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物品的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棒状物品的包装。
背景技术
如牛奶、软饮料的液体食品通常都是装罐后出售的,包装容器是用聚乙烯树脂等涂覆在纸基材的内外表面制成的。
这样的包装容器包括具有斜顶的三角顶型包装容器和平顶的砖型包装容器。装在小容量包装容器内使得购买者一次就可以消费掉的液体食品通常是在商店或自动售货机里售出,而且通常是在食品被购买的地方就被消费掉了。因此,包括吸管在内的外膜(film)包装通常粘贴于要销售每一个容器上。
同样,在销售罐装半硬型(semi-hard)食品,如酸乳酪和冷冻甜点时,含有树脂制成的匙子的外膜包装通常贴附要每一个包装容器上。
图1是传统包装容器的透视图,图2是传统吸管包装的透视图。
如这些附图所示,例如用于棒状物品的包装,吸管包装55粘贴于包装容器11地侧表面。购买装在包装容器11中的食品的购买者把吸管包装55从包装容器11上取下来,并且从吸管包装55内取出吸管56。吸管包装55由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构成,而且这二层膜在其周边通过热密封粘接在一起的。第一层膜14有一个凸出部分14a和扁平部分14b。通过热密封将第二层膜13和第一层膜14粘接在一起,把吸管56包在凸出部分14a内。
首先将很多的吸管包装55制成未示出的吸管梯架(straw ladder),从吸管梯架上切下的每一吸管包装55并被压在包装容器11上,而且通过热熔将其粘接在一起。数字57代表吸管包装55与包装容器11粘接的联接部位。
下面,描述传统吸管敷贴器(applicator)。
图3是传统吸管敷贴器热熔剖面放大图。
在图3中,数字55代表的是从未示出的吸管梯架上切割下来的吸管包装,数字56代表的是包在吸管包装55中的吸管。数字61代表的是加热部位,数字62a代表的是在加热部位61的前端(图3的左端)所形成的凹陷部位,其中心可使得凸出部分14a进入。
当凹陷部位62a接受凸出部分14a时,加热部位61夹住吸管包装55,而且把吸管包装55粘接到包装容器11上面(图1)。为此,可在相应的扁平部分14b的部位提供两对加热器63(一对加热器示于图3中)。
然而,因为吸管包装55是通过用两对加热器63在包装容器11上压住扁平部分14b而固定在包装容器上的,因此,传统的棒状物品的包装存在在吸管包装55和包装容器11之间难于插入手指的缺点。这就使得难于从包装容器11上取下吸管包装55。
此外,当吸管包装55被粘接到包装容器11上时,为了防止吸管56变形或由于受热发生化学改变,扁平部分14b的宽度必须足够大,以防止加热器63的热量触及到吸管56。因此,吸管包装55的宽度就变得大了,结果是增加了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的材料消耗,而且增加了成本。
用上述的方法,把一个未示出的匙包装粘接到包装容器11上时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这就是说,难于把匙包装从包装容器11上拿下来。同样,因为匙包装的宽度变大,所要求用的膜的量就会多,导致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如上述传统棒状物品包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易于把棒状物品从包装容器上拿下来的方法,这种包装要求的膜的用量将会减少,从而降低成本。发明的公开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棒状物品的包装包括一个由扁平部分和一个用于封入棒状物品的凸出部分形成的第一层膜,和一个用热密封法与第一层膜联接的第二层膜。
在靠近包装的两个纵向端形成联接部位。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只通过这个联接部位就可与包装容器联接起来。因此,棒状物品的包装除了在靠近两个纵向端以外,与包装容器分开,这就使得购买者可以把他或她的手指插入棒状物品的包装和包装容器之间。这也就使得容易把棒状物品的包装从包装容器上拿下来。
此外,由于联接部位形成在棒状物品的包装的靠近两个纵向端,位于横向边缘的包装的扁平部分的宽度就可窄一些,因此,包装的宽度就可窄一些,由此减少了第一和第二层膜的材料用量,导致成本降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棒状物品的包装中,在朝包装中心偏离联接部位的地方打孔,而且,这些小孔在包装的纵向端稍微偏离凸出部分和扁平部分之间的两个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当棒状物品的包装从包装容器上取下来时,所打的孔可作为撕破线。因此,棒状物品的包装就很容易从包装容器上取下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棒状物品包装中,第二层膜通过热熔融在联接部位与包装容器粘接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把加热器压在联接部位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棒状物品包装中,第二层膜是用一种粘合剂在联接部位与包装容器粘接在一起。例如,把热熔融物喷在包装容器上,将棒状物品的包装通过热熔融物压在包装容器上面。
本发明的再一个棒状物品的包装包括:由扁平部分和封入棒状物品的凸出部分所组成的第一层膜,和通过热密封法与第一层膜粘接到一起的第二层膜。
第二层膜含有作为基础树脂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它具有高于热熔融物的熔融点和维卡软化点(vicat softening point)。
因此,即使包装容器的表面和第一层膜是由具有不同熔融点的树脂构成,构成包装容器表面的树脂以及在联接部位的第二层膜的树脂,也可在当加热器压在联接部位时融化而且粘接到一起。结果,吸管包装可以牢固地粘接到包装容器上面。
此外,第二层膜在常温下不具有粘着性。即使,当很多的棒状物品的包装梯架卷起来时,梯架(ladder)也不互相粘接在一起。
因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只用在第二层膜上,因此减少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消耗,从而降低了成本。
即使把包装容器贮存在温度为50℃或更高、或温度在10℃或更低的自动售货机里时,棒状物品包装也不会从包装容器上脱落下来。
本发明的再一个棒状物品的包装包括:由扁平部分和封住棒状物品的凸出部分所组成的第一层膜,通过热密封法与第一层膜粘接到一起的第二层膜,以及覆盖在第二层膜上形成联接部位的粘接膜。
在这种情况下,棒状物品包装通过热融法在靠近包装纵向端所形成的联接部位粘接到包装品上。因为第二层膜是用热融法只通过联接部位与包装容器粘接到一起,因此,除了在靠近两个纵向端区域以外,棒状物品的包装是与包装容器分开的,这就使得购买者可把他或她的手指插到棒状物品包装和包装容器之间。这样就容易从包装容器上取下棒状物品的包装。
粘接膜含有作为基础树脂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它具有高于热熔融物的熔融点和维卡软化点。
因此,即使包装容器的表面和第二层膜是由具有不同熔融点的树脂构成,构成包装容器表面的树脂以及在联接部位的粘接膜的树脂,也可在当加热器压在联接部位时融化而且粘接到一起。结果,吸管包装可以牢固地粘接到包装容器上面。
此外,粘接膜在常温下不具有粘着性。即使当很多的棒状物品的包装梯架卷起来时,梯架(ladder)也不互相粘接在一起。
因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只用在粘接膜上,因此就可减少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消耗,从而降低了成本。
即使把包装容器贮存在温度为50℃或更高、或者温度为10℃或更低的自动售货机里时,棒状物品包装也不会从包装容器上脱落下来。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传统包装容器的透视图;
图2是传统吸管包装的透视图;
图3是传统吸管敷贴器(applicator)热融截面的放大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粘接到包装容器上的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纵向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横向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横向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的后视图;
图9是用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吸管梯架的后视图;
图10是用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叠置粘接膜的装置;
图11是用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乙烯-醋酸乙烯酯性质的图表;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的横向剖面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参照图示,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作详细描述,虽然只对一个棒状物品包装的例子进行吸管包装的描述,但是本发明也可用于匙的包装。
图4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粘接到包装容器的状态,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的纵向剖面图,而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的横向剖面图。
正如这些附图所示,吸管包装31被粘接到包装容器11的一个侧面,为了在有限的区域内粘接长的吸管包装31,吸管包装31以包装容器11侧面的对角线方向放置。
吸管包装31是由在其周边用热密封法粘接在一起的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组成的。第一层膜14包括凸出部分14a和扁平部分14b,第二层膜13是用密封法以密封的方式将吸管56封在凸出部分14a里面,通过热密封法与第二层膜13粘接到一起。
在本实施方案中,很多的凸出部分14a是在具有预定宽度的第一层膜14上以预定间隔形成的。吸管56放在凸出部分14a里,而且将第二层膜13叠加在第一层膜14上面。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通过热密封法在扁平部分粘接到一起,从而得到未示出的吸管梯架。随后,把每一个吸管包装31从吸管梯架上切割下来,压在包装容器11上面,并且通过热融法与其联接。
为此,在所提供的靠近吸管包装31的两个纵向端的扁平部分14b处形成联接部位33的34。当用未示出的加热器压在联接部位33和34时,形成联接部位33和34的树脂以及涂在包装容器表面上的树脂就会熔融并且粘接到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层膜13就只是通过联接部位33和34与包装容器11粘接到一起。因此,正如图5所示,吸管包装31除了在靠近两个纵向端区域以外,与包装容器11是分离的,这就使得购买者可把他或她的手指插到吸管包装31和包装容器11之间。这使得从包装容器11上取下吸管包装变得容易进行。
而且,因为联接部位33和34是在靠近吸管包装31纵向端构成的,位于吸管包装31横向边缘的扁平部分14b的宽度就可以做得窄一些。因此,吸管包装31的宽度就变得较窄,这就可以减少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的消耗量,导致成本降低。
孔眼36和37是在朝吸管包装31中心偏离联接部位33和34的位置打的,并且它们在向包装31的纵向端稍微偏离凸出部分14a和扁平部分14b之间的边界,使得孔眼36和37在横向穿越吸管包装31。孔眼36和37是用未示出的针形加热器形成的,而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是以预定的间隔热密封在一起的。由于孔眼36和37是在已经用加热法将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封在一起的扁平部分14形成的,吸管包装31的密封性能并不会由于孔眼36和37受到损坏。
组成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的树脂由于针形加热器的热量,在孔眼36和37的每一个洞眼的周围熔融并粘接到一起。因此,即使当孔眼36和37是在凸出部分14a和扁平部分14b的边缘形成,吸管包装31的密封性能也可得到保证。
如上所述,孔眼36和37是在向吸管包装31的中心方向偏离联接部位33和34的位置形成的,因此,当要把吸管包装31从包装容器11上取下时,孔眼36和37可作为撕裂线。因此,吸管包装31可以容易地从包装容器11上面拿下来。
同样,因为孔眼36和37是在凸出部分14a和扁平部分14b之间的边缘形成的,或者说是在朝着包装纵向端稍微偏离的边缘形成的,孔眼36和37可以在把吸管包装31从包装容器11上拿下来后,用微弱力量撕开。因此,吸管56可以容易地从吸管包装31上取出来。
例如,采用吹胀(inflation)技术,用聚烯烃树脂如聚乙烯(PE)树脂,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以及取向的聚丙烯(OPP)树脂,可以生产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当包装容器11的表面涂上一层与第二层膜13一样或高度相容的树脂时,第二层膜13就可以通过热融法有效地与包装容器11粘接。因此,当加热器压在联接部位33和34上面时,为了把吸管包装31粘接到包装容器11上,联接部位33和34中的聚烯烃树脂以及涂在包装容器11表面的树脂就会熔融并且联接在一起。当使用取向的聚丙烯树脂时,聚丙烯树脂就会被挤压出来得到一层膜,然后它再进行单轴向和双轴向拉伸。在这种情况下,聚丙烯树脂就会因为它在形成膜时结晶而变透明。
为代替聚烯烃树脂,可用非烯烃树脂来做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
当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是用聚丙烯树脂等物质形成,并且在包装容器11的表面涂的是聚乙烯树脂等时,因为它们的熔融点显著不同,它们的相容性就会降低。因此,就很难用热融法把第二层膜13粘接到包装容器11上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加热器压在联接部位33和34上面,用于联接部位33和34的聚丙烯树脂也不能通过熔融与涂在包装容器11上面的聚乙烯树脂联接在一起。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一种非烯烃树脂-聚丙烯树脂等用于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时,可把一种粘合剂物质放在第二层膜13和涂在包装容器11表面的聚乙烯树脂之间的联接部位33和34上。在这种情况下,吸管包装31就可通过粘合剂物质粘接到包装容器11上面。下一步,对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的横切面图。
如图7所示,吸管包装31是由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构成的,并且在凸出部分14a内包有吸管56。作为粘合剂物质的一种粘结剂61可用于第二层膜13和包装容器11之间。粘结剂61可用未示出的热融枪进行涂或喷。
含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基础组分的热融物可当作粘结剂61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热融物可从热融枪内出来喷在包装材料11的侧面上,然后吸管包装31再压在上面通过热融物粘接到包装容器11上。
当热融物被用作粘结剂61时,有必要用未示出的一种加热装置使热融物保持在熔融状态。这就会增大未示出的吸管敷贴器的大小以及由此产生的能量损耗。同样,因为由于热融物总要被加热,那么它的性能就要退化,以致粘结力降低,并且将热融枪的喷嘴塞住。
同样,当热融物从热融枪内喷出时,热融物会散开来。结果,就会增加热融物的消耗量,因此增加了成本。还有,热融物不能均匀地施加在包装容器11的表面,因此,吸管包装31可以从包装容器11上脱落。
而且把包装容器11贮存在在温度为50℃或更高的自动售货机里时,热融物就会液化。当包装容器贮存在温度为10℃或更低自动售货机里时,热融物就会固化。在这两种情况下,吸管包装31都会从包装容器11上脱落。
下面对所给的已解决了上述问题的第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为取代粘结剂61,粘合剂材料是用一种具有高于那些热融物熔融点和维卡软化点的粘合膜。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的后视图,图9是用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吸管梯架的后视图,图10表示的是用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中叠置粘结膜的一种装置,和图11表示的是用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中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性能图表。在图11中横座标代表熔融点,而纵座标代表维卡点。
如图8所示,吸管包装31由第一层膜14和第二层膜13构成,并且把吸管56封在凸出部分14a里(图4),粘结膜64事先叠加在位于靠近两个纵向端的的吸管包装31的后表面的第二层膜13上。
在实际情况中,具有上述结构的吸管包装31是按如图9所示的吸管梯架62形成的。粘结膜64叠置在吸管梯架62的两个横向边缘上。从吸管梯架62上切割下每一个吸管包装31,把它压在包装容器11上并且通过热融法粘结上去。
最后,联接部位33和34(图4)是在靠近吸管包装31的第一层膜14的两个纵向端形成的,并且用未示出的加热器压在这些联接部位33和34上。结果,通过加热器的热量把粘结膜64熔融,再联接到涂在包装容器11表面上涂覆的树脂上。
在这种情况下,粘结膜64含有作为基础组分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具有高于那些热融物的熔融点和维卡点。因此,粘结膜64在常温下,即使在把粘结膜64叠加到第二层膜13上面后,也不会表现出粘着性。并且,既便当吸管梯架卷起来,吸管梯架62也不会互相粘接在一起。
因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是只用在第二层膜13上,就会减少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用量,结果降低了成本。同样,因为吸管包装31可以牢固地粘接到容器包装11上,吸管包装31就不会从包装容器11上脱落。
即使把包装容器11贮存在温度为50℃或更高、和温度为10℃或更低自动售货机里时,吸管包装31都不会从包装容器11上脱落。
在本实例中,因为第二层膜13与包装容器11可以通过粘结膜64互相粘接在一起,所以聚烯烃树脂和非烯烃树脂都可用在第一层膜14和第二膜13上。
虽然粘结膜64可以在吸管梯架62已形成后叠加在吸管梯架62的后表面,但是它也可事先叠加在第二层膜13上。
如图10所示,当粘结膜64事先叠加在第二层膜13上时,第二层膜13和粘结膜64都可以被一对卷轴67和68支撑并加热。按这种操作方法,粘结膜64可以叠加在第二层膜13上。,第二层膜13是从膜卷70上传送的,而粘结膜64从粘结膜卷轴69上传送的。
接着,在下面描述粘结膜64的性质。
在这一实施方案中,具有表1所示性质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用作粘结膜64的基础树脂。
表1MFR 0.5-10(dg/min)密度 0.92-0.94(g/cm3)醋酸乙烯酯的含量 -10(wt.%)熔点 90-105(℃)维卡软化点 70-85(℃)
在表1中,“MFR”是按JIS K 7210“Method of testing the flow of thermoplastics”测得的挤出速度。
具有表2所示性质的膜用作粘结膜64。
表2膜的厚度25-150(μ)(JIS Z1702)拉伸强度L:220-250(Kg/cm2)W:140-200(Kg/cm2)(JIS Z1702)伸长量L:220-320(%)W:450-570(%)(JIS Z1702)撕裂强度L:40-N.B.(Kg/cm)W:25-N.B.(Kg/cm)(JIS P8116)雾度8-14(%)(ASTM D1003)光泽度80-100(倾斜60°JIS K7105)静摩擦0.17-0.70(tanθ,改进的ASTM D1894)冲击强度1600-2800(Kgcm)(改进的JIS P8134)弹性L:900-1700(Kg/cm2)W:1200-2500(Kg/cm2)(ASTM D882)
L:纵向
W:横向
N.B.:样品不破裂
当把各种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熔点和维卡软化点画成曲线,所得结果如图11所示。维卡软化点是耐热性指数。
图11中的AR1内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通常用于热熔融。即,MFR大于10dg/min.的乙烯-醋酸乙烯酯用于热熔融,其所含醋酸乙烯酯的量不少于25wt%,其熔点为80℃或更低,维卡软化点为50℃或更低。
与此相反,图11中的AR2内的乙烯-醋酸乙烯酯特别优选用作本发明的粘结膜64,正如参照表1所描述的。在这里用作粘结膜64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MFR为0.5-10dg/min(=g/10min),其所含醋酸乙烯酯的量不高于10wt%,其熔点为90-105℃,维卡软化点为70-85℃。
同样,图11中的区域3内的乙烯-醋酸乙烯酯也可用作粘结膜64。
在本实例中,粘结膜64含有乙烯-乙烯基乙酸酯共聚物作为基础树脂。然而,为代替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可用聚烯烃树脂(polyolefin resins)或聚烯烃树脂的共聚物作为基础树脂。
接着,在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的吸管包装的横截面图。
如图12所示,吸管包装31由第一层膜14和作为第二层膜的粘结膜71所构成,并在凸起部位14a中封入吸管56。粘结膜71完全覆盖吸管包装31的背面。
许多吸管包装31形成了一个未示出的吸管梯架,从吸管梯架上切下每一吸管包装31,朝包装容器11挤压,并通过热融熔粘结到其上。
为此,联接部位33和34(图4)在靠近吸管包装31的两个纵向端的扁平部分14b处形成。当并未示出的加热器朝联接部位33和34挤压的时候,粘结膜71的树脂在联接部位33和34处被熔化,并联接到涂覆在包装容器11表面的树脂上。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例。按照本发明的精神,可以对本发明作许多的改进和变动,而它们不会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吸管的包装,每一个都包括一包装在膜内的吸管,以及匙的包装,每一个都包括一包装在膜内的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