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88657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13CN202788657U*CN202788657U*(21)申请号 201220377667.X(22)申请日 2012.08.01E21B 17/1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址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72)发明人管志川 刘永旺 张洪宁(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代理人刘岩(54) 实用新型名称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
2、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防扭部件,轴向限位部件,调节部件共同构成,防扭部件为扶正过流套筒和花键防旋体,扶正过流套筒安装在转换接头内,扶正过流套筒的内孔穿过超高压钻井液流道;花键防旋体安装在扶正过流套筒与超高压钻井液流道之间;所述的轴向限位部件为防退螺母和压紧螺母,其中,防退螺母安装在超高压钻井液流道上,压紧在花键防旋体上;压紧螺母压紧在扶正过流套筒上;所述的调节部件为调节垫片。有益效果是:结构加工简单,便于拆装;提高了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以避免超高压钻井液流道上超高压软管与钻头体内腔接触,消除了摩擦导致超高压软管受损的安全隐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2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1/1页21.一种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防扭部件,轴向限位部件,调节部件共同构成,所述的防扭部件为扶正过流套筒(4)和花键防旋体(5),其中扶正过流套筒(4)安装在转换接头(7)内,扶正过流套筒(4)的内孔穿过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花键防旋体(5)安装在扶正过流套筒(4)与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之间,花键防旋体(5)的端盖下表面与扶正过流套筒(4)上端面接触;所述的轴向限位部件为防退螺母(2)和压紧螺母(3),其中,防退螺母(2)安装在超高。
4、压钻井液流道上,压紧在花键防旋体(5)上;压紧螺母(3)压紧在扶正过流套筒(4)上;所述的调节部件为调节垫片(6),安装在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限位平面与扶正过流套筒(4)下端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扶正过流套筒(4)上开有两道过流孔(8),用于普通钻井液过流;扶正过流套筒(4)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一个金属键,分别与转换接头(7)和花键防旋体(5)上的键槽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其特征是:花键防旋体(5)的端盖处开有多道键槽,其中,任一键槽均可与扶正过流套筒(4)上端部花键相配。
5、合。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88657 U1/2页3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增压提速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背景技术0002 超高压射流辅助破岩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井下增压装置与超高压双流道钻头配合使用是实现这一技术的主要方式。由于井下增压装置输出到超高压双流道钻头的流体压力在100Mpa以上,因此在井下增压装置超高压钻井液输出管路与超高压双流道钻头的超高压流道连接部位需安装密封总成以防止钻井液的泄露。但在超高压双流道钻头与井下增压装置拆装过程中,密封的存在会产生较大摩擦力。两者间的摩擦。
6、力,会对超高压流道与钻头体的连接部位产生轴向拉力、轴向压力和旋转扭矩,极易引起该部位的破坏。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井下增压提速系统内超高压流道居中扶正装置,用于承受超高压钻头在拆装以及正常钻进时超高压钻井液流道所受的轴向载荷及扭矩。0004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防扭部件,轴向限位部件,调节部件共同构成,所述的防扭部件为扶正过流套筒和花键防旋体,其中扶正过流套筒安装在转换接头内,扶正过流套筒的内孔穿过超高压钻井液流道;花键防旋体安装在扶正过流套筒与超高压钻井液流道之间,花键防旋体的端盖下表面与扶正过流套筒上端面接触;0005 所述的轴向限位部件。
7、为防退螺母和压紧螺母,其中,防退螺母安装在超高压钻井液流道上,压紧在花键防旋体上;压紧螺母压紧在扶正过流套筒上;0006 所述的调节部件为调节垫片,安装在超高压钻井液流道限位平面与扶正过流套筒下端面之间。0007 上述的扶正过流套筒上开有两道过流孔,用于普通钻井液过流;扶正过流套筒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一个金属键,分别与转换接头和花键防旋体上的键槽相配合。0008 花键防旋体的端盖处开有多道键槽,其中,任一键槽均可与扶正过流套筒上端部花键相配合,利用花键配合传递超高压钻井液流道所受扭矩,防止超高压钻井液流道旋转。000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0010 1、采用花键配合的方式传递。
8、超高压钻井液流道所受的扭矩,可有效防止超高压钻井液流道旋转,并且该结构加工简单,便于拆装;0011 2、花键防旋体上开有多道键槽,其中任一键槽均可与扶正过流套筒上花键配合,可以释放超高压钻井液流道的超高压软管在装配时所受的扭矩,便于安装,提高了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0012 3、超高压钻井液流道限位平面与扶正过流套筒之间的调节垫片,可以调节超高压钻井液流道的轴向位置,通过调节其轴向位置可以避免超高压钻井液流道上超高压软管与说 明 书CN 202788657 U2/2页4钻头体内腔接触,消除了摩擦导致超高压软管受损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0013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 附图2是本实。
9、用新型的A-A剖视图;0015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0016 附图4是花键防旋体的正面剖视图0017 附图5是花键防旋体的花键结构示意图;0018 上图中: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放退螺母2、压紧螺母3、扶正过流套筒4、花键防旋体5、调节垫片6、转换接头7、过流孔8。具体实施方式0019 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20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防扭部件,轴向限位部件,调节部件共同构成,所述的防扭部件为扶正过流套筒4和花键防旋体5,其中扶正过流套筒4安装在转换接头7内,扶正过流套筒4的内孔穿过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花键防旋体5安装在扶正过流套筒4与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之间,花。
10、键防旋体5的端盖下表面与扶正过流套筒4上端面接触;所述的轴向限位部件为防退螺母2和压紧螺母3,其中,防退螺母2安装在超高压钻井液流道上,压紧在花键防旋体5上;压紧螺母3压紧在扶正过流套筒4上;所述的调节部件为调节垫片6,安装在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限位平面与扶正过流套筒4下端面之间。0021 上述的扶正过流套筒4上开有两道过流孔8,用于普通钻井液过流;扶正过流套筒4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一个金属键,分别与转换接头7和花键防旋体5上的键槽相配合。0022 花键防旋体5的端盖处开有12道键槽,其中,任一键槽均可与扶正过流套筒4上端部花键相配合,利用花键配合传递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所受扭矩,防止超高压钻井液流。
11、道1旋转。0023 上述的压紧螺母3左旋扣旋与转换接头上,压紧在扶正过流套筒4上,压紧螺母与转换接头7上的限位台阶平面使扶正过流套筒4在轴向上得到固定,用于承受井下增压装置与超高压钻头系统拆卸时密封总成对金属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产生的轴向拉力。防退螺母2安装在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上压紧在花键防旋体5上,与花键防旋体5端盖上端面接触,防退螺母2与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限位平面使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在轴向上得到固定,用于承受井下增压装置与超高压钻头系统装配时密封总成对金属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产生的轴向压力。0024 上述的调节部件调节垫片6装与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限位平面与扶正过流套筒4下端面之间,通过增加或减。
12、少调节垫片的个数来调节超高压钻井液流道在轴向上的位置,通过调节其轴向位置避免超高压钻井液流道的超高压软管与钻头体内腔接触。0025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安装顺序:(1)将扶正过流套筒4穿过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安装在转换接头7内,与转换接头7限位台阶面接触;(2)将花键防旋体5装入扶正过流套筒4与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之间;(3)将压紧螺母3左旋进转换接头7内,压紧在扶正过流套筒4上;(4)将防退螺母2旋到超高压钻井液流道1上,压紧在花键防旋体5端盖上表面。说 明 书CN 202788657 U1/4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88657 U2/4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88657 U3/4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88657 U4/4页8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8865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