通过加压弹簧3与前部拉力螺钉4拧紧固定。
通过以上固定使骨折端在加压弹簧3作用下始终有一个弹力加压作用,而且这种加压距离始终控制在2‑4mm范围内。这样既保证了骨折端骨吸收后的紧密结合,同时又维持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位于钢板102中部的加压孔101e为螺孔,其它同实施例1。

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277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 N 1 0 3 0 2 7 7 3 9 A *CN103027739A* (21)申请号 201210493808.9 (22)申请日 2012.11.28 A61B 17/86(2006.01) A61B 17/80(2006.01) A61B 17/68(2006.01) (71)申请人曾祥一 地址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和平路五 段二号辽宁医学院附属三院 (72)发明人曾祥一 (74)专利代理机构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代理人李辉 葛春波 (54) 发明名称 弹力动力髋关节螺。

2、钉 (57) 摘要 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它有一个由套筒 和钢板构成的侧方钢板,钢板上设有加压孔,在套 筒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在套筒内后部装有尾 钉,所述尾钉与拉力螺钉的尾部通过螺纹连接,其 特殊之处是:在套筒的内壁设有台肩,尾钉的螺 帽和台肩之间放置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的 压缩量为46mm。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促 进骨折的早期愈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股骨 粗隆间骨折的治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弹力动力。

3、髋关节螺钉,它有一个由套筒和钢板构成的侧方钢板,钢板上设有加 压孔,在套筒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在套筒内后部装有尾钉,所述尾钉与拉力螺钉的尾部 通过螺纹连接,其特征是:在套筒的内壁设有台肩,尾钉的螺帽和台肩之间放置有加压弹 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压缩量为4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所述钢板由上至下逐渐减 薄并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位于钢板中部的加压 孔为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所述钢板内侧两边缘 沿纵向设有多个凹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特征是:所述。

4、加压弹簧外径与套筒 后部内径相吻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27739 A 1/2页 3 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 背景技术 0002 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是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髋部骨折的58.6%,多发 生于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活动增加以及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操作损伤病例 增多。骨折往往表现为不稳定型,治疗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多主张采用内固定手 术治疗,虽然临床治疗IFF的方法很多,但传统的动力髋关节螺钉(DHS)内固定仍然是首选 方案,其主要由一枚带滑动杆的加压螺纹钉和一块带滑动槽套筒的侧方钢板组成。。

5、从生物 力学角度看,动力髋关节螺钉能维持较好的颈干角,固定损伤小,操作时间短,可以以较小 的创伤植入,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佳的方式,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内固 定器械。动力髋关节螺钉允许骨折断端动态加压,能够最大限度地稳定固定骨折,有效治疗 股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动力髋关节螺钉成为治疗IFF的金标准。但由于粗隆部位的 解剖特点(皮质薄、松质骨少),以及动力髋关节螺钉内固定自身局限性(应力遮挡问题),没 有解决骨折后期(3-4周以后)由于骨折端有2mm左右的骨吸收,使拉力螺钉窜动,造成骨折 端不能良好对合问题,尤其是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从而使骨折延期愈合而无法达到理想 的治疗效果以。

6、及避免常见并发症;对于不稳定性股骨间骨折伴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动 力髋关节螺钉不能控制骨折端的过度嵌压,使钉尾过度突出,也容易引起肢体短缩以及髋 内翻,严重时发生钉子穿出股骨颈,从而使骨折延期愈合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 避免常见并发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可解决内固定后期出现的骨折端对合欠佳及内固定内固问题, 提供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避免并发 症的出现,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愈率。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它有一个由套筒和钢板构成的侧方钢板,钢板上设有加压 孔,在套筒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

7、在套筒内后部装有尾钉,所述尾钉与拉力螺钉的尾部通 过螺纹连接,其特殊之处是:在套筒的内壁设有台肩,尾钉的螺帽和台肩之间放置有加压弹 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压缩量为46mm。 0005 所述钢板由上至下逐渐减薄并变窄 ,防止钢板处骨质疏松。 0006 位于钢板中部的加压孔为螺孔,以防止加压螺钉窜动,造成脱钉脱板,导致手术失 败。 0007 所述钢板内侧两边缘沿纵向设有多个凹缺,以减少钢板对骨膜的压力。 0008 所述加压弹簧外径与套筒后部内径相吻合。 0009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根据弹性固定原理对传统动力髋关节螺钉(DHS)进行 说 明 书CN 103027739 A 2/2页 4 改良,应。

8、用此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对稳定和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弹力加压固定后产 生动力滑动作用,使骨折端在加压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有一个弹力加压作用,接合面骨质 始终密切接触,保证骨折愈合前一直有较多的压应力沿骨质传导,而且这种加压距离始终 控制在2-4mm范围内,这样既保证了骨折端骨质吸收后的紧密结合,同时又维持了骨折固 定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患者早期负重时内固定失败率,避免使手术复杂化。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钢板(中部加压孔为螺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侧方钢板1,套筒101,内六角形孔101a,台肩101b,圆孔101c,。

9、凹缺101d,加 压孔101e,加压孔101e,钢板102,尾钉2,加压弹簧3,拉力螺钉4,自攻螺纹4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有一个由套筒101和钢板102构成的侧方钢板1,钢板102上设有 加压孔101e,套筒101和钢板102为一体且所述钢板102下部由上至下逐渐减薄并变窄,以 减小应力遮挡。所述钢板102内侧两边缘沿纵向设有多个凹缺101d。所述套筒101的前部 为内六角形孔101a、后部为圆孔101c,其间通过设在套筒101内壁上的台肩101b相隔,在 套筒101内前部套装有拉力螺钉4,所述拉力螺钉4的前部设有自攻螺纹401、后端设有中 空螺孔,所述。

10、拉力螺钉4的中后部为与内六角形孔101a相匹配的外六角形,在套筒101内 后部装有尾钉2,所述尾钉2穿过台肩101b并与拉力螺钉4的尾部的中空螺孔通过螺纹连 接,在尾钉2的螺帽和台肩101b之间放置有加压弹簧3,加压弹簧3外径与套筒101后部的 圆孔101c内径相吻合,所述加压弹簧3的压缩量为46cm。 0013 该弹力动力髋关节螺钉的使用方法如下: 常规DHS内固定手术入路,在完成拉力螺钉4和侧方钢板1固定后,把加压弹簧3置于 套筒101内,把尾钉2通过加压弹簧3与前部拉力螺钉4拧紧固定。 0014 通过以上固定使骨折端在加压弹簧3作用下始终有一个弹力加压作用,而且这种 加压距离始终控制在2-4mm范围内。这样既保证了骨折端骨吸收后的紧密结合,同时又维 持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0015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位于钢板102中部的加压孔101e为螺孔,其它同实施例1。 说 明 书CN 103027739 A 1/3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7739 A 2/3页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7739 A 3/3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773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