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促干剂.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0438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2736.2

申请日:

1992.04.11

公开号:

CN1068016A

公开日:

1993.01.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23B 7/022申请日:19920411授权公告日:19940518终止日期:20090511|||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23B 7/022收件人:汤建武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汤建武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23B7/022; A23L3/42

主分类号:

A23B7/022; A23L3/42

申请人:

新疆农科院园艺所葡萄促干剂实验工厂;

发明人:

刘家驹; 杨务本; 刘卫星; 陆胜祖; 罗文; 卢春生; 彭宜本

地址:

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昌路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汤建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分组成:A.C18-22脂肪酸类、及其酯类、及其混合物,B.碱金属的氢氧化物,C.碱金属的碳酸盐,D.油分散于水型的乳化剂;将以上成分分步混合就可制成,使用时:将其加入水中并搅拌至水溶液呈现乳白色为止,然后再将所需干燥的葡萄浸没于所得液体中不小于30秒后,就可加速葡萄脱水;具有成本低、生产方法简单、使用方法也简单、效率高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份组成: A.有6.8%至10.3%的C 18-22 脂肪酸类、及其酯类、及其混合物; B.有
2: 1%至3.2%的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C.有6
3: 8%至80.3%的碱金属的碳酸盐; D.余量为油分散于水型的乳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C 18-22 脂肪酸类可为油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及其酯类可为油酸乙酯、油酸丙酯、油酸丁酯、亚油酸乙酯、亚油酸丙酯、亚油酸丁酯、硬脂酸乙酯、硬脂酸丙酯、硬脂酸丁酯、软脂酸乙酯、软脂酸丙酯、软脂酸丁酯;及其混合物可为C 18-22 脂肪酸类的混合物、C 18-22 脂肪酸酯类的混合物、C 18-22 脂肪酸类和C 18-22 脂肪酸酯类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可为钾的氢氧化物、钠的氢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的碳酸盐可为钾的碳酸盐、钠的碳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油分散于水型的乳化剂可为醇类、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及其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醇类最佳可为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及其混合物;非离子型乳化剂最佳可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阴离子型乳化剂最佳可为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及其混合物。 7、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葡萄促干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A.将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加入乳化剂中并使其完全混合, B.将C 18-22 脂肪酸类、及其酯类、及其混合物混入上述A步后所得混合物中,并使其完全混合, C.将上述B步后所得混合物均匀地混入碱金属的碳酸盐中。 8、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使用: A.将葡萄促干剂加入水中并搅拌至水溶液呈现乳白色为止, B.将所需干燥的葡萄浸没于上述A步后所得液体中不少于30秒后,取出葡萄并用晾干、晒干、烘干等方法进行脱水后就可制得葡萄干。
4: 2%的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C.有62.8%至80.3%的碱金属的碳酸盐; D.余量为油分散于水型的乳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C 18-22 脂肪酸类可为油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及其酯类可为油酸乙酯、油酸丙酯、油酸丁酯、亚油酸乙酯、亚油酸丙酯、亚油酸丁酯、硬脂酸乙酯、硬脂酸丙酯、硬脂酸丁酯、软脂酸乙酯、软脂酸丙酯、软脂酸丁酯;及其混合物可为C 18-22 脂肪酸类的混合物、C 18-22 脂肪酸酯类的混合物、C 18-22 脂肪酸类和C 18-22 脂肪酸酯类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可为钾的氢氧化物、钠的氢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的碳酸盐可为钾的碳酸盐、钠的碳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油分散于水型的乳化剂可为醇类、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及其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促干剂,其特征在于醇类最佳可为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及其混合物;非离子型乳化剂最佳可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阴离子型乳化剂最佳可为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及其混合物。 7、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葡萄促干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A.将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加入乳化剂中并使其完全混合, B.将C 18-22 脂肪酸类、及其酯类、及其混合物混入上述A步后所得混合物中,并使其完全混合, C.将上述B步后所得混合物均匀地混入碱金属的碳酸盐中。 8、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使用: A.将葡萄促干剂加入水中并搅拌至水溶液呈现乳白色为止, B.将所需干燥的葡萄浸没于上述A步后所得液体中不少于30秒后,取出葡萄并用晾干、晒干、烘干等方法进行脱水后就可制得葡萄干。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水果保存的脱水剂及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是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

    目前生产葡萄干主要采用传统的制干法,即葡萄成熟后不经预处理,就送入特建的“晾房”中直接风干制成绿色葡萄干,或直接晒干制成葡萄干,这样脱水所需的时间很长,短则40天,长则60天之久,并且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葡萄干的质量也受到影响;其次,葡萄成熟后经预处理,再进行制干,这样可加速葡萄脱水,一般有热液体处理法即热浸法和冷(常温)液体处理法即冷浸法,热浸法因工艺比较复杂不易掌握、能耗大、效率低而无法推广,冷浸法如J.Sci.Fd  Agric,1964,Vol.15,December  pp.864-969介绍的一种冷浸法,因其使用方法复杂、成本高也无法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葡萄促干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份组成:A.有6.8%至10.3%的C18-22脂肪酸类、及其酯类、及其混合物;B.有1.1%至3.2%的碱金属的氢氧化物;C.有62.8%至80.3%的碱金属的碳酸盐;D.余量为油分散于水型地乳化剂。其中C18-22脂肪酸类可为油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及其酯类可为油酸乙酯、油酸丙酯、油酸丁酯、亚油酸乙酯、亚油酸丙酯、亚油酸丁酯、硬脂酸乙酯、硬脂酸丙酯、硬脂酸丁酯、软脂酸乙酯、软脂酸丙酯、软脂酸丁酯;及其混合物可为C18-22脂肪酸类的混合物、C18-22脂肪酸酯类的混合物、C18-22脂肪酸类和C18-22脂肪酸酯类的混合物。其中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可为钾的氢氧化物、钠的氢氧化物。其中碱金属的碳酸盐可为钾的碳酸盐、钠的碳酸盐。其中油分散于水型的乳化剂可为醇类、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及其混合物;醇类最佳可为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及其混合物;非离子型乳化剂最佳可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阴离子型乳化剂最佳可为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及其混合物。

    下面为本发明目的之一的实施例: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实施例1  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6.8%油酸乙酯,1.2%氢氧化钾,80.3%碳酸钾,余量为丙醇、异丙醇的混合物。

    实施例2  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4.3%油酸乙酯,2.8%油酸丙酯,1.9%氢氧化钠,75.2%碳酸钾,余量为丙醇、丁醇的混合物。

    实施例3  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3.5%油酸丁酯,4.0%亚油酸丙酯,1.3%氢氧化钠,76.3%碳酸钾,余量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烷基苯磺酸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

    实施例4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7.8%亚油酸乙酯,2.1%氢氧化钾,73.6%碳酸钾,余量为十四烷基磺酸钾、十烷基苯磺酸钾、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钾的混合物。

    实施例5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8.3%硬脂酸乙酯,2.0%氢氧化钠,72.3%碳酸钾,余量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烷基苯磺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钾、十四烷基苯磺酸钾、十六烷基苯磺酸钾的混合物。

    实施例6  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4.5%油酸丙酯,4.3%亚油酸丙酯,1.1%氢氧化钾,71.8%碳酸钠,余量为八烷基磺酸钾、十烷基磺酸钾、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磺酸钾、十六烷基磺酸钾的混合物。

    实施例7  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2.5%油酸乙酯,3.0%油酸丙酯,3.3%亚油酸丙酯,1.7%氢氧化钠,78.8%碳酸钾,余量为十六烷基苯磺酸钠。

    实施例8  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2.5%软脂酸乙酯,4.0%亚油酸,3.0%软脂酸,2.7%氢氧化钠,69.0%碳酸钾,余量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实施例9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3.8%油酸乙酯,3.5%油酸,2.5%硬脂酸,1.5%氢氧化钠,70.2%碳酸钾,余量为十四烷基磺酸钠。

    实施例10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3.2%油酸丁酯,2.0%亚油酸乙酯,2.2%油酸,2.6%软脂酸,2.2%氢氧化钠,68.0%碳酸钾,余量为十四烷基磺酸钾。

    实施例11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2.0%硬脂酸乙酯,5.0%亚油酸,3.3%硬脂酸,2.5%氢氧化钠,66.0%碳酸钾,余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实施例12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2.5%油酸乙酯,2.0%油酸丙酯,2.2%油酸丁酯,2.3%亚油酸丙酯,1.2%亚油酸丁酯,2.8%氢氧化钾,67.2%碳酸钾,余量为乙醇、丙醇、丁醇的混合物。

    实施例13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2.1%油酸乙酯,1.5%油酸丙酯,1.8%油酸丁酯,1.2%亚油酸乙酯,1.3%亚油酸丙酯,1.4%亚油酸丁酯,3.0%氢氧化钠,64.0%碳酸钾,余量为丁醇。

    实施例14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2.5%油酸,2.0%亚油酸,3.3%硬脂酸,1.2%软脂酸,3.2%氢氧化钠,64.0%碳酸钾,余量为丙醇。

    实施例15为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份组成:1.5%油酸乙酯,0.9%油酸丙酯,0.8%油酸丁酯,0.6%亚油酸乙酯,0.4%亚油酸丙酯,0.5%亚油酸丁酯,0.2%硬脂酸丙脂,0.3%硬脂酸丁脂,0.2%软脂酸丙脂,0.2%软脂酸丁酯,1.0%油酸,0.8%亚油酸,0.7%硬脂酸,0.6%软脂酸,3.1%氢氧化钠,62.8%碳酸钾,余量为乙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葡萄促干剂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

    A.将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加入乳化剂中并使其完全混合,

    B.将C  脂肪酸、及其酯类、及其混合物溶入上述A步后所得混合物中,并使其完全混合,

    C.将上述B步后所得混合物均匀地混入碱金属的碳酸盐中。

    按上述每个实施例所定的组份百分比,通过上述A、B、C三步就可生产出相应的葡萄促干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葡萄促干剂的使用方法,本步骤如下:

    A.将葡萄促干剂加入水中并搅拌至水溶液呈现乳白色为止,

    B.将所需干燥的葡萄浸没于上述A步后所得液体中不少于30秒后,取出葡萄并用晾干或晒干或烘干等方法进行脱水后就可制得葡萄干。

    成熟的葡萄,使用前述葡萄促干剂中的任意一种,经上述A、B二步处理后,改变了葡萄表皮蜡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有利于葡萄内的水份通过表皮蜡层排出,所以再经晾干或晒干或烘干等方法进行脱水后就可快速制得优质葡萄干。

    本发明所提供的葡萄促干剂具有成本低,生产方法简单,使用方法也简单,效率高。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葡萄促干剂及使用方法处理后葡萄,可大大提高脱水速度,处理后的葡萄:在传统的晾房中脱水,制干所需的时间,随气温高低、晾房通风状况和晾挂工具以及晾挂密度的不同,需要15天至25天左右;在日光下晒干,制干所需的时间,也随气温高低和葡萄摊晒厚度等不同,需要7天至10天左右。由于制干所需时间的大大缩短,使所制葡萄干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特别有利于制高质量的绿色葡萄干,还可减少葡萄在制干期间的损失,提高出干率。

葡萄促干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葡萄促干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葡萄促干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促干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促干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促使葡萄加速脱水的葡萄促干剂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该葡萄促干剂由以下成分组成:A.C18-22脂肪酸类、及其酯类、及其混合物,B.碱金属的氢氧化物,C.碱金属的碳酸盐,D.油分散于水型的乳化剂;将以上成分分步混合就可制成,使用时:将其加入水中并搅拌至水溶液呈现乳白色为止,然后再将所需干燥的葡萄浸没于所得液体中不小于30秒后,就可加速葡萄脱水;具有成本低、生产方法简单、使用方法也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