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色染料及配制方法和用途,属于有机染料。 从古至今。人们衣着色彩的变换,室内窗帘、床罩、枕巾、沙发套等陈设色彩的变换,历来是采用更换的办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需更换即能改变衣着和室内陈设的色彩的方便方法是人们所希望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色染料,用此种染料着色的绒线、针织品、纺织品、布疋等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显示不同的颜色,以满足人们对衣着、陈设色彩变换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为染料工业增加一类新品种,相应地增加配制变色染料的新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为染料产品的用途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增加了变色绒线、变色毛衣、变色床单床罩、变色窗帘、变色衣服、变色布疋、变色纤维等针织品、纺织品新的花色品种。
本发明变色染料的变色原理是:物体呈什么颜色由三个因素决定,即色度学中称为地X、Y、Z颜色的三个刺激值。这三个刺激值是由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物体(染料和载体)对光源光谱的相对反射率和人眼球视网膜的感觉三个因素决定的。人眼的感觉可以看作基本不变的因素。而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决定了光源的显色特征。例如白炽灯在红波段特别是大于640nm波段时,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较高,故对红色有较好的显色效果;而日光灯在大于640nm米处的红波段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很低,却在450-560nm波段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较高,因此对红色显色效果很差,而对兰绿色显色效果较好。这就是用本发明的变色染料染色的一种毛线在白炽灯下的红色,而在日光灯下则变为兰绿色的一方面的原因。
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除了与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有关外,还与物体本身对照射光源的光谱反射率分布密切有关。因此,同样是变换光源,现有染料染色的样品变色效果并不显著,而用本发明的变色染料染色的样品变色效果就特别显著。这充分说明染料的光学特性对变色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即是本发明的主变色染料所起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变色染料由20%-50%的主变色染料和80%-50%的辅变色染料组成。主变色染料的光学特性是在其光谱反射率曲线图中具有两个反射波峰的染料;主变色染料光谱反射率曲线图中的两个反射波峰的相对反射率都在30%以上,主变色染料光谱反射率曲线图中的两个波峰的波长差数大于230nm。
本发明的变色染料的主变色染料是紫色染料。我们推荐的主变色染料是阳离子紫3BL、卡磁龙紫3BLH、碱性紫5BN,最好的主变色染料是阳离子紫3BL。
本发明的变色染料是发明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意外地发现的。在一次配黑色染料时,因兰色染料用完,发明人用紫色染料代替兰色染料配黑色染料,结果配出棕色染料来,而且发光发亮,与以往的棕色染料不同,用其染色的毛线在日光灯光下是棕色而在白炽灯下是枣红色。后来经过大量地实验和测试研究,形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变色染料的辅变色染料是红色染料和黄色染料。阳离子红、阳离子黄是最好的辅变色染料。
本发明的变色染料的配制方法是将主变色染料和辅变色染料投入拼混机中,拼混2-3小时后,取样检验,看是否达到标准。若不符合标准,可调整配方继续拼混,直到合格为止;达到标准后放料包装。
本发明的变色染料配制方法中,所选用拼混的各单色染料的配伍值之差最大是1.5,越小越好,最好相等,以利匀染。
本发明的变色染料主要用于各种绒线、针织品、纺织品、布疋等织物的着色,用于以腈纶为原料的绒线、针织品、纺织品、布疋等织物的着色变色效果尤为显著。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日光灯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图2,白炽灯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图3,紫色染料的反射率曲线图。
图4,Ⅰ# Ⅱ# Ⅲ#主变色染料反射率曲线
其中,A曲线是主变色染料Ⅰ#紫3BL的反射率曲线;
B曲线是变色染料Ⅱ#卡磁龙紫3BLH的反射率曲线;
C曲线是主变色染料Ⅲ#碱性紫5BN的反射率曲线。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
序号 紫色染料 黄色染料 红色染料 日光灯 白炽灯
1 6 8 0.3 墨绿 咖啡
2 3 8 艳绿 墨绿
3 2.5 10 0.3 草绿 草黄
4 1.5 9 0.4 草黄 姜黄
5 0.5 1.1 豆青 银灰
6 7 15 5 棕 枣红
7 0.5 1 青莲 红紫
将上表配方中的主变色染料和辅变色染料分别投入拼混机中,拼混3小时,取样检验合格后,放料包装,即为本发明的变色染料。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增添了现有技术配制不出来的染料品种。
2、增添了针织品、纺织品的新花色品种。
3、美化了环境和人们的衣着。
4、为舞台化妆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