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2990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5673.9

申请日:

2014.12.26

公开号:

CN104618330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9/06申请日:20141226|||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6; H04B5/00; G06F21/60(2013.01)I

主分类号:

H04L29/06

申请人: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池玉博; 林俊琦; 胡方禹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68号华润五彩城购物中心二期13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代理人:

祝亚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本发明对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能避免未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另外,由于能处理与服务器之间的远程业务。因此,业务处理的灵活性较高,效果较佳。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包括: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根据查找结果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之前,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预先发送的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从服务器上下载第一终端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上传的应用程序列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对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进行存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近场通信NFC连接;
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包括:
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对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包括:
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货币数值;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货币数值;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认证信息;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集成电路卡IC交互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交易信息。

8.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 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向服务器上传应用程序列表。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密钥进行保存。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对所述密码进行验证,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执行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步骤。

12.  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 问权限;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时,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返回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查找结果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预先发送的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下载单元,用于从服务器上下载第一终端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上传的应用程序列表。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
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进行存储。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近场通信NFC连接;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17.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
保存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货币数值;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货币数值;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认证信息;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集成电路卡IC交互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交易信息。

19.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时,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上传模块,用于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向服务器上传应用程 序列表。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密钥进行保存。

2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密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密码进行验证;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执行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步骤。

23.  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24.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说明书

说明书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可穿戴设备方便携带,因此,作为一种常用设备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例如,在智能手环中植入芯片与线圈,通过无线电射频技术实现与设备之间数据的传输,从而处理相应的近场支付业务。如刷公交卡等。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数据连接与其他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但是,由于安全性较低,所以可扩展的功能也较少,使得业务处理的灵活性较低,不能发挥可穿戴设备的最大可用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 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包括: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根据查找结果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之前,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预先发送的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从服务器上下载第一终端通过本端所使用的用户账号上传的应用程序列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对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进行存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近场通信NFC连接;
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包括:
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对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访 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包括:
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货币数值;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货币数值;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认证信息;
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集成电路卡IC交互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交易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向服务器上传应用程序列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密钥进行保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可穿戴设 备发送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对所述密码进行验证,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执行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时,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返回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查找结果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预先发送的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下载单元,用于从服务器上下载第一终端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上传的应用程序列表。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
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进行存储。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近场通信NFC连接;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
保存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货币数值;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货币数值;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认证信息;或者,当所述访问请求为集成电路卡IC交互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交易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时,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上传模块,用于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向服务器上传应用程序列表。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密钥进行保存。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密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密码进行验证;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执行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 信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涉及到了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及可穿戴设备。其中,第一终端为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等,第一终端可以为读/写卡器等。第一终端可通过蓝牙与可穿戴设备进行交互,并 对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进行管理,如应用的下载、安装、个性化及删除。第一终端可通过电磁波与可穿戴设备进行交互,电磁波可携带需要交互的信息。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如图1所示,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在步骤102中,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在步骤103中,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在步骤104中,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包括:
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根据查找结果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之前,还包括:
接收由第一终端预先发送的应用程序列表,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从服务器上下载第一终端通过本端所使用的用户账号上传的应用程序列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对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进行存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
建立近场通信NFC连接;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包括:
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对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包括:
当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获取本端存储的货币数值;
或者,当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获取本端存储的身份信息;
或者,当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货币数值;
或者,当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认证信息;
或者,当访问请求为集成电路卡IC交互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交易信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业务处 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2所示,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在步骤202中,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可穿戴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在步骤203中,接收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由可穿戴设备根据访问请求确定具有访问权限后,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接收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访问请求,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列表,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或者,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向服务器上传应用程序列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由可穿戴设备对密钥进行保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对所述密码进行验证,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执行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步骤。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业务处理方法涉及可穿戴设备及第一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第一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本实施例不对第一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中可以安装有蓝牙组件,第一终端通过蓝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其中,访问请求中可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信息,本实施例不对访问请求中包括的内容作具体限定。应用程序的信息可以为应用标识、应用名称等,本实施例不对应用程序的信息的内容作具体限定。
例如,以第一终端为手机,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应用程序的信息为应用程序标识为例。当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在用户的操作下需要访问智能手环时,应用程序可通过手机上的蓝牙设备向智能手环发送应用程序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可以为近场支付请求、身份信息认证请求、远程支付请求、安全认证请求及IC(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交互请求,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302中,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根据第一终端发送访问请求的方式进行接收。例如,当可穿戴设备与第一终端内部都安装有蓝牙组件时,可穿戴设备可通过蓝牙组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另外,第一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之前,第一终端还可以与可穿戴设备建立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相应地,可穿戴设备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时,可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在步骤303中,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如果是,执行步骤304,如果否,结束。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根据查找结果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其中,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以应用程序信息为应用程序标识,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标识为例。可穿戴设备可根据应用程序标识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若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到了应用程序的标识,则确定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若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没有查找到应用程序的标识,则确定该应用程序不具有访问权限。
另外,可穿戴设备在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之前,第一终端可向可穿戴设备预先发送应用程序列表,从而可穿戴设备可接收第一终端预先发送的应用程序列表。或者,第一终端可通过本地使用的用户账号,向服务器上传应用程序列表,从而可穿戴设备可从服务器上下载第一终端上传的应用程序列表。当然,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有其它获取应用程序列表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存储的应用程序列表相当于访问规则。当有终端访问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可根据访问规则确定该终端是否具有访问权限,从而避免没有权限的终端进行访问,保证后续处理业务的安全性。当然,访问规则还可以有其它的形式及内容,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304中,第一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的第一业务数据。
当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时,第一终端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的第一业务数据。其中,第一业务数据可先由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后,再通过蓝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由步骤301可知,第一终端在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时,访问请求可以为近场支付请求、身份信息认证请求、远程支付请求、安全认证请求及IC交互请求中的任一种。因此,基于访问请求种类的不同,本步骤中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的第一业务数据的内容也不相同。
当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第一终端可以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的认证信息。其中,认证信息可以为信息摘要,本实施例不对认证信息的内容作具体限定。
当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第一终端可以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的货币数值。其中,货币数值可以为用户购买商品的消费金额,本实施例不对认证信息的内容作具体限定。
例如,以业务类型为远程支付业务为例,第一业务数据可以为用户在购买商品时的消费金额。另外,由于后续需要验证本次处理支付业务的终端是否合法。因此,服务器在向第一终端发送本次支付业务对应的消费金额时,可产生用于后续进行验证的随机值,并向第一终端发送该随机值,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对应地,第一业务数据中可以包括本次支付业务对应的消费金额,还可以包括服务器产生的随机值。
当访问请求为IC交互请求时,第一终端可以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的交易信息。其中,交易信息可以为充值金额等,本实施例不对交易信息的内容作具体限定。
例如,以业务类型为IC交互任务为例,交易信息可以为用户需要为IC充值的金额。
在步骤305中,可穿戴设备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可穿戴设备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时,可通过蓝牙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由于在上述步骤304中,访问请求类型的不同,第一业务数据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其中,当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可穿戴设备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货币数值。当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可穿戴设备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认证信息。当访问请求为IC交互请求时,可穿戴设备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交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除了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外,根据访问请求类型的不同,可穿戴设备还可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业务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当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可穿戴设备可获取本地存储的货币数值。当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可穿戴设备可获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
在步骤306中,可穿戴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加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其除了加密运算(例如对称、非对称加密运算),还可以包括签名运算(也可以称为身份认证运算),因此,第一业务数据也可以是待签名数据。
在用户通过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易时,应用程序可能需要对待签名数据进行签名运算。因此,可预先在可穿戴设备中存储用于签名的证书和密钥。当需要签名运算时,终端将待签名数据发送到可穿戴设备中进行签名运算,并返回运算结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可以是终端将待签名数据传输至可穿戴设备中,可穿戴设备利用私钥进行签名,并将签名数据和公钥证书返回给可穿戴设备,以供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完成交易。
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本发明的加密算法(也包括签名算法),可以是遵循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标准的算法,也可以是支付厂商的私有协议下所规范或提供的算法。
在步骤307中,第一终端接收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 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第一终端可通过蓝牙接收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在接收到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后,第一终端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以上述步骤306中的内容为基础,本实施例不对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终端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按照单向散列算法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服务器将加密结果与第一终端发送的加密后第一业务数据进行比对;若两者相同,则完成本次业务的处理。
例如,以业务类型为远程支付业务,第一业务数据中包括用户在购买商品时的消费金额及服务器产生的随机值value,第一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的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应用程序为A,可穿戴设备及服务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A对应的密钥为Key_A为例。第一终端通过应用程序A向服务器发起支付业务,服务器将本次支付业务的消费金额及产生的随机值value作为第一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当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后,可对第一业务数据中的随机值value根据密钥Key_A按照单向散列算法进行加密,从而得到加密后的数据value_1。可穿戴设备将加密后的数据通过蓝牙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将加密后的数据value_1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侧根据密钥Key_A按照单向散列算法对随机值value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数据value_2。若value_1与value_2两者相同,则服务器可将消费金额从用户账户当前金额中扣除,从而完成本次业务的处理。若value_1与value_2两者不同,则说明业务处理过程中,第一业务数据可能被人非法篡改,从而使得本次业务处理失败。
另外,由于在上述步骤301至步骤307中,在没有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功能的前提下,也能完成远程业务,如远程支付业务等,从而使得可穿戴设备在没有NFC功能的前提下,同样能够完成支付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1至步骤307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流程中,涉 及到的是可穿戴设备与第一终端的交互,该流程主要应用于远程业务处理场景。例如,第一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可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支付场景以及一些其他保密场景来说,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之前,在终端侧事实上还可以进行另一个认证过程,也即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终端对所述密码进行验证,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执行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步骤。由于很多用户设置了如账号密码或支付密码等,那么终端可以先提供密码验证过程,由用户在终端输入密码,当终端接收到该密码时,触发与服务器之间的密码验证过程,当确定验证通过时,才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该访问请求,以进行进一步的认证,大大提高了业务的安全性,也即是,在终端进行第一次认证后,由可穿戴设备进行第二次认证。而对于一些其他场景来说,该密码认证过程还可以在终端已经接收到由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加密后业务数据时进行,也即是由可穿戴设备进行第一次认证后,由终端进行第二次认证,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可穿戴设备还可应用于近场业务处理场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近场业务处理场景通常可以分为近场支付场景及门禁系统场景。针对门禁系统场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可穿戴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交互。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门禁系统对应的读卡器等用于读取可穿戴设备中所存储信息的终端。参见图5,具体方法详见后续步骤:
在步骤501中,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检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达到预设距离;若检测到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则接收第一终端的访问请求。其中,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检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达到预设距离的 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内部预先设置有线圈,而第一终端可以提供交变磁场;通过线圈接收第一终端提供的交变磁场的能量;当可穿戴设备内部的线圈接收到的能量能带动可穿戴设备内部的芯片工作时,则确定可穿戴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达到了预设距离。其中,线圈与第一终端的距离越近,可穿戴设备内部的线圈接收到的能量越大。
在步骤502中,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如果是,执行步骤503,如果否,结束。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303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503中,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可穿戴设备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当检测到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主要用于近场业务场景,因此,在上述步骤501中,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的访问请求可以为近场支付请求,也可以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相应地,当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可穿戴设备可获取本地存储的货币数值。当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可穿戴设备可获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504中,可穿戴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306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可穿戴设备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蓝牙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终 端。
其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业务数据后,若第一业务数据为身份信息,第一终端在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库中查找该身份信息。当在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库中找到该身份信息时,确定该身份信息合法。当在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库中未找到该身份信息时,确定该身份信息不合法。
例如,以应用场景为门禁为例,可穿戴设备中可预先加载门禁系统相关的Mifare应用。当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贴近门禁系统时,门禁系统可读取可穿戴设备中的身份信息,并在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库中查找可穿戴设备中的身份信息。若在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库中找到该身份信息,确定该身份信息合法,则用户可以通过门禁。若在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库中未找到该身份信息,确定该身份信息不合法,则用户不可以通过门禁。
针对近场支付场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可穿戴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交互。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近场支付刷卡器等。参见图6,具体方法详见后续步骤:
在步骤601中,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501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2中,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如果是,执行步骤503,如果否,结束。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502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3中,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可穿戴设备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503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实施场景为近场支付场景,因此,第一业务数据可以为货币数值,本实施例不对第一业务数据的内容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604中,可穿戴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本实施例不对可穿戴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504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5中,可穿戴设备接收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对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其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业务数据后,可根据当前业务对应的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将修改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返回至可穿戴设备。
另外,当第一业务数据为货币数值时,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货币数值后,可根据当前业务的花费金额从货币数值中扣除,得到修改后的货币数值返回至可穿戴设备。
例如,以应用场景为近场支付为例。当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贴近支付系统时,支付系统可读取可穿戴设备中的支付余额数据,根据当前业务的花费金额从支付余额数据中扣除,从而得到修改后的支付余额数据,并修改后的支付余额数据返回至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业务数据后,可对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其中,可穿戴设备对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时,可同时替换原来本地存储的第一业务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中还可以设置读/写卡器,以对IC(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进行读取,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在 读取IC卡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蓝牙将读取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对数据进行显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中的读卡器,可以读取公交卡或者银行IC卡中的余额数据,并传输至手机。手机在接收到可穿戴设备传输的余额数据后,可进行显示,从而提示用户。
当然,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更新数据,根据更新数据通过读/写卡器对IC卡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改写,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用户可通过手机输入需要充值的金额,可穿戴设备接收到手机传输的充值金额后,根据充值金额通过读/写卡器对公交卡或银行IC卡的余额进行充值。
另外,由于在处理近场业务时,可穿戴设备中通常会置入NFC天线。因此,当可穿戴设备内部设置有电池时,可通过NFC天线实现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步骤中给出了可穿戴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多种功能,如近场支付,Mifare1门禁功能、远程支付、安全认证、NFC读写IC卡及无线充电等,可穿戴设备能够实现的功能可如图7所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穿戴设备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示意图,参照图8,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801、判断模块802、获取模块803及返回模块804。
该第一接收模块80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该判断模块802被配置为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 问权限;
该获取模块803被配置为当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
该返回模块804被配置为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9,该判断模块802包括查找单元8021及判断单元8022。
该查找单元8021被配置为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查找;
该判断单元8022被配置为根据查找结果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该判断模块802还包括接收单元8023或下载单元8024。
接收单元8023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终端预先发送的应用程序列表,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或者,下载单元8024被配置为从服务器上下载第一终端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上传的应用程序列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1,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805及存储模块806。
该第二接收模块805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
该存储模块806被配置为对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进行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2,该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807。
该建立模块807被配置为建立近场通信NFC连接;
该第一接收模块801被配置为通过建立的NFC连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3,该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808及保存模块809。
该第三接收模块808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改 后得到的第二业务数据;
该保存模块809被配置为对第二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803被配置为当访问请求为近场支付请求时,获取本地存储的货币数值;或者,当访问请求为身份信息认证请求,获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或者,当访问请求为远程支付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货币数值;或者,当访问请求为安全认证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认证信息;或者,当访问请求为集成电路卡IC交互请求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的交易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参照图14,该终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401、第二发送模块1402及接收模块1403。
第一发送模块1401被配置为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第二发送模块1402被配置为当所述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时,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模块140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 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5,该终端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1404或上传模块1405。
该第三发送模块1404被配置为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列表,所述应用程序列表中包含具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该上传模块1405被配置为通过本地所使用的用户账号,向服务器上传应用程序列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6,该终端还包括第四发送模块1406。
该第四发送模块1406被配置为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密钥,由所述可穿戴设备对所述密钥进行保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7,该终端还包括密码认证模块1407。
该密码认证模块1407被配置为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密码进行验证;
第一发送模块1401被配置为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执行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由可穿戴设备根据访问请求判断具有访问权限后,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接收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对业务进行处理的终端1800的框图。例如,终端1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8,终端1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802,存储器1804,电源组件1806,多媒体组件1808,音频组件1810,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的接口1812,传感器组件1814,以及通信组件1816。
处理组件1802通常控制终端1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808和处理组件1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1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806为终端1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1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808包括在终端1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TP(Touch Panel,触摸面板)。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1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 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810包括一个MIC(Microphone,麦克风),当终端1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804或经由通信组件1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812为处理组件1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1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814可以检测到终端1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1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814还可以检测终端1800或终端1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1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1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1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或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1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1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816还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 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技术,UWB(Ultra Wideband,超宽带)技术,BT(Bluetooth,蓝牙)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evice,数字信号处理设备)、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1800的处理器1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由可穿戴设备根据访问请求判断具有访问权限后,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接收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方法包括:
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发起访问的应用程序的信息,由可穿戴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由可穿戴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接收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的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 器完成业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由可穿戴设备根据访问请求判断具有访问权限后,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待处理业务数据。接收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加密后业务数据,根据加密后的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示意图,参照图19,该可穿戴设备包括主控制器1901、NFC控制器1902、eSE(Embedded Secure Element,嵌入式安全模块)1903及天线1904。
其中,主控制器1901、NFC控制器1902及eSE1903依次连接,天线1904与NFC控制器1902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参见图20,该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蓝牙组件1905;
其中,蓝牙组件1905与NFC控制器1902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参见图21,该可穿戴设备还包括NFC读卡器1906;
其中,NFC读卡器1906与蓝牙组件1905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成业务。由于可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访问权限,从而能避免未经授权的应用进行访问,使得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应用程序的信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若应用程序具有访问权限,获取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业务数据;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本发明对第一终端发送的待处理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加密后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服务器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