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085331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62173.6

申请日:

2012.11.15

公开号:

CN102992090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H 49/26申请公布日:201303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49/26申请日:20121115|||公开

IPC分类号:

B65H49/26

主分类号:

B65H49/26

申请人:

上海劲纬高强纤维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家强; 王滨; 孙昊

地址: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虹梅南路3509弄88号东门3栋1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郭国中;樊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包含: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一起。运用该装置,可避免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的现象,可将纱线均匀无卷曲地引离纱筒,确保倒纱过程中纱线的品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
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
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
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一起。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是由撑杆和旋转支座两个部件组合后形成。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的撑杆采用弧形设计。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的撑杆高低位置可任意调节。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可套置于主轴上,并沿主轴任意旋转。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通过其上设置的旋转支座固定螺母与主轴进行固定。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撑杆通过其上设置的弧形撑杆固定螺母与旋转接头进行固定。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纱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倒纱设备及其配套的筒子架,只适用于有内纸筒的纱管,而在进行内抽式纱筒倒纱时,通常是从纱筒内侧将纱线引离,纱线在引离的过程中会产生加捻。对于传统的纺织纱线来说,当小于极限捻系数时,适当的加捻可增加一定的纱线强度,而对于高性能纤维而言,加捻会使得纱线中的纤维呈弯曲状排布,影响纱线的性能,同时亦可能对纱线中的纤维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产生加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可避免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的现象,可将纱线均匀无卷曲地引离纱筒,确保倒纱过程中纱线的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包含:
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
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
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
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装置需配合倒纱机进行运作,将纱筒套置于内撑上,使纱筒可沿主轴旋转,纱线从纱筒表面引离,保证纱线倒绕过程中不会发生加捻。此外,该装置还适用于各种变形的纱筒。对于有内纸筒的纱筒,如纸筒发生变形,无法安装到配套的筒子架上时,通过调节装置中撑杆的高低位置后,该装置也可完全匹配。各种变形的内抽式纱筒,可以采用相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旋转支座与弧形撑杆的一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7是标准圆形纱筒组合示意图;
图8是异形纱筒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一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所公开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主要包括,弧形撑杆101、旋转支座102、主轴103、轴承座104、安装支座105。
图2为所公开倒纱装置的侧视图。
参照图2,安装支座105,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安装支座105侧面呈倒置的L形,安装支座105的上侧设置有四个安装孔位,用于和倒纱装置进行连接,安装支座105的侧面设置有四个安装孔位,为左右两侧的轴承座104提供安装孔位。
轴承座104,用于安装固定主轴103,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支座105两侧,并通过螺栓和安装支座105连接在一起。
主轴103,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
旋转支座102和弧形撑杆101,两个部件组合后,可组成内撑,内撑主要起到从纱筒内侧卡住纱筒的作用,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
参照图3,内撑一301和内撑二302由弧形撑杆101和旋转支座102组合而成的,再将内撑一301、内撑二302套置于主轴103上,进行组合后,构成内撑组合303。内撑组合303可借由旋转支座102沿主轴轴心进行旋转。旋转调节后,可变化成内撑组合‑转转304。
参照图4,可对上述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内撑一301和内撑二302,组合后形成内撑组合303。每组内撑,都由两个旋转支座102和两个弧形撑杆101组合而成。
参照图5,旋转支座102上,设置有旋转支座固定螺母501,用于将旋转支座和主轴进行固定,弧形撑杆101上设置有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用于将弧形撑杆101和旋转接头进行固定。弧形撑杆101按照纱筒内壁尺寸的不同,可按需求沿旋转接头进行滑动调节,并借由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进行固定。
弧形撑杆101采用弧形设计,确保撑杆与纱筒内侧的接触面光滑平整,避免损坏纱筒内侧。旋转支座102和弧形撑杆101的组合方式,如图6中所示,两者组合完成后,由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进行固定。
参照图7所示标准圆形纱筒601组合示意图,对于纱筒内侧为圆形的内抽式纱筒,通常将两组内撑以正交的方式排列,并根据纱筒内径的大小调节弧形撑杆的高低位置。图8所示异形纱筒602组合示意图,对于受过挤压,变形后的异形纱筒,无法安装到常规的倒纱装置上,但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只需要适当调节两组内撑的角度,以及弧形撑杆的高低位置,即可匹配各种内壁形状异常的纱筒,确保受损的纱筒可正常倒纱。
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到,本发明所涉及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通过在倒纱设备上配置该装置,可在倒纱过程中使内抽式纱筒中的纱线从外侧进行退绕,并且借由该装置,纱筒在退绕过程中沿主轴轴心进行旋转,可防止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确保纱线本身的品质。而对于收挤压变形的异形纱筒,也使用于该设备,应用广泛。并且设备适配性强,可按需求安装于各种倒纱装置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20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 N 1 0 2 9 9 2 0 9 0 A *CN102992090A* (21)申请号 201210462173.6 (22)申请日 2012.11.15 B65H 49/26(2006.01) (71)申请人上海劲纬高强纤维有限公司 地址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虹梅南路3509 弄88号东门3栋104室 (72)发明人朱家强 王滨 孙昊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36 代理人郭国中 樊昕 (54) 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 (57) 摘要 本发。

2、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 装置,其包含: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 安装孔位。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 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 滑移。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 转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 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 一起。运用该装置,可避免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 中发生加捻的现象,可将纱线均匀无卷曲地引离 纱筒,确保倒纱过程中纱线的品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

3、页 1/1页 2 1.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 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 滑移; 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 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 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是由 撑杆和旋转支座两个部件组合后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的撑 杆采用弧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

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的撑 杆高低位置可任意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可套 置于主轴上,并沿主轴任意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 通过其上设置的旋转支座固定螺母与主轴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撑杆 通过其上设置的弧形撑杆固定螺母与旋转接头进行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92090 A 1/3页 3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纱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

5、。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倒纱设备及其配套的筒子架,只适用于有内纸筒的纱管,而在进行内抽式 纱筒倒纱时,通常是从纱筒内侧将纱线引离,纱线在引离的过程中会产生加捻。对于传统的 纺织纱线来说,当小于极限捻系数时,适当的加捻可增加一定的纱线强度,而对于高性能纤 维而言,加捻会使得纱线中的纤维呈弯曲状排布,影响纱线的性能,同时亦可能对纱线中的 纤维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产生加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内 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可避免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的现象,可将纱线均匀无 卷曲地引离纱筒,确保倒纱过程中纱线的品质。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包含: 0006 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 0007 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 相对滑移; 0008 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 0009 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 座连接在一起。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 装置需配合倒纱机进行运作,将纱筒套置于内撑上,使纱筒可沿主轴旋转,纱线从 纱筒表面引离,保证纱线倒绕过程中不会发生加捻。此外,该装置还适用于各种变形的纱 筒。对于有内纸筒。

7、的纱筒,如纸筒发生变形,无法安装到配套的筒子架上时,通过调节装置 中撑杆的高低位置后,该装置也可完全匹配。各种变形的内抽式纱筒,可以采用相同方法。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的侧视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前视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组装示意图; 0017 图6是图5中旋转支座与弧形撑杆的一组合方式示意图; 0018 图7是标准圆形纱筒组合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992090 A 2/3页 4 0019。

8、 图8是异形纱筒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一详细的说明: 0021 参照图1,本发明所公开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主要包括,弧形撑杆 101、旋转支座102、主轴103、轴承座104、安装支座105。 0022 图2为所公开倒纱装置的侧视图。 0023 参照图2,安装支座105,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安装支座105侧面呈倒 置的L形,安装支座105的上侧设置有四个安装孔位,用于和倒纱装置进行连接,安装支座 105的侧面设置有四个安装孔位,为左右两侧的轴承座104提供安装孔位。 0024 轴承座104,用于安装固定主轴103,减。

9、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共有两个, 分别设置在安装支座105两侧,并通过螺栓和安装支座105连接在一起。 0025 主轴103,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 0026 旋转支座102和弧形撑杆101,两个部件组合后,可组成内撑,内撑主要起到从纱 筒内侧卡住纱筒的作用,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 0027 参照图3,内撑一301和内撑二302由弧形撑杆101和旋转支座102组合而成的, 再将内撑一301、内撑二302套置于主轴103上,进行组合后,构成内撑组合303。内撑组合 303可借由旋转支座102沿主轴轴心进行旋转。旋转调节后,可变化成内撑组合-转转304。 。

10、0028 参照图4,可对上述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内撑一301和内撑二302,组合后形成内 撑组合303。每组内撑,都由两个旋转支座102和两个弧形撑杆101组合而成。 0029 参照图5,旋转支座102上,设置有旋转支座固定螺母501,用于将旋转支座和主轴 进行固定,弧形撑杆101上设置有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用于将弧形撑杆101和旋转接头 进行固定。弧形撑杆101按照纱筒内壁尺寸的不同,可按需求沿旋转接头进行滑动调节,并 借由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进行固定。 0030 弧形撑杆101采用弧形设计,确保撑杆与纱筒内侧的接触面光滑平整,避免损坏 纱筒内侧。旋转支座102和弧形撑杆101的组合方。

11、式,如图6中所示,两者组合完成后,由 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进行固定。 0031 参照图7所示标准圆形纱筒601组合示意图,对于纱筒内侧为圆形的内抽式纱筒, 通常将两组内撑以正交的方式排列,并根据纱筒内径的大小调节弧形撑杆的高低位置。图8 所示异形纱筒602组合示意图,对于受过挤压,变形后的异形纱筒,无法安装到常规的倒纱 装置上,但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倒纱装置,只需要适当调节两组内撑的角度,以及弧形撑杆的 高低位置,即可匹配各种内壁形状异常的纱筒,确保受损的纱筒可正常倒纱。 0032 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到,本发明所涉及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通过在 倒纱设备上配置该装置,可在倒纱过程中使内抽。

12、式纱筒中的纱线从外侧进行退绕,并且借 由该装置,纱筒在退绕过程中沿主轴轴心进行旋转,可防止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确保纱线 本身的品质。而对于收挤压变形的异形纱筒,也使用于该设备,应用广泛。并且设备适配性 强,可按需求安装于各种倒纱装置上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说 明 书CN 102992090 A 3/3页 5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CN 102992090 A 1/4页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2090 A 2/4页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2090 A 3/4页 8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2090 A 4/4页 9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2090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