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送进被缝制物品用送布牙的缝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地送进被缝制物品的主送布牙及从动地送进被缝制物品的副送布牙的缝纫机。
通常,缝纫机的送布牙的送进运动是通过将朝送布方向前后方向地摆动和朝上下方向的摆动合成后的椭圆运动来完成。该朝前后方向的摆动量(正确地是针板上的前后方向的摆动量)为送布量。
把前述这种主副送布牙设置在送布方向的前后方向上,通过将双方的前后方向摆动量即送布量设定为互相不同,能够在使被缝制物品展开或缩小的同时进行缝制。
以往,该主送布牙的前后方向的摆动是通过偏心凸轮等的偏心机构把缝纫机主轴的转动变换成摆动来进行的。另外,副送布牙的前后方向的摆动是与主送布牙或其摆动机构的摆动进行连动而从动地进行摆动的。
在具有前述主副送布牙的缝纫机中,在调节主送布牙的送布最(前后方向摆动量)时,通过调节前述偏心机构的偏心量来完成,在调节副送布牙的送布量时,通过调节主送布牙或与其摆动机构间的连杆机构的传送量来完成。
在具有前述主副送布牙的缝纫机中,由于副送布牙的摆动与主送布牙或其摆动机构直接连动,若变更主送布牙的送布量,电得以相同比地变更副送布牙的送布量,因此,不能变更主送布牙与副送布牙的差动比(两者送布量之比),而存在着不能得到较大的差动比的幅度的问题。
即,由于副送布牙的摆动和主送布牙的摆动不是独立的,不能分别设定主副送布牙的送布量,因而不能没定成主送布牙的送布量为最大而副送布牙的送布量为最小及与此或者不能进行相反设定等的各种差动比。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这样一种缝纫机,它用便宜的零件实现使送布牙的摆动量为可变的结构、使送布牙摆动量容易调节并且能自由地进行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的调节,因而加大差动比的幅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具有主动地送进被缝制物品的主送布牙及从动地送进被缝制物品的副送布牙,还具有
摆动机构,把缝纫机主轴的转动变换成摆动体的摆动,
连杆机构,通过第一摆杆把前述摆动体的摆动传送到前述主送布牙上,
第一调节机构,能调节成为前述第一摆杆的摆动中心的第一转轴的位置,
第二连杆机构,通过第二摆杆把前述摆动体的摆动传送到前述副送布牙上,
第二调节机构,能调节成为前述第一摆杆的摆动中心的第二转轴的位置,
通过前述第一转轴的位置调节使主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为可变的,通过前述第二转轴的位置调节使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为可变的。
根据该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用便宜且简单的零件构成使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为可变的结构。
再有,由于主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的调节机构和副送布牙的摆动量的调节机构是分别独立的,因此,主送布牙的摆动量和副送布牙的摆动量可互相自由地选择,因而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的差动比的幅度就会加大。
另外,由于使主送布牙及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分别独立并且按正负向设定,因此,也能按正向设定主送布牙的送布方向,且逆向没定副送布牙的送布方向。由此,例如,通过使主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为正的较小量,而使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为负,就能使送布节距变小,而使布的展开变大。
根据本发明,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在缝制中就能变更主送布牙及副送布牙的送布量。因此,在缝制过程中,能使送布节距变大或变小,使布的展开变大或变小,并能使布的缩小变大或变小。
再者,上述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可以是用手操作的杆及刻度盘,也可以是用脚操作的踏板。
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具有使前述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机构,通过操作前述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的任一个使两者连动地操作,即使是在缝制中也能使前述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同时变化。
根据该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在缝制中变更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这两者的送布量时提高了操作性。由此,能使所谓的密缝操作性良好。所谓的密缝就是例如为了防止错位以小节距缝制线迹开始和终了。
权利要求3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个所记载的发明,该缝纫机具有成圈器及连杆机构,所述的成圈器是沿送布方向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摆动并描绘出椭圆轨迹的例如双链式成圈器,而连杆机构由前述摆动体的摆动导出该成圈器的送布方向的摆动。
以往,在具有也沿送布方向摆动而描绘出椭圆轨迹的成圈器的缝纫机中,为成圈器设置另一个偏心机构,由另一个主轴的转动导出该成圈器的送布方向的摆动,但是,根据该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用送布牙及成圈器兼用朝送布方向摆动的导出件,因而通过上述连杆机构可降低缝纫机总的制造成本。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缝纫机送布机构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结构中沿箭头A-A线的侧视图,表示了偏心凸轮8,送进曲柄杆9,送进轴驱动杆10等的连接结构。
图3是图1结构中沿箭头B-B线的侧视图,表示了使主送布牙3动作的结构。
图4是图1结构中沿箭头C-C线的侧视图,表示了使副送布牙5动作的结构。
图5是表示操作部的结构的左侧视图,该操作部调节操作图1结构中的主送布牙3及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
图6是表示使图5的操作部与踏板相连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7概略地表示了成圈器的送布方向的摆动机构,其中,(a)是其侧视图,(b)是(a)中沿箭头D-D线的剖面图。
以下参见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100省略了全体图,它是例如一边对成堆布切边一边缝制其边的包缝机,图1是表示其缝纫机100的送布机构部分的俯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100上装有双链式成圈器64(图7),该成圈器64作前后左右摆动并描绘出椭圆轨迹,用于在针间形成双链式线迹。
图1中,1是缝纫机主轴、3是主送布牙、4是主送布摆杆、5是副送布牙、6是副送布摆杆、8是偏心凸轮、9是送布曲柄杆、10是送布轴驱动杆、11是作为摆动体的送布轴、13是主送布驱动杆、14是摆杆驱动连杆、15是第一摆杆、16是摆杆驱动连杆、18是主送布调节体、19是支轴、20是主送布调节连杆、23是副送布驱动杆、24是摆杆驱动连杆、25是第二摆杆、26是摆杆驱动连杆、28是副送布调节体、29是支轴、30是副送布调节连杆、33是主送布调节轴、34是副送布调节轴、38是作为第一操作部的主送布杆、39是主送布锁紧螺母、41是作为第二操作部的副送布杆、42是副送布锁紧螺母、44是锁紧螺母基座。
偏心凸轮8、送布曲柄杆9、送布轴驱动杆10等的连接结构示于图2中的箭头A-A线取的侧视图。
由于偏心凸轮8、送布曲柄杆9及送布轴驱动杆10构成了将回转运动变为摆动运动的摆动机构,将缝纫机主轴1的回转运动变换为摆动运动向作为摆动体的送布轴11传递。送布曲柄杆9及送布轴驱动杆10以销a1为中心可回转地连接。
再者,在此虽然把轴(送布轴11)用作摆动体,但是,摆动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轴体,也可以采用以支点为中心摆动的臂及在导板上摆动的滑块等摆动结构中的任一种。
图3为箭头B-B线的侧视图,表示了作为使主送布牙动作的结构的主送布牙3、第一摆杆15、主送布调节体18、主送布驱动杆13、主送布调节轴33、主送布调节杆36、主送布调节连杆20等的连接结构。
在使主送布牙3止动的主送布摆杆4上设有导槽4a、4b,该导槽4a、4b分别在中部和后端沿前后方向(图3上下方向)伸出。在中部的导槽4a内通过块体52嵌有偏心轮1a,使其能朝前述的前后方向摆动,所述的偏心轮1a固定在缝纫机主轴上,而在后端的导槽4b内通过块体嵌有摆杆支轴54,使其能朝前述的前后方向摆动,所述的摆杆支轴54固定在机架上。由于此结构,随着缝纫机主轴1的转动,通过偏心轮1a使前述主摆杆4朝缝纫机的上下方向(图3左右方向)摆动。
主送布驱动杆13、摆动杆驱动连杆14、第一摆杆15及摆杆驱动连杆16构成了第一连杆机构,该第一连杆机构把送布轴11的摆动变换传送成主送布摆杆4的前后运动。其中,摆杆驱动连杆14、第一摆干15及摆杆驱动连杆16分别通过销a4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摆杆驱动连杆16在销a5的另一端与主送布摆杆4相连。第一摆杆15在可转动的状态下保持在固定的第一转轴b1上,由此结构,决定了该第一连杆机构的运动是根本的,并且主送布摆杆4及主送布牙3朝前后方向摆动。成为该第一摆杆15的转动中心的第一转轴b1的位置是可调的,如下所述,通过变更其位置就能改变第一连杆机构所产生的运动的传送量。
主送布调节体18、主送布调节连杆20、主送布调节杆36、主送布调节轴33及主送布杆38(图1)构成了调节上述第一转轴b1的位置的第一调节机构。
主送布调节体18从平面看为三角形状的构件,中央的角部在可转动的状态下支持在支持轴19(图1)上,所述的支持轴19固定在机架上,同时,一端的角部通过销a7与主送布调节连杆20的一端相连,把第一转轴b1保持在另一端的角部上。
主送布调节轴33可转动地支持在机架上,主送布调节杆36的基端固定在前述主送布调节轴33上,前端通过销a9可转动地与前述主送布调节连杆20的另一端相连。主送布杆38的基端固定在前述主送布调节轴33上,前端位于缝纫机机架外面,并以前述主送布调节轴33为中心在上段与下段之间可进行手动转动操作。
把主送布杆38从上段移到下段时,固定在前述主送布调节轴33上的主送布调节杆36按顺时针方向(图3及5)转动,主送布调节连杆20随着朝图3的右方移动,而且,主送布调节体18以前述支持轴19为中心按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第一转轴b1按顺时针方向变位。因此,在使与送布轴11连动且以第一转轴b1为中心转动摆动的第一摆杆15摆动时,由于第一摆杆15前端的销a4的摆动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转轴b1变近,第一摆杆15的摆动的图3中的上下方向成分(主送布牙3的前后方向成分、即送布量)就变大。
把主送布杆从下段移到上段时,与上述相反,由于第一摆杆15前端的销a4的摆动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转轴b1变近,因而,前述图3中的上下方向成分(送布量)就变小。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把主送布杆38设定成在上段和下段的中间位置第一摆杆15的前述上下方向成分为0,因而,在该位置送布量为0mm,另外,在主送布杆38为最下段时,送布量被设定成10mm。另外,为最上段时,销a4的摆动位置越过前述第一转轴b1为图3的左方,设定为,摆动相位逆转180°,送布量为-1mm,即为逆向。
图4表示了图1中箭头C-C线取的侧视图,它表示了把图1中的副送布牙5、第二摆杆25、副送布调节体28、副送布驱动杆23、副送布调节轴34、副送布调节杆37、副送布调节连杆30等的连接结构作为使副送布牙动作的结构。
使副送布牙5动作的结构与使主送布牙3动作的结构大致相同。
在使副送布牙5止动的副送布摆杆6上设有导槽6a、6b,该导槽6a、6b分别在中部和后端沿前后方向(图3上下方向)伸出。在中部的导槽6a内通过块体52嵌有偏心轮1b,使其能朝前述的前后方向摆动,所述的偏心轮1b固定在缝纫机主轴1上,而在后端的导槽6b内上通过块体嵌有摆杆支轴54,使其能朝前述的前后方向摆动,所述的摆杆支轴54固定在机架上。由于此结构,随着缝纫机主轴1的转动,通过偏心轮1a使前述副摆杆6朝缝纫机的上下方向(图3左右方向)摆动。
副送布驱动杆23、摆动杆驱动连杆24、第二摆杆25及摆杆驱动连杆26构成了第二连杆机构,该第二连杆机构把送布轴11的摆动传送到副送布摆杆6。其中,摆杆驱动连杆24、第二摆杆25及摆杆驱动连杆26分别通过销a14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第二摆杆25在可转动的状态下保持在固定的第二转轴b2上,由此结构,决定了该第二连杆机构的运动是根本的,副送布摆杆6及副送布牙5朝前后方向摆动。作为该第二摆杆25的转动中心的第二转轴b2的位置是可调的,通过变更其位置能改变第二连杆机构所产生的运动的传送量。
副送布调节体28、副送布调节连杆30、副送布调节杆37、副送布调节轴34及副送布杆41(图1)构成了调节上述第二转轴b2的位置的第二调节机构。
副送布调节体28从平面看为作成三角形状的构件,把中央的角部在可转动的状态下支持在支持轴29(图1)上,所述的支持轴29固定在机架上,同时,一端的角部通过销a17与主送布调节连杆30的一端相连,把第二转轴b2保持在另一端的角部上。
副送布调节轴34可转动地支持在机架上,副送布调节杆37的基端固定在前述副送布调节轴34上,前端通过销a17可转动地与前述主送布调节连杆30的另一端相连。副送布杆41的基端固定在前述主送布调节轴34上,前端位于缝纫机机架外面,并以前述副送布调节轴34为中心在上段与下段之间可进行手动转动操作。
把副送布杆41从上段移到下段时,固定在前述副送布调节轴34上的主送布调节杆37按顺时针方向(图4及5)转动,主送布调节连杆30随着朝图4的右方移动,而且,副送布调节体28以前述支持轴29为中心按图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第二转轴b2按顺时针方向变位。因此,在使与送布轴11连动且以第二转轴b2为中心转动摆动的第二摆杆25摆动时,由于第二摆杆25前端的销a14的摆动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转轴b2变近,因而,第二摆杆25的摆动的图4中的上下方向成分(副送布牙5的前后方向成分、即送布量)变大。
把副送布杆41从下段移到上段时,与上述相反,由于第二摆杆25前端的销a14的摆动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转轴b2变近,因而,前述图4中的上下方向成分(送布量)变小。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把副送布杆41设定成在上段和下段的中间位置第二摆杆25的前述上下方向成分为0,因而,在该位置送布量为0mm,另外,在副送布杆41为最下段时,送布量被设定成10mm。另外,为最上段时,销a14的摆动位置越过前述第二转轴b2为图4的左方,设定为,摆动相位逆转180°,送布量为-1mm,即为逆向。
图5表示了作为调节操作主送布牙3及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的操作部的结构的侧视图,它表示了图1中的主送布杆38、副送布杆41、主送布锁紧螺母39、副送布锁紧螺母42等的结构。图6表示了使图5的操作部与踏板连动的结构的侧视图。
由于按上述那样进行第一转轴b1的位置调节的操作,主送布杆38停止于主送布调节轴33,可以以该轴为中心与该轴一起转动。
通过使主送布锁紧螺母39止动,能够固定该主送布杆38的位置。通过在主送布锁紧螺母39与锁紧螺母基座44之间夹持主送布杆38就能使该杆止动,所述锁紧螺母基座44设在缝纫机100的机架上,在主送布杆38上设有退离槽38b,在转动操作该杆时退离槽使主送布锁紧螺母39退离。另外,挡块46a、46b可停止于该退离槽38b内,通过调节挡块46a、46b的止动位置能够调节主送布杆38的操作范围。另外,在主送布杆38上设有退离槽38a,在转动操作后述的副送布杆41时退离槽使副送布锁紧螺母42退离。
如图6所示,把朝后方伸出的伸出腕38A(图5中省略了)设在该主送布杆38的后方,在该伸出腕38A的端部形成连接踏板用止接孔38c和弹簧用止接孔38d。
该弹簧件40A的一端止于上述弹簧用止接孔38d内,把该弹簧件40A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由于该弹簧件40A的作用,在松开主送布锁紧螺母44时,将主送布杆38的后端向上抬起,向下压F前方的杆。另外,在松开主锁紧螺母44并且副送布杆止于主送布杆38时,主送布杆38与副送布杆41一起,将其后端向上抬起,将前方的杆向下压下。
另外,通过连接锁40c把踏板40B与上述连接踏板用连接孔38c连接起来,操作者一边用脚踏该踏板40B一边开放,可上下地操作主送布杆38(在副送布杆止于主送布杆38时,副送布杆41也随着一起动作)。
由于按上述那样进行第二转轴b2的位置调节的操作,副送布杆41停止于主送布调节轴34,可以以该轴为中心与该轴一起转动。
通过使副送布锁紧螺母42止动,能够固定该副送布杆38的位置(在固定主送布杆38时)。通过副送布锁紧螺母42在副送布杆41与锁紧螺母42之间夹持主送布杆38能使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止动,并且构成把主送布杆38与副送布杆41连接起来的连接装置。另外,在转动操作该杆时,在副送布杆41上设有退离槽41a,退离槽41a使锁紧螺母基座44退离。
通过拧紧主送布锁紧螺母39使主送布杆38止于机架,以及通过拧紧副送布锁紧螺母42使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止动,并且,若不拧紧这两个锁紧螺母39、42,就不能固定主送布杆和副送布杆41。即,通过只拧紧副锁紧螺母42而松开主送布锁紧螺母39就能使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一起转动。
再有,作为调节操作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的操作部,虽然示出了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刻度盘的形式。
再有,主送布调节轴33和副送布调节轴34设置在同一轴,另外,大致同形状同尺寸地形成使主送布牙3动作的机构和使副送布牙5动作的机构,由此,杆的转动位置与送布牙的摆动量的关系与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的关系是一样的。
再有,也能把杆的转动位置与送布牙的摆动量的关系设定成与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的关系适当的不同。
图7是用于说明双链式成圈器64的前后方向运动的模式图,(a)是其侧视图,(b)是(a)中沿箭头D-D线的断面图。
由于双链式成圈器64沿送布方向作前后和左右摆动并描绘出椭圆轨迹,使其前后的运动和左右的运动分别由独立的机构传动。左右的运动(图中省略)与以往同样是把主轴1的转动变换成与主轴1相垂直的轴的摆动并从该轴的摆动导出的。双链式成圈器64的前后运动是通过连杆机构从送布轴11和主送布驱动杆13的摆动量导出的,所述的送布轴11和主送布驱动杆13的摆动导出在送布的前后方向的摆动。
把送布轴11和主送布驱动杆13的摆动引到双链式成圈器64上的连杆机构的结构例如如图6所示,是由与双链式成圈器64连接的双链式轴62、轴承63、滑动构件61等构成。轴承63在左右方向可动的状态下朝左右方向摆动。滑动构件61朝前后滑动。将双链式轴62可摆动和转动地嵌入轴承63中,通过滑动构件61把该双链式轴62与主送布驱动杆13连接起来。双链式成圈器64随着主送布驱动杆13的摆动朝前后摆动。
按上述方式构成该实施例的缝纫机100,如下所述,通过操作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独立地调节主送布牙3的送布节距和副送布牙5的送布节距,随着缝纫机的驱动,使主送布牙3及副送布牙5按调节过的送布节距动作。
即,例如在用针织材料进行打摺缝制及缩缝时,使主送布杆38位于中段,且使副送布杆41位于下段,例如,把主送布牙3的送布节距设为2mm,而把副送布牙5的送布节距设为8mm。差动比为1∶4,并得到比以往更大幅度的缩减。
另外,在为了防止线缝折皱(缝皱链)进行展开缝时,使主送布杆38位于中下段且使副送布杆41位于上段,例如,把主送布牙3的送布节距设为4mm,而把副送布牙5的送布节距设为0mm。
另外,在使整个送布节距变小而进行展开缝时,使主送布杆38位于中上段位置且使副送布杆41更位于上段,例如,把主送布牙3的送布节距设为1mm,而把副送布牙5的送布节距设为-0.5mm。
把主送布锁紧螺母39及副送布锁紧螺母42拧紧,从而完成送布量的设定调节。
再有,送布的设定调节并不限于此,由于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的调节机构分别是独立的,因而可用各种组合进行设定调节。
其后,如驱动缝纫机100使主轴1转动,通过送布偏心凸轮8及送布曲柄杆9把该转动变换成一定量的摆动,并传送到送布轴11。
送布轴11摆动时,通过第一连杆机构(主送布驱动杆13、摆杆驱动连杆14、摆杆驱动连杆16)把该摆动传送到主送布摆杆4,通过此传送,主送布摆杆4按由主送布杆38所设定的摆动量作前后摆动。另外,主轴1转动时,上下送布块体52作上下摆动,主送布摆杆4随此上下动作。
同样,若送布轴11摆动时,通过第二连杆机构(副送布驱动杆23、摆杆驱动连杆24、摆杆驱动连杆26)把该摆动传送到副送布摆杆6,通过此传送,副送布摆杆6按由副送布杆41所设定的摆动量作前后摆动。另外,主轴1转动时,上下送布块体52作上下摆动,副送布摆杆6随此上下动作。
因此,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进行沿上下前后方向描绘出椭圆轨迹的运动,按上述设定调节过的送布量朝前后方向送进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上的缝制物品,从而进行设定调节过的缩缝及展开缝。
另外,在该实施例的缝纫机100中,接着,调节主送布锁紧螺母39及副锁紧螺母42,并且,通过在缝制中操作副送布杆41,可进行密缝(为了防松,在缝制开始和缝制终了时采用小节距缝制的方法)。
在进行密缝时,首先,操作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把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及差动比设定成通常节距时所希望的量。然后,拧紧副送布锁紧螺母42而使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止动,放松主送布锁紧螺母39,使整个送布节距处于可变的状态。
然后,调节挡块46a、46b的位置,就能调节整个送布节距的变动幅度。由于通过踏板40B用脚操作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主送布杆38最好在与挡块46a、46b接触的位置进行缝制。因此,如上所述,在使主送布杆38在与通常节距相适应的状态下,使该挡块46b止动以便其中一个挡块46b与锁紧螺母基座44接触。如上所述,通过设定挡块46b的位置,在操作者的脚离开踏板40B的状态下按通常的送布节距进行送布。
然后,使另一个挡块46a在与密缝时的送布节距相适应时而止动。即,在主送布杆38配合密缝时的送布节距的状态下,使该挡块46a止动以便挡块46a与锁紧螺母基座44接触。通过按此方式设定挡块46a的位置,在操作者把踏板踏到最大的状态下,按密缝时的送布节距进行送布。
由于为了防止线松动而在缝制开始时使用小节距,操作者把踏板40B踏到最大的状态,即,使副送布杆41位于上段的状态下使缝纫机100驱动。在此状态下缝纫机100驱动时,进行事先设定的小缝制节距缝制。
在按小节距缝制所定长度之后,为了按通常的缝制节距进行缝制,在缝制中操作者的脚离开踏板40B。若使踏板40B开放时,通过弹簧件40A的作用使副送布杆41下降到事先设定的中段位置。若副送布杆41下降到中段时,主送布牙3的摆动量和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就变大,整个送布节距就回到最初设定的通常节距。然后按该送布节距将缝制进行下去。
缝制最终阶段时,由于为了防止线松动而使缝制节距变小,通过在缝制中再把踏板踏到最大,使副送布杆41抬到上段。一旦使副送布杆41抬到上段,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就变小,从而就使整个送布节距变成事先设定的密缝的送布节距(小节距)。然后,按该送布节距进行所定长度的缝制,并结束缝制。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缝纫机100,由于主送布牙3的摆动量的调节机构和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的调节机构分别是独立的,因此,主送布牙3的摆动量和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的选择是互不干涉的,且自由地进行,由此,主送布牙3和副送布牙5的差动比的幅度可较大。
再有,使主送布牙3及副送布牙5的摆动量为可变的结构由第一连杆机构(主送布驱动杆13、摆动杆驱动连杆14、第一摆杆15、摆杆驱动连杆16)和第二连杆机构(副送布驱动杆23、摆杆驱动连杆24、第二摆杆25、摆杆驱动连杆26)以及调节第一转轴b1的位置的调节机构(主送布调节体18、主送布调节连杆20、主送布调节杆36、主送布调节轴33以及主送布杆38)和调节第二转轴b2的位置的调节机构(副送布调节体28、副送布调节连杆30、副送布调节杆37、副送布调节轴34及副送布杆41)构成,因此,与采用能使以往偏心量变更的偏心轮的结构相比,能便宜地制成简单的结构。
另外,通过操作主送布杆38及副送布杆41,能够在缝制中改变主送布牙3及副送布牙5的送布量,从而在缝制过程中,可使送布节距变大或变小,使布的展开变大或变小,使布的缩小变大或变小。
另外,通过拧紧副送布锁紧螺母42并放松主锁紧螺母39,可使主送布杆38和副送布杆41止动并一起动作,所以,能够操作性良好地整体变更送布量。因此,在进行密缝等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装置及机构就能进行良好地操作。
另外,由于用送布牙和双链式成圈器64兼作送布方向的摆动的导出件,因而,可降低缝纫机100的总的制造成本。
再有,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的缝纫机100,例如缝纫机的种类并不限于包缝机,即只要是具有送布装置的缝纫机类的任何缝纫机都是可适用的。另外,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对第一连杆机构及第二连杆机构的结构、调节机构的结构等具体示出的细节结构等作适当的变更。
根据该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用便宜且简单的零件就能构成使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可变的结构。
再有,由于主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的调节机构和副送布牙的摆动量的调节机构是分别独立的,因此,主送布牙的摆动量和副送布牙的摆动量互不干涉且自由地选择,而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的差动比的幅度就会变大。
另外,由于使主送布牙及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分别独立并且按正负向设定,因此,能够按正向设定主送布牙的送布方向,且逆向设定副送布牙的送布方向。由此,例如,通过使主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为正的较小量,而使副送布牙的前后运动量为负,能使送布节距变小,而使布的展开变大。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在缝制中就能变更主送布牙及副送布牙的送布量。因此,在缝制过程中,就能使送布节距变大或变小,使布的展开变大或变小,并能使布的缩小变大或变小。
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在缝制中变更主送布牙和副送布牙这两者的送布量时提高了操作性。由此,能使所谓的密缝不需特别的装置及机构就能操作性良好地进行。
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通过上述连杆机构可用送布牙及成圈器兼作送布方向的摆动的导出件,因而能够降低缝纫机总的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