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06402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5826.X

申请日:

2015.01.13

公开号:

CN104578547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K 5/20申请公布日:2015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5/20申请日:20150113|||公开

IPC分类号:

H02K5/20

主分类号:

H02K5/20

申请人:

刘刚

发明人:

刘刚

地址: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务庄村三星片工业区D座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包括壳体和固定于壳体前、后端部的前、后端盖,所述壳体为中空的环形体,位于壳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的通孔,所述前端盖上设有多个前凹槽,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多个后凹槽;其中,每一个前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前端接通、每一个后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后端接通、从而形成一个S形的循环导流通道,在电机壳上设有与导流通道连接的入口和出口;本发明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且便于后期对散热通道进行清洁维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装配制作电机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包括壳体(1)和固定于壳体(1)前、后端部的前、后端盖(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的环形体,位于壳体(1)上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的通孔(11),所述前端盖(2)上设有多个前凹槽(21),所述后端盖(3)上设有多个后凹槽(31);其中,每一个前凹槽(21)与相邻两通孔(11)前端接通、每一个后凹槽(31)与相邻两通孔(11)后端接通、从而形成一个S形的循环导流通道,在电机壳上设有与导流通道连接的入口(4)和出口(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前凹槽(21)、后凹槽(31)的横截面为跑道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通孔(11)之间间隔长度不等长,所述前凹槽(21)与接通的相邻通孔(11)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所述后凹槽(31)与接通的相邻通孔(11)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在电子数控伺服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电机在工作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效率高、推力密度大、可控性能好等要求外,其长时间工作中发热量大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有的电机散热方式有通过在电机壳外安装螺旋状的导热管,通过水、油、冷气等介质通过导热管来降低电机产生的热能,这种散热方式增加了电机体积,结构较为复杂,对壳体内的器件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另一种散热方式是在电机壳内设置循环的散热通道,通过水、油、冷气等介质经过散热通道来降低电机产生的热能,相比于前一种散热方式,这种结构散热效果十分明显,但由于散热通道多采用S形循环结构,直接在壳体上进行加工会给生产工艺带来了一定难度,且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在后期对散热通道进行维护清理时也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且便于后期对散热通道进行清洁维护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包括壳体和固定于壳体前、后端部的前、后端盖,所述壳体为中空的环形体,位于壳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的通孔,所述前端盖上设有多个前凹槽,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多个后凹槽;其中,每一个前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前端接通、每一个后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后端接通、从而形成一个S形的循环导流通道,在电机壳上设有与导流通道连接的入口和出口。
其中,所述通孔、前凹槽、后凹槽的横截面为跑道形;
另外,所述相邻的通孔之间间隔长度不等长,所述前凹槽与接通的相邻通孔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所述后凹槽与接通的相邻通孔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压力泵分别将进、出管道连接在电机壳的入口和出口端,将水、油等液体或冷气等散热介质从入口送入到循环导流通道内,并从出口回流至压力泵从而达到对电机循环散热的目的;本电机壳由于在壳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的通孔,在前端盖、后端盖上分别设有多个前凹槽、后凹槽。将每一个前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前端接通、每一个后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后端接通、形成一个S形的循环导流通道。相比于现有的直接在壳体上设置S形循环导流通道,本电机壳采用的是前、后端盖上分别开多个凹槽,与壳体上多个直通孔组合成循环导流通道。这样在实现 S形循环导流通道结构时,只需对壳体、前、后端盖这三个部件分别开孔、开槽即可,极大的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如果采用水或油等液体经过循环倒流槽来散热的话,电机壳使用一段时间后,循环导流通道内难免会有水垢或油垢,这时只需拆分壳体与前、后端盖,直接对这些直向的孔、槽进行清洁即可,清洁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拆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机壳剖开后的平面伸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包括壳体1和固定于壳体1前、后端部的前、后端盖2、3,所述壳体1为中空的环形体,位于壳体1上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的通孔11,所述前端盖2上设有多个前凹槽21,所述后端盖3上设有多个后凹槽31;其中,每一个前凹槽21与相邻两通孔11前端接通、每一个后凹槽31与相邻两通孔11后端接通、从而形成一个S形的循环导流通道,在电机壳上设有与导流通道连接的入口4和出口5。
其中,入口4、出口5可以设置在壳体1、或前、后端盖2、3上,只要能实现将水或油或气体等流体能够在压力泵的作用下沿导流通道循环即可。
使用压力泵分别将进、出管道连接在电机壳的入口4和出口5端,将水或油等液体或冷气等散热介质从入口4送入到循环导流通道内,并从出口5回流至压力泵从而达到对电机循环散热的目的;本电机壳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相比于现有的直接在壳体上设置S形循环导流通道,本电机壳采用的是前、后端盖2、3上分别开多个凹槽,与壳体1上多个直通孔11组合成循环导流通道。这样在实现  S形循环导流通道结构时,只需对壳体1、前、后端盖2、3这三个部件分别开孔、开槽即可,极大的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如果采用水或油等液体经过循环倒流槽来散热的话,电机壳使用一段时间后,循环导流通道内难免会有水垢或油垢,这时只需拆分壳体1与前、后端盖2、3,直接对这些直向的孔、槽进行清洁即可,清洁起来非常方便,清洁效果十分好。
另外,所述通孔11、前凹槽21、后凹槽31的横截面为跑道形;相邻的通孔11之间间隔长度不等长,所述前凹槽21与接通的相邻通孔11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所述后凹槽31与接通的相邻通孔11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由于在流体经过循环导流通道时,前凹槽21、后凹槽31作为流体的转折处,如果壳体1上相邻的通孔11之间距离过短,流体经过前凹槽21或后凹槽31时会增大压力,流速过快影响散热效果,如果相邻通孔11距离过大,在壳体有限的空间内设置的通孔11就会减少,且经过前凹槽21或后凹槽31时会增大阻力,对泵体压力需要增加,导致能耗过大;且设置的通孔11过少,迂回通道也会少,这样使得散热效果下降。而采用通孔11、前凹槽21、后凹槽31的横截面为跑道形的结构,配合相邻的通孔11之间间隔长度不等长,以及前凹槽21、后凹槽31分别与接通的相邻通孔11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使流体在循环导流通道能够实现最佳的流速和流经面积,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且在采用了前、后端盖2、3上分别开多个凹槽,与壳体1上多个直通孔11组合成循环导流通道的基础上,再来设计相邻的通孔11之间间隔长度不等长,设置前凹槽21、后凹槽31分别与接通的相邻通孔11之间的间隔长度适应的结构,来实现结构合理的循环导流通道就要比直接在壳体上来加工相同形状的结构简单得多。
本发明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且便于后期对散热通道进行清洁维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装配制作电机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壳,包括壳体和固定于壳体前、后端部的前、后端盖,所述壳体为中空的环形体,位于壳体上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的通孔,所述前端盖上设有多个前凹槽,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多个后凹槽;其中,每一个前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前端接通、每一个后凹槽与相邻两通孔后端接通、从而形成一个S形的循环导流通道,在电机壳上设有与导流通道连接的入口和出口;本发明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且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