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人工采茶剪.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06368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2543.7

申请日:

1990.04.25

公开号:

CN1055857A

公开日:

1991.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D46/04

主分类号:

A01D46/04

申请人:

吕世进;

发明人:

吕世进

地址:

665000云南省思茅地区标准计量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思茅地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向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背负式人工采茶剪,由装有集叶箱(袋)、推叶板的剪刀,背负式吊杆,可调节高度的悬挂装置等组成。剪刀通过悬挂装置与背负于人体的吊杆相连,由人体承受其重量,双手可轻便灵活地操作剪刀剪下茶叶,剪下的茶叶由固定在剪刀一侧刀片上的推叶板自动送入固定在另一侧刀片上的集叶箱(袋)中,适合于当前我国广大茶区的生产技术水平,其效率大大高于人工采摘,又不消耗动力。不采茶时去掉集叶箱(袋)即可用于修剪。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两片刀片组成的背负式人工采茶剪,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片刀片上固定有推叶板[2],另一片刀片上固定有集叶箱(袋)[4],随着刀片的合拢,推叶板[2]可将剪下的茶叶送入集叶箱(袋)[4],剪刀[1]及固定在上面的全部附件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悬挂装置与可背负于人体的吊杆[15]连接,使得采茶剪的全部重量可以由人以背负方式承担。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采茶剪,其特征在于集叶箱(袋)[4]是由金属框架,薄板材,塑性材料制成的一方开口或多方开口的方形容器,其面对刀口的一方开口为进料口,长度与刀口的工作长度基本相同,其底边与刀片基本平齐,与刀片的空隙要保证不让茶叶漏下,所说的集叶箱只有进料口,所说的集叶袋除进料口外还要在箱的底后部开出料口,并套接上布袋。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采茶剪,其特征在于推叶板[2]用条形薄板材制成,其长度与剪刀工作长度相同,高度根据所采茶叶的高度来选择,用螺丝固定于一侧刀片上。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采茶剪,其特征在于悬臂[3]用金属条材制成,其形状近似Z形,一端固定在剪刀柄上的适当位置,一端前伸到剪刀口上方,选择其上面剪刀体重心位置附近开设若干个小圆孔,作为悬挂点,用于调节剪刀[1]和集叶箱(袋)[4]的平衡。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采茶剪,其特征在于吊杆[15]由一至数根细钢筋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一端通过悬挂装置与悬臂[3]的悬挂点(小圆孔)和集叶箱(袋)[4]的悬挂点[5]相连,一端弯成一定角度与背板固定杆[16]相接并固定,当背板[17][18]用背带[19]、固定带[20]固定在人的后背时,吊杆[15]越过人的头顶伸到人面前的适当位置,以双手可以平握剪刀柄轻便操作为宜。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采茶剪,其特征在于悬挂装置中包括用于调节高度的铁链[8]和[13],弹簧或橡皮筋[10],铁挂钩[7][9]和[12][14],铁丝或线绳[6]和[11],悬挂方式可以采用三个悬挂点分别与吊杆[15]连接的形式,也可采取集叶箱(袋)[4]上的两个悬挂点[5]先连接,然后再与悬臂[3]上的悬挂点一起与吊杆[15]连接的形式。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采茶剪,其特征在于与悬臂[3]圆形小孔悬挂点连接的铁挂钩[12]的另一端焊有直径大于小孔直径的小圆球,使铁挂钩[12]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角度范围内灵活转动,即剪刀可以前后左右转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茶机械,特别是一种适合单人手工操作的采茶剪。

    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但茶叶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尤其是采茶这一道工序,全国大部分省区还是沿用传统的手采方法。手采的鲜叶质量高,适于高档茶叶的加工,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茶园在采制高档名牌茶叶时也是采用手采方法。对地形、树形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人能去的地方都可以采。但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而且往往由于采摘不及时造成茶叶品级下降。机械化采茶在日本已经相当普及,其一般的单人手提动力采茶机的工效比手工采茶提高二、三十倍。我国在采茶机械化方面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在引进样机的基础上,自己试制生产并鉴定定型了几种产品,但由于生产工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国产采茶机械的水平与国外的水平相比尚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国内采茶机械化水平不高,应用还不普遍,尤其手工操作的无动力采茶机械方面更是空白。虽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带动力采茶机械,其工作效率很高,但对茶园的要求也高,与目前我国大面积低技术水平和低管理水平的茶园不太适应而难于发挥其应有的效率,而将这些茶园进行改造以适应机械化采茶又不是短期内即可见效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适合单人手工操作地无动力采茶机械,它能以较高的效率代替人工采茶,制造简单,操作方便,适应目前国内广大茶区尤其是山地茶区的采茶工作,不象现有带动力的采茶机械那样对茶园有严格的要求,也不消耗动力。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一把有两个刀片且刀口较长的剪刀的一个刀片上,连接上一个一面开口的盒子,开口正对刀口,用来接受剪下的茶叶,可称之为进料口。另一个刀片上装有一长条形薄片,当剪刀剪下茶叶合拢时,随着这一个刀片的运动,剪下的茶叶将会被这一条形薄片推入盒子。盒子的容积可根据需要选择,盒子的容积较大时,可直接用来盛装茶叶,待盒子内的茶叶聚到一定数量时再将其倒入其它大的容器内即可;容积较小时,在盒子的后部开口并接上一个袋子,即可容纳较多的茶叶,其开口称之为出料口。剪刀、盒子和采下的茶叶有一定的重量,直接用双手来承担是受不了的,操作会很不方便。为此,用整块或数块板材制成一个人背的背板,在这个背板上固定一根弯曲的长杆,有一定的弹性,其长度选择为当背板背在人背上时能以一定斜度越过人的头顶,然后通过悬吊装置将采茶剪及附属物悬吊在身体前的适当位置,承受其重量,便于操作。为了保证悬挂稳定,除在盒子上设两个悬挂点外,在剪刀柄上再固定一条弯折的条形材料,其一端前伸至刀口上方,成悬臂状,在这一悬臂上选择剪刀的重心位置,设置一个悬挂点,由这三个悬挂点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悬挂装置使采茶剪及附属物悬挂在长杆的顶端。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受树形、地形限制,效率可比手工提高十几倍。由于整个器械的重量完全由人体承担,双手不易疲劳,操作轻巧灵活,采茶时可以一刀切,也可以有选择地采摘,即需要采哪几尖茶叶,用剪刀前端直搁其部位便可采取。去掉盒子还可用于茶树的修剪。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一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体的背负式人工采茶剪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有集叶箱的采茶剪

    参看附图,在剪刀[1]的一个刀片上固定有推叶板[2],该板用金属或其它材料的薄板制成,用螺丝固定在刀片上。在另一个刀片上固定有集叶箱[4],箱的各边用金属细棒制成框架,在箱的后部框架上设有悬挂点[5],其箱底用金属或其它材料的薄板制成,除对刀口的一面不封外,其它四面用塑料薄膜封闭,底板与刀片基本平齐,且底板与刀片的空隙要保证不让茶叶漏下。在这一侧刀片的手柄部分还装有近似Z形的悬臂[3],一边固定在手柄上,另一边伸到剪口上方适当位置,在臂上的剪刀重心位置附近开有四个小圆孔,这些小圆孔作为悬挂点,用于调节剪刀[1]的前后平衡。一端焊有小圆球的挂钩[12]穿过小圆孔与铁链[13]相连,小球直径大于小圆孔因而留在悬臂的另一方,使得挂钩[12]能够前后左右灵活转动,即剪刀[1]可以前后左右灵活转动。将挂钩[12]挂于铁链[13]的不同链扣即可调节剪刀[1]的工作高度,再通过挂钩[14]与吊杆[15]连接。集叶箱[4]的两个悬挂点[5]先用线绳[6]连接,再通过挂钩[7]与铁链[8]连接,铁链[8]用于调节集叶箱[4]的工作高度,通过挂钩[9],弹簧或橡皮筋[10],连线[11]与吊杆[15]连接。吊杆[15]用三根细钢筋制成,一边弯成一定角度,固定在背板连接杆[16]上,背板[17]、[18]用木板制成,最好成一适合人体背部曲面的形状,用背板连接杆[16]连成整体,其上装有背带[19],固定带[20],用于将背板固定于人体。

    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先背上背板,系好带子,根据茶树高低,将挂钩[12]、[7]或[14]、[9]挂在铁链[13]、[8]的适当位置上,使剪刀[1]和集叶箱[4]基本处于一定高度的平衡位置。工作时,剪刀[1]将茶叶剪下,同时,随着剪刀的运动,推叶板[2]将茶叶推入集叶箱[4],当剪下的茶叶有一定数量时,稍用力将集叶箱后倾,即可将茶叶送入箱后部,由于弹簧[10]有一定的伸缩性,随着箱内茶叶的重量增加,箱后部逐渐后倾并保持在一定位置,保证了茶叶不会从进口漏下。

    实施例二  有集叶袋的采茶剪

    其它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主要是对集叶箱作某些变动。将框架长度适当缩短,将后部也开口,底板后部去掉适当面积,成为出料口,再套接上一个一定容积的布袋即可。

背负式人工采茶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背负式人工采茶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背负式人工采茶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负式人工采茶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负式人工采茶剪.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背负式人工采茶剪,由装有集叶箱(袋)、推叶板的剪刀,背负式吊杆,可调节高度的悬挂装置等组成。剪刀通过悬挂装置与背负于人体的吊杆相连,由人体承受其重量,双手可轻便灵活地操作剪刀剪下茶叶,剪下的茶叶由固定在剪刀一侧刀片上的推叶板自动送入固定在另一侧刀片上的集叶箱(袋)中,适合于当前我国广大茶区的生产技术水平,其效率大大高于人工采摘,又不消耗动力。不采茶时去掉集叶箱(袋)即可用于修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