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0001802.2
2014.11.15
CN104584030A
2015.04.29
授权
有权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G06F 21/3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深圳市三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区T2-A3_2变更后: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软件产业基地第1栋A座5层503、505号及17层1702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21/32申请日:20141115|||公开
G06F21/32(2013.01)I; G06K9/00
G06F21/32
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张黎君; 熊胜峰; 叶培锋; 郑旭升; 田辉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区T2-A3_2
本发明适用智能终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操作者的照片;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人物识别准确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操作者的照片;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的实现方式具体为:提取人物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提取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及其坐标,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即斑点,如相邻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则将该相邻斑点划分为一个斑区域,遍历所有的斑点区分出所有的斑区域;将所有的斑区域显示在人物图像的对应位置,提取图像模板中的所有斑区域,以双眼中心点为原点,360°均匀放出多条射线穿过所有斑区域,依据多条射线与所有斑区域边缘的交点获取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获取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将图像模板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逐个与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进行比对,如图像模板中有设定数量个斑区域不存在人物图像中,则确定比对不相似,否则确定相似。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打开智能设备之后,还包括:则用该人物图像替换图像模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具体包括: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将人物图像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L;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将图像模板的双眼之间的中点 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图像模板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E;∑(Ln-En)<c公式1;当满足公式1时,确定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近似,打开智能设备;其中,Ln人物图像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En图像模板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C为设定阈值,为常数。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具体包括: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以及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以及双眼的中点,将图像模块的双眼中点与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重合,如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与图像模块的轮廓线也重合,打开智能设备。6. 一种智能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操作者的照片;提取单元,用于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图像比对单元,用于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比对单元具体用于:提取人物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提取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及其坐标,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即斑点,如相邻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则将该相邻斑点划分为一个斑区域,遍历所有的斑点区分出所有的斑区域;将所有的斑区域显示在人物图像的对应位置,提取图像模板中的所有斑区域,以双眼中心点为原点,360°均匀放出多条射线穿过所有斑区域,依据多条射线与所有斑区域边缘的交点获取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获取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将图像模板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逐个与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进行比对,如图像模板中有设定数量个斑区域不存在人物图像中,则确定比对不相似,否则确定 相似。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替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打开单元打开智能设备之后,用该人物图像替换图像模板。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比对单元具体用于: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将人物图像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L;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将图像模板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图像模板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E;∑(Ln-En)<c公式1;当满足公式1时,确定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近似,打开智能设备;其中,Ln人物图像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En图像模板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C为设定阈值,为常数。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比对单元具体用于: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以及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以及双眼的中点,将图像模块的双眼中点与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重合,如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与图像模块的轮廓线也重合,打开智能设备。
说明书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俗称手机,现有的手机经过了模拟时代,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现有的手机大部分均为智能手机,其功能也比较强大,包括:上网、视频通话、app应用等众多的功能,手机也逐渐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备的工具。 手机由于比较小巧,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丢失,对于手机这样的私人物品来说,被别人误操作是很多用户无法接受的,所以现在的市场上需要一种安全的手机验证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机验证使用方法,其解决现有技术的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操作者的照片; 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 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的实现方式具体为: 提取人物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提取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及其坐标,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即斑点,如相邻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 距离,则将该相邻斑点划分为一个斑区域,遍历所有的斑点区分出所有的斑区域;将所有的斑区域显示在人物图像的对应位置,提取图像模板中的所有斑区域,以双眼中心点为原点,360°均匀放出多条射线穿过所有斑区域,依据多条射线与所有斑区域边缘的交点获取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获取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将图像模板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逐个与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进行比对,如图像模板中有设定数量个斑区域不存在人物图像中,则确定比对不相似,否则确定相似。 可选的,所述方法在打开智能设备之后,还包括: 则用该人物图像替换图像模板。 可选的,所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具体包括: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将人物图像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L;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将图像模板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图像模板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E; ∑(Ln-En)<c公式1; 当满足公式1时,确定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近似,打开智能设备; 其中,Ln人物图像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En图像模板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C为设定阈值,为常数。 可选的,所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具体包括: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以及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以及双眼的中点,将图像模块的双眼中点与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重合,如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与图像模块的轮廓线也重合,打开智能设备。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操作者的照片; 提取单元,用于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 图像比对单元,用于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图像比对单元具体用于: 提取人物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提取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及其坐标,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即斑点,如相邻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则将该相邻斑点划分为一个斑区域,遍历所有的斑点区分出所有的斑区域;将所有的斑区域显示在人物图像的对应位置,提取图像模板中的所有斑区域,以双眼中心点为原点,360°均匀放出多条射线穿过所有斑区域,依据多条射线与所有斑区域边缘的交点获取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获取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将图像模板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逐个与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进行比对,如图像模板中有设定数量个斑区域不存在人物图像中,则确定比对不相似,否则确定相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替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打开单元打开智能设备之后,用该人物图像替换图像模板。 可选的,所述图像比对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将人物图像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L;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将图像模板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图像模板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E; ∑(Ln-En)<c公式1; 当满足公式1时,确定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近似,打开智能设备; 其中,Ln人物图像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En图像模板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C为设定阈值,为常数。 可选的,所述图像比对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以及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以及双眼的中点,将图像模块的双眼中点与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重合,如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与图像模块的轮廓线也重合,打开智能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手机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来监控验证手机,所以其在手机用户发生变化时,能够自动屏蔽非主人的操作,所以其具有安全性高的有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上述方法由手机或其他的智能设备(例如ipad、PDA等)执行,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01、获取操作者的照片; 102、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 103、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 上述比对结果可以为:相似或不相似。因为对于操作者来说,其面部图像不可能是不变的,所以完全相同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人脸是会有所变化的,所以这里只需要相似就可以实现,具体判断相似的方法可以参见下面描述。 可选的,上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为: 提取人物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提取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及其坐标,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即斑点,如相邻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则将该相邻斑点划分为一个斑区域,遍历所有的斑点区分出所有的斑区域;将所有的斑区域显示在人物图像的对应位置,提取图像模板中的所有斑区域,以双眼中心点为原点,360°均匀放出多条射线穿过所有斑区域,依据多条射线与所有斑区域边缘的交点获取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获取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将图像模板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逐个与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进行比对,如图像模板中有设定数量个斑区域不存在人物图像中,则确定比对不相似,否则确定相似。 此设计主要是通过斑点区域来进行人物图像的识别,因为对于人像来说,一般都有斑点,并且斑点的灰度值基本处于一个范围内,比较容易区分出灰度值,则通过对比所有斑点的问题就可以实现人物图像的区分,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其斑点肯定不可能一致,所有其也可以明显的进行区分,另外,这里以双眼中心点作为基准点也是为了避免人的长胖长瘦所引起的对比对结果的影响,以双眼中心点为基准点能避免其产生的影响,所以上述方法具有比对准确度高的优点。 可选的,上述方法在103之后还可以包括: 如打开智能设备,则用该人物图像替换图像模板。 所述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具体包括: 可选的,上述103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为: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将人物图像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L;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将图像模板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图像模板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E; ∑(Ln-En)<c公式1; 当满足公式1时,确定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近似,打开智能设备; 其中,Ln人物图像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En图像模板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C为设定阈值,为常数。 可选的,上述103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为: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以及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以及双眼的中点,将图像模块的双眼中点与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重合,如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与图像模块的轮廓线也重合,打开智能设备。 此种方式相当于增加了学习功能,即每次比对都可以保证其属于最新的图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装置,该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操作者的照片; 提取单元22,用于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 图像比对单元25,用于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 可选的,图像比对单元25具体用于: 提取人物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提取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及其坐标,斑点灰度值范围内的像素点即斑点,如相邻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则将该相邻斑点划分为一个斑区域,遍历所有的斑点区分出所有的斑区域;将所有的斑区域显示在人物图像的对应位置,提取图像模板中的所有斑区域,以双眼中心点为原点,360°均匀放出多条射线穿过所有斑区域,依据多条 射线与所有斑区域边缘的交点获取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获取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将图像模板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逐个与人物图像中每个斑区域边缘与中心点的距离进行比对,如图像模板中有设定数量个斑区域不存在人物图像中,则确定比对不相似,否则确定相似。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替换单元26,用于在所述打开单元打开智能设备之后,用该人物图像替换图像模板。 图像比对单元25具体用于: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将人物图像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L;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将图像模板的双眼之间的中点作为原点,呈360°均匀发射出360个射线,记录每条射线与图像模板轮廓线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点与每个交点坐标的距离E; ∑(Ln-En)<c公式1; 当满足公式1时,确定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近似,打开智能设备; 其中,Ln人物图像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En图像模板中原点与第n个交点坐标之间的距离,C为设定阈值,为常数。 可选的,所述图像比对单元25具体用于: 获取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以及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获取图像模板的轮廓线以及双眼的中点,将图像模块的双眼中点与人物图像的双眼的中点重合,如人物图像的轮廓线与图像模块的轮廓线也重合,打开智能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及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适用智能终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验证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操作者的照片;从照片中提取出操作者的面部图像;将人物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打开智能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人物识别准确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