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02848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9624.2

申请日:

2015.01.14

公开号:

CN104588045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1J 27/06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7/06申请日:20150114|||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7/06; C01G29/00; B82Y40/00(2011.01)I; B82Y30/00(2011.01)I; C02F1/30

主分类号:

B01J27/06

申请人:

安徽师范大学

发明人:

彭银; 王丹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代理人:

张巧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包括如下步骤:(1)将Bi(NO3)3·5H2O和Na2C2O4分别溶于水中;(2)将Na2C2O4溶液加入到Bi(NO3)3溶液中并搅拌;(3)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4)冷却;(5)干燥;(6)煅烧;(7)取Bi2O3溶解在HCl溶液中;(8)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9)冷却;(10)干燥得到超薄BiOCl纳米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能够通过控制HCl的量来调控纳米粒子的尺寸范围,从而调制纳米粒子的活性暴露面及比表面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BiOCl超薄纳米片,在模拟太阳光或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RhB)染料具有非常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Bi(NO3)3·5H2O和Na2C2O4分别溶于水中;
(2)将Na2C2O4溶液加入到Bi(NO3)3溶液中并搅拌;
(3)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
(4)冷却;
(5)干燥;
(6)煅烧;
(7)取Bi2O3溶解在HCl溶液中;
(8)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
(9)冷却;
(10)干燥得到超薄BiOCl纳米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1~5g  Bi(NO3)3·5H2O和1~5g Na2C2O4分别溶于10-30mL蒸馏水中并超声。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得到 的混合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00-150℃下反应20-60h。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 /或(9)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和 /或(10)中,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数次后60℃干燥6h。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 得到的样品在空气中300-600℃煅烧2h得到Bi2O3。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 取0~0.5g Bi2O3溶解在10-40ml 4~16mmol/L的HCl溶液中超声3-10min、搅拌1h。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 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30-200℃下反应10-20h。

9.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超薄BiOCl纳米片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罗丹明(RhB)染料进行 光催化降解。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光催化技术可通过半导体材料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与电能,并能够对环境中有毒 有害有机污染物实现完全矿化降解,被认为是目前解决人类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最具有潜力 的技术方案之一。近些年,国内外学者研发了诸多新型光催化材料,其中,层状化合物中典 型代表卤氧秘系BiOX(X=Cl,Br,I)光催化材料,尤其层状结构的BiOCl具有充足的空间来 极化原子和原子轨道,促使诱导偶极矩能够有效地分离电子与空穴,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 致使BiOCl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从而引起光催化领域国内外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目前微纳米BiOCl光催化材枓的主要制备方法有:水解法、溶剂热法、醇热法、反相微乳法 等。但是要所制备的粒子尺寸控制在几纳米或几十纳米还是非常困难的。催化材料的结构形 貌、比表面积、晶面活性等因素对其光谱响应范围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存在一定关联性。 有效调控BiOCl光催化材料的形貌、尺寸、微结构和大比例暴露活性面,可极大地提高BiOCl 的光催化活性。但本领域还没有BiOCl纳米片的成熟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可控制备超薄BiOCl纳米片的方法。本发明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的光催化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Bi(NO3)3·5H2O和Na2C2O4分别溶于水中;
(2)将Na2C2O4溶液加入到Bi(NO3)3溶液中并搅拌;
(3)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
(4)冷却;
(5)干燥;
(6)煅烧;
(7)取Bi2O3溶解在HCl溶液中;
(8)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
(9)冷却;
(10)干燥得到超薄BiOCl纳米片。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1~5g Bi(NO3)3·5H2O和1~5g Na2C2O4分别溶于10-30mL蒸馏 水中并超声。
进一步地,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00-150℃下 反应20-60h。
进一步地,步骤(4)和/或(9)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进一步地,步骤(5)和/或(10)中,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数次后60℃干燥6h。
进一步地,步骤(6)中,得到的样品在空气中300-600℃煅烧2h得到Bi2O3。
进一步地,步骤(7)中,取0~0.5g Bi2O3溶解在10-40ml 4~16mmol/L的HCl溶液中超 声3-10min、搅拌1h。
进一步地,步骤(8)中,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30-200℃下 反应10-20h。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上述超薄BiOCl纳米片的用途,用于对罗丹明(RhB)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
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能够通过控制HCl的量来调 控纳米粒子的尺寸范围,从而调制纳米粒子的活性暴露面及比表面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 备的BiOCl超薄纳米片,在模拟太阳光或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RhB)染料具有非常好 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a)Bi2O3、(f)BiOCl的标准卡片图,(b)Bi2O3、(c)S1、(d)S2、(e)S3的XRD 图;
图2(A)为Bi2O3的SEM图;
图2(B)为S1的SEM图;
图2(C)为S2的SEM图;
图2(D)为S3的SEM图;
图3(A)为超薄的BiOCl纳米片(S1)的TEM照片;
图3(B)为超薄的BiOCl纳米片(S1)的HRTEM照片;
图3(C)为超薄的BiOCl纳米片(S1)的原子结构图;
图3(D)为超薄的BiOCl纳米片(S1)的晶体生长取向;
图4为超薄的BiOCl纳米片(S1)的XPS图;
图5为超薄BiOCl纳米片形成机理图;
图6(A)为S1在模拟太阳光下对RhB降解效果的紫外-可见吸收图谱;
图6(B)为S1、S2和S3在模拟太阳光下对RhB的降解效果图;
图7(A)超薄BiOCl纳米片在模拟太阳光作用下对RhB染料循环降解实验;
图7(B)为4次循环使用后超薄BiOCl纳米片的XRD衍射花样;
图8(A)为S1在可见光下对RhB降解效果的紫外-可见吸收图谱;
图8(B)为S1、S2和S3在可见光下对RhB的降解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发明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将1~5g Bi(NO3)3·5H2O和1~5g Na2C2O4分别溶于10-30mL蒸馏水中超声,然后将Na2C2O4溶液加入到Bi(NO3)3溶液中剧烈搅拌,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 100-150℃下反应20-60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的产物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数 次后60℃干燥6h。得到的样品在空气中300-600℃煅烧2h得到Bi2O3。
取0~0.5g Bi2O3溶解在10-40ml 4~16mmol/L的HCl溶液中超声3-10min、搅拌1h,得 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30-200℃下反应10-20h,自然冷却至室温。 得到的产物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数次后60℃干燥6h,加入HCl浓度由少到多的三个 样品分别命名为S1,S2和S3。
图1可以看出得到的S1、S2和S3都为纯的BiOCl。图2可以看出S1为超薄的片状结构, 随着HCl浓度的增大,BiOCl纳米片的厚度增大。从图5知,超薄BiOCl纳米片只有在特定 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参见图6,S1催化降解10min对Rh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9%,S1光催化 效率远远高于S2和S3。从图7看出,超薄BiOCl纳米片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光稳定性。 参见图8,S1样品在可见光照射下依然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 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 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BiOCl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包括如下步骤:(1)将Bi(NO3)35H2O和Na2C2O4分别溶于水中;(2)将Na2C2O4溶液加入到Bi(NO3)3溶液中并搅拌;(3)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4)冷却;(5)干燥;(6)煅烧;(7)取Bi2O3溶解在HCl溶液中;(8)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9)冷却;(10)干燥得到超薄BiOCl纳米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