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钢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连续铸钢装置。
文献DE-OS2248066公开了一种这类装置。它包括一个设计成锭模的连铸结晶器,结果特别是在板坯结晶器情形下,不可能进行板坯宽度的调整。由此,仓库管理的花费相当大,因为对每一种连铸规格都需要一特别的结晶器。此外,由于整个结晶器,包括冷却系统在内及本身的成型壁,都必须支承和振动,使得支承结晶器的弹簧和振荡用的驱动装置的尺寸相当大。
由EP0468607A1已知的连铸装置,其成型壁同冷却支架框是分离的,以便使驱动负载减小并采用尽可能小尺寸的弹性件。
另一方面,文献DE3543790公开了一种用于连铸结晶器的受控制的液压驱动系统,利用该驱动系统,力图实现结晶器相对于浇注线的无倾斜导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结晶器振荡的进一步简化和改善。
上述目的是通过采用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之特征的连铸结晶器得以实现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发展。
下面借助于表示本发明原理的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运动简图。
图1至3示出一支承框架1,用于支承一个由宽边板10和窄边板11组成的连铸结晶器。标记13表示宽边冷却补偿装置。窄边板11通过夹紧装置(未示出)保持在位于宽边板10之间的位置上。窄边板11紧固在用于水箱和宽度调整所需窄边调整装置20地固定块12上。固定块12通过夹紧件9与弹簧8连接。弹簧8在固定块12的上面和下面延伸,且其自由端分别紧固于夹紧块7中。夹紧块7设置在固定支架6上,固定支架6是支承框架1的部件。液压缸3及其活塞杆4固定在固定块12的下方。液压缸3固定安装在支承框架1的悬架2上。活塞杆4作用于固定块12的上端由弹性件5构成,结果,当结晶器具有弯曲的纵轴线,且与此相应,结晶器振荡运动在一曲线上进行及活塞杆4作切向运动情形下,活塞杆4由于曲线的结晶器运动所产生的作用点的偏转由弹性件5承受,从而,液压缸3的工作优良性不受损害。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4为清楚起见未按比例,上和下弹簧8相对倾斜设置,从而其合线(Fluchtlinie)与一条通过结晶器亦或结晶器纵轴线的弯曲中心15的直线相交。图4中特别表明,固定块12通过夹紧件9铰接在弹簧8的位置并不在弹簧夹紧块7之间的中点,而是有些向弯曲中心15方向偏移。图4中,弯曲纵剖面14位于曲线外侧的结晶器宽边10’上,同时亦与曲线外侧的后连铸坯棱(Strang kante)和装置基面相合。下弹簧8与纵剖面14的交点16亦是活塞杆4在结晶器上的固定点。贯穿线表示结晶器的位置为安装位置。安装后,结晶器亦或弹簧产生一静态下垂位移,这里,这一位置没有示意画出。然而这一位置位于结晶器“工作位置”(虚线示出)之间,其中,结晶器的位置在振荡行程的上死点用17示出,而在下死点用18示出。
显然,对前面所述装置而言,使弹簧刚度与结晶器质量一致,可得在共振区振荡的上述装置。这种所谓共振结晶器,由其构造所决定,在其静态下垂位置附近来回振荡。此时,结晶器侧的交点近似于在直线上运动,上述直线构成浇铸曲线在其与弹簧轴线交点处的切线。由此产生的导向误差,特别是结晶器在弹簧上中心铰接情形下产生的导向误差随着静态下垂位移量的增大、行程幅值的变大及浇铸半径的减小而增大。按图4所示的方案,该方案同时是减小上述“导向误差”的较优的实施方案,通过前述的交点16向弯曲中心15方向的偏移可实现交点的合运动产生的轨迹,实际上与浇铸半径一致。
虽然,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会产生优异的连铸件表面质量,特别是通过减小所谓的行程标志(Hubmarken)深度会得到优异的表面质量,但是,在装置具有小浇铸半径、大行程高度和高振荡频率情形下,利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形式亦可得到改善的表面。
符号表
1支承框架
2悬架
3液压缸
4活塞杆
4’活塞杆轴线
5弹性件
6固定支架
7夹紧块
8弹簧
9夹紧件
10宽边板
10’曲线外侧宽边板
11窄边板
12水箱和窄边板调整装置20的固定块13宽边却补偿装置
14弯曲纵剖面
15弯曲中心
16交点
17振荡上死点或拐点
18振荡下死点或拐点
19曲线
20窄边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