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门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柜门把手.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72459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9.14CN201972459U*CN201972459U*(21)申请号 201120030965.7(22)申请日 2011.01.28E05B 1/00(2006.01)(73)专利权人深圳市灏域设计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大道南头城工业村深圳设计产业园水栋216(72)发明人李明春(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代理人李新林(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机柜门把手(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和安装在门板上的把手,其中所述把手上连接有转轴,该转轴位。
2、于上轴套和下轴套中,所述上轴套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下轴套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下轴套波形凸起和第二波形凹槽,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中,并通过转轴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向第二波形凹槽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下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套在上轴套与下轴套中,由于上轴套与下轴套对应卡合,且上轴套可在把手及转轴带动下沿着下轴套顶面弧线运行,从而实现机柜门的轻松开启与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轴套的卡合结构,实现了把手良好的操控性,具有用力时间短,手感好、不会造成门把手损坏等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
3、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CN 201972461 U 1/1页21.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该转轴(201)位于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中,所述上轴套(203)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205)中,并通过转轴(201)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向第二波形凹槽(208)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
4、在于所述转轴(201)底部设置有一固定件(207),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该固定件(20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通过转轴(201)带动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203)与把手(2)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202)。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1/2页3一种机柜门把手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尤其是一种安装在机柜门上的把手。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通讯设备或供电设备通常安装在安全措施比较完善的机柜中,在进行。
5、调试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反复地开启机柜门,而每次调试维护都需要先用钥匙打开门锁,然后在通过机柜门把手把机柜门打开。0003 通常的机柜门把手都是把手与转轴连接为一体,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持续用力,才能保证门处于打开状态,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用户操作性差,用力时间较长,手感不好,且长时间处于用力工作状态下,门锁容易损坏。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柜门把手,以解决现有机柜门把手操作性差,用力时间长,手感不好以及门把手容易损坏的问题。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
6、,其中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该转轴(201)位于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中,所述上轴套(203)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205)中,并通过转轴(201)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向第二波形凹槽(208)运动。0007 其中所述转轴(201)底部设置有一固定件(207),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该固定件(207)上。0008 其中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通过转轴(20。
7、1)带动转动。0009 其中所述上轴套(203)与把手(2)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202)。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下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套在上轴套与下轴套中,由于上轴套与下轴套对应卡合,且上轴套可在把手及转轴带动下沿着下轴套运行,从而实现机柜门的轻松开启与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轴套的卡合结构,实现了把手良好的操控性,具有用力时间短,手感好、不会造成门把手损坏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示意图。0012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打开45度状态示意图。0014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说 明 书。
8、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2/2页4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0016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示意图。0017 图中标识说明:门板1、把手2、转轴201、弹簧202、上轴套203、上轴套波形凸起204、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206、固定件207、第二波形凹槽208、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机柜门把手,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机柜门把手操作性差,用力时间长,手感不好以及门把手容易损坏的问题。0020 请参。
9、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包括有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其中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外部设置有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可通过转轴201带动转动并且上下滑动;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门板1上。0021 其中上轴套203的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可对应与上述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及第二波形凹槽208卡合。0022 其中当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
10、如图1、图2所示,此时把手2处于图1中位置,而上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下轴套206上端的第一波形凹槽205中,该情况下上轴套203下端与下轴套206上端紧密贴合,此时门板处于关闭状态。0023 当门板处于45度打开状态时,如图3、图4所示,把手2处于图3中位置,而上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在把手2转动情况下对应发生转动并上移,此时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第一波形凹槽205向上移动到下轴套波形凸起209位置处,上下轴套同时处于波峰处,形成不稳定的线接触,此时门板处于45度打开状态。0024 当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如图5、图6所示,把手2处于图5中位置,而上。
11、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在把手2转动情况下对应发生转动,此时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下轴套波形凸起209移动到第二波形凹槽208位置处,完成卡合,而上轴套203与下轴套206再次接触,此时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0025 由于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下轴套波形凸起209移动到第二波形凹槽208位置过程中,基本不用力即可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打开机柜门实际上只有在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从第一波形凹槽205向上移动到下轴套波形凸起209位置过程中才会用力,所以大大节省了用力,且操控性及手感好。0026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柜门把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
12、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 明 书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1/4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2/4页6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3/4页7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4/4页8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