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一塑料浸洗容器的洗衣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其具有一用于洗涤滚筒的浸洗容器,洗涤滚筒具有至少接近水平的转轴,在浸洗容器的底部装有一至少接近圆形的片状配重,配重材料的比重大于2g/cm3。
DE4238686C1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洗衣机。这种洗衣机的配重上带有穿孔,其与装在浸洗容器底部的、平截头圆锥形的螺旋管相一致。从配重的上表面旋入的螺旋线一方面指向在穿孔中的弹簧座,另一方面从下面指向也是位于穿孔中的热塑材料的螺旋管。在此,张紧力是这样大,尽管热塑塑料特有的松弛,在其寿命终结时尚留有足够的弹力。除了在一种如此棘手的范围内得到精确的启动力矩地困难以外,热塑塑料可获得的均匀性很可能几乎不能满足这种螺旋连接应满足的条件要求。
在DE3217160A1中公开了一种在这方面无可指责的配重连接形式。在混凝土配重的边上浇铸一金属外毂,其为一向下成角度倾斜的外卷。浸洗容器在前底的高处也具有一个这样的外卷。两外卷的倾斜外表面共同构成由一顶状拉紧环搭接的顶。拉紧时,两外卷的顶面彼此相向移动。由此在浸洗容器与配重之间形成一稳定连接。
这种连接形式的缺点在于在浇铸的外毂的范围内混凝土和钢这两种材料的不利的搭配。因为在温度高时外毂比混凝土体膨胀大,这两部分之间逐渐失去紧密的连接。对此,连接强度将受到影响,进而对配重的尺寸精确性有更高的要求。为此,使张紧环的顶部范围先多少置于外卷的外边缘之上,这时配重才会足够接近浸洗容器的前底。此外,由于在装上拉紧环之前配重必须保持在浸洗容器的前底的高处,因此这种公知的配重的可安装性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任务的基础是,对于开头所述的那种洗衣机,找出一种浸洗容器的配重的连接形式,其在洗衣机的任何运行条件下没有明显的外部影响,并且容易安装。同时考虑,固定配重体方面的顾客服务不强加任何特殊的安装条件。
按照本发明,这一任务这样解决,在底部由彼此隔开的垂直于底部主平面的夹板形成一圆周,在底部该圆周内至少形成三个位于一平行于底部主平面的一平面内的接触面,配重由这些夹板保持平放在这些接触面上,夹板的外面围绕着一拉紧带,将它们挨着配重的狭窄周边表面拉紧。
对于在寿命期内按照本发明的连接形式的坚固性是无可指责的。不同的温度膨胀对这种连接的坚固性没有影响,相对于该底盘的直径,配重的允许公差为1mm,这也是无可指责的。此外,按照本发明的配重很容易安装。因为在张紧带被张紧之前夹板已经保持住配重,而且在张紧带张紧时配重在环内自动对中。因为配重在任何地方都不是以点状支撑固定于浸洗容器的,所以消除了配重的应力裂变。假如在配重中已经有了裂口,周边上的压紧力也会使其压合。
按照本发明的洗衣机可以以非常有利的方式这样进一步构造,配重的狭窄周边表面这样倾斜,非装配侧的圆形表面的直径小于装配侧的圆形表面的直径。借此,在拉紧的情况下,各夹板的自由端夹在一较小的圆直径上,从而使配重不仅受力合理地由拉紧带的压紧力连接,而且形状合理地固定在浸洗容器的底部。
按照本发明的洗衣机还可以这样有利地构成,使夹板的自由端具有一超出拉紧带厚度的升高。特别是与前面所述的进一步构造联系起来具有这样的优点,即拉紧带不会从夹板的自由端滑下。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构造,拉紧带为一环形钢带,其各端为张紧锁定部件,这样,以简单的方式就可产生必要的拉紧压力。
有利的是,在拉紧锁定件下使配重的周边表面刚好为平坦的,在夹板的圆周上留有一至少与拉紧锁定件的长度相当的空隙。周边表面上的平坦段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是形成有利于螺旋固定锁定件的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为一剖开示出的顶部装料洗衣机的侧视图;
图2为一按照本发明构造的、装有配重的浸洗容器的底部视图;
图3为一沿图2中的剖面线III-III穿过固定于浸洗容器底部的配重的几乎垂直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拉紧锁定件区域内的细部IV的放大视图;
图5为穿过在相应于图3中细部V的固定夹板区域内的配重的垂直剖面在拉紧前的放大视图;
图6为图5中的同一区域在拉紧后的放大视图。
图1中的可从上面装料的洗衣机包括一浸洗容器2,其由一驱动装置3驱动,驱动装置由电机4、皮带5和皮带轮6组成。皮带轮与一在浸洗容器2中可水平转动地支撑的洗涤滚筒(在此未示出)转动固定连接。浸洗容器2由在洗衣机1的壳体8内的弹簧7可振动地悬挂,并由减振器9支撑于壳体8的底部10。在位于与驱动装置3相对侧的浸洗容器2的底盘11上固定一配重12,其作用一方面是作为驱动装置3的质量的平衡重物,另一方面是作为振动浸洗容器系统的阻尼块。
在图2中所示出的底盘11的视图中可以看出配重12的环形结构。该配重装在底盘11的一平的罐状结构内,罐状结构的周边侧壁由彼此隔开设置在一圆周上的夹板13构成,夹板13是由与塑料制成的底盘11一体的部件。在通过细部IV可看出的位置上,在夹板构成的圆周内留有一空隙14,配重12在该空隙上具有一平坦段15。它用作分别装在一拉紧带16的两端的两拉紧架17的支座,通过一螺栓18施加在拉紧带16的两端上的拉力将两拉紧架彼此拉近。
从图3所示的沿着图2中的剖面线III-III穿过底盘11和配重12的剖面可以看出,配重12通过一接触面19与底盘11接触。接触面19为底盘11上的三个呈圆形分布的隆起20之一的一部分。设置这三个隆起是为了给予配重12一限定的接触位置。由于以这种方式底盘11的其余表面不与配重12接触,因此避免了这种连接所产生的振动噪音。
在图4中放大示出的图2中的细部IV详细地示出了拉紧带16的拉紧锁定。在拉紧带16的两端装有拉紧架17,其一面用于保持螺栓18的螺栓头21,另一面用于保持螺栓18的螺母22。螺栓拉紧时拉紧架17在配重12的平坦段15上滑动,不会使支脚23偏离其直角位置移动。
图5中示出的图3中的细部V表示了一夹板13和拉紧带16在由拉紧锁定件17、18、21、22拉紧之前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出,配重12的狭窄周边表面24略微倾斜,使配重12的接触侧25的直径大于非接触侧圆表面26的直径,倾斜角为2.5°。为了使夹板13容易在拉紧带16的压力之下顶在配重12的狭窄周边表面24上,夹板13的根部厚度比其自由端的厚度小。一些分布在底盘11的圆周上的夹板在其自由端上具有一超出拉紧带厚度的升高27。这些升高的作用是防止拉紧带16从略微倾斜的夹板13上滑落。其余的夹板没有这种升高,如图3中的细部X所示。
图6中示出了对应于图5中的细部安装完毕后的情况。这时拉紧带16将全部夹板13压在配重12的倾斜的周边表面24上。这样,一方面由于拉紧力作用在周边表面上,因此受力合理,另一方面,由于将接触面25与夹板13的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从90°减小至87.5°(减小了2.5°),因而形状合理。夹板13的形状(如在图6中清楚地看出的)这样选择,在其接触位置其外表面相对于配重12的接触侧25形成一90°角。这样也减小了拉紧带16中夹板13上滑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