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门把手.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02460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30965.7

申请日:

2011.01.28

公开号:

CN201972459U

公开日:

2011.09.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B 1/00申请日:20110128授权公告日:20110914终止日期:20120128|||授权

IPC分类号:

E05B1/00

主分类号:

E05B1/00

申请人:

深圳市灏域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明春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大道南头城工业村深圳设计产业园水栋21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代理人:

李新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和安装在门板上的把手,其中所述把手上连接有转轴,该转轴位于上轴套和下轴套中,所述上轴套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下轴套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下轴套波形凸起和第二波形凹槽,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中,并通过转轴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向第二波形凹槽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下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套在上轴套与下轴套中,由于上轴套与下轴套对应卡合,且上轴套可在把手及转轴带动下沿着下轴套顶面弧线运行,从而实现机柜门的轻松开启与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轴套的卡合结构,实现了把手良好的操控性,具有用力时间短,手感好、不会造成门把手损坏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该转轴(201)位于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中,所述上轴套(203)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205)中,并通过转轴(201)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向第二波形凹槽(208)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1)底部设置有一固定件(207),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该固定件(207)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通过转轴(201)带动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203)与把手(2)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202)。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机柜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尤其是一种安装在机柜门上的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通讯设备或供电设备通常安装在安全措施比较完善的机柜中,在进行调试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反复地开启机柜门,而每次调试维护都需要先用钥匙打开门锁,然后在通过机柜门把手把机柜门打开。
通常的机柜门把手都是把手与转轴连接为一体,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持续用力,才能保证门处于打开状态,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用户操作性差,用力时间较长,手感不好,且长时间处于用力工作状态下,门锁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柜门把手,以解决现有机柜门把手操作性差,用力时间长,手感不好以及门把手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其中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该转轴(201)位于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中,所述上轴套(203)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205)中,并通过转轴(201)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向第二波形凹槽(208)运动。
其中所述转轴(201)底部设置有一固定件(207),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该固定件(207)上。
其中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通过转轴(201)带动转动。
其中所述上轴套(203)与把手(2)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20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下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套在上轴套与下轴套中,由于上轴套与下轴套对应卡合,且上轴套可在把手及转轴带动下沿着下轴套运行,从而实现机柜门的轻松开启与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轴套的卡合结构,实现了把手良好的操控性,具有用力时间短,手感好、不会造成门把手损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打开45度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门板1、把手2、转轴201、弹簧202、上轴套203、上轴套波形凸起204、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206、固定件207、第二波形凹槽208、下轴套波形凸起2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机柜门把手,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机柜门把手操作性差,用力时间长,手感不好以及门把手容易损坏的问题。
请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包括有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其中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外部设置有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可通过转轴201带动转动并且上下滑动;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门板1上。
其中上轴套203的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可对应与上述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及第二波形凹槽208卡合。
其中当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如图1、图2所示,此时把手2处于图1中位置,而上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下轴套206上端的第一波形凹槽205中,该情况下上轴套203下端与下轴套206上端紧密贴合,此时门板处于关闭状态。
当门板处于45度打开状态时,如图3、图4所示,把手2处于图3中位置,而上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在把手2转动情况下对应发生转动并上移,此时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第一波形凹槽205向上移动到下轴套波形凸起209位置处,上下轴套同时处于波峰处,形成不稳定的线接触,此时门板处于45度打开状态。
当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如图5、图6所示,把手2处于图5中位置,而上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在把手2转动情况下对应发生转动,此时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下轴套波形凸起209移动到第二波形凹槽208位置处,完成卡合,而上轴套203与下轴套206再次接触,此时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由于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下轴套波形凸起209移动到第二波形凹槽208位置过程中,基本不用力即可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打开机柜门实际上只有在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从第一波形凹槽205向上移动到下轴套波形凸起209位置过程中才会用力,所以大大节省了用力,且操控性及手感好。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柜门把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机柜门把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机柜门把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机柜门把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机柜门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柜门把手.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72459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9.14CN201972459U*CN201972459U*(21)申请号 201120030965.7(22)申请日 2011.01.28E05B 1/00(2006.01)(73)专利权人深圳市灏域设计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大道南头城工业村深圳设计产业园水栋216(72)发明人李明春(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代理人李新林(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机柜门把手(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和安装在门板上的把手,其中所述把手上连接有转轴,该转轴位。

2、于上轴套和下轴套中,所述上轴套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下轴套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下轴套波形凸起和第二波形凹槽,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中,并通过转轴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向第二波形凹槽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下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套在上轴套与下轴套中,由于上轴套与下轴套对应卡合,且上轴套可在把手及转轴带动下沿着下轴套顶面弧线运行,从而实现机柜门的轻松开启与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轴套的卡合结构,实现了把手良好的操控性,具有用力时间短,手感好、不会造成门把手损坏等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

3、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CN 201972461 U 1/1页21.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该转轴(201)位于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中,所述上轴套(203)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205)中,并通过转轴(201)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向第二波形凹槽(208)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

4、在于所述转轴(201)底部设置有一固定件(207),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该固定件(20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通过转轴(201)带动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203)与把手(2)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202)。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1/2页3一种机柜门把手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尤其是一种安装在机柜门上的把手。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通讯设备或供电设备通常安装在安全措施比较完善的机柜中,在进行。

5、调试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反复地开启机柜门,而每次调试维护都需要先用钥匙打开门锁,然后在通过机柜门把手把机柜门打开。0003 通常的机柜门把手都是把手与转轴连接为一体,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持续用力,才能保证门处于打开状态,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用户操作性差,用力时间较长,手感不好,且长时间处于用力工作状态下,门锁容易损坏。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柜门把手,以解决现有机柜门把手操作性差,用力时间长,手感不好以及门把手容易损坏的问题。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机柜门把手,包括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

6、,其中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该转轴(201)位于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中,所述上轴套(203)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第一波形凹槽(205)中,并通过转轴(201)带动沿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向第二波形凹槽(208)运动。0007 其中所述转轴(201)底部设置有一固定件(207),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该固定件(207)上。0008 其中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通过转轴(20。

7、1)带动转动。0009 其中所述上轴套(203)与把手(2)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202)。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下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套在上轴套与下轴套中,由于上轴套与下轴套对应卡合,且上轴套可在把手及转轴带动下沿着下轴套运行,从而实现机柜门的轻松开启与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轴套的卡合结构,实现了把手良好的操控性,具有用力时间短,手感好、不会造成门把手损坏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示意图。0012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打开45度状态示意图。0014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说 明 书。

8、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2/2页4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0016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示意图。0017 图中标识说明:门板1、把手2、转轴201、弹簧202、上轴套203、上轴套波形凸起204、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206、固定件207、第二波形凹槽208、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机柜门把手,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机柜门把手操作性差,用力时间长,手感不好以及门把手容易损坏的问题。0020 请参。

9、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柜门把手,包括有门板1和安装在门板1上的把手2,其中所述把手2上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外部设置有上轴套203和下轴套206,所述上轴套203对应固定安装在转轴201上,并可通过转轴201带动转动并且上下滑动;所述下轴套206固定安装在门板1上。0021 其中上轴套203的下端设置有一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下轴套206上端设置有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和第二波形凹槽208,所述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可对应与上述第一波形凹槽205、下轴套波形凸起209及第二波形凹槽208卡合。0022 其中当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

10、如图1、图2所示,此时把手2处于图1中位置,而上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对应卡合在下轴套206上端的第一波形凹槽205中,该情况下上轴套203下端与下轴套206上端紧密贴合,此时门板处于关闭状态。0023 当门板处于45度打开状态时,如图3、图4所示,把手2处于图3中位置,而上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在把手2转动情况下对应发生转动并上移,此时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第一波形凹槽205向上移动到下轴套波形凸起209位置处,上下轴套同时处于波峰处,形成不稳定的线接触,此时门板处于45度打开状态。0024 当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如图5、图6所示,把手2处于图5中位置,而上。

11、轴套203下端的上轴套波形凸起204在把手2转动情况下对应发生转动,此时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下轴套波形凸起209移动到第二波形凹槽208位置处,完成卡合,而上轴套203与下轴套206再次接触,此时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0025 由于上轴套波形凸起204沿着下轴套波形凸起209移动到第二波形凹槽208位置过程中,基本不用力即可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打开机柜门实际上只有在上轴套波形凸起204从第一波形凹槽205向上移动到下轴套波形凸起209位置过程中才会用力,所以大大节省了用力,且操控性及手感好。0026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柜门把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

12、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 明 书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1/4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2/4页6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3/4页7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CN 201972461 U 4/4页8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7245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