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12814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49967.4

申请日:

2014.01.26

公开号:

CN203669030U

公开日:

2014.06.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04申请日:20140126授权公告日:20140625终止日期:20150126|||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04; E03C1/12; E03C1/122; C02F1/66

主分类号:

E03C1/04

申请人:

朱晓磊

发明人:

朱晓磊; 李丽丽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新村文华街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代理人:

马洪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涉及实验室配套设施领域,是将实验操作台水槽由两个隔板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的下面对应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总收集池和碱溶液收集池,酸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Ⅰ;碱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Ⅱ。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液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有效的节省了清洁水的使用量及对废液酸碱度、毒性等中和所使用的化学溶液量,进一步的降低实验成本的投入,减少了对外排放化学废液的总量,最大化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权利要求书

1.  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1)、酸溶液收集池(2)、碱溶液收集池(3)和实验操作台水槽(4)构成,其特征在于实验操作台水槽(4)由两个隔板(5)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的下面从左至右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并与废液入口一一对应管路连通,酸溶液收集池(2)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Ⅰ(7)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Ⅰ(8)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碱溶液收集池(3)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Ⅱ(9)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Ⅱ(10)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所述的泵体Ⅰ(7)或泵体Ⅱ(9)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水龙头Ⅲ(11)并与供水水箱(1)管路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水箱(1)顶部设有供水水管(12),总收集池(6)的底部装有排污管(13)。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内的底部均设有PH传感器(14)。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龙头Ⅰ(8)和水龙头Ⅱ(10)置于实验操作台水槽(4)中间废液入口的上方。

说明书

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配套设施领域,尤其涉及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在实验室实验中是必备的原料之一,尤其是化学中涉及溶液实验更是如此,溶液的配备、器皿的清洗等等,往往一个化学实验的完成后便衍生出众多的化学废液,这些废液还需一定的简单稀释处理才可以被排出,否则对人体、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一旦形成便是不可逆的。有的直接使用清水对废液进行稀释在排出。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但是却是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符合节约社会的倡导,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酸溶液收集池、碱溶液收集池和实验操作台水槽构成,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由两个隔板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的下面从左至右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总收集池和碱溶液收集池并与废液入口一一对应管路连通,酸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Ⅰ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Ⅰ置于操作台水槽的上部;碱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Ⅱ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Ⅱ置于操作台水槽的上部;所述的泵体Ⅰ或泵体Ⅱ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水龙头Ⅲ并与供水水箱管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供水水箱顶部设有供水水管,总收集池的底部装有排污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酸溶液收集池、总收集池和碱溶液收集池内的底部均设有PH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龙头Ⅰ和水龙头Ⅱ置于实验操作台水槽中间废液入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液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有效的节省了清洁水的使用量及对废液酸碱度、毒性等中和所使用的化学溶液量,进一步的降低实验成本的投入,减少了对外排放化学废液的总量,最大化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1、酸溶液收集池2、碱溶液收集池3和实验操作台水槽4构成,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由两个隔板5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的下面从左至右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并与废液入口一一对应管路连通,酸溶液收集池2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Ⅰ7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Ⅰ8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碱溶液收集池3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Ⅱ9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Ⅱ10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所述的泵体Ⅰ7或泵体Ⅱ9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水龙头Ⅲ11并与供水水箱1管路连通。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1、酸溶液收集池2、碱溶液收集池3和实验操作台水槽4构成,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由两个隔板5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即酸性溶液入口a、中性溶液入口b和碱性溶液入口c,酸性溶液入口a下面管路连接着酸溶液收集池2,中性溶液入口b下面管路连接着总收集池6,碱性溶液入口c下面管路连接着碱溶液收集池3。酸液收集池2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Ⅰ7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Ⅰ8置于操作台水槽4上部的中性溶液入口b的上方;碱溶液收集池3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Ⅱ9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Ⅱ10置于操作台水槽4上部的中性溶液入口b的上方。所述的泵体Ⅰ7或泵体Ⅱ9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与控制台电路连接,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水龙头Ⅲ11并与供水水箱1管路连通。所述的供水水箱1顶部设有供水水管12,总收集池6的底部装有排污管13。本装置中的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内的底部均设有PH传感器14。
将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依其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将其正确的倒入操作台水槽4上对应的酸性溶液入口a、或中性溶液入口b或碱性溶液入口c,收集到不同的收集池内;另外,在清洗用过的实验容器、瓶之类的器材时,可以依据内部残留余渣的酸碱性用收集到的废液、按动水龙头Ⅰ8或水龙头Ⅱ10将相对的溶液流出进行中和,再使用供水水箱1的水冲洗,进而减少纯净水的用量并且清洗的效果也十分的好。根据内部的PH传感器传出数据可随意进行添加酸性溶液或是碱性溶液,调至中和后方可通过排污管排除。

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6903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25CN203669030U(21)申请号 201420049967.4(22)申请日 2014.01.26E03C 1/04(2006.01)E03C 1/12(2006.01)E03C 1/122(2006.01)C02F 1/66(2006.01)(73)专利权人朱晓磊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新村文华街15号(72)发明人朱晓磊 李丽丽(74)专利代理机构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代理人马洪发(54) 实用新型名称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

2、液回收利用装置涉及实验室配套设施领域,是将实验操作台水槽由两个隔板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的下面对应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总收集池和碱溶液收集池,酸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碱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液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有效的节省了清洁水的使用量及对废液酸碱度、毒性等中和所使用的化学溶液量,进一步的降低实验成本的投入,减少了对外排放化学废液的总量,最大化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

3、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69030 UCN 203669030 U1/1页21.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1)、酸溶液收集池(2)、碱溶液收集池(3)和实验操作台水槽(4)构成,其特征在于实验操作台水槽(4)由两个隔板(5)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的下面从左至右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并与废液入口一一对应管路连通,酸溶液收集池(2)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7)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8。

4、)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碱溶液收集池(3)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9)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10)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所述的泵体(7)或泵体(9)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水龙头(11)并与供水水箱(1)管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水箱(1)顶部设有供水水管(12),总收集池(6)的底部装有排污管(1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内的底部均设有。

5、PH传感器(14)。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龙头(8)和水龙头(10)置于实验操作台水槽(4)中间废液入口的上方。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669030 U1/2页3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配套设施领域,尤其涉及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 水在实验室实验中是必备的原料之一,尤其是化学中涉及溶液实验更是如此,溶液的配备、器皿的清洗等等,往往一个化学实验的完成后便衍生出众多的化学废液,这些废液还需一定的简单稀释处理才可以被排出,否则对人体、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一旦形成。

6、便是不可逆的。有的直接使用清水对废液进行稀释在排出。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但是却是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符合节约社会的倡导,且成本较高。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酸溶液收集池、碱溶液收集池和实验操作台水槽构成,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由两个隔板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的下面从左至右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总收集池和碱溶液收集池并与废液入口一一对应管路连通,酸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置于操作。

7、台水槽的上部;碱溶液收集池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一路与总收集池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置于操作台水槽的上部;所述的泵体或泵体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水龙头并与供水水箱管路连通。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供水水箱顶部设有供水水管,总收集池的底部装有排污管。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酸溶液收集池、总收集池和碱溶液收集池内的底部均设有PH传感器。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龙头和水龙头置于实验操作台水槽中间废液入口的上方。0008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液。

8、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有效的节省了清洁水的使用量及对废液酸碱度、毒性等中和所使用的化学溶液量,进一步的降低实验成本的投入,减少了对外排放化学废液的总量,最大化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说 明 书CN 203669030 U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做进一步说明。0011 实施例10012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1、酸溶液收集池2、碱溶液收集池3和实验操作台水槽4构成,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由两个隔板5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三个废液入口。

9、的下面从左至右排列着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并与废液入口一一对应管路连通,酸溶液收集池2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7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8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碱溶液收集池3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9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10置于操作台水槽4的上部;所述的泵体7或泵体9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水龙头11并与供水水箱1管路连通。0013 实施例20014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供水及废液回收利用装置,是由供水水箱1、酸溶液收集池2、碱溶液收集池3和实验操作台水槽4构成,所述的实验操作台。

10、水槽4由两个隔板5将其从左至右分割成三个废液入口,即酸性溶液入口a、中性溶液入口b和碱性溶液入口c,酸性溶液入口a下面管路连接着酸溶液收集池2,中性溶液入口b下面管路连接着总收集池6,碱性溶液入口c下面管路连接着碱溶液收集池3。酸液收集池2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7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8置于操作台水槽4上部的中性溶液入口b的上方;碱溶液收集池3的底部出口管路上通过泵体9一路与总收集池6连通、另一路的端部装有水龙头10置于操作台水槽4上部的中性溶液入口b的上方。所述的泵体7或泵体9的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与控制台电路连接,所述的实验操作台水槽4的三个废液入口的上部均设有。

11、水龙头11并与供水水箱1管路连通。所述的供水水箱1顶部设有供水水管12,总收集池6的底部装有排污管13。本装置中的酸溶液收集池2、总收集池6和碱溶液收集池3内的底部均设有PH传感器14。0015 将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依其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将其正确的倒入操作台水槽4上对应的酸性溶液入口a、或中性溶液入口b或碱性溶液入口c,收集到不同的收集池内;另外,在清洗用过的实验容器、瓶之类的器材时,可以依据内部残留余渣的酸碱性用收集到的废液、按动水龙头8或水龙头10将相对的溶液流出进行中和,再使用供水水箱1的水冲洗,进而减少纯净水的用量并且清洗的效果也十分的好。根据内部的PH传感器传出数据可随意进行添加酸性溶液或是碱性溶液,调至中和后方可通过排污管排除。说 明 书CN 203669030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6903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