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到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到全自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镀与环保》杂志1989年第3期的“处理电镀重金属离子混合废水连续反应器与自控技术”一文中,介绍了PWA型管道式电镀混合废水自动处理技术来实现电镀废水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但由于该技术是采用电子控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外处理方法,因而存在投资高,能耗大(耗电耗碱耗水),且有重金属离子镍在该技术规定的PH值条件下(8.2~8.8)沉淀不完全,不能节约电镀生产用水等缺陷,为克服这些缺陷,进行了全自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投资低,运行费用少,本身无能耗(电耗水耗碱耗),重金属离子自动沉淀分离,过滤,脱水外排,废水自动循环的全自动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经处理后PH值和重金属离子浓度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重金属离子回收价值高,无二次污染的全自动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为无能耗循环器,其由真空抽滤器,固液分离器,自动排渣器三个部分组成。
真空抽滤器由喷嘴,真空室,支管构成,它是借用电镀漂洗时所用自来水为动力,当自来水经喷嘴时,形成高速射流使真空室产生真空,经支管传递至固液分离器和自动排渣器相继形成真空。
固液分离器是一个密封的塑料圆柱,柱内被装有微孔滤管的中隔板隔为上、下两室,下室的进水口与离心室相通,离心室位与多孔板上,泥斗位于塑料圆柱的下端,经导管与自动排渣器上端相通,上室出水口与真空抽滤器的支管相通。
自动排渣器是一个密封的塑料圆柱,柱内用微孔滤管隔为内腔与外腔,其下端配有用于排渣的转动活塞,上端有一导管与泥斗相通。自动排渣器与固液分离器利用上固定座、下固定座相连接,并且两者的微孔滤管能自动反冲再生,连续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大循环套用漂洗技术和化学自动控制。
大循环套用漂洗技术是把电镀生产线内的三股或三股以上不同性质的漂洗废水,重新组合相互套用,并且利用了去油漂洗水槽的强碱性二次沉淀重金属离子,确保环境效益。它是将电镀漂洗水槽通过管道套入去油漂洗水槽,再通过管道套入酸性漂洗水槽,酸性漂洗水槽的废水经无能耗循环器作用,进入电镀漂洗水槽中,反复循环,部分外排。但单一的大循环套用漂洗技术达不到全自动处理的目的,还需与化学自动控制剂WT联用。原因是电镀生产时酸碱地带出量往往是不能平衡,需要人工进一步调节溶液的PH值。另外如完全利用去油漂洗水槽内的碱性来沉淀重金属离子,回用相当困难,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化学自动控制是利用化学方法控制电镀废水处理过程,即重金属离子的自动沉淀,废水PH值的自动调整与控制,使废水中的各项环境指标强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重金属离子而言,采取回收,WT控制处理,二次沉淀三级控制;对废水中的PH值而言,采取WT处理酸液(碱性回收),沉淀重金属离子降PH值,中和反应调PH值三级控制。
图1为本发明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在附图中,1-电镀漂洗水槽、2-去油漂洗水槽、3-酸洗漂洗水槽、4-无能耗循环器、5-固液分离器、6-自动排渣器、7-多孔板、8-中隔板、9-泥斗、10-下室、11-上室、12-上固定座、13-下固定座、14-外腔、15-内腔、16-转动活塞、17-真空管、18-支管、19-喷嘴、20-进水口、21-微孔滤管、22-离心室、23-真空抽滤器、24-出水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装置的操作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
当电镀生产开自来水进行漂洗时,无能耗循环器4的真空抽滤器23开始工作,使固液分离器5及自动排渣器6产生真空,迫使酸洗漂洗水槽3中的废水进入固液分离器5的下室10中的离心室22内,因离心碰撞作用,固体微粒长大而下降于泥斗9内,废水经微孔滤管21过滤后,进入上室11,再经出水口24,导管进入真空抽滤器23,连同自来水一并进入电镀漂洗水槽1,循环不止。与此同时,自动排渣器6产生真空,泥斗9中的沉淀连水一并进入真空排渣器6的内腔15,废水经微孔滤管21,外腔14,支管18,导管进入真空抽滤器后,射入电镀漂洗水槽1,循环不止。渣经脱水后,聚集于微孔滤管21的下端,积累到一定量时,自动排渣器6旋转,并同时将转动活塞16打开,渣因重力下沉排出塑料圆柱外。当渣排完后,自动排渣器恢复到工作位置,转动活塞16关闭。
电镀回收槽(WT控制)中沉淀,每个季度处理一次就行了,工作时间时并闭开关K3,打开开关K4,自动过滤排渣如上述进行,过滤完毕后,打开开关K3,关闭开关K4就行了。
然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
电镀生产时,必须开自来水漂洗,无能耗循环器4借用自来水为动力,产生真空借以提升酸洗漂洗水槽3的水位,与此同时,自来水与废水一并进入电镀漂洗水槽1,使其水位上升,部分外排,其余流向去油漂洗水槽2,去油漂洗水槽2因水位差流向酸洗漂洗槽3,形成大循环套用漂洗体系。在电镀生产进行的同时,不断地带出重金属离子及酸碱进入漂洗体系,应及时加以控制,使排放的废水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具体控制如下:
首先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控制:电镀出槽时,所带出的母液,经回收槽回收后99%的重金属离子被截留,余下1%的重金属离子经WT控制自动生成沉淀分离,电镀漂洗水槽1中重金属离子浓度[Men+]≤1×10-2mg/L,电镀漂洗水槽1中废水随着大循环套用漂洗进入去油漂洗水槽2,其PH值为10~11,重金属离子第二次沉淀与废水分离,[Men+]≤1×10-3mg/L。
其次对废水中的PH值进行控制:影响PH值的因素主要是工件在去油和酸洗时带出的母液,本发明对去油后采用回收,沉淀反应,中和反应三级控制;对酸洗后采用WT调节,中和反应二级控制,使废水经处理后的PH值控制在国家排放标准之内。
总之,电镀废水经上述调节控制后,出水中[Men+]≤1×10-3mg/L,PH为6~9,保证了环境效益,实现了电镀废水过程中四个程序的全自动处理:即废水的全自动循环漂洗;重金属离子的自动沉淀分离;废水PH的自动调整;沉淀的自动过滤外排。只要电镀生产时打开漂洗用自来水龙头Ks,废水处理就能全自动进行。当电镀生产停止,关闭Ks,全过程自动停止,操作方法十分简单易行。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1、一次性投资低,运行费用少。
2、本身无能耗(电耗水耗碱耗)。
3、电镀生产和废水处理同时进行,并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75%)。
4、电镀废水经处理后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且其重金属离子浓度可低于国家排放标准50倍以上。
5、能将重金属回收转型后回镀槽使用,提高了回收价值,无二次污染。
6、无电器元件防腐,使用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