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0161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8499.7

申请日:

1995.11.10

公开号:

CN1150198A

公开日:

1997.05.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7.5.21|||公开|||

IPC分类号:

D06P5/02

主分类号:

D06P5/02

申请人:

尹锡环; 尹绯

发明人:

尹锡环; 尹绯

地址:

15002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北十六道街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黑龙江省松花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岳泉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是采用界面聚合法,使用高分子化合物在麻类纤维织物上形成薄膜,然后在高分子化合物包覆薄膜的麻类纤维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色泽明快,层次丰富,手感柔软,色泽逼真,可转移天然色照片,预整理剂价格低廉,化学稳定性好,容易配制,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牢度标准,预整理剂无污染,能源消耗小。本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麻类纤维织物不能采用转移印花工艺生产花色品种的大难题。

权利要求书

1: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界面聚合 法,使用高分子化合物在麻类纤维织物上形成薄膜,然后在高分子 化合物薄膜包覆的麻类纤维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高分子化合物包含:具有自交联功能的丙烯酸酯化组份、水、 柔软剂、分散稳定剂,它们的组份为:一升水中含,具有自交联功能的丙烯 酸酯化组份为40~120g、柔软剂为8~40g、分散剂为3~ 5g。
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有自交联功能的丙烯酸酯化组份中包含有: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氨,按重量百分比它们各占:丙烯酸丁酯65 ~75、甲基丙烯酸甲酯15~25、丙烯酰氨2~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将麻类纤维织物通过放有高分子化合物的浸轧机,使滞留 在织物上的干组份为15~20g/m 2 ,然后将此织物在140℃~ 160℃下烘干,就可在此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了。
5: 甲基丙烯酸甲酯15~25、丙烯酰氨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将麻类纤维织物通过放有高分子化合物的浸轧机,使滞留 在织物上的干组份为15~20g/m 2 ,然后将此织物在140℃~ 160℃下烘干,就可在此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了。

说明书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

    麻类纤维织物本身是一种服装、装饰、产业三大支柱产品的主要原料。但目前麻类纤维织物的图案只能采用涂料印花,涂料印花的麻类纤维织物存在色泽灰暗,手感硬,服用性能差的缺点,所以它只能用于局部点缀性印花。而且麻类纤维织物涂料印花工艺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并污染环境,为此麻类纤维织物的服装、装饰的印花产品一直得不到发展。转移印花工艺只能用于玻璃化温度比较明确的合成纤维,完全不能用于麻类纤维织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麻类纤维织物进行预整理,以便能采用转移印花工艺对麻类纤维织物进行印制各种色彩鲜艳精细的图案,但又不失掉麻类织物的风格。

    本发明的方法为:采用界面聚合法,使用高分子化合物在麻类纤维织物上形成薄膜,然后在高分子化合物薄膜包覆的麻类纤维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

    高分子化合物包含有:具有自交联功能的丙烯酸酯化组份、水、柔软剂、分散稳定剂。它们的组份为:一升水中含,具有自交联功能的丙烯酸酯化合组份为40~120g、柔软剂为8~40g、分散稳定剂为3~5g。

    而具有自交联功能的丙烯酸酯化组份中包含有: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氨。按重量百分比它们各占:丙烯酸丁酯65~75、甲基丙烯酸甲酯15~25、丙烯酰氨2~6。

    将麻类纤维织物通过放有高分子化合物的浸轧机,使滞留在织物上的干组分为15~20g/m2,然后将此织物在140℃~160℃下烘干,就可在此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了。

    采用本发明方法整理后的转移印花麻类纤维织物产品,具有色泽明快,层次丰富,手感柔软,色泽逼真,可转移天然色照片。本发明的工艺简单,一般印染厂都能适用。预整理剂价格低廉,化学稳定性好,容易配制,不需要复杂的专用设备,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牢度标准。本发明利用的预整理剂无污染、能源消耗小。本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麻类纤维织物不能采用转移印花工艺生产花色品种的大难题,为麻类纤维织物地花色品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实施例:按重量百分比取丙烯酸丁酯70、甲基丙烯酸甲酯20、柔软剂4、丙烯酰氨4、尿素2。以硫酸铵为引发剂,以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聚合后使其固体含量为40%,将乳液稀释,释时固含量与水的比为1∶10,注入浸轧机内。然后将麻类纤维织物通过浸轧机,使滞留在织物上的干组分为15~20g/m2,将此织物在140℃~160℃下烘干,就可在此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了。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麻类纤维织物转移印花预整理方法是采用界面聚合法,使用高分子化合物在麻类纤维织物上形成薄膜,然后在高分子化合物包覆薄膜的麻类纤维织物上进行转移印花,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色泽明快,层次丰富,手感柔软,色泽逼真,可转移天然色照片,预整理剂价格低廉,化学稳定性好,容易配制,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牢度标准,预整理剂无污染,能源消耗小。本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麻类纤维织物不能采用转移印花工艺生产花色品种的大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