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04202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7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01077.7

申请日:

2013.12.19

公开号:

CN104509302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D 41/02申请日:20131219|||公开

IPC分类号:

A01D41/02; A01D41/12; A01D61/04; A01F11/00; A01F12/00

主分类号:

A01D41/02

申请人:

柳州美纳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志明

地址:

54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新兴工业园兴中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代理人:

黄有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行走装置、收割装置和脱谷装置,收割装置包括斜置在安装板上由第一动力机驱动的梳禾链,在梳禾链上间隔设置有梳禾棒;在安装板后方设有链板上分布有输送齿的横向输禾链,位于横向输禾链的链板前行部的下方设有割谷刀,近横向输禾链的链板后行部处设有压禾器,割谷刀和横向输禾链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装置与第一动力机连接;机架于压禾器后方依次设有脱谷装置和谷仓,脱谷装置通过回笼器与谷仓连通,脱谷装置与回笼器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装置与第二动力机连接;于谷仓下方的出口处设有缝包卸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用范围广,集稻谷的收割、脱粒、缝包多功能为一体,经济适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设有机架(1)的行走装置(2)和位于所述机架(1)前端的收割装置(4),位于所述收割装置(4)后方的脱谷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装置(4)包括斜置在安装架(4-11)上的安装板(4-7)和通过设在所述安装板(4-7)两端的梳禾链轮装在该安装板(4-7)上,由第一动力机驱动的梳禾链(4-4),在所述梳禾链(4-4)上间隔设置有梳禾棒(4-2);
所述安装架(4-11)在所述安装板(4-7)后方设有链板上分布有输送齿(4-12)的横向输禾链(4-10),位于所述横向输禾链(4-10)的链板前行部的下方设有割谷刀(4-3),近所述横向输禾链(4-10)的链板后行部处设有压禾器(4-9),所述割谷刀(4-3)和横向输禾链(4-10)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装置(4-14)与所述第一动力机连接;
所述机架(1)于所述压禾器(4-9)后方依次设有脱谷装置(3)和谷仓(8),所述脱谷装置(3)通过回笼器(7)与所述谷仓(8)连通,所述脱谷装置(3)与所述回笼器(7)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装置(3-11)与第二动力机连接;于所述谷仓(8)下方的出口处设有缝包卸料装置(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7)至少具有间隔设置的两块,相邻的安装板(4-7)上至少设有两条相向旋转的梳禾链(4-4),在每个所述安装板(4-7)的下端均设有一个犁头(4-1);所述安装板(4-7)的斜角(a)的角度为50度~55度;
所述横向送禾链(4-10)分别通过两个输禾链轮装在分谷板(4-8)两端的安装轴(4-13)上,所述安装轴(4-13)倾斜安装在所述安装架(4-11)上,所述安装轴(6-13)倾斜角(b)的角度为5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谷装置(3)包括设在支架(3-10)上的呈相向旋转并上下设置的由第二动力机驱动的上脱谷链(3-8)和下脱谷链(3-5),上下所述脱谷链均具有通过主动脱谷链轮和被动脱谷链轮装在支架(3-10)上的链板(3-2),在所述链板(3-2)上分布有多个抓谷棒(3-6);在上下所述脱谷链之间的一端设有脱谷导向板(3-4);
在所述抓谷棒(3-6)上间隔设置有多根与该抓谷棒(3-6)呈垂直设置的伸出所述抓谷棒(3-6)外表面的梳谷条(3-9),所述梳谷条(3-9)伸出所述抓谷棒(3-6)外表面的长度为5毫米~6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2)包括位于机架(1)两侧的两个行走装置,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均由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均具有与各自驱动电机连接的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在所述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外环绕有履带(2-2);所述履带(2-2)为橡胶履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笼器(7)包括设有进料口的水平回笼器(7-2)的上升回笼器(7-1),两个所述回笼器均具有输送管和插装在所述输送管内的螺旋传送辊,所述螺旋传送辊通过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装置(3-11)与所述第二动力机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履带式行走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在农村山地、丘陵地的耕地大都是梯田多,田块面积小,无法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小型的水稻联合收割机;这些大型或小型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其本为全喂入机型,全喂入机型对水稻的收割、脱粒方式是将收割下的水稻的秸秆和穗部全部喂入脱谷装置,打碎后通过分离装置将谷粒和打断的秸秆分离出来,秸秆被打断搅碎成杂乱状,被排放在田间,分离出来的谷粒通过输送管被送到一旁停留的储存车中存储,或是被送到一旁的称重、缝包设备处理后转运出。这种水稻收割方式在生产中存在如下问题:1、水稻收割、脱粒方式需要匹配大功率的动力机,才能将谷粒和秸秆分离干净;如果所匹配的动力机功率小,则脱粒不干净、效率低;2、另外一台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要配多种辅助设备,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功率消耗小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设有机架的行走装置和位于所述机架前端的收割装置,位于所述收割装置后方的脱谷装置,所述收割装置包括斜置在安装架上的安装板和通过设在所述安装板两端的梳禾链轮装在该安装板上,由第一动力机驱动的梳禾链,在所述梳禾链上间隔设置有梳禾棒;
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板后方设有链板上分布有输送齿的横向输禾链,位于所述横向输禾链的链板前行部的下方设有割谷刀,近所述横向输禾链的链板后行部处设有压禾器,所述割谷刀和横向输禾链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机连接;
所述机架于所述压禾器后方依次设有脱谷器和谷仓,所述脱谷器通过回笼器与所述谷仓连通,所述脱谷器与所述回笼器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装置与第二动力机连接;于所述谷仓下方的出口处设有缝包卸料装置。
上述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安装板至少具有间隔设置的两块,相邻的安装板上至少设有两条相向旋转的梳禾链,在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均设有一个犁头;所述安装板的斜角的角度为50度~55度;
所述横向送禾链分别通过两个输禾链轮装在分谷板两端的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倾斜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轴倾斜角的角度为50度。
进一步的,所述脱谷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呈相向旋转并上下设置的由第二动力机驱动的上脱谷链和下脱谷链,上下所述脱谷链均具有通过主动脱谷链轮和被动脱谷链轮装在支架上的链板,在所述链板上分布有多个抓谷棒;在上下所述脱谷链之间的一端设有脱谷导向板;
在所述抓谷棒上间隔设置有多根与该抓谷棒呈垂直设置的伸出所述抓谷棒外表面的梳谷条,所述梳谷条伸出所述抓谷棒外表面的长度为5毫米~6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位于机架两侧的两个行走装置,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均由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均具有与各自驱动电机连接的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在所述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外环绕有履带;所述履带为橡胶履带。
进一步的,所述回笼器包括设有进料口的水平回笼器的上升回笼器,两个所述回笼器均具有输送管和插装在所述输送管内的螺旋传送辊,所述螺旋传送辊通过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机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在相邻的安装板上至少设有两条相向旋转的梳禾链,水稻收割机前行时,两条相向旋转的梳禾链上的梳禾棒将前方的稻谷收拢向后送到割谷刀处,割谷刀将稻谷多根部处割断后,具有输送齿的横向输禾链按设定的旋转方向横向运送稻谷,然后将稻谷旋转进180度转弯与压禾器配合将稻谷送入脱谷器装置中脱谷;安装梳禾链的安装板设有一个斜角是为了输禾链在斜向运行中更好的将稻谷向后压送,而安装横向输禾链的安装轴设有一个倾斜角目的是利用重力作用将稻穗准确的送入脱谷装置中脱谷;该割谷装置与脱谷装置配合使用可使用收割下的稻谷只将稻谷的稻穗部送入脱谷装置中就能将谷粒与秸秆脱离干净,效率高;梳禾链、割谷刀和横向输禾链由一个动力机驱动,耗能小、经济适用;2、由于设有呈相向旋转并上下设置的上脱谷链和下脱谷链,并在链板上间隔设置有其上装有与该抓谷棒呈垂直设置的伸出抓谷棒外表面的多根梳谷条,当稻谷由横向输禾链输送至脱谷导向板时,相向旋转的链板上的抓谷棒就会对进入稻谷的稻穗进行抓拉使其脱离秸秆,脱粒干净;3、两侧的水稻收割机行走装置均采用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直行时两侧的驱动电机同步运行;侧转时该侧的驱动电机转速变慢,原地转发向时,朝哪一侧转向由该侧的驱动电机电动机驱动,可实现原地360度转向,行走、转向灵活,功率消耗小;4、适用范围广,集收割、脱粒、缝包为一体的多功能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
图4是图1的P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脱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抓谷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装有机架1的行走装置2,如图7所示的种水稻收割机行走装置包括位于机架1两侧的两个行走装置,两个行走装置均由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本实施例的一侧的行走装置由驱动电机2-1驱动,另一侧的行走装置由驱动电机2-2驱动;两个行走装置均具有与各自的驱动电动连接的主动轮2-3和多个从动轮2-4,在主动轮2-3和多个从动轮2-4外环绕有履带2-5,本实施例的履带为橡胶履带。位于机架1前端安装有收割装置4,位于收割装置4后方装有脱谷装置3。收割装置4包括斜置在安装架4-11上的安装板4-7和通过分别安装在安装板4-7两端的梳禾链轮4-6和梳禾链轮4-5装在该安装板4-7上,由第一动力机驱动的梳禾链4-4,本实施例的第一动力机为电动机5,梳禾链轮4-6为主动链轮,梳禾链轮4-6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装置4-14与电动机5连接;在梳禾链4-4上间隔设置有梳禾棒4-2;本实施例在安装架4-11安装有三块间隔设置的安装板4-7,在相邻的安装板4-7上均装有两条相向旋转的梳禾链4-4,在每个安装板4-7的下端均设有一个犁头4-1,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前行时犁头4-1将稻谷进行分垄;安装板4-7的斜角a的角度为50度,以便相向旋转的梳禾链4-4上的梳禾棒4-2更好的将稻谷收拢并向后压送,如图2所示;在安装板4-7后方的安装架11上装有链板上分布有输送齿4-12的横向输禾链4-10,横向送禾链4-10分别通过两个输禾链轮装在分谷板4-8两端的安装轴4-13上,安装轴4-13倾斜安装在安装架4-11上,安装轴13倾斜角b的角度为50度,如图3所示;位于横向输禾链4-10的链板前行部的下方装有割谷刀4-3,近横向输禾链4-10的链板后行部处安装有压禾器4-9;割谷刀4-3和横向输禾链4-10通过第一齿轮传动置4-14与电动机15连接。于压禾器4-9后方的机架1上依次装有脱谷装置3和谷仓8。如图5所示的脱谷装置3包括装在支架3-10上的呈相向旋转并上下设置的由第二动力机驱动的上脱谷链3-8和下脱谷链2-5,本实施例的第二动力机为电动机6;上脱谷链3-8、下脱谷链3-5均具有通过主动脱谷链轮3-7和被动脱谷链轮3-3装在支架3-10上的链板3-2,在链板3-2上分布有多个抓谷棒3-6,在抓谷棒3-6上间隔设置有多根与该抓谷棒3-6呈垂直设置的伸出抓谷棒3-6外表面的梳谷条3-9,梳谷条3-9伸出抓谷棒3-6外表面的长度L为5毫米,梳谷条3-9铆接在梳谷条3-9上的安装孔上,如图6所示;在下脱谷链3-5和上脱谷链3-8之间的一端安装有脱谷导向板3-4,在支架3-10外安装有脱谷罩1;脱谷装置3通过回笼器7与谷仓8连通,回笼器7包括开有进料口的水平回笼器7-2的上升回笼器7-1,开有进料口的水平回笼器7-2装在下脱谷链3-5的下方,以便输送从上脱谷链3-8、下脱谷链3-5脱离出的谷粒;水平回笼器7-2具有开有进料口的输送管和插装在输送管内的螺旋传送辊7-2-1,上升回笼器7-1同样输送管和插装在输送管内的螺旋传送辊;这些螺旋传送辊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装置3-11与电动机6连接,脱谷装置3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装置3-11与电动机6连接,如图4所示;于谷仓8下方出口处的机架1上装有缝包卸料装置9,缝包卸料装置9上装有编织袋10,以便将谷仓8里的谷粒装入编织袋10内后进行缝包,然后通过连接在缝包卸料装置9上的翻转小车9-1把袋装的谷粒卸到收割后的地里,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继续进行作业。
实施例2:
安装板4-7的斜角a的角度为55度;梳谷条3-9伸出抓谷棒3-6外表面的长度L为6毫米;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行走装置、收割装置和脱谷装置,收割装置包括斜置在安装板上由第一动力机驱动的梳禾链,在梳禾链上间隔设置有梳禾棒;在安装板后方设有链板上分布有输送齿的横向输禾链,位于横向输禾链的链板前行部的下方设有割谷刀,近横向输禾链的链板后行部处设有压禾器,割谷刀和横向输禾链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装置与第一动力机连接;机架于压禾器后方依次设有脱谷装置和谷仓,脱谷装置通过回笼器与谷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