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0426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90592.1

申请日:

1996.04.10

公开号:

CN1155882A

公开日:

1997.07.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0.1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7C65/11; C07C65/24; C07C69/94; C07C205/59; C07C207/04; C07C229/70; C07C231/02; C07C235/66; C07C237/48; C07D235/26; C07D209/82

主分类号:

C07C65/11; C07C65/24; C07C69/94; C07C205/59; C07C207/04; C07C229/70; C07C231/02; C07C235/66; C07C237/48; C07D235/26; C07D209/82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上野制药应用研究所;

发明人:

上野隆三; 伊藤茂; 南宪次; 北山雅也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优先权:

1995.04.12 JP 86784/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崇德;罗才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通式(I)表示的萘酚衍生物[其中Y和Y′表示-(CONH)n-X或-COR;X为苯基,萘基,蒽醌基,苯并咪唑酮基或咔唑基;R为羟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原子,苄氧基,苯氧基或苯甲酰甲氧基;R2为氢原子,碱金属,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酰基或苯基烷基;Z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硝基,亚硝基及氨基(Z可在萘的任何一个环上取代);以及n为1或2的整数;条件是当两个R同时为羟基时,R2和Z不能同时为氢原子],以及制备

权利要求书

1: 通式(I)表示的萘酚衍生物:    〔其中Y为-(CONH) n -X或-COR; Y′为-(CONH) n -X′或-COR′; X和X′可相同或不同,表示苯基,萘基,蒽醌基,苯并咪唑酮基或 咔唑基,各基团可非强制性地被取代; R和R′可相同或不同,表示羟基,可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 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原子,苄氧基,苯氧基或苯甲酰甲氧基; R 2 为氢原子,碱金属,可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 的烷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酰基或苯基亚烷基; Z表示一个或多个选自下列的基团:氢原子,卤原子,硝基,亚硝 基或氨基(Z可以在萘环的任何一个环上取代);以及 n为1或2的整数; 条件是当R和R′同时为羟基时,R 2 和Z不能同时为氢原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萘酚衍生物,其中Y和Y′之一为-(CONH) n -X, 而另一个为-(CONH) n -X或COR〔X,n和R定义如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萘酚衍生物,其中Y和Y′分别表示COR或 COR′〔R和R′定义如上;条件是当R和R′同时为羟基时R 2 和Z不能同 时为氢原子〕。
4: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的萘酚衍生物的方法,其中包括使通式(II) 表示的萘酚衍生物: 〔其中R 4 和R 4 ′之一为羟基或卤原子,而另一个为羟基。卤原子,非强 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苄氧基,苯氧基或苯甲 酰甲氧基, R 5 为氢原子或羟基保护基;以及Z定义如上〕,与通式(III)表示 的苯胺化合物:       N 2 N-R 3 -X          (III) 〔其中R 3 为单键或-CONH-;条件是X定义如上〕,缩合。

说明书


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合成,如染料,颜料,光敏材料等的原料等的新的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萘酚衍生物是最廉价的可形成共轭多烯系统并具有电子谱带吸收的稠合的芳香化合物,自然而然地被用作合成的原料。因此,到目前为止它已被用作各种特殊的化合物,特别是如染料,颜料,光敏材料等的原料。

    例如,已知的这类萘酚衍生物有其中取代基引入2-羟基萘3-位或6-位的2-羟基-3-苯基氨羰基萘或2-羟基-6-苯基氨羰基萘,以及其中苯基上带有烷基或烷氧基的上述萘酚衍生物。

    但在2-羟基萘的3-位或6-位同时带有取代基的萘酚衍生物,2-羟基-3,6-二羧基萘却很少见。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用作合成原料的新的3,6-二-取代的-2-羟基萘,特别是2-羟基-3,6-二羧基萘的衍生物,以及合成它们的方法。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涉及通式(I)表示的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Y为-(CONH)n-X或-COR;

    Y′为-(CONH)n-X′或-COR′;

    X和X′可相同或不同,表示苯基,萘基,蒽醌基,苯并咪唑酮基或咔唑基,各基团可非强制性地被取代;

    R和R′可相同或不同,表示羟基,可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原子,苄氧基,苯氧基或苯甲酰甲氧基;

    R2为氢原子,碱金属,可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酰基或苯基亚烷基;

    Z表示一个或多个选自下列的基团:氢原子,卤原子,硝基,亚硝基或氨基(Z可以在萘环的任何一个环上取代);以及

    n为1或2的整数;

    条件是当R和R′同时为羟基时,R2和Z不能同时为氢原子。]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通式(IV)或(IV′)表示的萘酚衍生物:或(IV′):其中Y和Y′之一为通式(I)中的-(CONH)n-X而另一个为-(CONH)n-X或COR[X,n和R定义如上]。

    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通式(V)表示的萘酚衍生物:其中Y和Y′分别为通式(I)中的COR和COR′[R和R′定义如上,条件是当R和R′同时为羟基时,R2和Z不能同时为氢原子]。

    本发明的萘酚衍生物(I)为新的萘酚衍生物。

    本发明的萘酚衍生物(IV)和(IV′)为新化合物,为其中非强制性地取代的苯基,萘基,蒽醌基,苯并咪唑酮基或咔唑基通过氨羰基或-CONHCONH基连接在2-羟基萘的3-位或6-位的化合物。通过氨羰基或-CONHCONH基连接在3-位和6-位的这些残基可以相同或不同。在3-位和6-位作为偶联基团的氨羰基或-CONHCONH基也可相同或不同。本发明萘酚衍生物的3-位和6-位之一可为羧基,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苄氧羰基,苯氧羰基或苯甲酰甲氧羰基。2-位羟基上的氢原子可被碱金属原子,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酰基或苯基取代的亚烷基取代。一个或多个选自卤原子,硝基,亚硝基和氨基的基团可连接在萘环上。

    当X为被取代的苯基,萘基,蒽醌基,苯并咪唑酮基或咔唑基时,取代基的例子包括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苯氧基,烷氧羰基,硝基,卤原子,羟基,氨基,苯甲酰氨基,二烷氨基磺酰基或氰基。烷基中,可使用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非强制性地支链饱和或不饱和烷基。其中优选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和叔丁基。烷氧基中,可使用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非强制性地支链饱和或不饱和烷氧基。其中优选的例子包括甲氧基或乙氧基。卤原子的例子包括氟、氯、溴和碘。取代基的数目为1到5,并且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萘酚衍生物(V)也是新化合物,该化合物中羟基,卤原子,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苄氧基,苯氧基或苯甲酰甲氧基通过羰基连接在2-羟基萘的3-位和6-位。在3-位和6-位的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2-位羟基上的氢原子可被碱金属原子,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酰基或苯基取代的亚烷基所取代。一个或多个选自卤原子,硝基,亚硝基和氨基的基团可连接于萘环上。

    上述本发明萘酚衍生物(IV)或(IV′)可通过通式(II)表示的萘酚衍生物:[其中R4为羟基或卤原子; R4′为羟基,卤原子或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R5为氢原子或羟基保护基;以及Z定义如上],与通式(III)表示的苯胺化合物:

                H2N-R3-X[其中R3为单键或-CONH-;条件是X定义如上]进行缩合而制备。

    式(II)化合物中的R5为氢原子,碱金属原子或羟基保护基。羟基保护基表示可在不同于保护基位置的位置上引入取代基的反应期间临时与羟基键合以便保护羟基而在所需反应结束后通过碱或酸水解方便地还原为羟基的基团,其例子包括非强制性地为支链的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苄基,乙酰基,丙酮基,四氢吡喃,三甲基甲硅烷基等。

    式(III)化合物中R3为-CONH-的苯基脲衍生物可通过使用相应的苯胺化合物与氰酸反应的氰酸盐法形成脲基而得到。

    更具体地,按反应式(VI)[其中A为氢或合适的取代基],例如,通过将苯胺化合物溶解在乙酸水溶液中,在15℃30分钟内滴加氰化钾水溶液,滴加结束后加热到30℃,使该混合物反应30分钟,过滤沉淀出的结晶,接着用水洗涤,而得到苯基脲衍生物。

    例如,通过将2-羟基-3,6-二羧基萘和苯胺化合物混入二甲苯溶剂中并在90到100℃下滴加PCl3而进行化合物(II)和化合物(III)的反应。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40℃并使反应进行3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水。中和后,将反应形成的结晶过滤,用有机溶剂(倒入二甲苯,等)洗涤滤纸上的结晶,得到化合物(IV)或(IV′)。

    为了将氢原子以外的取代基引入R2,例如,可使相应的2-羟基-3,6-二羧基萘的3,6-衍生物在3-位和6-位被保护的状态下,在合适的碱性物质(如碳酸钾等)的存在下与被引入的基团的卤化物(如苄基氯,碘乙烷等)反应。

    为了在1位引入卤素,例如,可将卤素分子(例如溴等)溶于氯仿所制备的溶液加入相应的1-位未取代的化合物的溶液中。为了引入亚硝基,可使相应的1-位未取代的化合物的溶液与硝酸钠水溶液反应。

    例如,本发明萘酚衍生物(V)既可通过使作为原料的通式(VII)表示的2-羟基-3,6-二羧基萘,或其1-位和/或2-位取代产物在碱存在下与有机卤化物反应制备,也可通过使通式(VIII)表示的酰氯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氯化通式(VII)化合物制备,与醇如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低级醇反应而制备。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为实施例2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为实施例3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4为实施例4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5为实施例5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6为实施例6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7为实施例7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8为实施例8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9为实施例9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0为实施例10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1为实施例11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2为实施例12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3为实施例13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4为实施例14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5为实施例15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6为实施例16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7为实施例17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8为实施例18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19为实施例19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0为实施例20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1为实施例21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2为实施例22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3为实施例23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4为实施例24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5为实施例25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6为实施例26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7为实施例27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8为实施例28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29为实施例29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0为实施例30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1为实施例31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2为实施例32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3为实施例33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4为实施例34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5为实施例35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图36为实施例36所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

    发明的具体方案

    下列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2-羟基-3,6-二-2-氯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11.6g)和邻氯苯胺(14.0g)分散于二甲苯(232.2g)中,随后加热到90℃。在90到110℃的温度下滴入三氯化磷(6.0g),并使该混合物在140℃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水(116.1g)并在80到90℃的温度下用碳酸钠中和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过滤并依次用二甲苯(116.1g)和水(116.1g)洗涤。将所得结晶用丙酮(80g)回流洗涤,然后过滤,将该操作重复三次,随后干燥得到14.0g灰白色粉末状结晶的2-羟基-3,6-二-2-氯苯基氨羰基萘(熔点:267-269℃)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所示。

    实施例2:2-羟基-3,6-二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4.64g)和苯胺(4.10g)分散于二甲苯(92.8g)中,随后加热到90℃,在90℃到100℃的温度下滴入三氯化磷(2.4g),并使该混合物在140℃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水(92.8g)并在90℃用碳酸钠中和反应溶液。将该溶液在室温下过滤并依次用二甲苯(46.4g)和水(46.4g)洗涤。将所得结晶用丙酮(80g)回流洗涤并过滤。将该操作重复三次,随后干燥得到3.5g白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苯基氨羰基萘(熔点:314-317℃)。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所示。

    实施例3:2-羟基-3,6-二(2,4-二甲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11.6g)和间二甲苯胺(13.3g)分散于二甲苯(232.2g)中,随后加热到90℃。在90到100℃的温度下,滴入三氯化磷(6.0g),并使该混合物在140℃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水(116.1g)并在80到90℃的温度下用碳酸钠中和反应溶液。将该溶液在室温下过滤并依次用二甲苯(116.1g)和水(116.1g)洗涤。将所得结晶用丙酮(80g)回流洗涤并过滤。将该操作重复三次,随后干燥得到12.9g白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2,4-二甲基苯基氨羰基)萘(熔点:284.5-286℃)。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所示。

    实施例4:2-羟基-3,6-二-2-甲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11.6g)和邻甲苯胺(12.0g)分散于二甲苯(232.2g)中,随后加热至90℃。在90到110℃的温度下滴入三氯化磷(6.0g),并使该混合物在140℃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水(116.1g)并在80到90℃的温度下用碳酸钠中和反应溶液。将该溶液在室温下过滤并依次用二甲苯(116.1g)和水(116.1g)洗涤。将所得结晶用丙酮(80g)回流洗涤并过滤。将该操作重复三次,干燥,得到7.8g白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2-甲基苯基氨羰基萘(熔点:264.5-268℃)。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4所示。

    实施例5:2-羟基-3,6-二-2-甲氧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11.6g)和邻甲氧基苯胺(13.5g)分散于二甲苯(232.2g)中,随后加热至90℃。在90到110℃的温度下滴入三氯化磷(6.0g),并使该混合物在140℃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水(116.1g)并在80到90℃的温度下用碳酸钠中和反应溶液。将该溶液在室温下过滤并依次用二甲苯(116.1g)和水(116.1g)洗涤。将所得结晶用丙酮(80g)回流洗涤并过滤。将该操作重复三次,随后干燥,得到5.8g白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2-甲氧基苯基氨羰基萘(熔点:206-210℃)。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5所示。

    实施例6:2-羟基-3,6-二氯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24.0g)和二甲基甲酰胺(0.08g)加入二甲苯中(410g),然后在20℃60分钟内滴加亚硫酰氯(66.2g)。将该混合物加热到70℃并使其反应21小时。然后,减压蒸去二甲苯和过量亚硫酰氯,得到28.6g酰氯。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6所示。

    实施例7:2-羟基-3,6-二-2-氯苯脲基羰基萘的合成

    (1)邻氯苯基脲的合成

    将邻氯苯胺(50g)加入水(400g)和乙酸(200g)随后冷却至15℃。然后,在不超过15℃的温度下在40分钟内滴加氰化钾(63.6g)和水(300g)的溶液。将该混合物加热到30℃,过滤并用冷水洗涤,得到白色结晶。将该结晶用乙醇(350g)和水(100g)的溶液重结晶,得到47.1g白色针晶状邻氯苯基脲。

    (2)2-羟基-3,6-二-2-氯苯脲基羰基萘的合成

    20℃,将按实施例6的方法制备的酰氯,即2-羟基-3,6-二氯羰基萘(5.9g)逐步加入上述得到的邻氯苯基脲(7.5g)和甲苯(150g)的悬浮液中。加入吡啶(3.5g)后,将该混合物加热到90℃并使其反应16小时。然后,将反应溶液冷却到15℃并过滤。将所得物用丙桐100g回流洗涤5小时,过滤并干燥,得到8.8g淡黄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2-氯苯脲基羰基萘(熔点:213.2-222.4℃)。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7所示。

    实施例8:2-羟基-3,6-二-4-苯氧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在4-氨基二苯基醚(11.2g),N-甲基-2-吡咯烷酮(75.5g)和甲苯(30.2g)的溶液中逐步加入实施例6所得的酰氯(5.5g),然后将混合物加热到90℃并使其反应25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使用甲醇(158.1g)使该溶液结晶,过滤。将所得产物用甲醇(200.0g)回流洗涤1小时,过滤,然后干燥,得到9.2g淡米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4-苯氧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314.8℃)。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8所示。

    实施例9:2-羟基-3,6-二蒽醌-2-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通过加热至60℃,将2-氨基蒽醌(14.5g),N-甲基-2-吡咯烷酮(145.6g)和甲苯(40.0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5.5g),然后按实施例8将该混合物酰胺化。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使用甲醇(244.3g)使该溶液结晶,将所得产物用丙酮(320.2g)回流洗涤1小时,过滤并干燥,得到11.0g橄榄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蒽醌-2-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367.2℃)。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9所示。

    实施例10:2-羟基-3,6-二(2,5-二甲氧基-4-苯甲酰氨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室温下将2,5-二甲氧基-4-苯甲酰氨基苯胺(16.6g),N-甲基-2-吡咯烷酮(111.2g)和甲苯(30.1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5.5g),然后按实施例8将该混合物酰胺化。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用甲醇(377.2g)使该溶液结晶。将所得产物用甲醇(250.0g)回流洗涤1小时,过滤并干燥,得到暗黄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2,5-二甲氧基-4-苯甲酰氨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327.4℃)12.4g。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0所示。

    实施例11:2-羟基-3,6-二-2-甲氧羰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制备

    室温下将2-氨基苯甲酸甲酯(9.3g),N-甲基-2-吡咯烷酮(169.8g)和甲苯(136.0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5.5g),然后将该混合物在90℃酰胺化22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用甲醇使该溶液结晶(226.7g)。将所得产物用甲醇(199.4g)回流洗涤1小时,过滤并干燥,得到8.0g淡黄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2-甲氧羰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239.6℃)。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1所示。

    实施例12:2-羟基-3,6-二(2-甲氧基-5-二乙基氨磺酰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室温下使3-氨基-4-甲氧基二乙基氨磺酰苯(15.6g),N-甲基-2-吡咯烷酮(86.1g)和甲苯(34.3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5.4g,然后使该混合物在90℃酰胺化24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用甲醇(350.1g)使该溶液结晶。将所得产物过滤,干燥,得到8.9g奶油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2-甲氧基-5-二乙基氨磺酰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245.0℃)。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2所示。

    实施例13:2-羟基-3,6-二苯并咪唑酮-5-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在5-氨基苯并咪唑酮(13.5g),N-甲基-2-吡咯烷酮(99.0g)和甲苯(44.8g的溶液中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8.1g),然后将该混合物在90℃酰胺化29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过滤并用甲醇洗涤,在120℃下将所得结晶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441.9g)并加入活性碳(2.1g)(Corborafine),然后将混合物在120℃进行1小时碳处理。滤除碳以后,使溶液冷却并用甲醇(146.4g)结晶。将所得产物过滤并干燥,得到11.8g黄绿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苯并咪唑酮-5-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421.4℃)。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3所示。

    实施例14:2-羟基-3,6-二-3-硝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室温下将间硝基苯胺(8.38g),N-甲基-2-吡咯烷酮(65.5g)和甲苯(30.3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5.5g),然后将该混合物在90℃酰胺化24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用甲醇(197.3g)使该溶液重结晶,过滤并干燥。将所得产物用甲醇(263.4g)回流洗涤1小时,过滤并干燥,得到7.8g奶油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3-硝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342.9℃)。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4所示。

    实施例15:2-羟基-3,6-二-9-乙基咔唑-3-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室温下将3-氨基-9-乙基咔唑(12.8g),N-甲基-2-吡咯烷酮(65.6g)和甲苯(30.4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4.1g),然后将该混合物在90℃酰胺化23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用甲醇(422.9g)使该溶液结晶,过滤,将所得结晶用甲醇(200.5g)回流洗涤1小时,过滤并干燥。120℃下将所得产物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90.4g)并加入活性碳(1.0g),然后在120℃下将混合物进行1小时的碳处理。滤除碳后,将该溶液冷却并用甲醇(301.8g)结晶。将所得产物滤出并干燥,得到3.7g灰黄绿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9-乙基咔唑-3-基-氨羰基萘(TG分解点:417.2℃)。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5所示。

    实施例16:2-羟基-3,6-二(3-三氟甲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室温下将3-氨基三氟甲基苯(9.7g),N-甲基-2-吡咯烷酮(65.2g)和甲苯(30.0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5.5g,然后将该混合物在90℃酰胺化24小时。将反应溶液减压干燥,溶于甲乙酮(317.4g)中,然后用8%盐酸水溶液(167.1g)洗涤三次。用水(418.2g)使该溶液结晶,过滤并干燥。在120℃将产物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56.8g)并加入活性碳(0.8g),然后在120℃将该混合物进行1小时的碳处理。将碳滤除后。冷却溶液,并使用水(164.6g)结晶,然后过滤。将所得产物溶于乙酸乙酯(202.1g)并加入二甲苯(123.6g),然后将该混合物浓缩,冷却并结晶。将所得产物过滤并干燥,得到4.9g淡米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3-三氟甲基苯基-氨羰基)萘(TG分解点:256.4℃)。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6所示。

    实施例17:2-羟基-3,6-二-1-萘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室温下将1-萘胺(8.6g),N-甲基-2-吡咯烷酮(60.0g)和甲苯(30.0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5.5g),然后将该混合物在90℃酰胺化20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25℃并过滤后,减压蒸除甲苯。然后,将该溶液用甲醇(209.6g)结晶并回流洗涤。在将溶液过滤并干燥后。在120℃下将所得产物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57.9g)并加入活性碳(3.0g),然后在120℃将该混合物进行1小时的碳处理。滤除碳后,将溶液浓缩,用甲醇(51.7g)结晶,过滤并干燥,得到5.5g灰橄榄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1-萘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292.1℃)。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7所示。

    实施例18:2-羟基-3,6-二(五氟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室温下将五氟苯胺(9.1g),N-甲基-2-吡咯烷酮(60.1g)和甲苯(30.0g)溶解并逐步加入实施例6得到的酰氯(4.5g),然后按实施例8将该混合物在50℃酰胺化21小时。将反应溶液减压干燥并在回流温度下溶于甲醇(980.1g)后,加入活性碳(5.0g)并将该混合物进行1小时的碳处理,将所得产物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并干燥得到2.3g白色粉末结晶状2-羟基-3,6-二(五氟苯基-氨羰基)萘(TG分解点;305.7℃)。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8所示。

    实施例19:2-苄氧基-3,6-二(2,5-二甲氧基-4-苯甲酰氨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10得到的2-羟基-3,6-二(2,5-二甲氧基-4-苯甲酰氨基-苯基氨羰基)萘(2.5g)与N,N-二甲基甲酰胺(30g)混合并通过在氮气氛下加热至100℃而使该混合物溶解。在该溶液中逐步加入碳酸钾(0.5g),滴加苄基氯(0.46g)并使混合溶液反应5小时。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并用水和甲醇洗涤,得到2.65g绿黄色结晶状2-苄氧基-3,6-二(2,5-二甲氧基-4-苯甲酰氨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282.8℃)。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19所示。

    实施例20:2-乙氧基-3,6-二-4-苯氧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8中得到的2-羟基-3,6-二-4-苯氧基苯基氨羰基萘(2.83g)与N,N-二甲基甲酰胺(30g)混合,并将该混合物在氮气氛下加热至70℃而使其溶解。在该溶液中,逐步加入碳酸钾(0.38g),滴加0.87g碘乙烷,并使混合溶液反应10小时。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滴注进水(300g)中,过滤并用水和甲醇洗涤,得到2.81g灰棕色结晶状2-乙氧基-3,6-二-4-苯氧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177.6℃)。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0所示。

    实施例21:1-溴-2-羟基-3,6-二-3-硝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14中得到的2-羟基-3,6-二-3-硝基苯基氨羰基萘(2.4g),氯仿(40g),二甲亚砜(20g)和N-甲基-2-吡咯烷酮(20g)混合并溶解。然后,在5℃1小时内滴加溴(0.8g)和氯仿(10g)的溶液。加完后,将该混合物继续冷却,在3℃过滤,用水和冷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2.7g乳黄色粉末结晶状1-溴-2-羟基-3,6-二-3-硝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325.3℃)。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1所示,

    实施例22:1-溴-2-羟基-3,6-二羧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11.8g)溶于氯仿(300g)和二甲亚砜(100g)中,随后进行冰冷却。然后,在不超过5℃的温度下在2小时内滴加溴(8.0g)和氯仿(50g)的溶液。继续搅拌1小时后,将该溶液滴注入水(1500g)中。将沉积物滤出,用水洗涤,并分散于小量甲醇中。室温下将该分散液减压浓缩并真空干燥,得到15.1g浅棕色结晶状1-溴-2-羟基-3,6-二羧基萘(DSC分析值:145.2℃)。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2所示。

    实施例23:1-溴-2-羟基-3,6-二氯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制备的1-溴-2-羟基-3,6-二羧基萘(3.2g)分散于二甲苯(100g)中并进-步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0.1g)。然后,在30分钟内滴入亚硫酰氯(6.8g)和二甲苯(30g)的溶液。然后,将该混合物加热到70C并反应2.5小时。滤除不溶的未反应的原料,减压蒸除二甲苯和过量的亚硫酰氯,得到3.5g酰氯(DSC分析值:162.0℃)。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3所示)。

    实施例24:2-苄氧基-3,6-二苄氧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2.4g)溶于二甲基甲酰胺(50g)中,随后加热至100℃。慢慢加入碳酸钾(4.6g)并滴加苄基氯(4.2g)。加热约20小时后,将反应溶液倒入水(300g)和甲醇(100g)的混合溶液中。将沉积物过滤,用水洗涤,得到3.5g乳黄色粉末状2-苄氧基-3,6-二苄氧羰基萘(DSC分析值:100.5℃)。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4所示。

    实施例25:1-亚硝基-2-羟基-3,6-二(2,4-二甲基苯基氨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3中得到的2-羟基-3,6-二(2,4-二甲基苯基氨羰基)萘(1.5g)溶于乙酸(7.0g),乙醇(7.0g)和N-甲基-2-吡咯烷酮(18.0g)中,随后冷却至0℃。在0到1℃的温度下滴入亚硝酸钠(0.97g)溶于水(4.2g)所制备的溶液,然后使该混合物在相同的温度下反应2小时。室温搅拌过夜后,将沉积出的结晶过滤,用小量乙醇洗涤,在50℃下真空干燥,得到1.4g有色结晶。将该结晶(1.4g)在加热下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58.3g),用活性碳(0.09g)处理,然后进行热过滤。用甲醇稀释滤液以沉积结晶,将其过滤,用甲醇洗涤,干燥,得到0.58g浅棕色1-亚硝基-2-羟基-3,6-二(2,4-二甲基苯基氨羰基)萘(DSC分析值:267.3℃)。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5所示。

    实施例26:2-羟基-3,6-二甲氧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得到的2-羟基-3,6-二氯羰基萘(12.0g)与甲醇(600g)混合,回流2小时后,加入活性碳(1.0g),并将该混合物进行热过滤。冷却滤液以沉积结晶,将其过滤,干燥,得到8.3g粗结晶。将粗结晶用甲醇(300g)纯化,得到4.0g浅黄色结晶状2-羟基-3,6-二甲氧羰基萘(DSC分析值:163.1℃)。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6所示。

    实施例27:2-羟基-3-羧基-6-甲氧羰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11.6g)分散于无水乙腈(116.0g)和N-甲基-2-吡咯烷酮(39.0g)中。然后,加入碘甲烷(7.85g),并在5分钟内滴加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下文中称为“DBU”)(8.37g),随后在50℃加热过夜。再加入碘甲烷(2、32g)和DBU(2.42g)并将该混合物搅拌过夜。将沉积的结晶过滤,减压干燥,得到7.29g2-羟基-3-羧基-6-甲氧羰基萘的粗结晶。将该结晶的等分试样(1.52g)溶于乙酸乙酯(30.2g)和5%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将该溶液分成有机层和水层。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10.3g)萃取有机层,并将水萃取液与上述水层合并。冰冷却下在该水层中滴加10%盐酸直到pH变为7。将沉积出的结晶过滤,减压干燥,得到1.02g2-羟基-3-羧基-6-甲氧羰基萘(DSC分析植:295.1℃)。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7所示。

    实施例28:2-羟基-3-苯基氨羰基-6-甲氧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27得到的2-羟基-3-羧基-6-甲基羰基萘(0.50g)悬浮于N-甲基-2-吡咯烷酮(5.00g)中加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下文中称“DCC”)(0.42g)和苯胺(0.57g),随后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加热到50℃后,再加入DCC(0.18g),并将该混合物搅拌过夜。减压浓缩反应溶液,通过硅胶层析将残留物纯化两次,得到0.65g2-羟基-3-苯基氨羰基-6-甲氧羰基萘(DSC分析值:238.1℃)。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8所示。

    实施例29:3-苯基氨羰基-6-甲氧羰基-2-萘酚钠的合成

    将实施例28得到的2-羟基-3-苯基氨羰基-6-甲氧羰基萘(0.45g)悬浮在甲醇(10.0g)中,冰冷却下,加入1N氢氧化钠(2.8g)。将同时溶解及沉积的3-苯基氨羰基-6-甲氧羰基-2-萘酚钠的黄色结晶过滤,减压干燥,得到0.32g该结晶。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29所示。

    实施例30:2-羟基-3-苯基氨羰基-6-羧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29制备的3-苯基氨羰基-6-甲氧羰基-2-萘酚钠(0.081g)悬浮在甲醇(8.10g)和去离子水(8.13g)中,冰冷却下滴加1N-氢氧化钠(4.0g),随后搅拌过夜。将反应溶液冷冻干燥并将所得固体溶于水。用稀盐酸酸化该溶液,滤出沉积出的结晶。将该结晶减压干燥,得到0.057g2-羟基-3-苯基氨羰基-6-羧基萘。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0所示。

    实施例31:2-羟基-3-苯甲酰甲氧羰基-6-甲氧羰基萘的合成

    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下文中称“DMF”)(10.0g)中加入氟化钾(0.209g)和苯甲酰甲基溴(0.647g),随后在25℃油浴中搅拌约1分钟。将2-羟基-3-羧基-6-甲氧羰基萘(0.80g)溶于无水DMF(5.20g)中并将所得溶液加入反应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加入乙酸乙酯,乙醚和5%碳酸氢钠水溶液。然后,滤除不溶物,分配滤液。将有机层用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滤除干燥剂,减压浓缩滤液。通过硅胶层析纯化所得残留物,得到0.57g 2-羟基-3-苯甲酰甲氧羰基-6-甲氧羰基萘(DSC分析值:177.7℃)。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1所示。

    实施例32:2-苄氧基-3,6-二甲氧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26得到的2-羟基-3,6-二-甲氧羰基萘(2.7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50g)中,随后加热到100℃。慢慢加入碳酸钾(1.5g)并滴加苄基氯(1.4g)。加热约20小时后,将反应溶液倒入水(300g)和甲醇(100g)的混合溶液中。将沉积物过滤,用水洗涤,得到2.5g乳黄色粉末状2-苄氧基-3,6-二甲氧羰基萘(DSC分析值:113.8℃)。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2所示。

    实施例33:2-苄氧基-3,6-二羧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32得到的2-苄氧基-3,6-二甲氧羰基萘(0.52g)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10g),加入甲醇(10g)和水(20g)。另外,加入1N氢氧化钠水溶液(4.5g),随后在约60℃搅拌2小时。滤除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不溶物后,用10%盐酸水溶液将该溶液调节至约pH4。将沉积物滤出,用水洗涤,得到0.41g浅棕色粉末状2-苄氧基-3,6-二羧基萘(DSC分析值:241.3℃)。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3所示。

    实施例34:2-乙酰氧基-3,6-二甲氧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26得到的2-羟基-3,6-二甲氧羰基萘(2.6g)悬浮于乙酸酐(10.0g),乙酸(12.0g)和N,N-二甲基甲酰胺(20.0g)中,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0.1g),接着加热至50℃。加热至约6小时后,将反应溶液倒入水(300g)和甲醇(100g)的混合溶液中,将沉积物过滤。用水洗涤,得到2.55g浅黄色粉末状2-乙酰氧基-3,6-二甲氧羰基萘(DSC分析值:130.6℃)。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4所示。

    实施例35:2-乙酰氧基-3,6-二羧基萘的合成

    将2-羟基-3,6-二羧基萘(12.1g悬浮于乙酸酐(39.0g),乙酸(60.1g)和N,N-二甲基甲酰胺(40.0g)中,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0.2g),随后加热到50℃。加热约20小时后,将反应溶液倒入水(400g)和甲醇(100g)的混合溶液中。将沉积物过滤,用水洗涤,得到11.6g灰白色粉末状2-乙酰氧基-3,6-二羧基萘(DSC分析值:239.2℃)。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5所示。

    实施例36:2-羟基-3,6-二异丙氧羰基萘的合成

    将实施例6得到的2-羟基-3,6-二氯羰基萘(1.17g)与异丙醇(30g)混合,将混合物加热到8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约30分钟。滤除不溶物后,减压浓缩滤液并将残留物用甲醇重结晶,得到1.36g浅黄色粉末状2-羟基-3,6-二异丙氧羰基萘(DSC分析值:83.7℃)。

    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KBr法)如图36所示。

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通式(I)表示的萘酚衍生物其中Y和Y表示-(CONH)n-X或-COR;X为苯基,萘基,蒽醌基,苯并咪唑酮基或咔唑基;R为羟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原子,苄氧基,苯氧基或苯甲酰甲氧基;R2为氢原子,碱金属,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酰基或苯基烷基;Z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硝基,亚硝基及氨基(Z可在萘的任何一个环上取代);以及n为1或2的整数;条件是当两个R同时为羟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