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背景技术 作为打印机、 传真机、 复印装置、 绘图仪、 它们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知的 有例如将排出液滴的液体排出喷头 ( 液滴排出喷头 ) 作为记录喷头来使用的液体排出记录 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然而, 在通过液体排出方式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候, 从喷嘴喷出 的液滴的弹着精度对图像品质影响较大, 并因为液滴的弹着精度不好时会导致图像品质下 降, 所以就需要对记录喷头进行高精度的位置确定。
另一方面, 也需要在记录喷头里发生喷出不良等的用户使用环境下来容易地交换 喷头。这时侯也需要有较高的位置精度的再现性。
在以往, 为了提高喷头交换时的位置确定精度, 如专利文献 1 记载地公开了如下 的现有技术。设置有搭载多个的液体排出喷头的喷头保持, 和将喷头保持保持为可以装卸 的打印盒, 并且, 喷头保持在具有与设置在打印盒里的打印盒扫描方向及用纸搬送方向的 位置确定基准相接的位置确定部的同时, 位置确定部成为液体排出喷头的喷头保持的位置 确定基准。
然而, 在上述专利文献 1 所公开的构成中, 是通过位置确定面和位置确定销来对 喷头保持的打印盒进行位置确定的, 其构成较为复杂。还有, 在具有多个的喷头保持的时 候, 每一个喷头保持都需要位置确定部, 并且喷头保持相互之间的位置确定较难, 所以就不 能够容易地进行喷头交换。
【专利文献 1】 特开 2011-037235 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 目的在于能够以高精度来容易地对喷头进行位置确定, 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喷头交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其包括 :
记录喷头, 其具有排出液滴的多个的喷嘴 ;
一个或多个的喷头保持, 其对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记录喷头进行保持 ;
打印盒, 其对所述喷头保持进行保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盒可以沿着配设在主扫描方向里的导向部件移动, 在所述 打印盒里设有被配设在与所述导向部件相同方向里的基准部件, 并且, 所述喷头保持被保 持在所述基准部件里, 在所述喷头保持和所述打印盒之间设置有可以位移的中间部件, 还 设置了使得所述中间部件位移之后来调整所述喷头保持的位置的调整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2 根据技术方案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喷头保持具有钩挂到所述基准部件里的钩挂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 根据技术方案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喷头保持里形成有与所述中间部件抵接的抵触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4 根据技术方案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间部件通过配设在与所述基准部件相同方向里的支持轴部件, 可以移动地 被保持在所述打印盒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5 根据技术方案 3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间部件具有所述基准部件嵌入的凹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6 根据技术方案 3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持轴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凹部的更靠跟前侧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7 根据技术方案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调整机构是在高度方向里改变所述中间部件的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8 根据技术方案 7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调整机构是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凸轮, 所述转动轴被配置在所述基准部件 的更靠后侧里。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的喷头保持, 其 对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记录喷头进行保持 ; 打印盒, 其对喷头保持进行保持, 因为打印盒可以 沿着配设在主扫描方向里的导向部件移动, 在打印盒里设有被配设在与导向部件相同方向 里的基准部件, 并且, 喷头保持被保持在基准部件里, 在喷头保持和打印盒之间设置有可以 位移的中间部件, 还设置了使得中间部件位移之后来调整喷头保持的位置的调整机构, 所 以就能够以高精度地对喷头容易地进行位置确定, 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喷头交换, 更进一步 地, 因为能够借助于中间部件来进行喷头保持的位置调整, 所以, 比起移动打印盒全体来进 行位置调整的情况来, 其位置调整机构的构成要更简单, 也更小型化。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对附图详细的说明可以更快· 更好地理解对公开技术及其特征的完整描 述。其中,
图 1 所示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全体构成的外 观立体说明图。
图 2 所示是该装置的打印盒扫描机构部的立体说明图。
图 3 所示是说明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头保持安装到打印盒之前的状态 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立体说明图。
图 4 所示是将喷头保持安装到打印盒里后的状态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立体说明 图。
图 5 所示是用于说明相对于该打印盒的基准轴部件的保持构造的立体说明图。
图 6 所示是该位置调整部件的立体图。
图 7 所示是用于说明对该位置调整部件的基准轴部件的按压力的立体说明图。
图 8 所示是说明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喷头保持安装到打印盒之前的状态 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立体说明图。
图 9 所示是将喷头保持安装到打印盒里后的状态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立体说明图。 图 10 所示是用于说明其加压构造的打印盒部分的侧面说明图。
图 11 所示是安装了该加压部件状态下的模式的立体说明图。
图 12(a)-(c) 所示是用于说明喷头保持和基准轴部件的钩挂部分的构造的不同 例的放大说明图。
图 13(a)-(b) 所示是用于说明喷头保持和基准轴部件的钩挂部分的构造的其他 不同例的放大说明图。
图 14 所示是用于说明加压机构的其他不同例的要部侧面说明图。
图 15 所示是用于说明该加压机构的其他不同例的要部侧面说明图。
图 16 所示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打印盒部分的立体说明图。
图 17 所示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 18 所示是安装了该中间部件状态下的模式的立体说明图。
图 19 所示是该中间部件和喷头保持部分的模式的侧面说明图。
图 20 所示是中间部件和喷头保持部分的模式的平面说明图。
图 21(a)-(b) 所示是用于说明其升降动作的中间部件和喷头保持部分的模式的 侧面说明图。
图 22 所示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基准轴部件及中间部件的支持轴部分的立体 说明图。
图 23 所示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的立体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装置本体
5 打印盒
6、 6A-6D 记录喷头
10 打印盒扫描机构部
51、 51A、 51B 喷头保持
53 钩挂部
71 基准轴部件 ( 基准部件 )
72 位置调整部件
80 加压机构
82 加压部件
101 中间部件
103 支持轴部件
112 升降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 参照图 1 及图 2 来对作为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这里, 图 1 所示是该记录 装置的全体构成的立体说明图, 图 2 所示是该打印盒扫描机构部的立体说明图。
该喷墨记录装置是串列型喷墨记录装置, 包括装置本体 1 和支持记录装置本体 1的支持台 2。
在装置本体 1 的内部的未图示的两侧板里横架了作为导向部件的导向杆 3 及导向 撑条 4, 打印盒 5 在 33 在导向杆 3 及导向撑条 4 里被保持为可以在箭头所示 A 方向里滑动。
在打印盒 5 里, 搭载了由喷出黑色 (K)、 黄色 (Y)、 品红色 (M)、 青色 (C) 等各色的墨 水滴的液体排出喷头构成的记录喷头 6。在各喷头 6 里一体地设置了将墨水供给到各记录 喷头里的喷头罐 ( 未图示 )。
然后, 对打印盒 5 进行移动扫描的主扫描机构部 10 包括有被配置在主扫描方向的 一方侧里的驱动马达 11, 和由驱动马达 11 转动驱动的驱动带轮 12, 和被配置在主扫描方向 的另一方侧里的从动带轮 13, 以及挂绕在驱动带轮 12 和从动带轮 13 之间作为牵引部件的 时机轮带 14。 另外, 从动带轮 13 通过未图示的张紧弹簧被施加有朝向外方 ( 离开驱动带轮 12 的方向 ) 里的张紧。
在该打印盒 5 中的主扫描领域中的记录领域里, 用纸 20 通过吸引搬送部 7 被间歇 地搬送到与打印盒 5 的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 ( 副扫描方向、 用纸搬送方向 : 箭头 B 方向 ) 里。
另外, 主扫描领域中的一方的端部侧领域里, 配置了对记录喷头 6 进行维持恢复 的维持恢复机构 8。进一步地, 在主扫描方向的打印盒移动领域外或上述主扫描领域中的 另一方的端部侧领域里, 可以相当于装置本体 1 自由装卸地安装了收容有供给到记录喷头 6 的副罐里的各色的墨水的主打印盒 9。
另外, 在供纸机构 21 里可以放置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同的卷纸 (rolled paper : 以 下称为 “用纸” )20。从供纸机构 21 搬送来的用纸 20 是从装置本体 1 的后方朝向前方里, 通 过搬送机构被朝向记录领域搬送的。然后, 将打印盒 5 在主扫描方向里移动, 并通过吸引搬 送部 7 来间歇地传送用纸 20, 同时, 通过根据图像情报来驱动记录喷头 6 后使其喷出液滴, 就在用纸 20 上形成所需的图像。更进一步地, 图像形成后的用纸 20 被裁切为规定的长度 后, 被排出到配置在装置本体 1 的正面侧里的排纸盘 ( 未图示 ) 里。
接着, 参照图 3 及图 4 来说明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这里, 图 3 所示是该实施方式中将喷头保持安装在打印盒里之前的状态下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立体 说明图, 图 4 所示是将喷头保持安装在打印盒里之后的状态下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立体说 明图。
在打印盒 5 里保持有黑色用的喷头保持 51A 和彩色用的喷头保持 51B。
在喷头保持 51A 里搭载有在副扫描方向里被交错配置的喷出黑色液滴的两个记 录喷头 6A、 6B。 在喷头保持 51B 里, 与记录喷头 6B 在相同的副扫描方向位置里, 搭载了喷出 黄色、 品红色、 青色的液滴的三个记录喷头 6C、 6D、 6E。 还有, 如前所述, 在不对记录喷头进行 区别的时候就称为 “记录喷头 6” 。另外, 由喷头保持 51A、 51B 保持的记录喷头 6 也可以是 1 个。
这里, 在打印盒 5 里设置了在与导向杆 3 相同方向里作为基准部件的基准轴部件 71。然后, 在喷头保持 51A、 51B( 以下, 在不作区别的时候称为 “喷头保持 51” ) 里设置了可 以装卸在基准轴部件 71 里的嵌入式挂钩形状的钩挂部 53, 喷头保持 51A、 51B 通过将钩挂部 53 钩挂在基准轴部件 71 里来被保持在打印盒 5 里。还有, 基准轴部件 71 可以是圆柱状或 多边形状。如此, 通过将基准轴部件 71 配置在与打印盒 5 的导向部件 3 相同的方向里, 副扫 描方向、 高度方向、 倾斜 (tilt) 方向、 主扫描方向的倾斜的位置精度就得到提高。
接着, 参照图 5 及图 6 来说明相对于打印盒的基准轴部件的保持构造。这里, 图5 所示是用于说明该保持构造的立体说明图, 图 6 所示是位置调整部件的立体说明图。
基准轴部件 71 带有活动余量地被贯通于设置在打印盒 5 的主扫描方向的两侧壁 部 5a、 5b 的贯通孔 70( 图 3) 内, 并通过固定在打印盒 5 的两侧壁部 5a、 5b 的外面侧里的位 置调整部件 72、 72 来保持两端部。
位置调整部件 72 如图 6 所示是板状部件, 形成有贯通基准轴部件 71 的矩形状的 位置确定用贯通孔 73。作为位置确定用贯通孔 73 的一边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壁面成为 基准轴部件 71 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确定面 74。作为位置确定用贯通孔 73 的另一边, 与位 置确定面 74 呈直角相交并位于高度方向的下方向的壁面成为基准轴部件 71 的高度方向的 位置确定面 75。
另外, 在位置调整部件 72 里形成有高度方向中的切除部, 切除部的垂直方向的壁 面对基准轴部件 71 抵接到位置确定面 74、 75 里状态时的位置调整部件 72 的转动方向的位 置进行确定, 即成为对转动方向进行固定的位置确定面 76。 该位置调整部件 72 的位置确定 面 76 抵触到设置在打印盒 5 的侧壁面 5a、 5b 里的转动固定部 77 里。 如此, 通过在基准轴部件 71 的两端里配置位置调整部件 72, 就能够对调整距离最 长的基准轴部件 71 进行高精度的位置确定。另外, 通过将在位置调整部件 72 里确定高度 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两边配置为直角, 因为能够通过抵触来确定位置, 所以就能够高精度 地进行位置确定。 另外, 通过将位置调整部件 72、 72 并列地配置, 就能够使得基准轴部件 71 的两端的高度、 副扫描位置、 倾斜以相同的抵触形状来确定位置, 从而在能够高精度地确定 位置的同时降低成本。
接着, 参照图 7 说明相对于位置调整部件 72 来推压基准轴部件 71 的方向。这里, 图 7 是用于该说明的位置调整部件的说明图。
通过将箭头 Fa 方向的按压力施加到基准轴部件 71 里, 基准轴部件 71 就与位置确 定面 74、 75 抵接后产生了箭头所示的 F1、 F2 方向上的分力, 使得副扫描方向及高度方向的 位置得到确定。另外, 通过将箭头 Fb 方向的按压力施加到基准轴部件 71 里, 位置调整部件 72 的位置确定面 76 被设置在打印盒 5 的侧壁面 5a、 5b 里后与转动固定部 77 抵触抵接后转 动方向就得到固定。
另外, 这时候也可以使用弹簧或橡胶等弹性部件来将推压力直接施加到基准轴部 件 71 里, 或者是借助于喷头保持 51A、 51B 来将推压力施加到基准轴部件 71 里。
这样, 通过将基准轴部件 71 按压 ( 加压 ) 到位置调整部件 72 的副扫描方向、 高度 方向的位置确定面里, 就能够切实地抵触到同一个面或部位里, 从而可以进行高精度的位 置确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进行喷头交换时, 例如在进行记录喷头 6A、 6B 的交换时, 是将 喷头保持 51 从基准轴部件 71 取下, 并将交换后的喷头保持 51 钩挂到基准轴部件 71 里后 来保持的。
由此, 在能够对交换后的喷头保持 51 的喷头位置精度进行再现的同时, 对于另一 方的喷头保持 51 的喷头 6, 也能够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
如此, 通过设置具有排出液滴的多个喷嘴的记录喷头, 和对 1 个或 2 个以上的记 录喷头进行保持的一个或多个的喷头保持, 以及对喷头保持进行保持的打印盒, 并采用如 下的构成, 即, 打印盒可以沿着配设在主扫描方向里的导向部件移动, 在打印盒里具有被配 设在与导向部件相同方向里的基准部件, 并且喷头保持可以装卸在基准部件里地钩挂后被 保持, 由此, 就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来容易地对喷头进行位置确定, 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喷头交 换。
另外, 通过设置多个的喷头保持和沿着记录喷头排列方向被配置的基准部件, 采 用使得多个的喷头保持可以从基准部件取下地被保持的构成, 即像线型图像形成装置那样 地, 通过将多个的喷头保持保持在共通的基准部件里, 就能够提高多个的喷头的安装精度, 并能够以高精度来容易地确定喷头相互之间的位置, 还能够容易地进行喷头交换。
还有, 在对基准部件进行高精度的位置确定的时候, 以喷头保持来保持的记录喷 头也可以是一个。
接下来, 参照图 8 至图 11 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 图 8 所示 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喷头保持安装到打印盒里之前的状态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的立体说 明图。图 9 所示是将喷头保持安装在打印盒里之后的状态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的立体说明 图。图 10 所示是用于说明加压构造的打印盒部分的侧面说明图, 图 11 所示是安装了加压 部件时的模式的立体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 在打印盒 5 的与导向杆 3 相同的方 向里设置了作为基准部件的基准轴部件 71, 并在喷头保持 51A、 51B 里设置了可以装卸到基 准轴部件 71 里的嵌入式钩挂部 53, 喷头保持 51A、 51B 通过将钩挂部 53 挂钩到基准轴部件 71 里, 可以转动地被保持在打印盒 5 里。
喷头保持 51A、 51B 如图 10 所示地, 具有与打印盒 5 抵接的至少一个部位的抵接部 的抵触部 58。 还有, 喷头保持 51A、 51B 虽然图示的是在主扫描方向中具有一个钩挂部 53 的 状态, 但也可以采用在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里分别形成钩挂部 53 等的具有多个的钩挂部 的构成。
这里, 在喷头保持 51A 里, 如图 10 所示地, 在两端部的上端面里形成有倾斜面 54。
然后, 设置了在以基准轴部件 71 为转动中心来将喷头保持 51 向打印盒 5 一侧里 推压的方向里进行加压的加压机构 80。
该加压机构 80 具有其后端部 82b 在打印盒 5 里以轴 81 被支持为可以转动的加压 部件 82。加压部件 82 如图 11 所示地呈平板状。该加压部件 82 的先端部 82a 从上方抵接 到喷头保持 51 的倾斜面 54 里。然后, 在该加压部件 82 和打印盒 5 之间设置有拉力螺旋弹 簧等的弹性部件 83, 并通过该弹性部件 83 的施力, 加压部件 82 的先端部 82a 就在中空箭头 所示的方向里对喷头保持 51 的倾斜面 54 进行加压 ( 按压 )。
由此, 由于喷头保持 51 通过加压部件 82 在图 10 的顺时针转动方向 ( 中空箭头所 示方向 ) 里以基准轴部件 71 为转动中心地被转动施力后被按压到基准轴部件 71 和打印盒 5 里, 喷头保持 51A、 51B 的姿势就得到了规定。即, 将喷头保持 51 钩挂到基准轴部件 71 后, 仅在一个部位里施加加压力就能够确定喷头保持 51 的姿势。
其结果是, 即使由用户来进行喷头交换, 也能够容易地以高精度来确定喷头位置, 并方便地进行喷头交换。
如此, 通过设置对 1 个或 2 个以上的记录喷头进行保持的一个或多个的喷头保持, 以及对喷头保持进行保持的打印盒, 并采用如下的构成, 即, 打印盒可以沿着配设在主扫描 方向里的导向部件移动, 在打印盒里具有被配设在与导向部件相同方向里的基准部件, 并 且喷头保持可以转动地被保持在基准部件里, 且设置有将喷头保持向打印盒一侧加压的加 压机构, 通过喷头保持在受到加压机构的加压力被按压到基准部件里的同时来被推压到打 印盒一侧里, 就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来容易地对喷头进行位置确定, 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喷头 交换。
另外, 如上所述, 通过在喷头保持 51 的主扫描方向两端部里设置钩挂部 53, 和以 一个部位的抵触部 58 来与打印盒 5 和喷头保持 51 抵接的共计 3 个部位来确定姿势, 就能 够高精度地确保记录喷头 6 和用纸 20 之间的间隔精度。
另外, 通过将对喷头保持 51 进行保持的部分作为轴部件 ( 基准轴部件 71), 就能够 降低部件的散乱。
还有, 通过使用弹簧部件来作为对加压部件施力的机构, 就能够实现低成本。
这里, 参照图 12 及图 13 来说明喷头保持和基准轴部件的钩挂部分的不同构造例。 其中, 图 12 及图 13 是该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图 12(a) 所示第 1 例是将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形成为在矩形状的一边 ( 下侧 的边 ) 里开口的形状, 并使得基准轴部件 71 在垂直于轴方向的方向的截面里形成为矩形 状。然后, 以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的两边分别与基准轴部件 71 的两个角部 71a、 71b 抵 接的关系来配置。还有, 图中画有斜影线的部位是抵接部位 ( 以下相同 )。
图 12(b) 所示第 2 例是将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形成为在矩形状的一边 ( 下侧 的边 ) 里开口的形状, 并使得基准轴部件 71 在垂直于轴方向的方向的截面里形成为圆形 状。然后, 以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的两边分别与基准轴部件 71 的外周面的两点抵接的 关系来配置。
图 12(c) 所示第 3 例是将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形成为具有圆弧状部分 53a 的 形状, 并使得基准轴部件 71 在垂直于轴方向的方向的截面里形成为圆形状。然后, 以喷头 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的圆弧状部分 53a 与基准轴部件 71 的外周面抵接的关系来配置。
在这些第 1 至第 3 的实施例中, 如第 1 例所示地在将基准轴部件 71 形成为矩形状 时, 有可能因为基准轴部件 71 的安装角度而导致其与喷头保持 51 的接触条件发生变化。 对 此, 如第 2 例和第 3 例所示地, 通过将基准轴部件 71 形成为圆形状, 就能够消除基准轴部件 71 的安装角度的影响, 从而可以获得比第 1 例稳定的喷头保持 51A 的姿势。
图 13(a) 所示第 4 例是在与基准轴部件 71 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里, 将喷头 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形成为在保持记录喷头 6 的一侧里开口的三角形状, 并使得基准轴部 件 71 在垂直于轴方向的方向的截面里形成为圆形状。然后, 以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的 两边与基准轴部件 71 的外周面抵接的关系来配置。
图 13(b) 所示第 5 例是在与基准轴部件 71 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里, 将喷头 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形成为在下方侧里开口的梯形形状, 并使得基准轴部件 71 在垂直于轴 方向的方向的截面里形成为圆形状。然后, 以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的两边与基准轴部 件 71 的外周面抵接的关系来配置。
如第 4 例和第 5 例所示地, 通过采用以两点来使得基准轴部件 71 和喷头保持 51
的钩挂部 53 接触的构成, 就能够获得稳定的喷头保持的姿势。
接下来, 参照图 14 及图 15 对加压机构的其他不同例进行说明。这里, 图 14 及图 15 是加压机构的要部侧面说明图。
在图 14 所示的第一例中, 作为对加压部件 82 施力的施力部件, 使用的是扭簧 83A。
在图 15 所示的第二例中, 加压部件 82 为 L 字形状, 作为施力机构使用的是压缩螺 旋弹簧 83B。
通过这样的构成也能够以低成本来赋予加压力。
接着, 参照图 16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这里, 图 16 所示是该实施方式中 的打印盒部分的立体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打印盒 5 的侧壁 5a、 5b 里设置了嵌入基准轴部件 71 的凹部 91 后, 可以取下基准轴部件 71。 另外, 这时候, 基准轴部件 71 的两端部通过前述第一实施方式 说明的位置调整部件 72 来支持到打印盒 5 里。
接着, 参照图 17 至图 20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这里, 图 17 所示是该实 施方式中的打印盒部分的模式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 18 所示是安装了其中间部件状态下 的模式的立体说明图, 图 19 所示是其中间部件和喷头保持部分的模式的侧面说明图, 图 20 所示是其中间部件和喷头保持部分的模式的平面说明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 基准轴部件 71 贯通于设置在打印盒 5 的两侧壁 5a、 5b 里的贯通 孔 170a, 并通过安装在打印盒 5 的两侧壁 5a、 5b 的外壁面里的位置调整部件 172 来得到保 持。在位置调整部件 172 里形成有位置确定用贯通孔 173 来形成基准轴部件 71 的位置确 定面。
这里, 位置确定用贯通孔 173 兼做对基准轴部件 71 进行升降时导向孔, 基准轴部 件 71 可以升降地被保持在位置确定用贯通孔 173 里。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置有介于基准轴部件 71 和喷头保持 51A、 51B 之间的中 间部件 101。
中间部件 101 的两端部里, 在与基准轴部件 71 相同的方向里设置了支持轴部件 103, 贯通到设置在打印盒 5 的两侧壁 5a、 5b 里的贯通孔 170b 里后, 通过位置调整部件 172 的支持孔 174 来支持。还有, 中间部件 101 形成有嵌入基准轴部件 71 的凹部 106。另外, 位 置调整部件 172 的支持孔 174 也兼做中间部件 101 的支持轴部件 103 升降时的导向孔, 支 持轴部件 103 可以升降地被保持在支持孔 174 里。
然后, 如图 19 及图 20 所示地, 在喷头保持 51A、 51B 的中间部件 101 一侧里, 设置 了以面接触来抵接到中间部件 101 的壁面里的抵接部的抵触部 158。
另一方面, 在中间部件 101 的下侧里, 升降杆 111 可以转动地被保持在打印盒 5 里。在升降杆 111 里安装了可以与中间部件 101 的下面抵接的 1 个或多个的升降凸轮 112。 如图 17 所示地, 该升降杆 111 的一端部通过安装在装置本体侧的侧板 121 里的升降马达 122 来转动。
这里, 参照图 21 来说明喷头保持 51A、 51B 的升降动作。
如图 21(a) 所示, 以升降凸轮 112 不与中间部件 101 接触的状态作为初始高度位 置, 通过从该状态来使得升降凸轮 112 在例如箭头方向里转动后, 就如图 21(b) 所示地, 由 于升降凸轮 112 与中间部件 101 接触后将中间部件 101 向箭头方向里上推, 中间部件 101就向上方移动 ( 位移 ), 并且, 喷头保持 51 在离开用纸 20 的搬送面的方向里移动。
这样, 因为可以通过移动中间部件 101 来调整喷头保持 51 的高度位置, 就能够调 整喷头保持 51A、 51B 的记录喷头 6 和用纸 20 之间的间隔了。
这时, 不是对打印盒全体进行移动后来调整喷头的高度位置, 而是通过移动中间 部件来调整喷头的高度位置, 所以就使得间距调整变得容易, 构成也变得简单。
接下来, 参照图 22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这里, 图 22 所示是该实施方式 中的基准轴部件及中间部件的支持轴部分的立体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置了贯通中间部件 101 的支持轴部件 103, 并通过位置调整部 件 172 来将中间部件 101 保持在打印盒 5 里。
这时, 基准轴部件 71 的两端部通过接触到位置调整部件 172、 172 的位置确定用贯 通孔 173 的壁面里来得到位置确定。另一方面, 支持轴部件 103 的一端部侧接触到设置在 一方的位置调整部件 172 里的支持孔 174 的壁面里后得到支持, 而另一端部侧仅贯通于设 置在另一方的位置调整部件 172 的贯通孔 175 里却不接触。
接下来, 参照图 23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这里, 图 23 所示是该实施方式 中的打印盒部分的立体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 是在前述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打印盒 5 来直接支持基准轴部件 71 及支持轴部件 103 的。
另外, 在本申请中, “用纸” 的材质并不仅限于纸, 也可以包括 OHP、 布、 玻璃、 底板 等, 指的是墨水滴或其他的液体等能够附着, 包括被称为被记录媒介、 记录媒介、 记录纸、 记 录用纸等。被记录媒介、 记录媒介、 转印材料、 记录纸等也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另外, 图 像形成、 记录、 印字、 印写、 印刷等都是同义词。
另外, “图像形成装置” 意味着将液体排出到纸、 丝、 纤维、 布帛、 皮革、 金属、 塑料、 玻璃、 木材、 陶瓷等媒介里后进行图像形成的装置。而 “图像形成” 不仅是将文字或图像等 有意思的图像赋予到媒介里, 还意味着将图样等没有意思的图像赋予到媒介里 ( 只是将液 体弹射到媒介里 )。
另外, 作为 “墨水” 没有特别的限定, 不限于一般所说的墨水, 可以是被称为记录 液、 定影处理液、 液体等的, 作为能够进行图像形成的所有的液体的总称来使用, 例如, 也可 以包括 DNA 试剂、 抗蚀剂 (rasist)、 图样材料、 树脂等。
另外, “图像” 不局限于平面, 也包括被赋予到形成为立体物里的图像, 或将立体本 身进行三维造型后形成的像。
另外, 图像形成装置中没有特别的限定时, 也包括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及线型图 像形成装置。
从以上所述还可以有许多的改良和变化, 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说明书的 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 2011 年 6 月 3 日、 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 利申请 JP2011-124995, 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