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03066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11456.6

申请日:

2014.12.24

公开号:

CN104565704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F16M 11/0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汪雨变更后:赵晨江|||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16M 11/06登记生效日:2017100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赵晨江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路199号新地中心904室变更后权利人:476900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西陵寺镇文庄村16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M 11/06申请日:20141224|||公开

IPC分类号:

F16M11/06; F16M11/18; F16M11/26

主分类号:

F16M11/06

申请人: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雨

地址:

21501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路199号新地中心9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圆形筒体,升降组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连接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的两个侧板,上水平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圆形凸块,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支板,支板位于中间板的上方,支板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伸出上水平板且与圆形筒体固定,中间板上固定有气缸,气缸与下水平板连接,圆形筒体的底端开有圆形凹槽,圆形凸块置入圆形凹槽内,圆形筒体的侧壁设有活动门。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察设备能稳固在圆形筒体内,避免从圆形筒体内滑出,圆形筒体能够实现360度旋转,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使得观察准确全面。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的圆形筒体,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水平板与所述下水平板的两个侧板,所述上水平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圆形凸块,所述上水平板与所述下水平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上方,所述支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伸出所述上水平板且与所述圆形筒体固定,所述中间板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下水平板连接,所述圆形筒体的底端开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凸块置入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圆形筒体的侧壁设有活动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穿过所述下水平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平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轴承,所述导柱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轴承、下水平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上端固定有两个第一套筒,下端固定有两个第二套筒,所述导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套筒、第一套筒。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一体成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两宽侧端分别固定有两个支耳,所述支耳上开有安装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中间板的两端均呈圆弧形。

说明书

说明书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观察外界状况时观察设备用的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求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场所。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在主题公园内也会设置一些关于航天器的模型,比如飞船,但是现有飞船模型是以静态形式安装在一个展示架上,无法见识到飞船上用于观察外界状况时观察设备安装在何处或操作人员站在何处,无法将其特色完全展现出来,其呆板的内容无法长时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承载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的圆形筒体,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水平板与所述下水平板的两个侧板,所述上水平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圆形凸块,所述上水平板与所述下水平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上方,所述支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伸出所述上水平板且与所述圆形筒体固定,所述中间板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下水平板连接,所述圆形筒体的底端开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凸块置入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圆形筒体的侧壁设有活动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承载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中间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穿过所述下水平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承载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下水平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轴承,所述导柱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轴承、下水平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承载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中间板的上端固定有两个第一套筒,下端固定有两个第二套筒,所述导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套筒、第一套筒。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承载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一体成型。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承载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中间板的两宽侧端分别固定有两个支耳,所述支耳上开有安装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承载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中间板的两端均呈圆弧形。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察设备能稳固在圆形筒体内,避免从圆形筒体内滑出,圆形筒体能够实现360度旋转,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使得观察准确全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升降组件、中间板以及气缸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圆形筒体,4、上水平板,6、下水平板,8、侧板,10、圆形凸块,12、中间板,14、支板,16、电机,18、转轴,20、气缸,22、圆形凹槽,24、活动门,26、导柱,28、轴承,30、第一套筒,32、第二套筒,34、支耳,3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圆形筒体2,圆形筒体2的下部为实心结构,上部内部为中空结构,升降组件包括上水平板4、下水平板6以及连接上水平板4与下水平板6的两个侧板8,上水平板4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圆形凸块10,上水平板4与下水平板6之间设置有中间板12,上水平板4与下水平板6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中间板12的长度大于上水平板4的长度,两个侧板8之间固定有支板14,支板14位于中间板12的上方,支板14上固定有电机16,电机16可以为脉冲电机,先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一段时间,然后再工作一段时间,如此反复,电机16的转轴18伸出上水平板4且与圆形筒体2固定,中间板12上固定有气缸20,气缸20与下水平板6连接,圆形筒体2的底端开有圆形凹槽22,圆形凸块10置入圆形凹槽22内,圆形筒体2的侧壁设有活动门24,圆形筒体2内可以放置多个观察外界状况的观察设备,比如摄录机,或者人可以处于圆形筒体2内拿着望远镜进行观察,观察设备能够稳定设在圆形筒体2内,电机16的转轴18能够带动圆形筒体2进行360度旋转,便于观察不同位置处的外界情况,观察准确全面。
本发明优选中间板12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导柱26,导柱26的一端穿过下水平板6,实现上水平板4和下水平板6沿竖直方向运动。
本发明优选下水平板6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轴承28,导柱26的一端依次穿过轴承28、下水平板6。
为了延长导柱26的使用寿命,避免导柱26应力集中,本发明优选中间板12的上端固定有两个第一套筒30,下端固定有两个第二套筒32,导柱2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套筒32、第一套筒30。
本发明优选上水平板4、下水平板6以及两个侧板8一体成型,提高了升降组件的稳固性。
为了便于中间板12的固定,本发明优选中间板12的两宽侧端分别固定有两个支耳34,支耳34上开有安装孔36。
为了避免对其它部件造成干涉,本发明优选上水平板4、下水平板6以及中间板12的两端均呈圆弧形。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观察设备放置在圆形筒体2内或者人拿着观察设备位于圆形筒体2内,下水平板6位于一支撑台上,气缸20启动,带动下水平板6向上运动,下水平板6通过轴承28沿导柱26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上水平板4上的圆形筒体2向上运动,一定行程后,圆形筒体2伸出壳体外,此时可进行观察,电机16启动,转轴18带动圆形筒体2进行360度旋转,一段时间后,电机16停止工作,停止一段时间后,电机16又继续工作,将外界的情况观察的准确全面。当需要将圆形筒体2收回到壳体内时,气缸20复位,带动下水平板6向下运动,下水平板6通过轴承28沿导柱26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上水平板4上的圆形筒体2向下运动,一定行程后,圆形筒体2收在壳体内。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承载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承载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承载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载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载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圆形筒体,升降组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连接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的两个侧板,上水平板的一对角上均固定有圆形凸块,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支板,支板位于中间板的上方,支板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伸出上水平板且与圆形筒体固定,中间板上固定有气缸,气缸与下水平板连接,圆形筒体的底端开有圆形凹槽,圆形凸块置入圆形凹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